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刹车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2736发布日期:2019-03-02 01:5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刹车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脱刹车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制动系统对汽车的安全至关重要,当前汽车的制动系统主流技术是鼓式刹车和盘式刹车。鼓式刹车主要包括刹车鼓、制动底盘、促动系统和刹车蹄等等。鼓式刹车的原理是促动系统接收司机命令,推动刹车蹄向刹车鼓方向运动,刹车鼓和制动底盘相对转动,则刹车蹄和刹车鼓摩擦进行制动。刹车蹄外表面设置有摩擦片,摩擦片和刹车蹄一般采用铆接或者粘接形式进行连接,以上两种连接在进行制作时需要专门的工具和特定的工艺,而且在进行摩擦片的更换时效率也较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好连接形式的研究。传统鼓式刹车促动系统会占据刹车蹄的位置,导致刹车蹄的有效面积较小,摩擦片消耗较快,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增大刹车面积,使制动效果更好,减少摩擦片消耗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包含有插接块的摩擦片和包含有插接槽的支撑基板,摩擦片通过插接连接到支撑基板上,支撑基板分别设置有固定挡边和活动挡边来固定摩擦片。活动挡边和支撑基板通过螺栓连接,螺栓使用带孔螺栓,并和带槽螺母连接,插入开口销防止因振动产生的滑动。使用包含有推动板的促动液压缸,推动板设置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弹性块,弹性块的一端设置有辅助摩擦板,支架两侧还设置有倾斜板,制动时,促动液压缸推动两侧的活塞,辅助摩擦板先和制动鼓接触,因为弹性块有弹性,所以倾斜板继续向外运动而推动两侧的刹车蹄,进而制动。本发明使摩擦片更容易拆装,且整体摩擦面积增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制动底座、制动鼓、第一刹车蹄、第二刹车蹄、促动液压缸、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复位弹簧;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分别滑动连接在促动液压缸的顶部和底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外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第一弯板和第二弯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制动底座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槽;制动底座中部右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槽;制动底座顶部左侧、底部左侧、顶部右侧和底部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第一刹车蹄和第二刹车蹄均包括支撑基板、摩擦片、阻挡边、滑动轮、连接螺栓、带槽螺母和开口销。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摩擦片设置有摩擦基板;摩擦基板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板;支撑基板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槽;支撑基板外侧一端设置有固定挡边;支撑基板外侧另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支撑基板中部设置有筋板;筋板中部设置有滑动板;筋板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筋板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阻挡边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螺栓底部设置有通孔;摩擦片和支撑基板通过插板插入插槽内连接;阻挡边设置在支撑基板一端;阻挡边和支撑基板通过连接螺栓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连接;带槽螺母螺纹连接在连接螺栓的一端;开口销穿过通孔;滑动轮一端设置有轮轴;滑动轮设置在筋板顶部和底部;轮轴分别和第一转动孔与第二转动孔转动连接。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均设置有基座;基座顶部中间设置有弹性块;弹性块一端设置有辅助摩擦板;基座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刹车蹄和第二刹车蹄的滑动板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第一刹车蹄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复位弹簧连接;第二刹车蹄的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与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通过复位弹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摩擦片和刹车蹄使用插接方式连接,在装配和拆卸时更容易,不依赖专用设备的工艺条件;2、使用了辅助摩擦板,重新布置了促动液压缸,解决了现有鼓式刹车中促动液压缸占用刹车蹄的面积导致制动面积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一种防脱刹车蹄的总装配示意图。

图2为一种一种防脱刹车蹄的第一推动板和第二推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一种防脱刹车蹄的刹车蹄装配示意图。

图4为一种一种防脱刹车蹄的刹车蹄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一种防脱刹车蹄的摩擦制动原理示意图。

图中:1、制动底座;101、第一滑动槽;102、第二滑动槽;103、第一连接杆;104、第二连接杆;105、第三连接杆;106、第四连接杆;2、制动鼓;3、第一刹车蹄;301、支撑基板;302、摩擦片;303、阻挡边;304、滑动轮;305、连接螺栓;306、带槽螺母;307、开口销;308、摩擦基板;309、插板;310、插槽;311、固定挡边;312、第一安装板;313、第一连接孔;314、筋板;315、滑动板;316、第一连接柱;317、第二连接柱;318、第一转动孔;319、第二转动孔;320、第二安装板;321、第二连接孔;322、通孔;323、轮轴;4、第二刹车蹄;5、促动液压缸;6、第一活塞;601、第一弯板;602、第二弯板;603、第一推动板;604、第二推动板;605、基座;606、弹性块;607、辅助摩擦板;608、第一斜板;609、第二斜板;7、第二活塞;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5所示,包括制动底座1、制动鼓2、第一刹车蹄3、第二刹车蹄4、促动液压缸5、第一活塞6、第二活塞7和复位弹簧8;第一活塞6和第二活塞7分别滑动连接在促动液压缸5的顶部和底部;第一活塞6和第二活塞7的外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弯板601和第二弯板602;第一弯板601和第二弯板602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推动板603和第二推动板604;制动底座1中部左侧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01;制动底座1中部右侧设置有第二滑动槽102;制动底座1顶部左侧、底部左侧、顶部右侧和底部右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03、第二连接杆104、第三连接杆105和第四连接杆106;第一刹车蹄3和第二刹车蹄4均包括支撑基板301、摩擦片302、阻挡边303、滑动轮304、连接螺栓305、带槽螺母306和开口销307;摩擦片302设置有摩擦基板308;摩擦基板308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板309;支撑基板301外侧均匀设置有多个插槽310;支撑基板301外侧一端设置有固定挡边311;支撑基板301外侧另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板312;第一安装板312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13;支撑基板301中部设置有筋板314;筋板314中部设置有滑动板315;筋板314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柱316和第二连接柱317;筋板314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置有第一转动孔318和第二转动孔319;阻挡边303一端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安装板320;第二安装板320中部贯穿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21;连接螺栓305底部设置有通孔322;摩擦片302和支撑基板301通过插板309插入插槽310内连接;阻挡边303设置在支撑基板301一端;阻挡边303和支撑基板301通过连接螺栓305穿过第一连接孔313和第二连接孔321连接;带槽螺母306螺纹连接在连接螺栓305的一端;开口销307穿过通孔322;滑动轮304一端设置有轮轴323;滑动轮304设置在筋板314顶部和底部;轮轴323分别和第一转动孔318与第二转动孔319转动连接;第一推动板603和第二推动板604均设置有基座605;基座605顶部中间设置有弹性块606;弹性块606一端设置有辅助摩擦板302;基座605顶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斜板607和第二斜板608;第一刹车蹄3和第二刹车蹄4的滑动板315分别滑动连接于第一滑动槽101和第二滑动槽102;第一刹车蹄3的第一连接柱316和第二连接柱317分别与第一连接杆103和第二连接杆104通过复位弹簧8连接;第二刹车蹄4的第一连接柱316和第二连接柱317分别与第三连接杆105和第四连接杆106通过复位弹簧8连接。

使用时,步骤一,结合图1-5所示,第一刹车蹄3和第二刹车蹄4组装时,先将摩擦片302通过插板309插入插槽310内实现与支撑基板301的连接。之后将阻挡边303放置到支撑基板301的一侧,用来阻挡摩擦片302的运动,通过连接螺栓305、带槽螺母306和开口销307进行阻挡边303与支撑基板301的连接。带槽螺母306和开口销307用来防松,因为刹车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在安装和更换摩擦片302时,只需要将带槽螺母306和开口销307拆掉,然后更换即可,而在现有的技术中,或者需要专门用来拆除铆钉的设备来依次将铆钉去除,或者用专有工具将粘接的摩擦片302去除然后使用粘接胶进行高温粘接,成本较高且效率低。

步骤二,结合图1-5所示,在进行制动时,促动液压缸5接受司机命令,两端的第一活塞6和第二活塞7分别向外推动,设置第一弯板601和第二弯板602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内部空间防止产生干涉,之后第一推动板603和第二推动板604均沿着径向方向向外运动,辅助摩擦板302开始接触制动鼓2内侧进行摩擦制动,因为弹性块606有弹性,所以继续推动第一推动板603和第二推动板604时,第一斜板607和第二斜板608继续运动,第一斜板607和第二斜板608与滑动轮304外侧接触,则第一刹车蹄3和第二刹车蹄4也被推向外侧,实现所有摩擦元件的摩擦制动。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了一个或者两个促动液压缸5,占用了可摩擦制动的空间,致使摩擦蹄上的摩擦件面积较小,因此磨损较快且发热较快,对摩擦制动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一刹车蹄3和第二刹车蹄4通过复位弹簧8复位,在复位的过程中,滑动轮304下压第一斜板607和第二斜板608,使第一推动板603和第二推动板604复位。

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