线性滚动轴承以及由至少两个线性滚动轴承构成的集合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3291发布日期:2019-03-05 20:3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线性滚动轴承以及由至少两个线性滚动轴承构成的集合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线性滚动轴承。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由至少两个线性滚动轴承构成的集合体(kollektion)。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中,比如从博世力士乐股份公司(boschrexrothag)的文件“handbuchlineartechnik(线性技术手册)”r210de2017(2006年7月)中公开了以球轨导引机构和辊轨导引机构的形式的线性滚动轴承。这些线性滚动轴承具有导轨,导引座通过滚动体以能够线性地移动的方式在所述导轨上得到了支承。所述滚动体在此布置在两个或者更多个滚动体排(wälzkörperreihen)中,其中相应的滚动体排构造为环绕的(umlaufend)结构。用于所述滚动体的滚动体循环机构(wälzkörperumlauf)在此具有形成负荷区的滚动体前行段和滚动体回程段。在所述滚动体前行段中,所述滚动体贴靠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滚动体前行段和-回程段通过两个转向通道彼此相连接。为了节省结构空间,所述转向通道通常具有较小的转向半径,所述转向半径比如大约等于滚动体的一半的直径。在实际上,由此可能产生所述滚动体的不均匀的过程(ablauf)。负面的运行特性比如在通过装配工(monteur)装配时在将所述导引座推到所述导轨上的过程中引起所述滚动体的卡住情况,这被所述装配工觉察为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相对于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得到改进的运行特性的线性滚动轴承。此外,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集合体(kollektion),对于该集合体来说在装置技术上相同的或者至少基本上相同的、具有不同的预应力的线性滚动轴承相应地具有得到改进的运行特性。

这个任务关于所述线性滚动轴承按照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到解决并且关于所述集合体按照权利要求11的特征得到解决。

本发明的有利的拓展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按照本发明,设置了一种线性滚动轴承、尤其是辊轨导引机构。所述辊轨导引机构能够具有比如沿着纵轴线延伸的导轨和导引座。所述导引座优选通过至少两个滚动体排以比如能够沿着所述纵轴线的方向运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导轨上。相应的滚动体排能够具有滚动体循环机构(wälzkörperumlauf),所述滚动体循环机构则具有比如辊状的滚动体或者球体(kugel)。所述滚动体循环机构优选具有比如能够形成负荷区的滚动体前行段和滚动体回程段。为了将所述滚动体前行段与所述滚动体回程段连接起来而设置了第一和第二转向通道。由此,所述滚动体经由所述滚动体前行段并且经由所述第一转向通道延伸至所述滚动体回程段并且从所述滚动体回程段经由所述第二转向通道又返回延伸至所述滚动体前行段。所述滚动体前行段能够具有比如指向所述导轨的、比如以相对于所述导轨的平行间距延伸的座滚道(wagenlaufbahn)。所述座滚道能够通过导入滚道与所述第一转向通道相连接。优选所述座滚道通过相应的导入滚道与相应的转向通道相连接。此外,设置了一种导入状态,在该导入状态中滚动体在没有预应力的情况下贴靠在所述导轨和所述导入滚道上。所述滚动体在此能够随后朝所述座滚道的方向或者相反地朝所述转向通道的方向运动。有利地在两个直线之间设置了位置角(stellungswinkel)。所述第一直线在此能够在纵截面的截平面中看穿过滚动体的中心和所述第一转向通道的转向半径的中心来延伸。所述第二直线而后能够在所述纵截面的截平面中看横向于所述座滚道或者横向于所述导轨来延伸。所述纵截面的截平面比如穿过所述滚动体的中心来延伸。而后优选从所述导入滚道的方向来测量所述位置角。在所述导入状态中,而后能够以在无应力的情况下所设置的滚动体为出发点朝所述连接通道的方向看接下来的滚动体-尤其是三个、四个或者五个接下来的滚动体-相应地具有小于或者等于44°并且/或者大于或者等于46°的位置角。也能够考虑设置下述位置角,该位置角小于或者等于43°并且/或者大于或者等于47°、尤其是小于或者等于40°并且/或者大于或者等于50°、尤其是小于或者等于38°并且/或者大于或者等于53°。也能够考虑将下极限之一与另一个上极限组合起来,也就是比如小于或者等于44°并且/或者大于或者等于53°。

作为所述位置角的替代方案或者补充方案,能够规定,构造一种在两个彼此相交的直线之间测量的接触角。所述直线在此应该穿过三个相邻的滚动体的中心来延伸。因而比如一条直线应该被设置在中间的滚动体和第一个相邻的滚动体之间并且一条直线应该被设置在所述中间的滚动体与另一个相邻的滚动体之间。此外,所述接触角应该是所述两个直线的、沿着所述转向通道的径向方向看里面的角度。在所述导入状态中,而后能够规定,对于所述以在无应力的情况下布置的滚动体为出发点朝所述连接通道的方向看接下来的滚动体-优选三个、四个或者五个接下来的滚动体来说-设置了大于或者等于125°的接触角。也能够考虑,所述接触角大于或者等于126°或者大于或者等于127°或者大于或者等于128°或者大于或者等于129°或者大于或者等于130°。

这种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点:通过所述线性滚动轴承的这样的设计方案,运行特性得到了改进。如果与按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不同所述位置角比如为45°并且/或者所述接触角小于125°,那么这会在以下条件下导致不利的运行特性。对于三个滚动体来说,朝中间的滚动体上通过两个相邻的滚动体在所述转向通道中高的力能够在径向上向外、比如沿着离心力的方向并且不是沿着旋转方向起作用。这而后导致卡住情况,这阻碍了整个导引座的运动过程。如果所述接触角还更小,那么这些力会进一步得到增强。其原因是,所述滚动体额外地在这个位置中力求最大的紧实度。这意味着,相同数目的滚动体以在所述转向通道中的不同的位置引起滚动体的更大的或者更小的链长度(kettenlängen)或者总链长度,这不利地导致所述滚动体排的一种脉动(pulsation)。尤其在所述滚道中产生合成的并且有因果关系的力,对于所述滚道来说承载区在上面并且回程段在下面。由于重力原因,在这里所述滚动体已经并肩(dichtandicht)。不利的位置在这里增强已经存在的小的接触力,因为不存在用于对所述脉动进行补偿的空间、比如两个相邻的滚动体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线性滚动轴承的按本发明的设计方案来避免这些事件,方法是:在所述导入状态中按照前述方面来设计所述位置角和/或所述接触角。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导入滚道圆弧状地构造为导入拱架(einlaufbogen)。所述导入拱架而后能够在所述纵截面的截平面中看切向地转变为座滚道。由此,能够在所述座滚道与所述导入拱架之间的分界点上构造切向的过渡。这种解决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容易地设计这样的导入拱架,由此所述线性滚动轴承又能够按照本发明比如通过对于所述导入拱架的简单的调整来构造。

优选接下来的滚动体的所设置的位置角或者所设置的接触角在所述导入状态中以至少两个不同的预应力等级或者以两种不同的预应力或者以整个的所设置的预应力范围根据所规定的方面来构造。这具有以下优点:能够使用具有不同的预应力的线性滚动轴承,并且尽管如此所述线性滚动轴承由于相应的位置角或者接触角而具有得到改进的运行特性。

比如设置了四个、五个或者六个预应力等级。对于四个等级来说,能够设置预应力等级c0、c1、c2、c3或者c1、c2、c3、c4。对于五个预应力等级来说,能够设置预应力等级c0、c1、c2、c3、c4或者比如c1、c2、c3、c4、c5。六个预应力等级则比如是从c0到c5。对于所述预应力等级c0来说,比如没有设置预应力,而是对于所述滚动体来说在滚动体前行段与所述导轨之间设置了间隙。对于c1来说,比如能够设置轻微的预应力,对于c2来说能够设置中等的预应力,并且对于c3来说能够设置高的预应力并且依次类推。所述预应力由此取决于所述滚动体前行段与导轨之间的间距。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在所述截平面中看能够如此构造所述导入拱架的、在所述截平面中看横向于所述座滚道测量的深度h和/或所述导入拱架的、在所述截平面中看平行于所述座滚道来测量的长度l和/或所述导入拱架的半径,从而调节(einstellen)所设置的位置角和/或接触角。由此,在设计时能够通过对于所述导入拱架的深度和/或长度和/或半径的容易的调整来调节所述位置角和/或所述接触角。如果设置了预先确定的深度,则比如能够将所述半径或者所述长度视为能够自由选择的参数,以用于满足角度条件。相应另一个参数而后可以从几何上的关联中来容易地算出。

前面和下面所作的、关于所述第一转向通道的解释能够相应地为所述第二转向通道而设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设计方案中,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转向通道能够具有内部的或者在径向上内部的通道滚道(kanallaufbahn)和/或外部的或者在径向上外部的通道滚道,所述通道滚道在截平面中看能够为半圆形。所述中心而后在所述截平面中看能够处于一条直线上,该直线能够以所述导入拱架的转向通道侧的端部为出发点横向于所述座滚道或者横向于所述导轨来延伸。由此,在由于所设置的位置角或者接触角而获得的得到改进的运行特性的组合中产生一种紧凑的并且简单的设计方案。

比如所述内部的通道滚道具有内部的转向半径,所述转向半径处于0.4*d与0.6*d之间,优选处于0.45*d与0.55*d之间,其中d在此能够是所述滚动体的直径。作为用于所述内部的转向半径的额定值比如设置了d/2-0.05mm,此外能够规定,所述外部的通道滚道具有外部的转向半径,所述外部的转向半径处于1.4*d与1.6*d之间,优选处于1.45*d与1.55*d之间。作为用于所述外部的转向半径的额定值比如设置了1.5*d+0.15mm。相应的转向通道的宽度比如能够为d+0.1mm。优选对于上面所说明的用于所述转向半径的范围来说,边缘属于所述数值范围。

按照本发明,按照前述方面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设置了一种由至少两个线性滚动轴承构成的集合体。优选所述线性滚动轴承仅仅或者基本上仅仅在其预应力等级或者预应力的方面有别于彼此。由此,能够以在装置技术上简单的方式提供多个具有不同的预应力的线性滚动轴承,所述线性滚动轴承全部具有得到改进的运行特性。

由此,能够在所提供的预应力等级的一部分中或者在所有预应力等级中以在装置技术上简单的方式设置所述滚动体的完好的运行(ablauf)。

换句话说,所述集合体的线性滚动轴承在经受负荷的滚动体的预应力方面有别于彼此,其中它们关于以下特征能够相同地构造,其中它们能够具有相同的、圆形的导入拱架,所述导入拱架能够设计如下:

-分界点上的切向的过渡;

-所述位置角在不取决于相应的滚动体预应力的情况下处于38°到53°的范围之外,优选处于40°到50°的范围之外;

-所述深度或者尺度h是相同的并且预先给定。由此,而后要么所述导入拱架的半径r要么其长度l能够作为唯一能够自由选择的参数来设置,以用于满足所述位置角条件。相应另一个尺度而后能够仅仅从几何上的考虑中来算出。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于示意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例进行更详细解释。

图1以纵截面示出了按照一种实施例的线性滚动轴承的一部分;

图2以纵截面示出了按照另一种实施例的线性滚动轴承的一部分;

图3以放大的图示以纵截面示出了图1的线性滚动轴承在座滚道和导入拱架的区域中的图示;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三个具有所绘入的位置角和接触角的滚动体;

图5示出了在导入拱架的不同的长度时所述位置角与所述预应力之间的关联;

图6示出了用于图5的图示的解释;

图7到图11示出了不同的用于设计按照图1的线性滚动轴承的设计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图1示出了一种以辊轨导引机构1的形式的线性滚动轴承。所述辊轨导引机构拥有导轨2,在所述导轨上滑动地导引着导引座4。所述导引座在所述导轨2的相应的侧面上相应地具有至少一个滚动体排6,按照图1在所述滚动体排中示出了一个滚动体排。所述滚动体排6具有多个辊状的滚动体8,在所述滚动体中为简便起见而仅仅示出了一部分。所述滚动体排6具有滚动体循环机构(wälzkörperumlauf),所述滚动体循环机构则具有滚动体前行段10和滚动体回程段12。所述滚动体前行段和-回程段10、12通过两个转向通道14相连接,在所述转向通道中在图1中示出了一条转向通道。所述滚动体前行段10拥有座滚道16,该座滚道相对于所述导轨2以平行间距来延伸。所述座滚道通过圆弧状的导入拱架18与所述转向通道14的在径向上处于里面的通道滚道20相连接。所述导入拱架18在此切向于(tangential)所述座滚道16来延伸。而后从所述导入拱架18的、远离座滚道16的端部上延伸着所述比如形成半圆的通道滚道20。所述通道滚道20的中心在此处于一条直线上,该直线横向于所述导轨2来延伸并且处于所述导入拱架18的、与所述座滚道16隔开的端部上。所述内部的通道滚道20在此具有半径ri。所述转向通道14的外部的通道滚道22具有半径ra并且圆弧状地围绕着所述内部的通道滚道的中心来延伸。所述转向通道14构造在端盖24中。所述外部的通道滚道22在此在所述滚动体前行段10的侧面上在所述端盖24的提升凸耳(abhebenase)26或者导引凸耳(führungsnase)处终止。所述导入拱架18沿着横向于所述导轨2的方向并且在纵截面的截平面中看具有深度h,其中所述截平面穿过所述滚动体8的中心来延伸。此外,所述导入拱架具有长度l,在所述截平面中以相对于所述座滚道16的平行间距测量了所述长度l。所述滚动体8具有直径d。

而后在所述滚动体前行段10的区域中,所述滚动体8一方面贴靠在所述座滚道16上并且另一方面贴靠在所述导轨2的轨滚道18上。在此,所述滚动体8处于预应力之下,这在图1中通过所述滚道16、28与左边的滚动体8的相切(überschneiden)来简化地示出。所述导引座4在此能够沿着纵轴线30来运动。

在图1中示出了导入状态,在所述导入状态中滚动体32在没有预应力的情况下贴靠在所述导入拱架18和所述轨滚道28上。如果所述滚动体32而后继续朝所述滚动体前行段10的方向运动,那么它就处于预应力之下。而后它会朝相反的运动方向具有间隙(spiel)。在这种导入状态中规定,位置角α不为45°。所述位置角α是两个直线之间的角度。第一直线在此从离所述滚动体32再下一个滚动体34的中心一直延伸至所述通道滚道20、22的中心。另一直线则横向于所述纵轴线30在所述截平面中延伸。所述角度而后以横向于所述纵轴线30延伸的直线为出发点自12点位置起顺时针地测量。45°的位置角α在此是临界的角度并且导致阻碍(hemmungen)。如果所述位置角α在45°之外,那么这就引起得到改进的运行特性(laufverhalten)。优选检测这个(desjenigen)滚动体的位置角,其离所述45°位置角最近并且由此最为临界。

对于按照图1的预应力等级来说,比如能够通过所述长度l的变化来调节所述位置角α,因为所述滚动体32的位置根据所述长度l来变化并且而后由于接下来的滚动体的位置而同样变化。此外,所述滚动体32的位置取决于预应力,所述滚动体是笔直地滚入的滚动体。在深度h相同时,所述导入拱架18的长度l越长,所述滚动体32的位置就越多变,因为对于更大的长度l来说所述导入拱架18的梯度下降。由此,所述滚动体在所述转向通道14中占据取决于预应力的位置。所述导入拱架18的长度l由此是所述滚动体在所述端盖24中的位置的函数,其中而后能够如此设计所述长度l,从而在所述滚动体32的负荷开始的时刻优选在整个预应力范围内不产生不利的位置角α。

按照图2示出了辊轨导引机构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图1不同的是,所述座滚道16与所述轨滚道28之间的间距a更小,由此在所述滚动体前行段10中存在更高的预应力。由此,所述滚动体32在导入状态中、也就是在其在没有预应力的情况下贴靠在所述导轨2和所述导入拱架18上时更加靠近所述转向通道14来布置。由此,所述滚动体34的位置也变化。所述位置角α同样具有其它数值。所述导入拱架18在此如此构造,从而尽管不同的预应力、也就是不同的间距a,所述位置角也不为45°,而是优选处于40°到50°之间的范围之外。

按照图3示出了具有深度h、长度l和半径r的导入拱架18。在所述座滚道16与所述导入拱架18之间设置了分界点36。这个分界点标出所述座滚道与导入拱架18之间的切向的过渡。所述导入拱架18的中心在此处于一条直线上,该直线穿过所述分界点36横向于所述座滚道16来延伸。所述导入拱架18的、远离所述座滚道16的端部具有导入边缘38。

按照图4示出了三个相邻的滚动体8,所述滚动体处于转向通道14的区域中,参见图1。在此绘入了所述位置角α。按照图4,与在图1中不一样地测量所述位置角α。在此在两个直线之间量取所述位置角α,其中所述第一直线穿过所述滚动体34的中心并且穿过所述滚动体8的、在所述转向通道14中的运行轨道(umlaufbahn)的中心来延伸。另一第二直线以相对于图1的座滚道16的平行间距来延伸。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接触角β。在两个直线之间量取这个接触角。所述第一直线在此将所述中间的滚动体34的中心与所述第一相邻的滚动体8连接起来,并且所述第二直线将所述中间的滚动体34的中心与所述另一相邻的滚动体8连接起来。所述接触角β示出了力矢量(kraftvektoren)40与42之间的角度,所述力矢量由所述相邻的滚动体8作用于所述中间的滚动体34。由此,而后产生作用于所述滚动体34的力分量44,该力分量在径向上向外定向。由此,不利地不仅仅沿着运动方向向所述滚动体34加载力。这个力分量44导致沿着所述离心力的作用方向将所述滚动体34从理想的运行轨道中挤出。已经表明,对于125°的接触角β或者45°的位置角来说由此产生卡住情况(klemmen),这阻碍整个导引座4的运动过程,参见图1。所述接触角β越大,这种卡住效应就越小。如果通过所述滚动体的拥堵所引起的力在所述滚动体8之间起作用,那就尤其出现卡住情况,其中在拥堵(aufstauen)时所述力矢量40、42起作用。所出现的力而后对于紧密贴靠的滚动体8来说尤其通过在所述滚动体前行段10中(参见图1)滚入和滚出的滚动体的速度差所引起。滚入的滚动体比如在其运行过程中被制动。所有在此时刻具有更高的速度的滚动体而后都在这个滚动体上搁浅(auflaufen)。如果滚出的滚动体得到加速并且由此力求比沿着运动方向布置在其前面的滚动体高的速度,则产生类似的效应。在这里也出现所述滚动体的搁浅。极其不利的是,如在图1中一样在导入状态中设置了45°的位置角或者125°的接触角。理想的是180°的接触角,不过仅仅在笔直的运行区段上才能达到该接触角。

按照图5,在纵坐标上标明了以度数计的位置角α,而在横坐标上则标明以μm计的间距a的变化,比如参见图1。在此,为所述导入拱架18的不同的长度l示出了不同的预应力等级c1、c2、c3和c5。在此设置了8.5mm、12mm、14mm和17mm的长度。此外,在图5中借助于直线46示出了45°的临界的位置角。按照图5,由此示出了在所述导入拱架18的不同的预应力和长度时所述滚动体34的位置角α,比如参见图4。比如对于长度12mm来说,在所述预应力朝方向c1升高时,所述位置角α首先变小。所述位置角α而后以c1为出发点朝所述预应力等级c2到c5的方向重又升高。而后比如所述位置角α对于c1来说为16°,对于c2来说为28°,对于c3来说为32°并且对于c5来说为39°。对于所述预应力等级c1到c3来说,在长度12mm时所述位置角α比如由此极其不临界。仅仅对于所述预应力等级c5来说,所述位置角相对于45°具有较小的间距。

按照图5,对于8.5mm的长度l来说规定,所述滚动体34的位置角α在预应力升高时升高。因此,对于c1来说设置了38°的位置角,对于c2来说设置了43°的位置角,对于c3来说设置了48°的位置角,并且对于c5来说设置53°的位置角。对于预应力等级c2和c3来说,所述位置角而后比较接近于45°。

按照图5,在14mm的长度l时对于所述预应力等级c1到c5来说,设置了极其不临界的位置角α。所述位置角α首先一直下降至所述预应力等级c2并且而后朝预应力等级c5的方向重又升高。所述位置角对于c1来说为28°、对于c2来说为16°、对于c3来说为23°并且对于c5来说为31°,由此所述位置角相对于45°具有大的间距并且明显地低于40°。所述最大的和最小的预应力等级c5和c1的位置角α几乎与所选择的执行点镜像对称,这比如是最小的位置角α。

按照图5,对于17mm的长度l来说规定,所述位置角α直至c3之后都缩小(verkleinert)并且而后在c5之前在所述预应力继续升高时重又升高。而后,所述位置角对于预应力等级c1来说为43°、对于c2来说为30°、对于c3来说为20°并且对于c5来说为18°。由此,对于c1来说所述位置角α比较接近于45°并且此外有利地相隔极远。

按照图6示意性地示出,为了观察按照图5的位置角α而选择哪个滚动体。首先在此选择下述滚动体,其位置角α最接近45°的位置角。如果这如在图6中所示出的那样适用于两个滚动体,那就观察接近于不利的45°的位置角的滚动体。

按照图5和6能够看出,所述导入拱架18的长度l及其构型代表着所述位置角α的函数。所述导入拱架18的几何结构的设计是所偏爱的预应力的函数。如比如在图5中对于14mm的长度l所规定的那样,优选所述位置角曲线或者所述位置角α的变化在所期望的预应力范围内构造为差不多对称的结构。在此,所述位置角α首先一直下降至所述预应力等级c2并且而后重又朝所述预应力等级c5的方向升高。关于下降的分支和关于升高的分支在此大致构造为关于所绘入的预应力等级c2对称的结构。由此,而后能够在大的预应力范围内遵守大的、相对于45°的回转角(schwenkwinkel)的间距。优选所述位置角α在整个预应力范围内在淡化制造侧的公差的情况下小于或者等于40°。

按照图7到11,现在示出了在设计图1的辊轨导引机构1时的处理方式。首先按照图7来设计所述座滚道16的长度x、所述端盖的毗邻的转向段的长度l1、滚动体在所述座滚道16和轨滚道28上的中心之间的间距y。此外,绘入了转向半径r,该转向半径为转向轨道而设置,所述滚动体的、在转向通道14中的中心应该在所述转向轨道上运动,参见图1。由此,按照图7首先设计运行几何结构(umlaufgeometrie)。

在按照图8的下一个步骤中,设计在所述转向区域中的理想的角度位置。在此绘入两个滚动体,所述两个滚动体接着相对于45°的位置角来布置并且在此具有最大可能的间距。

而后,按照图9应该设置滚入的带有间隙的滚动体的设计。

而后在图10中设计所述导引座的承载区,其中要确定所述座滚道16与所述轨滚道28之间的间距a。所述预应力应该越大,所述间距a就越小。按照图10,所述间距a应该按照预应力等级c2来构造,由此所述间距a小于所述滚动体的直径。在按照图10的另一个步骤中,而后设计所述导入拱架18。其半径r及其长度从三个条件中产生。所述导入拱架18在此应该与所述座滚道16和滚入的滚动体32相切。此外,所述导入拱架18应该在所述深度h上延伸。而后必然产生所述导入拱架18的半径r和长度l。

公开了一种具有导轨和在其上面通过滚动体来导引的导引座的线性滚动轴承。所述滚动体布置在至少两个滚动体排中。相应的滚动体排具有旋转的(umlaufende)滚动体。在滚动体排中,所述滚动体从负荷区经过导入滚道延伸至转向通道。所述导入滚道在此如此构造,使得滚动体在导入状态中在没有预应力的情况下能够贴靠在所述导引座上并且贴靠在所述导轨上。在这种导入状态中而后规定,位置角不为45°。在此在两个直线之间测量所述位置角。第一直线从有待观察的滚动体的中心一直延伸至所述转向通道的中心并且另一直线横向于所述导轨来延伸。

附图标记列表:

1辊轨导引机构

2导轨

4导引座

6滚动体排

8滚动体

10滚动体前行段

12滚动体回程段

14转向通道

16座滚道

18导入拱架

20通道滚道

22通道滚道

24端盖

26提升凸耳

28轨滚道

30纵轴线

32滚动体

34滚动体

36分界点

38导入边缘

40力矢量

42力矢量

44力分量

46直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