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杠杆机构提供侧向力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3280发布日期:2019-01-14 18:09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杠杆机构提供侧向力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减震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杠杆机构提供侧向力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要能提供足够的侧向力支撑车身和保护减震器的油封受到过大的侧向力,如果不能提供足够的侧向力,转向时会造成侧倾角度大,侧倾角速度快,影响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同时使减震器承受过大的侧向力,造成减震器的油封过早损坏,进而造成减震器的漏油,造成减震器的失效损坏。而空气弹簧在横向上不能像传统钢制弹簧那样能够提供足够力的特性,需要通过合理设计结构才能够提供足够的侧向支撑。

悬架不仅仅在转弯时要承受侧向力,当车身高度发生变化时,减震器与悬架顶部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也会产生侧向力。

对于麦弗逊式悬架,其需要的侧向力要大于其他悬架所需的侧向力。

现有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结构有些产品(尤其是汽车后市场产品)没有考虑空气弹簧的侧向力的问题,造成减震器承受过大的侧向力,致使减震器油封损坏,导致减震器的漏油失效。造成产品的可靠性下降。

目前有通过更改上盖扣压位置的水平角度和空气弹簧下活塞的偏心角度来提供侧向力,但是这种方式首先对空气弹簧的气囊由一定的要求,因为气囊一直暴露在外部,没有防护外壳的保护,在使用过程中有发现石子卷入到下活塞和气囊的工作位置,长时间早成气囊损坏漏气现象。其次这种更改上盖扣压位置的水平角度和空气弹簧下活塞的偏心角度来提供侧向力需要足够的空间让空气弹簧产生弯曲变形,不是所有车型都由足够的空间采用此方式。

还有设计通过偏心上盖提供侧向力,但是此种结构也需要占用较大的上盖空间,且空气弹簧的下活塞与上盖的气囊固定位置偏心,如果偏心过大,空间不足,气囊没有气的时候有可能造成空气弹簧上盖气囊固定位置与下活塞气囊相碰造成气囊的损坏,因此,采用此结构在垂直方向上要有足够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杠杆机构提供侧向力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

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杠杆机构提供侧向力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本体,在所述减震器本体的内部设置了减震器杆,所述的减震器杆的两端分别与侧向力套衬和减震器筒相连,还包括固定在减震器杆中间位置的支点衬套作为支点,所述的侧向力套衬和减震器筒与所述的支点衬套相互配合,分别从减震器杆的两端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形成了提供侧向力的杠杆机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侧向力套衬到支点衬套之间的距离d1与所述的减震器筒到支点衬套之间的距离d2的比值为1:3~1:7。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震器本体的顶端设置了空气弹簧上盖,从空气弹簧上盖的中间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的容置腔,所述的容置腔的底壁设有用于贯穿减震器杆的环形孔隙。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侧向力套衬设置在容置腔的中间空腔中;所述的支点衬套设置在环形孔隙的位置,与容置腔的底壁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减震器杆通过设置在顶端的固定螺母与侧向力套衬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支点衬套的两侧通过侧向的压紧套管与容置腔的底壁和减震器杆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置腔的深度为30-6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内部空间建立了杠杆机构,不仅在满足了空间限制的前提下为空气减震器提供了侧向力的需求,减缓了对空气弹簧损害,而且改动范围小。同时该结构设计方便空气弹簧总成的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减震器杆,2-侧向力套衬,3-减震器筒,4-支点衬套,5-空气弹簧上盖,500-容置腔,6-固定螺母,7-压紧套管,8-密封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一种基于杠杆机构提供侧向力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本体,所述的减震器本体中在其内部设置了减震器杆1,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减震器杆1设置在中轴线的位置。所述的减震器杆1的两端分别与侧向力套衬2和减震器筒3相连,还包括固定在减震器杆1中间位置的支点衬套4作为支点,所述的侧向力套衬2和减震器筒3与所述的支点衬套4相互配合,分别从减震器杆1的两端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所设计的这种杠杆机构使得侧向力衬套2的横向压紧刚度通过支点衬套4作用于减震器筒3上,为整个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提供侧向力。

其中,所述的杠杆机构中,所述的侧向力套衬2到支点衬套4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1,所述的减震器筒3到支点衬套4之间的距离设定为d2,为了有效的提供侧向力,设计时d1与d2的比值应该控制在1:3~1:7。

所述的减震器本体的顶端设置了空气弹簧上盖5,,所述的空气弹簧上盖5的中间位置设有向下延伸用于固定从侧向力套衬2到支点衬套4这一段的杠杆机构的容置腔500,所述的容置腔500的侧壁和底壁与空气弹簧上盖5一体相连,其顶端平面设置了密封顶盖8,其底壁设有用于贯穿减震器杆1的环形孔隙。所述的侧向力套衬2设置在容置腔500的中间空腔中;所述的支点衬套4设置在环形孔隙的位置,与容置腔500的底壁相连。具体的连接方式为,所述的减震器杆1通过设置在顶端的固定螺母6与侧向力套衬2固定在一起,所述的支点衬套4的两侧通过侧向的压紧套管7与容置腔500的底壁和减震器杆1相连。

为了适用于提供不同大小的侧向力需求,可以通过调整侧向力衬套2横向压紧刚度即可以调整侧向力的大小,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通过提供不同尺寸的侧向力套衬2解决该问题。所述的容置腔500的深度大于所述的减震器杆1位于容置器500中的长度,在所述的容置腔中500设置不同高度的侧向力套衬2,所述的固定螺母6能够沿着减震器杆1所在的直线上下移动,根据侧向力套衬2进行调整,从而将侧向力套衬2紧固在容置器500中。该连接方式同时也便于侧向力套衬2的更换,由于侧向力套衬2多采用的是弹性橡胶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老化,影响效果,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连接方式能够方便的更换老化或者应力受损的侧向力套衬2。

因此为了使本发明的空气弹簧减震器获得广泛的可适应和方便侧向力套衬2的更换,所述的容置腔500的深度设计值为30-60m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杠杆机构提供侧向力的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包括减震器本体,在所述减震器本体的内部设置了减震器杆,所述的减震器杆的两端分别与侧向力套衬和减震器筒相连,还包括固定在减震器杆中间位置的支点衬套作为支点,所述的侧向力套衬和减震器筒与所述的支点衬套相互配合,分别从减震器杆的两端施加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形成了提供侧向力的杠杆机构。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空气弹簧减震器的内部空间建立了杠杆机构,不仅在满足了空间限制的前提下为空气弹簧减震器提供了侧向力的需求,减缓了对减震器损害,而且改动范围小。同时该结构设计方便空气弹簧减震器总成的维修。

技术研发人员:兰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科智能悬架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22
技术公布日:2019.0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