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86093发布日期:2018-10-02 18:2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给排水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是工科学科中的一种,简称给排水。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一般指的是城市用水供给系统、排水系统(市政给排水和建筑给排水),简称给排水。给水排水工程研究的是水的一个社会循环的问题。"给水":一所现代化的自来水厂,每天从江河湖泊中抽取自然水后,利用一系列物理和化学手段将水净化为符合生产、生活用水标准的自来水,然后通过四通八达的城市水网,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排水":一所先进的污水处理厂,把我们生产、生活使用过的污水、废水集中处理,然后干干净净的被排放到江河湖泊中去。

现有民用入户给水和排水塑胶管的需求量不断的增长,在安装民用入户给水和排水塑胶管时,需要将两根塑胶管连接密封在一起。现有技术的给水和排水塑胶管连接密封是采用热熔方式并进行手工操作将两根塑胶管连接密封在一起的,就是将对接的两根塑胶管的轴向外表面(靠近对接面的一部分)和对接面加热熔化,并将对接的两根塑胶管的轴向内表面(靠近对接面的一部分)加热熔化,再用管套包裹住这两根塑胶管的对接处,冷却、凝固,达到两根塑胶管连接密封的目的。这种连接方式需要专业工具,安装不方便,后期出现漏水不好维修,且发生漏水不会被及时发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给排水管道连接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连接方便,结构简单,能及时发现漏水情况。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连接管体,所述连接管体设置在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连接管体能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接在一起,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从连接管体的两端伸入连接管体内;

所述连接管体包括中间管体、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均滑动连接在中间管体上,中间管体的两端外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两个限位凸台之间形成滑动位,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均能在滑动位内左右滑动,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的端部均设置有限位内环,限位内环置于滑动位内,限位内环与限位凸台相配合,限制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在滑动位内滑动;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均能伸入中间管体内,第一管体能与第一连接管套螺纹连接,第二管体能与第二连接管套螺纹连接;

所述中间管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个密封胶圈,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伸入中间管体内并与密封胶圈相连,中间管体内中间处设置有过滤网,中间管体的管壁上嵌有流速传感器;

所述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检测泄漏结构,检测泄漏结构包括内绝缘层,内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检测层,检测层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绝缘隔层;

所述检测泄漏结构和流速传感器均连接有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包括电源、电流传感器、通讯单元和主控制器,所述电源、电流传感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构成检测电路,电流传感器、通讯单元和流速传感器均与主控制器相连。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位于两个密封胶圈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契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利于第一连接管套与第一管体相连,第二连接管套与第二管体相连,连接方式简单,便于拆卸更换维修;中间管体内设置的过滤网能过滤掉排水中的垃圾,且方便拆卸清理,流速传感器能检测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判断管道是否畅通;一旦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处发生泄漏,在水介质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导通,检测电路中的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电流变化,主控制器通过通讯单元向远程控制端发生信号,及时发生漏水情况,节约了人工巡检的力度,便于及时维修管道连接处。

附图说明

图1为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连接在一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部控制器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3,一种给排水管道连接装置,包括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连接管体,连接管体设置在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之间,连接管体能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连接在一起,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从连接管体的两端伸入连接管体内。

连接管体包括中间管体3、第一连接管套4和第二连接管套5,第一连接管套4和第二连接管套5均滑动连接在中间管体3上。

中间管体3的两端外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台6,两个限位凸台6之间形成滑动位,第一连接管套4和第二连接管套5均能在滑动位内左右滑动,第一连接管套4和第二连接管套5的端部均设置有限位内环7,限位内环7置于滑动位内,限位内环7与限位凸台6相配合,限制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在滑动位内滑动。

第一连接管套4和第二连接管套5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外螺纹8,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契合,第一管体能与第一连接管套螺纹连接,第二管体能与第二连接管套螺纹连接。

中间管体内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个密封胶圈9,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伸入中间管体内并与密封胶圈相连,中间管体内中间处设置有过滤网10,过滤网10位于两个密封胶圈之间。

安装时,将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分别从连接管体的两端插入中间管体3内,使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分别挤靠在密封胶圈9上,向两侧滑动第一连接管套4和第二连接管套5,将第一连接管套4与第一管体螺纹连接在一起,第二连接管套5与第二管体螺纹连接在一起,当限位内环与限位凸台压紧连接时,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不在移动,将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压紧在密封胶圈上,实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与连接管体的紧密连接。

中间管体的管壁上嵌有流速传感器15,流速传感器能检测管道内的水流速度,判断管道是否畅通。

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的外壁上均设置有检测泄漏结构,检测泄漏结构包括内绝缘层11,内绝缘层的外侧设置有检测层,检测层包括第一导电层12和第二导电层13,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有绝缘隔层14。

检测泄漏结构和流速传感器均连接有外部控制器,外部控制器包括电源、电流传感器、通讯单元和主控制器。电源、电流传感器、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构成检测电路,电流传感器、通讯单元和流速传感器均与主控制器相连。

当第一连接管套和第二连接管套处发生泄漏时,在水介质的作用下,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导通,检测电路中的电流传感器检测到电流变化,并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通讯单元向远程控制端发生信号,及时发生漏水情况,便于及时维修管道连接处。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