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用快速导流铜铝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8439发布日期:2018-12-07 22:32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空调用快速导流铜铝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调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调用快速导流铜铝管。



背景技术:

夏季降温中空调是最有效的设备,也逐渐成为了家家户户必备的家电,在空调安装过程中空调连接管是很重要的部件,空调连接管是连接空调器室内机与室外机的重要管件。

空调连接管一般为全铜管,全筒管的价格昂贵,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铝管代替部分铜管管体结构的铜铝连接管。铜铝连接管即将铜管、铝管进行焊接得到的管件,但是,现有的铜铝管的连接处的内径变小,存在径向上的相接面,冷媒在管体流动中受到的阻力大,冷媒流速被降低,影响空调的制冷效果,并且由于相接处的内径小,冷媒在该处的压力增大,使相接处的结构不稳定,使用中存在着一定的开裂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空调用快速导流铜铝管,相接处内壁平滑,冷媒流速快,促使提高制冷效果,相接处强度高,不易开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空调用快速导流铜铝管,包括铜管、铝管,所述的铜管靠近铝管的端部设有套设在铝管端部外壁的连接部,铝管靠近铜管的端部嵌入连接部内,铜管管体通过管径逐渐变大的锥形部向连接部过渡,铝管靠近铜管的端部的前端设有与铜管过渡部结构吻合的配合锥面部,配合锥面部外壁面与锥形部内壁面、连接部内壁面与铝管对应处的外壁面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锥形部两端与铜管管体、连接部平滑过渡。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管、铝管的内径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铜管、铝管的壁厚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的锥形部长度为5-15mm。

进一步的,铜管、铝管相接处的内壁嵌设有内连接环,铜管、铝管相接处内壁设有设置内连接环的嵌槽,内连接环外壁与嵌槽内壁焊接,内连接环内径与铜管、铝管内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铜铝管的铜管、铝管相接处的管体内壁平滑,避免产生径向的相接面,相接处的内径与管体其他处内径一致,促使冷媒可快速、平稳的流动,提高制冷效果,相接处的强度高,不容易开裂,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前述的和其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铜管,11为嵌入部,12为锥形部,2为铝管,21为配合锥面部,3为内连接环,4为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参照图1,空调用快速导流铜铝管,包括内径、外径、壁厚均一致的铜管1、铝管2,铜管1靠近铝管2的端部设有套设在铝管2端部外壁的连接部11,铝管2靠近铜管1的端部嵌入连接部11内,连接部11处的内径与铝管2的吻合,铜管1的管体通过管径逐渐变大的锥形部12向连接部11过渡,铝管2靠近铜管1的端部的前端设有与铜管1的过渡部12结构吻合的配合锥面部21,配合锥面部21的外壁面与锥形部12的内壁面、连接部11的内壁面与铝管1对应处的外壁面焊接,锥形部12的两端与铜管1的管体、连接部11处通过圆弧结构平滑过渡,锥形部的长度为5mm,可保证有效的连接强度,同时避免焊接时变形,通过锥形部、配合锥面部的结构相接,使铜铝管的铜管、铝管相接处的内径保持一致,相接处的内径平滑,避免形成径向的相接面,冷媒流动时相接面不产生阻力,促使冷媒快速平稳流动,相接处平滑,内压小,连接面积大、强度高,避免开裂。

实施例2:参照图2,空调用快速导流铜铝管,包括内径、外径、壁厚均一致的铜管1、铝管2,铜管1靠近铝管2的端部设有套设在铝管2端部外壁的连接部11,铝管2靠近铜管1的端部嵌入连接部11内,连接部11处的内径与铝管2的吻合,铜管1的管体通过管径逐渐变大的锥形部12向连接部11过渡,铝管2靠近铜管1的端部的前端设有与铜管1的过渡部12结构吻合的配合锥面部21,配合锥面部21的外壁面与锥形部12的内壁面、连接部11的内壁面与铝管1对应处的外壁面焊接,锥形部12的两端与铜管1的管体、连接部11处通过圆弧结构平滑过渡,锥形部的长度为15mm,可保证有效的连接强度,同时避免焊接时变形,通过锥形部、配合锥面部的结构相接,使铜铝管的铜管、铝管相接处的内径保持一致,相接处的内径平滑,避免形成径向的相接面,冷媒流动时相接面不产生阻力,促使冷媒快速平稳流动,相接处平滑,内压小,避免开裂,铜管1、铝管2相接处的内壁嵌设有内连接环3,铜管1、铝管2相接处内壁设有设置内连接环3的嵌槽4,内连接环3的外壁与嵌槽4的内壁焊接,内连接环3的内径与铜管1、铝管2内径一致,内连接环3的设置增强了相接处管体的轴向、径向上的连接强度,避免管体开裂,使铜铝管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内连接管的设置有效保证了相接处管体内壁的平滑,促使冷媒的快速平稳流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