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2607发布日期:2019-01-02 21:5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润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系统,特别是一种自动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生产生活中,润滑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有利于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但现有的很多设备的润滑系统,尤其是:工业制造、制药、食品、化装品等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比如不能完全杜绝人工加油带来的延误、不定时、加油量不标准、加错油等误操作,不能保障正常生产的顺畅运行;润滑系统的机构和使用的润滑油,不能使润滑部位得到良好的润滑保护,润滑油浪费高、不能降低磨损、噪音,故障率较高,轴承使用寿命较短:不能有效降低化学污染的风险和保障所加工食品的安全;增加了润滑油的消耗和用油成本;系统操作复杂,使用效率低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润滑效果好且能定时定量、高效、安全且能保证食品安全的智能自动润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润滑系统,包括电控箱、电动油泵和润滑油管,电控箱和电动油泵相连,润滑油管和电动油泵相连,还包括分配器和配管,所述的分配器通过润滑油管和电动油泵相连,配管的一端和分配器相连,配管的另一端位于润滑点下方。

所述的配管为一条或一条以上。

所述的润滑油管采用6mm管。

所述的配管采用4mm管。

所述的配管管路上安装有压力开关,所述的压力开关和电控箱相连。

所述的配管管路上安装有液位开关,所述的液位开关和电控箱相连。

所述的配管管路上安装有截止阀。

所述的配管管路上安装有润滑辅助板。

所述的润滑油管管路上安装有过滤食品级干性硅油滤油器。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系统的采用,安全杜绝了人工加油可能带来的延误、不定时、加错油等误操作,保障了正常生产的顺畅运行;

2、专用食品级干性硅油的使用,使输送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将大大降低磨损,降低噪音,减少故障率,有效延长输送带使用寿命;

3、食品级润滑油的使用,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降低了化学污染的风险;

4、正常、合理的使用自动润滑系统,还可大大节约油品的消耗量,降低用油成本;

5、本系统的采用,避免了人工加油过多,从而造成润滑油污染周边环境的状况的出现;

6、本系统能够使设备时刻牌良好的润滑状态下,能显著降低故障率,降低能源损耗;

7、本系统内运行专用的食品级干性硅油,整个系统在调试好后全自动运行,定时定量加油,有效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的正常运行。

8、本系统由220伏电压接入,高有液位开关,压力开关,可以自动控制泵油。

9、本系统可设定开机时先执行润滑时间计时,润滑完成后执行间歇时间计时,可实现定时定量向各个润滑点供油。润滑时间和间歇时间均可调整;面板指示灯可显示出自动注油机的润滑和间歇状态。本系统可以润滑的内外输送带条数通过分配器改变,可增加到10条或者更多。

10、本系统安装方便,不会对设备造成实质影响;

11、本系统操作简便,使用方便等优点,可广泛适用于各种设备的润滑,尤其是食品级设备的润滑。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自动润滑系统,包括电控箱1、电动油泵2和润滑油管3,电控箱1和电动油泵2相连,润滑油管3和电动油泵2相连,还包括分配器4和配管5,所述的分配器4通过润滑油管3和电动油泵2相连,配管5的一端和分配器4相连,配管5的另一端位于润滑点下方。

所述的配管5为一条或一条以上。

所述的润滑油管3采用6mm管。

所述的配管5采用4mm管。

所述的配管5管路上安装有压力开关6,所述的压力开关6和电控箱1相连。

所述的配管5管路上安装有液位开关7,所述的液位开关7和电控箱1相连。

所述的配管5管路上安装有截止阀8。

所述的配管5管路上安装有润滑辅助板9。

所述的润滑油管3管路上安装有过滤食品级干性硅油滤油器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电控箱1接通电源,电控箱1控制电动油泵2进行泵油,润滑油通过润滑油管3流入到分配器4,分配器4分配给配管5,配管5的另一端为润滑油出口位于润滑部位下方,对需要润滑部位进行飞溅润滑。当润滑部位的测量达到设定标准时,液位开关7开始工作,因液位开关7与电控箱1相连,此时电控箱关闭,电动油泵2停止泵油;当需要润滑部分的润滑不够压力过大时,压力开关6开始工作,因压力开关6和电控箱1相连,此时电控箱1开启,电动油泵2开始泵油对需要润滑部位进行润滑。

当然,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