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列车真空集便器的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18672发布日期:2018-12-11 19:32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列车真空集便器的滑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旅客列车集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列车真空集便器的滑阀。



背景技术:

滑阀作为一种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在当前各个领域使用较为广泛,滑阀主要包括滑阀体和气缸,滑阀体内布置阀片,气缸在气压的作用下带动滑阀体中的阀片作平移运动实现对流体流量的控制,当滑阀应用在真空集便器系统中时,滑阀体两侧通过通孔分别和中转箱、便器的排污管相连。

由于中转箱和便器间存在压力差,在压差作用下可能导致阀片轻微变形而使密封失效,使得滑阀腔体内的压力升高而导致滑阀体裂开而损坏,滑阀的使用寿命较短。另外,便器内污物常常含有大量丢弃的杂物,如果杂物进入中转箱和污物收集箱,会导致管道堵塞并且到站后工作人员无法直接吸出污物,必须用手或工具将污物掏出,既不卫生也增加了工作量。

申请号为CN201621169801.1的中国专利数据库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用于真空集便器系统的滑阀”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真空集便器系统的滑阀,其特征在于:包括滑阀体和气缸,滑阀体内布置阀片,滑阀体的两侧开设有孔位相对的用以和中转箱、便器相连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阀片上开设第三通孔,阀片的两侧板面和滑阀体之间分别布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气缸带动阀片移动实现滑阀的关闭和打开,滑阀体上布置泄压口。

上述方案能够防止滑阀体因气压升高而破裂,有效提高滑阀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方案的滑阀仍然无法解决杂物进入集便器内部,无法避免管道堵塞和到站后工作人员无法直接吸出污物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列车真空集便器的滑阀,该滑阀能够有效避免杂物进入集便器内部,保证管道疏通,并且能够防止污物硬化,同时还可以防止滑阀体因气压升高而破裂,有效提高滑阀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列车真空集便器的滑阀,包括阀体和气缸,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芯,且阀芯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动,所述阀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阀体上开设有孔位相对的进口和出口,且滑阀开启时进口和出口与所述通孔形成通道,所述出口设有滤网,所述阀体上还设有排杂口,且滑阀关闭时排杂口与所述通孔配合排出杂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当滑阀开启时,污物迅速被吸力作用通过滤网,同时杂物残留在阀芯的通孔内,之后滑阀关闭,通孔移动至排杂口处,通孔内的杂物由排杂口排出,能够有效避免杂物进入集便器内部,增大取出难度,同时保证管道疏通;

2、本实用新型污物被吸力作用迅速通过滤网,保证了污物的分散度,防止污物在收集箱内硬化,增大取出难度;

3、本实用新型排杂口还可以稳定压差,防止阀体两侧压差导致的阀芯变形密封失败,提高阀体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排杂口开设在所述阀体周面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杂物能够直接通过重力由排杂口排出,节省能源。

进一步的,所述排杂口通过排杂管道连接有杂物收集箱。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杂物统一储存在杂物收集箱内,方便之后统一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排杂管道上设有控制阀。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控制阀避免杂物收集箱内的杂物的臭气反味,同时防止杂物进入滑阀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滤网与所述阀体内表面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保证整个阀体运转正常,在阀芯移动时,滤网上无残留杂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阀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滑阀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阀体;101、阀芯;102、通孔;103、进口;104、出口;105、排杂口;

106、滤网;

2、气缸;

3、杂物收集箱;

4、排杂管道;

5、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列车真空集便器的滑阀,包括阀体1和气缸2。

阀体1内设有阀芯101,且阀芯101与气缸2的输出端连动。

阀芯1上开设有通孔102。

阀体1上开设有孔位相对的进口103和出口104,且滑阀开启时进口103和出口104与通孔102形成通道。

出口104上设有滤网106,且滤网106与阀体1内表面贴合。

阀体1上还设有排杂口105,且滑阀关闭时排杂口105与通孔102配合排出杂物。

排杂口105开设在阀体周面1底部,并且排杂口105通过排杂管道4连接有杂物收集箱3。排杂管道4上设有控制阀5。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气缸控制通孔102与进口103、出口104配合形成通道,滑阀开启,污物迅速被吸力作用通过滤网106,杂物残留在通孔102内;

2、气缸控制阀芯101移动,杂物随着通孔102一起移动,直至通孔102和排杂口105形成通道,滑阀关闭;

3、控制阀5打开,杂物由排杂管道4进入杂物收集箱内贮存。

本实施例当滑阀开启时,污物迅速被吸力作用通过滤网106,同时杂物残留在阀芯101的通孔102内,之后滑阀关闭,通孔102移动至排杂口105处,通孔102内的杂物由排杂口105排出,能够有效避免杂物进入集便器内部,增大取出难度,同时保证管道疏通;

本实施例污物被吸力作用迅速通过滤网106,保证了污物的分散度,防止污物在收集箱内硬化,增大取出难度;

本实施例排杂口105还可以稳定压差,防止阀体两侧压差导致的阀芯101变形密封失败,提高阀体寿命。

本实施例排杂口105开设在阀体1周面底部,杂物能够直接通过重力由排杂口105排出,节省能源。

本实施例排杂口105通过排杂管道4连接有杂物收集箱3,杂物统一储存在杂物收集箱3内,方便之后统一处理。

本实施例排杂管道4上设有控制阀5,控制阀5避免杂物收集箱3内的杂物的臭气反味,同时防止杂物进入滑阀内部。

本实施例滤网106与阀体1内表面贴合,保证整个阀体1运转正常,在阀芯101移动时,滤网106上无残留杂物。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