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阀和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70641发布日期:2020-06-26 22:54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废水阀和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净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水阀及具有该废水阀的净水器。
背景技术
:净水器的废水管路上设置有废水阀,以控制废水的排出。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废水阀一般包括阀体和阀芯组件,阀体具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阀体内设有废水流道。阀芯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阀体内,以在过滤位置和冲洗位置之间切换;当阀芯组件处于过滤位置时,阀芯组件使废水流道连通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当阀芯组件处于冲洗位置时,阀芯组件使进水流道直接与出水流道连通。然而,净水器产生的废水流经废水阀时,该废水先从进水流道流入废水流道内,再经废水流道流至出水流道而排出,由于废水流道的横截面面积较小,废水中带有的杂质离子容易结垢而堵塞该废水流道,从而造成废水阀堵塞。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废水阀,旨在解决现有的废水阀容易发生堵塞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废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以及节流件,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节流件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的节流流道,所述节流流道用以减小水的流速。可选地,所述节流流道呈弯曲设置。可选地,所述节流流道呈螺旋形设置,或者,所述节流流道呈s形设置。可选地,所述节流流道包括与所述进水流道连通的进水口,及与所述出水流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节流流道的延伸长度。可选地,所述阀体设置有安装腔,所述节流件安装于安装腔内,所述节流件具有第一导流面,所述节流流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面上的第一流道。可选地,所述安装腔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流面贴合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导流面上形成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一侧壁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流道。可选地,所述节流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导流面相背的第二导流面,所述节流流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面上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二流道连通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出水流道。可选地,所述安装腔包括与所述第二导流面贴合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导流面上形成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侧壁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流道。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道沿所述节流件的周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节流件的周向延伸。可选地,所述加水流道还包括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沿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流道连通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出水流流道。可选地,所述进水流道包括进水腔和进水管,所述进水腔连通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节流流道。可选地,所述进水腔的内壁上开设有废水进口,所述废水进口连通所述进水腔与所述节流流道,所述废水进口处设置有防异物装置,用以过滤流入所述节流流道内的水。可选地,所述防异物装置包括第一过滤部,所述第一过滤部位于所述废水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部上开设有第一滤孔。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部的两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废水进口方向延伸的两第二过滤部,两所述第二过滤部中至少一者上开设有第二滤孔。可选地,所述出水流道包括出水腔和出水管,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节流流道。可选地,所述出水腔具有连通所述进水腔的开口;所述废水阀包括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内,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开口。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器,所述净水器包括废水阀,所述废水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以及节流件,设置于所述阀体内,所述节流件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的节流流道,所述节流流道用以减小水的流速。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废水阀包括阀体和节流件,所述阀体具有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所述节流件设于所述阀体内,所述节流件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水流道和所述出水流道的节流流道,所述节流流道用以减小水的流速,如此,当废水经进水流道流入节流流道后,废水的流速会减小,因而可相应地增大节流流道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可有效地防止节流流道被堵塞,避免了废水阀发生堵塞,延长了废水阀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废水阀一视角的剖视图;图2为本发明废水阀另一视角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废水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废水阀中节流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节流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节流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节流件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废水阀中防异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废水阀220第一流道100阀体221第一进水口110阀座222第一出水口120阀盖230第二导流面130进水流道231第二凹槽131进水管240第二流道132进水腔241第二进水口133废液进口242第二出水口140出水流道250第三流道141出水管251第三进水口142出水腔252第三出水口143废水出口260限位结构144开口300防异物装置150安装腔310第一过滤部151第一侧壁311第一滤孔152第二侧壁320第二过滤部200节流件321第二滤孔201节流流道400阀芯组件210第一导流面410阀芯211第一凹槽420密封膜组件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出一种废水阀,该废水阀可以使废水流量和流速满足设计要求。请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废水阀10,所述废水阀10包括阀体100以及节流件200。所述阀体100具有进水流道130和出水流道140;所述节流件200设置于所述阀体100内,所述节流件200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水流道130和所述出水流道140的节流流道201,所述节流流道201用以减小水的流速,达到节流效果。具体而言,所述进水流道130包括进水管131和进水腔132,所述进水腔132连通所述进水管131与所述节流流道201;所述出水流道140包括出水管141和出水腔142,所述出水腔142连通所述出水管141与所述节流流道201。其中,所述进水管131可与所述阀体100为一体成型设置,当然,所述进水管131也可与所述阀体100为分体设置(例如可拆卸连接)。所述出水管141可与所述阀体100为一体成型设置,当然,所述出水管141也可与所述阀体100为分体设置(例如可拆卸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关于所述节流件20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所述节流件200可以呈管状、板状、柱状或者其它异形结构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为了便于成型加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节流件200为节流板,所述节流板上设置有节流流道201,下文将详细介绍所述节流流道201的形状和形成方式。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节流件200也可为节流管。在此,所述节流流道201用以减小水的流速,是为了增大节流流道201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增大废水出口的横截面面积,防止废水出口堵塞。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节流流道201具体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减小水的流速:方式之一,延长所述节流流道201的延伸长度。可以理解地,通过延长节流流道201的延伸长度,增加了节流流道201内废水的流动路径,从而增大了废水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达到了减小废水流速的效果。具体而言,所述节流流道201包括与所述进水流道130连通的进水口,及与所述出水流道140连通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的间距,小于所述节流流道201的延伸长度。方式之二,所述节流流道201呈弯曲设置。例如,所述节流流道201呈螺旋形设置,或者,所述节流流道201呈s形设置。可以理解地,通过将所述节流流道201设置成弯曲形状,增大了废水在节流流道201内流动时受到的流动阻力,进而增大了废水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达到了减小废水流速的效果。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废水阀10包括阀体100和节流件200,所述阀体100具有进水流道130和出水流道140,所述节流件200设于所述阀体100内,所述节流件200上设有连通所述进水流道130和所述出水流道140的节流流道201,所述节流流道201用以减小水的流速,如此,当废水经进水流道130流入节流流道201后,废水的流速会减小,因而可相应地增大节流流道201的横截面面积,从而可有效地防止节流流道201被堵塞,避免了废水阀10发生堵塞,延长了废水阀10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2,所述阀体100设置有安装腔150,所述节流件200安装于安装腔150内。具体而言,所述阀体100包括阀座110及阀盖120,所述阀座110上设置有安装槽(图未示),所述阀盖120盖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并且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与所述阀盖120围合形成所述安装腔150。通过将节流件200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50内,一方面便于节流件200的拆装,只需要将阀盖120取下即可完成节流件200的拆装;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节流件200的安装稳定性。可以理解地,为了方便拆装,将所述节流件200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50内。其中,所述节流件200与所述安装腔15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卡合连接或者螺钉连接等。在一实施例中,为了准确地将所述节流件200安装到所述安装腔150内,可以在所述节流件200上设置定位结构。具体地,所述定位结构可以是定位槽或者定位凸块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当然,所述节流件20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150内,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下面将详细介绍节流件200的结构。请参阅图4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节流件200具有第一导流面210,所述节流流道20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0上的第一流道220。其中,所述第一导流面210可以形成于所述节流件200的端面,也可形成于所述节流件200的周壁面。为了便于成型加工,所述第一导流面210形成于所述节流件200的端面。关于所述第一流道220的形成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50包括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0贴合的第一侧壁151,所述第一导流面210上形成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凹槽211的槽壁与所述第一侧壁151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流道220。其中,所述第一流道220一体成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面210上,便于成型加工,同时,节省了安装工序,使得节流件200的拆装更加方便。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21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矩形或者多边形等。可以理解地,为了防止废水从第一侧壁151与第一导流面210之间的连接处流出,可以在所述第一侧壁151与第一导流面210之间设置第一密封件(例如密封圈等)。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220由设置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0上的导流管形成。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图5和图7,所述节流件200具有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0相背的第二导流面230。所述节流流道20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面230上的第二流道240,所述第二流道240连通所述第一流道220与所述出水流道140。关于所述第二流道240的形成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150包括与所述第二导流面230贴合的第二侧壁152,所述第二侧壁152与所述第一侧壁15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导流面230上形成有第二凹槽231,所述第二凹槽231的槽壁与所述第二侧壁152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流道240。其中,所述第二流道240一体成型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面230上,便于成型加工,同时,节省了安装工序,使得节流件200的拆装更加方便。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3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半圆形、矩形或者多边形等。可以理解地,为了防止废水从第二侧壁152与第二导流面230之间的连接处流出,可以在所述第二侧壁152与第二导流面230之间设置第二密封件(例如密封圈等)。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废水沿节流件200与安装腔150之间的间隙流动,还可在所述节流件200外套设第三密封件。具体地,所述安装腔150还包括连接第一侧壁151与第二侧壁152的周壁,所述第三密封件设置在所述节流件200与所述安装腔150的周壁之间,这样,可以防止第一流道220内的废水经节流件200与安装腔150周壁之间的间隙流至第二流道240内,同时,也可防止第二流道240内的废水经节流件200与安装腔150周壁之间的间隙回流至第一流道220内。又例如,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流道240也可由设置于所述第二导流面230上的导流管形成。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进一步地延长节流流道201的延伸长度,所述第一流道220可以呈弯曲设置,和/或,所述第二流道240呈弯曲设置。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流道220沿所述节流件200的周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流道240沿所述节流件200的周向延伸。在此,通过将第一流道220和/或第二流道240设置呈弯曲状,延长了整个节流流道201的延伸长度,达到了节流的效果,从而可大幅度地增大节流流道201的横截面面积,有效地了避免了该废水阀10发生堵塞。再请参阅图1,所述节流流道201还包括第三流道250,所述第三流道250沿所述第二侧壁152朝向所述第一侧壁151的方向延伸,也即所述第三流道250沿所述节流件200的厚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流道250连通所述第二流道240与所述出水流道140,具体地,所述第三流道250连通所述第二流道240与所述出水腔142。为了便于描述,将第一流道220的进水口定义为第一进水口221,将第一流道220的出水口定义为第一出水口222(如图6所示);将第二流道240的进水口定义为第二进水口241,将第二流道240的出水口定义为第二出水口242(如图7所示);将第三流道250的进水口定义为第三进水口251(如图2所示),将第三流道250的出水口定义为第三出水口252(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221连通所述进水腔132,所述第一出水口222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241,所述第二出水口242连通所述第三进水口251,所述第三出水口252连通所述出水腔142。考虑到所述第一进水口221与所述第二进水口241均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0上,所述第二进水口241与所述第二出水口242均位于所述第二导流面230上,所以所述第一出水口222与所述第二进水口241的位置对应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出水口222与所述第二进水口241通过第四流道(图未示)连通。所述第四流道沿所述第一侧壁151朝向所述第二侧壁152的方向延伸,也即所述第四流道沿所述节流件200的厚度方向延伸。又由于所述出水腔142靠近所述第一导流面210设置,所以所述第三流道250也沿所述节流件200的厚度方向延伸,并连通所述出水腔142。在此,所述进水腔132内的废水依次经第一流道220、第四流道、第二流道240及第三流道250,最后流至出水腔142内,大幅度延长了整个节流流道201的长度,有利于达到节流效果;同时,第一流道220与第二流道240分别位于相背的第一导流面210与第二导流面230上,并且第一流道220与第二流道240呈弯曲设置,进一步延长了整个节流流道201的长度,增大了废水流动过程中受到的流动阻力,从而更有利于达到节流效果。因而,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节流流道201的横截面面积大幅度增加,相比现有的废水流道横截面面积提高了5~10倍,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废水阀10堵塞,延长了废水阀10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水腔142的内壁上开设有废水出口143(如图3所示),所述废水出口143连通所述第三流道250与所述出水腔142。另外,所述进水腔132的内壁上开设有废水进口(图未示),所述废水进口连通所述进水腔132与所述节流流道201,也即所述废水进口连通所述进水腔132与所述第一流道220。这样,废水自进水管131流入进水腔132,进水腔132内的废水经废水进口流入第一流道220,第一流道220内的废水依次流经第二流道240和第三流道250,再经废水出口流入出水腔142,最后流至出水管141。请参阅图2、图3及图8,在该实施例中,所述废水进口处设置有防异物装置300,所述防异物装置300用以过滤流入所述节流流道201内的水。如此,废水进入进水腔132后,先经过防异物装置300过滤,再流至废水入口,可有效避免异物堵塞废水进口,同时也可避免异物直接进入节流流道201内导致堵塞。所述防异物装置300可以是一体成型地设置在所述进水腔132内,可以理解,所述防异物装置300也可以是固定安装在所述进水腔132内,或者是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进水腔132内。关于所述防异物装置300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在此不做特殊限定。请参阅图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防异物装置300包括第一过滤部310,所述第一过滤部310位于所述废水进口的上方,所述第一过滤部310上开设有第一滤孔311。其中,所述第一滤孔3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方形或者三角形等。进一步地,为了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所述防异物装置300还包括第二过滤部320。具体地,所述第一过滤部310的两端设置有朝向所述废水进口方向延伸的两第二过滤部320,其中,两所述第二过滤部320中至少一者上开设有第二滤孔321。请参阅图8,两所述第二过滤部320上均开设有第二滤孔321,这样进水腔132内的废水,一方面可经第一过滤部310上的第一滤孔311流至废水进口处,另一方面还可经第二过滤部320上的第二滤孔321流至废水进口处,从而有效增加了防异物装置300的过滤面积,提高了过滤效果。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废水阀10还包括阀芯组件400,所述阀芯组件40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100内,以在过滤位置和冲洗位置之间切换。当阀芯组件400位于所述过滤位置时,所述阀芯组件400将所述进水腔132与所述出水腔142相隔离;这样,废水经进水管131流入进水腔132内,进水腔132内的废水经节流流道201流至出水腔142,最后出水腔142内的废水经出水管141排掉。当所述阀芯组件400位于所述冲洗位置时,所述阀芯组件400将所述进水腔132与所述出水腔142相连通;这样,冲洗水经进水管131流入进水腔132内,可直接由进水腔132流入出水腔142,最后再经出水管141排掉。具体而言,所述出水腔142具有连通所述进水腔132的开口144(如图3所示);所述阀芯组件40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阀体100内,用以打开或封堵所述开口144。当所述阀芯组件400封堵所述开口144时,所述阀芯组件400将所述进水腔132与所述出水腔142相隔离,此时,所述阀芯组件400位于所述过滤位置时。当所述阀芯组件400打开所述开口144时,所述阀芯组件400将所述进水腔132与所述出水腔142相连通,此时,所述阀芯组件400位于所述冲洗位置。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防异物装置300设置在进水腔132内,当阀芯组件400位于冲洗位置时,所述阀芯组件400打开所述开口144,所述进水腔132内的冲洗水可对防异物装置300的过滤部进行冲洗,从而将过滤部上的异物或者进水腔132内的异物冲至废水腔内,最后经废水管排出。如此,可有效避免所述防异物装置300上的滤孔(第一滤孔311和第二滤孔321)发生堵塞,从而可进一步地避免所述废水出口143发生堵塞,有效地避免了所述废水阀10发生堵塞。其中,所述阀芯组件400包括密封膜组件420和阀芯410(如图1所示)。密封膜组件420设于阀体100,且密封膜组件420在阀体100内限定出压力控制腔(图未示),所述阀芯410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压力控制腔内。当所述阀芯组件400位于所述过滤位置时,阀芯410被压力控制腔内的液体压向密封膜组件420,密封膜组件420连通出水腔142与进水腔132且切断出水腔142和压力控制腔之间的连通。即过滤时,压力控制腔内的水将阀芯410压向密封膜组件420,从而使密封膜组件420盖住出水腔142的开口144,形成相对密封状态,使得水仅通过废水进口进入节流流道201。当阀芯组件400位于冲洗位置时,阀芯410将压力控制腔分别与进水腔132和出水腔142连通,且密封膜组件420使进水腔132与出水腔142直接连通。这里进水腔132与出水腔142直接连通是指进水腔132内的水可直接进入出水腔142内。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净水器,该净水器包括废水阀10,该废水阀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净水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