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刮伤水龙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3639发布日期:2019-03-30 09:5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防刮伤水龙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石油钻井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刮伤水龙带。



背景技术:

水龙带是能承受一定液体压力的管状带织物,在钻井平台上承担着运输泥浆的作用,而泥浆回流时,会将井眼内被钻头磨碎的岩屑带出井眼,泥浆内的岩屑在流动时会刮伤水龙带的内壁,若长时间使用传统的水龙带则会使水龙带壁厚降低甚至有破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刮伤水龙带,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刮伤水龙带,包括钢丝带和防水带,钢丝带为钢丝编织形成的管状结构,钢丝带厚度为0.4mm,防水带包覆在钢丝带外,钢丝带嵌入防水带内,防水带由聚氨酯材料制成,防水带厚度为1.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有岩屑的泥浆在水龙带内流动时,岩屑直接和钢丝接触,利用钢丝的耐磨性阻挡岩屑对水龙带的磨损,即使某根钢丝被划端,钢丝带也具有较高的张力将破损的地方修补住,防止岩屑对水龙带内衬造成进一步伤害;设置防水带避免泥浆渗出水龙带外造成浪费的问题,且防水带厚度较大,使水龙带具有较高的防水性。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防水带外包覆有减震带,减震带由橡胶制成,减震带厚度为1.1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泥浆在流动时而使水龙带震动,而水龙带在震动时会触及岩壁,设置减震带降低震动时岩壁对水龙带的反作用力,保障防水带的完整性,避免防水带受损。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减震带之间间隔开设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间隙吸收震动能量,配合减震带进一步减少震动对防水带的损伤。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减震带外包覆有外钢带,外钢带也为钢丝编织形成带状,外钢带厚度为0.8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外钢带避免水龙带与岩壁接触而划伤水龙带,提高水龙带的使用寿命。

作为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外钢带外包覆有亚麻编织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亚麻编织带提高水龙带的延展性,使水龙带便于存放。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钢丝带阻挡岩屑,进而达到减少岩屑对水龙带的损伤;

2、通过设置减震带和间隙,降低震动对水龙带的伤害,提高水龙带的使用寿命;

3、通过设置外钢带降低岩壁对水龙带的损伤,进一步提高水龙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钢丝带;2、防水带;3、减震带;4、间隙;5、外钢带;6、亚麻编织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其他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附以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附图所说明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发明。

一种防刮伤水龙带,如图1所示,包括钢丝带1和防水带2,钢丝带1为钢丝编织形成的管状结构,钢丝带1厚度为0.4mm,防水带2包覆在钢丝带1外,钢丝带1嵌入防水带2内,防水带2由聚氨酯材料制成,防水带2厚度为1.1mm,在混有岩屑的泥浆在水龙带内流动时,岩屑直接和钢丝接触,利用钢丝的耐磨性阻挡岩屑对水龙带的磨损,即使某根钢丝被划端,钢丝带1也具有较高的张力将破损的地方修补住,防止岩屑对水龙带内衬造成进一步伤害;设置防水带2避免泥浆渗出水龙带外造成浪费的问题,且防水带2厚度较大,使水龙带具有较高的防水性。

如图1所示,防水带2外包覆有减震带3,减震带3由橡胶制成,减震带3厚度为1.1mm,减震带3之间间隔开设有间隙4,泥浆在流动时而使水龙带震动,而水龙带在震动时会触及岩壁,设置减震带3降低震动时岩壁对水龙带的反作用力,保障防水带2的完整性,避免防水带2受损;设置间隙4吸收震动能量,配合减震带3进一步减少震动对防水带的损伤。

如图1所示,减震带3外包覆有外钢带5,外钢带5也为钢丝编织形成带状,外钢带5厚度为0.8mm,设置外钢带5避免水龙带与岩壁接触而划伤水龙带,提高水龙带的使用寿命,外钢带5外包覆有亚麻编织带6,设置亚麻编织带6提高水龙带的延展性,使水龙带便于存放。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发明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刮伤水龙带,包括钢丝带和防水带,钢丝带为钢丝编织形成的管状结构,钢丝带厚度为0.4mm,防水带包覆在钢丝带外,钢丝带嵌入防水带内,防水带由聚氨酯材料制成,防水带厚度为1.1mm,本发明具有降低岩屑对水龙带内层的磨损,提高水龙带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欣胤祥(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4
技术公布日:2019.0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