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电弓阻尼器活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7797发布日期:2018-09-21 20:0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受电弓阻尼器活塞。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铁、地铁、城轨等电力机车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一张名片。而以上电力机车主要依靠受电弓接受电力,受电弓的可靠工作为电力机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受电弓在电力机车运行时会受到风力、冰雹、沙粒等一系列冲击,如何保证受电弓在如此恶劣环境中正常运行,成为技术人员研究的课题。在此背景下,受电弓阻尼器应用而生,受电弓阻尼器能有效吸收风力、冰雹、沙粒对受电弓的冲击,保证受电弓和电网电力线路之间的可靠接触,防止受电弓和电网的电力线路之间因接触产生拉弧、断电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受电弓阻尼器活塞,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受电弓和电网的电力线路之间因接触产生拉弧、断电等故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电弓阻尼器活塞,包括:

活塞本体,所述活塞本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圆形通孔,所述活塞本体通过所述圆形通孔套设在阻尼器活塞杆上;

相对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两端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上设置有两个锥形盲孔,所述锥形盲孔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圆形通孔的两侧;

所述活塞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油孔,所述通油孔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之间,所述通油孔包括第一通油孔和第二通油孔,所述第一通油孔在所述第二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锥形槽,所述第一锥形槽与所述第一通油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油孔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开设有第二锥形槽,所述第二锥形槽与所述第二通油孔相连通;

多个所述通油孔的中心和所述锥形盲孔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圆周的圆心为所述圆形通孔的中心,所述锥形盲孔的两侧均为第一通油孔,且两个所述锥形盲孔之间的第一通油孔和第二通油孔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分别设置有一圆环形的通油槽,所述通油槽设置在所述圆形通孔侧壁的外侧。

其中,所述活塞本体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槽的宽度,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深度。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上的通油槽与所述第二锥形槽相连通,所述第二端面上的通油槽与所述第一锥形槽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均为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与铅垂面的夹角均为1°到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受电弓阻尼器活塞通过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上的圆形通孔设置在阻尼器活塞杆上,在所述圆形通孔的大小可以根据活塞杆的尺寸进行调整,且所述活塞本体上设置有多个通油孔,且所述通油孔在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二端面上相应地开设有第一锥形槽和第二锥形槽,并在所述第一端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锥形盲孔,所述锥形盲孔的位置不设置通油孔,所述活塞本体的结构能够增加受电弓阻尼器的阻尼效果,所述活塞本体是由球墨铸铁棒料机加工而成,球墨铸铁粉末冶金材料韧性较好,加工时容易保证所述活塞本体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的平整度和平面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受电弓阻尼器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受电弓阻尼器活塞的第一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受电弓阻尼器活塞的第二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受电弓阻尼器活塞的第一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受电弓阻尼器活塞的第二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活塞本体;2-圆形通孔;3-第一端面;4-第二端面;5-锥形盲孔;6-通油孔;7-第一锥形槽;8-第二锥形槽;9-第一通油孔;10-第二通油孔;11-通油槽;12-第一密封槽;13-第二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受电弓和电网的电力线路之间因接触产生拉弧、断电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受电弓阻尼器活塞。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受电弓阻尼器活塞,包括:活塞本体1,所述活塞本体1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一圆形通孔2,所述活塞本体1通过所述圆形通孔2套设在阻尼器活塞杆上;相对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1两端的第一端面3和第二端面4;所述第一端面3上设置有两个锥形盲孔5,所述锥形盲孔5相对的设置在所述圆形通孔2的两侧;所述活塞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通油孔6,所述通油孔6贯穿地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面3和所述第二端面4之间,所述通油孔6包括第一通油孔9和第二通油孔10,所述第一通油孔9在所述第二端面4上开设有第一锥形槽7,所述第一锥形槽7与所述第一通油孔9相连通,所述第二通油孔10在所述第一端面3上开设有第二锥形槽8,所述第二锥形槽8与所述第二通油孔10相连通;多个所述通油孔6的中心和所述锥形盲孔5的中心位于同一圆周上,圆周的圆心为所述圆形通孔2的中心,所述锥形盲孔5的两侧均为第一通油孔9,且两个所述锥形盲孔5之间的第一通油孔9和第二通油孔10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受电弓阻尼器活塞通过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1上的圆形通孔2设置在阻尼器活塞杆上,且所述活塞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通油孔6,且所述通油孔6在所述第一端面3和所述第二端面4上相应地开设有第一锥形槽7和第二锥形槽8,并在所述第一端面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锥形盲孔5,所述锥形盲孔5的位置不设置通油孔6,所述活塞本体1的结构能够增加受电弓阻尼器的阻尼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3和所述第二端面4上分别设置有一圆环形的通油槽11,所述通油槽11设置在所述圆形通孔2侧壁的外侧。

其中,所述活塞本体1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2和第二密封槽13,所述第一密封槽12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槽13的宽度,所述第二密封槽13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密封槽12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活塞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2和第二密封槽13,在将所述活塞本体1组装至阻尼器中时,可以在其中布置密封圈,使液压油只能通过通油孔6从所述活塞本体1的一端进入另一端,避免液压油泄露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安全隐患。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3上的通油槽11与所述第二锥形槽8相连通,所述第二端面4上的通油槽11与所述第一锥形槽7相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端面3和所述第二端面4均为锥形结构,且所述第一端面3和所述第二端面4与铅垂面的夹角均为1°到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活塞本体1的第一端面3和所述第二端面4均向中间有一定角度的倾斜,与铅垂面的夹角均为1°到4°,此夹角的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阻尼器的阻尼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受电弓阻尼器活塞通过设置在所述活塞本体1上的圆形通孔2设置在阻尼器活塞杆上,在所述圆形通孔2的大小可以根据活塞杆的尺寸进行调整,且所述活塞本体1上设置有多个通油孔6,且所述通油孔6在所述第一端面3和所述第二端面4上相应地开设有第一锥形槽7和第二锥形槽8,并在所述第一端面3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锥形盲孔5,所述锥形盲孔5的位置不设置通油孔6,所述活塞本体1的结构能够增加受电弓阻尼器的阻尼效果,所述活塞本体1是由球墨铸铁棒料机加工而成,球墨铸铁粉末冶金材料韧性较好,加工时容易保证所述活塞本体1的第一端面3和第二端面4的平整度和平面度。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