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修孔的孔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9438发布日期:2018-12-11 19:3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修孔的孔盖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修孔的孔盖组件。



背景技术:

手孔作为缩小的人孔,其安设是为了安装、拆卸、清洗和检修设备内部装置。其应用于很多方面,比如纸浆管由于纸浆纤维的特殊性,很容易在弯头处堵塞,因此一般会在纸浆管的弯头处设置手孔以便于清洗及疏通堵塞;如果按客户BOM标准手孔组件难采购,周期比较长,价格贵。另外,目前的手孔组件或孔盖开关组件(人孔开关组件、手孔开关组件甚至尺寸小于手孔的孔盖开关组件)都是一孔配一个孔盖组件,适应性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检修孔的孔盖组件,设计优良、加工周期短、经济性好且适应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检修孔的孔盖组件,包括孔芯,孔芯外套装孔盖,孔盖上设有凸台,凸台上至少设有一个用于装设挂钩的开口,开口与挂钩上的卡钩配合,挂钩的中部转动设有旋转体,旋转体通过调节螺柱与孔芯相连。一般孔芯侧表面为圆柱体的圆面,但遇到方形检修孔时则本实用新型中的孔芯其侧表明为四个矩形面,而孔盖的外表面(外侧面)仍为圆柱体的圆面(或说曲面),因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转动调节螺柱实现打开、关闭(或紧固)挂钩与孔芯的动作,所以孔盖的外表面需为圆柱体的圆面,而内壁则可以根据孔芯的形状作相应改变;开口沿挂钩限位台阶其台阶面的径向可以贯穿挂钩限位台阶(即露出孔芯部分),也可以不贯穿挂钩限位台阶;通过转动调节螺柱以改变孔芯与挂钩的间距来实现调节整个孔盖开关组件的松紧,当拧松后,通过转动挂钩一定的角度使得挂钩其下方的卡钩转动至开口处则能够将孔芯及挂钩拿出来(而离开孔盖及检修孔),这时再伸入人手或工具进行检修或疏通或清洗的工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孔盖包括相对的两端,其一端与检修孔形状相适配,另一端设有圆柱台阶状的挂钩限位台阶,挂钩限位台阶上设有至少两个开口,开口沿挂钩限位台阶的旋转轴线方向贯穿挂钩限位台阶,开口用于挂钩脱离挂钩限位台阶,开口与挂钩上卡钩的形状、尺寸相适配,开口的尺寸小于挂钩限位台阶的外径尺寸;孔盖中部设有贯穿两端的贯穿孔,贯穿孔处设置孔芯,孔芯与孔盖固定连接,孔芯与孔盖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挂钩通过调节螺柱与孔芯相连,调节螺柱与孔芯螺纹连接;挂钩的中部转动设有旋转体,孔盖上设有挂钩限位台阶的一端为上端,旋转体的旋转轴线为上下方向,挂钩的中部设有与旋转体适配的上下贯穿的圆孔,旋转体的下部位于圆孔内、上部伸出圆孔外,旋转体的下端与圆孔的下端齐平,旋转体伸出圆孔外的部分固定套设一个带圆柱台阶的护套,旋转体的下端也为圆柱台阶状,护套的圆柱台阶与旋转体的圆柱台阶用于旋转体的限位;调节螺柱连接在旋转体上。这样通过转动旋转体就能转动调节螺柱,以实现打开、关闭(或紧固)挂钩与孔芯的动作。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调节螺柱螺纹连接在旋转体上,旋转体的下部中心位置设有与调节螺柱适配的螺纹孔,螺纹孔为盲孔;调节螺柱的上下两端均设有螺纹,调节螺柱的上端与旋转体螺纹连接,调节螺柱的下端与孔芯螺纹连接。这样转动旋转体时,先是调节螺柱在旋转体内上移,直至调节螺柱抵到盲孔的顶壁后继续转动旋转体则孔芯相对于调节螺柱下移以完成紧固的过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调节螺柱固定连接在旋转体上,旋转体的下部中心位置设有与调节螺柱适配的连接孔,连接孔为盲孔或穿孔;调节螺柱的下端设有螺纹,调节螺柱的下端与孔芯螺纹连接。这样转动旋转体时,调节螺柱跟着旋转,由于调节螺柱与孔芯的螺纹连接方式使得孔芯向上或向下移动,完成紧固或拧松的过程;挂钩的形状一般呈近似槽钢形,但其厚度小于挂钩限位台阶的外径,因此两个开口基本为方形开口,通过调节挂钩竖向段内壁上槽口的高度(更换不同高度槽口的挂钩)来适应不同深度的检修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旋转体伸出圆孔外的部分上设有手柄插入孔,手柄通过手柄插入孔与旋转体固定连接,护套上对应于手柄插入孔的位置处设有手柄穿过孔;所述开口设有两个、位于挂钩限位台阶其台阶面的同一直径上。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孔盖开关组件为手孔开关组件或人孔开关组件。甚至可以是尺寸小于手孔的孔盖开关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设计优良、加工周期短、经济性好;通过更换旋转体或更换挂钩能够适应同样孔径但孔深不同的手孔,适应性加大、设计构思巧妙。孔盖的外表面需为圆柱体的圆面,而内壁则可以根据孔芯的形状作相应改变;开口沿挂钩限位台阶其台阶面的径向可以贯穿挂钩限位台阶(即露出孔芯部分),也可以不贯穿挂钩限位台阶,设计灵活多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检修孔的孔盖组件其示意图的纵剖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孔盖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1中挂钩的放大示意图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1中旋转体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图1中护套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8的A-A向剖视图。

图中:1、孔盖;2、挂钩限位台阶;3、开口;4、挂钩;5、卡钩;6、贯穿孔;7、孔芯;8、密封圈;9、调节螺柱;10、旋转体;11、圆孔;12、护套;13、圆柱台阶;14、连接孔;15、手柄;16、手柄插入孔;17、手柄穿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检修孔的孔盖组件,包括孔盖1,孔盖1的外表面(外侧面)为圆柱体的圆面,孔盖1包括相对的两端,其一端与检修孔形状相适配,另一端设有圆柱台阶13状的挂钩限位台阶2,挂钩限位台阶2上设有两个开口3,开口3沿挂钩限位台阶2的旋转轴线方向贯穿挂钩限位台阶2,开口3用于挂钩4脱离挂钩限位台阶2,开口3与挂钩4上卡钩5的形状、尺寸相适配,开口3的尺寸小于挂钩限位台阶2的外径尺寸;孔盖1中部设有贯穿两端的贯穿孔6,贯穿孔6处设置孔芯7,孔芯7与孔盖1固定连接,孔芯7与孔盖1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圈8;挂钩4通过调节螺柱9与孔芯7相连,调节螺柱9与孔芯7螺纹连接。开口3沿挂钩限位台阶2其台阶面的径向贯穿挂钩限位台阶2(即露出孔芯7部分);挂钩4的形状呈近似槽钢形,但其厚度小于挂钩限位台阶2的外径,两个开口3为方形开口3。挂钩4的中部转动设有旋转体10,孔盖1上设有挂钩限位台阶2的一端为上端,旋转体10的旋转轴线为上下方向,挂钩4的中部设有与旋转体10适配的上下贯穿的圆孔11,旋转体10的下部位于圆孔11内、上部伸出圆孔11外,旋转体10的下端与圆孔11的下端齐平,旋转体10伸出圆孔11外的部分固定套设一个带圆柱台阶13的护套12,旋转体10的下端也为圆柱台阶13状,护套12的圆柱台阶13与旋转体10的圆柱台阶13用于旋转体10的限位;调节螺柱9连接在旋转体10上。调节螺柱9固定连接在旋转体10上,旋转体10的下部中心位置设有与调节螺柱9适配的连接孔14,连接孔14为盲孔;调节螺柱9的下端设有螺纹,调节螺柱9的下端与孔芯7螺纹连接。旋转体10伸出圆孔11外的部分上设有手柄插入孔16,手柄15通过手柄插入孔16与旋转体10固定连接,护套12上对应于手柄插入孔16的位置处设有手柄穿过孔17;所述开口3设有两个、位于挂钩限位台阶2其台阶面的同一直径上。孔盖1开关组件为手孔开关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