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2550发布日期:2019-06-11 21:22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格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



背景技术:

钢格板是由矩形边框,纵隔板和横隔板按一定间距经纬排列,再用电阻焊机焊接而成钢格板本体,经切割、切口、开孔、包边等工序深加工而成客户要求的成品。被广泛应用,其强度高,结构轻,便于吊装,外形美观,经久耐用,通风、采用、散热、防爆,常用作石油化工、电厂、水厂、污水处理厂、市政工程、环卫工程等领域的平台、走道,影剧院、参观平台、停车场等大型场所地面平台等等。

现有技术中的钢格板常采用齿形扁钢,齿形扁钢的一侧具有高低不平的齿印,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防滑性能,但是这种结构的扁钢生产工艺较复杂,结构不稳定,生产成本较高且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需要说明的时,本发明所提到的x方向、y方向相互垂直。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n个第一隔板和m个第二隔板,n、m均为正整数;第一隔板沿x方向布置,n个第一隔板在框架内间隔布置且n个第一隔板两端均与框架连接,第一隔板顶端沿x方向间隔布置有m个支撑凸起,支撑凸起具有三角形截面且支撑凸起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第二隔板沿y方向布置,m个第二隔板位于n个第一隔板上方的同一水平面内且第二隔板两端均与框架连接,m个第二隔板与n个第一隔板上的m个支撑凸起均一一对应设置,第二隔板呈v型结构且其v型开口朝下,第二隔板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面分别与支撑凸起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抵靠贴合且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均与支撑凸起固定连接。

优选的,v型结构的第二隔板的角度为钝角。

优选的,第一侧板远离第二侧板一端沿y方向间隔布置有n个第一卡接板,n个第一卡接板分别与n个第一隔板一一对应设置,第一隔板上靠近支撑凸起的第一斜面一侧位置设有下沉的第一连接槽,并且第一连接槽向支撑凸起一侧延伸,第一卡接板卡接在第一连接槽内。

优选的,第一卡接板的厚度与第一连接槽的深度相等。

优选的,第二侧板远离第一侧板一端沿y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卡接板,第一隔板上靠近支撑凸起的第二斜面一侧位置设有下沉的第二连接槽,并且第二连接槽向支撑凸起一侧延伸,第二卡接板卡接在第二连接槽内。

优选的,第二卡接板的厚度与第二连接槽的深度相等。

优选的,第一隔板沿x方向的第一侧设有m个向支撑凸起方向延伸的预卡槽,m个预卡槽分别与m个支撑凸起一一对应设置且预卡槽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均连通,预卡槽的底面与第一连接槽、第二连接槽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

优选的,第一侧板上沿y方向间隔布置有n个第一装配孔,n个第一装配孔分别与n个第一隔板一一对应设置,支撑凸起的第一斜面上设有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连通并通过螺钉连接。

优选的,第二侧板上沿y方向间隔布置有n个第三装配孔,n个第三装配孔分别与n个第一隔板一一对应设置,支撑凸起的第二斜面上设有第四装配孔,第三装配孔与第四装配孔连通并通过螺钉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第二隔板呈v型结构且其v型开口朝下,并在第一隔板上设置用于承载第二隔板的支撑凸起且第二隔板通过螺钉与第一隔板连接,同时第二隔板通过第一卡接板、第二卡接板与第一隔板卡接,使得钢格板结构稳定,使用牢固可靠,v型结构的第二隔板大大减小隔板的厚度,减小了隔板的用钢量,隔板成本和重量随之降低,且行人在行走时与v型结构的第二隔板为线接触,可以有效防滑;且当固体在相邻两个第二隔板之间时与第二隔板为点接触,通过第二隔板之间最小距离后即直接掉落在下方,不会卡在第二隔板之间的间隙内,造成钢格板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中第一隔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中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稳定型防滑钢格板,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n个第一隔板1和m个第二隔板2,n、m均为正整数;其中:

第一隔板1沿x方向布置,n个第一隔板1在框架间隔布置且n个第一隔板1两端均与框架连接,第一隔板1顶端沿x方向间隔布置有m个支撑凸起11,支撑凸起11具有三角形截面且支撑凸起11具有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

第二隔板2沿y方向布置,m个第二隔板2位于n个第一隔板1上方的同一水平面内且第二隔板2两端均与框架连接,m个第二隔板2与n个第一隔板1上的m个支撑凸起11均一一对应设置,第二隔板2呈v型结构且其v型开口朝下,第二隔板2的角度为钝角,第二隔板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底面分别与支撑凸起11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抵靠贴合且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均与支撑凸起11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1远离第二侧板22一端沿y方向间隔布置有n个第一卡接板23,n个第一卡接板23分别与n个第一隔板1一一对应设置,第一隔板1上靠近支撑凸起11的第一斜面一侧位置设有下沉的第一连接槽12,并且第一连接槽12向支撑凸起11一侧延伸,第一卡接板23的厚度与第一连接槽12的深度相等且第一卡接板23卡接在第一连接槽12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2远离第一侧板21一端沿y方向间隔布置有多个第二卡接板24,第一隔板1上靠近支撑凸起11的第二斜面一侧位置设有下沉的第二连接槽13,并且第二连接槽13向支撑凸起11一侧延伸,第二卡接板24的厚度与第二连接槽13的深度相等且第二卡接板24卡接在第二连接槽13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沿x方向的第一侧设有m个向支撑凸起11方向延伸的预卡槽14,m个预卡槽14分别与m个支撑凸起11一一对应设置且预卡槽14与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13均连通,预卡槽14的底面与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13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内。通过设置预卡槽14,可以方便第一隔板1与第二隔板2的装配,装配时,将第一卡接板23、第二卡接板24底面与预卡槽14底面贴合,再推动第二隔板2使得第一卡接板23、第二卡接板24分别卡入第一连接槽12、第二连接槽13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21上沿y方向间隔布置有n个第一装配孔,n个第一装配孔分别与n个第一隔板1一一对应设置,支撑凸起11的第一斜面上设有第二装配孔,第一装配孔与第二装配孔连通并通过螺钉3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22上沿y方向间隔布置有n个第三装配孔,n个第三装配孔分别与n个第一隔板1一一对应设置,支撑凸起11的第二斜面上设有第四装配孔,第三装配孔与第四装配孔连通并通过螺钉3连接。

本发明第二隔板2呈v型结构且其v型开口朝下,并在第一隔板1上设置用于承载第二隔板2的支撑凸起11且第二隔板2通过螺钉3与第一隔板1连接,同时第二隔板2通过第一卡接板23、第二卡接板24与第一隔板1卡接,使得钢格板结构稳定,使用牢固可靠,v型结构的第二隔板2大大减小隔板的厚度,减小了隔板的用钢量,隔板成本和重量随之降低,且行人在行走时与v型结构的第二隔板2为线接触,可以有效防滑;且当固体在相邻两个第二隔板2之间时与第二隔板2为点接触,通过第二隔板2之间最小距离后即直接掉落在下方,不会卡在第二隔板2之间的间隙内,造成钢格板堵塞。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