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脱落振动棒软管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7654发布日期:2019-01-22 22:25阅读:4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防脱落振动棒软管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振动棒连接装置,具体为一种新型防脱落振动棒软管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使用振动棒进行捣固,可以使混凝土密实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以提高其强度,保证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现有技术中振动棒通常与橡胶软管、电动机配合连接使用,其中振动棒与橡胶软管的连接是通过金属连接头连接,金属连接头的中间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一端带有外螺纹与振动棒螺纹连接,并使用管钳进行紧固;凸台的另一端通过液压设备与橡胶软管连接,其缺点在于:由于振动棒工作时需垂直或倾斜地插入混凝土中,振动棒在电动机的驱动下产生很大的振动,混凝土中的钢筋、砂石与振动棒之间会发生猛烈撞击,久而久之,振动棒与橡胶软管之间很容易就会脱落,使用管钳紧固金属连接头,由于用力不均匀紧固效果不好,而且容易损坏金属连接头表面,影响了振动棒的使用寿命。

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振动棒结构的不足,积极探索与研究,以期创设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振动棒与软管之间连接牢固的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脱落振动棒软管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脱落振动棒软管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头和橡胶软管,所述连接头为中间具有环形凸缘的台阶状,所述环形凸缘的一侧为外螺纹连接端,该外螺纹连接端直接与振动棒相连。所述橡胶软管内置于环形凸缘的另一侧光滑连接端内部,橡胶软管的外侧覆盖热硫化橡胶。所述环形凸缘的上、下表面为扁平面,所述环形凸缘的另一侧光滑连接端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内表面相通的通孔。所述橡胶软管与热硫化橡胶之间涂覆一层胶黏剂。

优选的,所述扁平面的宽度为环形凸缘直径的1/4,且上、下对称。

优选的,所述光滑连接端上的通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通孔的直径为3-5mm。

优选的,所述热硫化橡胶通过模具与橡胶软管注塑为一体,连接环形凸缘的一端覆盖直径与环形凸缘的外径基本一致,其中热硫化橡胶与扁平面的连接处设置为过渡斜面与扁平面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头的环形凸缘上加工成两个上、下对应的扁平面,使用专用工具将振动棒与橡胶软管连接在一起,避免了使用管钳紧固连接不牢固而且容易损伤连接头表面的缺陷,操作方便,灵活可靠。通过在环形凸缘的另一侧光滑连接端上开设若干个与内表面相同的通孔,将橡胶软管的一端嵌入光滑连接端的内部,再通过液压设备将光滑连接端与橡胶软管压接为一体,在压接过程中橡胶软管的管壁胶体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若干个通孔同时挤出,待冷却后每个通孔内都会形成胶钉,从而加固了连接头与橡胶软管之间的连接。通过在橡胶软管的外侧采用模具覆盖热硫化橡胶,使其与橡胶软管注塑为一体,并在热硫化橡胶与橡胶软管之间涂覆一层胶黏剂,加固了热硫化橡胶与橡胶软管之间的连接,提高了橡胶软管的耐磨性,防止发生折断,提高了振动棒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结构采用双层加固设计,使连接头与橡胶软管牢固连接,克服了长时间对振动棒撞击而发生的脱落现象,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牢固耐用,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向视图;

图中:1-连接头、2-橡胶软管、3-环形凸缘、4-外螺纹连接端、5-光滑连接端、6-热硫化橡胶、7-扁平面、8-通孔、9-胶黏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阅图1-3所示,一种新型防脱落振动棒软管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头1和橡胶软管2,所述连接头1为中间具有环形凸缘3的台阶状,所述环形凸缘3的一侧为外螺纹连接端4,该外螺纹连接端4直接与振动棒相连。所述橡胶软管2内置于环形凸缘的另一侧光滑连接端5内部,橡胶软管2的外侧覆盖热硫化橡胶6。所述环形凸缘3的上、下表面为扁平面7,所述环形凸缘3的另一侧光滑连接端5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与内表面相通的通孔8。所述橡胶软管2与热硫化橡胶6之间涂覆一层胶黏剂9。

所述扁平面7的宽度为环形凸缘3直径的1/4,且上、下对称。

所述光滑连接端5上的通孔8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每个通孔的直径为3-5mm。

所述热硫化橡胶6通过模具与橡胶软管2注塑为一体,连接环形凸缘3的一端覆盖直径与环形凸缘的外径基本一致,其中热硫化橡胶6与扁平面7的连接处设置为过渡斜面与扁平面7连接。

工作方式:

橡胶软管2嵌入内置于连接头1一端的光滑连接端5内部,使用液压设备将橡胶软管2与光滑连接端5压接在一起,由于光滑连接端5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8,在压接过程中橡胶软管2的管壁胶体会在压力的作用下向若干个通孔8同时挤出,待冷却后每个通孔8内都会形成胶钉,从而加固了连接头1与橡胶软管2之间的连接。然后在橡胶软管2的外侧涂覆一层胶黏剂9,再采用模具覆盖热硫化橡胶6,使其与橡胶软管2注塑为一体,加固了热硫化橡胶6与橡胶软管2之间的连接,提高了橡胶软管2的耐磨性,防止发生折断。

连接头1的环形凸缘3上加工成两个上、下对应的扁平面7,通过专用工具将外螺纹连接端4与振动棒连接在一起,避免了使用管钳紧固连接不牢固而且容易损伤连接头表面的缺陷,操作方便,灵活可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设计思路做出的任何改动,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