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轮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0990发布日期:2019-01-13 17:00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斗轮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斗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斗轮机的斗轮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斗轮取料机是向烧结输送熔剂矿和混匀矿的大型关键设备,而斗轮机构又是该设备最重要的关键部位,斗轮机构包括斗轮及其驱动装置,斗轮机构运行的正常与否关系着烧结的生产及混匀建堆工作的完成。现有斗轮机构的斗轮驱动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缺点,具体缺陷表现在:1.连接对位点较多使其不易对位找正,不可避免存在一定量的相对位移及偏斜,从而造成径向跳动及轴向窜位,引发设备故障;2.减速机结构庞大,由主动锥齿轮箱和行星减速机两部分组成,其行星减速机由二级行星轮组成,传动方式复杂,传动效率低,振动大轴承齿轮故障频发,且该减速机占用空间面积较大,不紧凑;3.减速机输出轴与斗轮轴采用胀圈联接收缩盘通过收紧螺栓的拉力,其内锥孔面沿胀圈外锥孔面相对移动,给胀圈施加径向力,使胀圈收缩,相应使传动套收缩与斗轮轴抱紧,产生摩擦力,将斗轮轴的扭矩传递给传动套,工作时通过其与斗轮联接螺栓将扭矩传递给斗轮,带动斗轮转动。当取料过载时胀圈会发生打滑,在打滑过程中,胀圈与轴产生磨损,轴与轮毂无法紧密贴合,定心性差,致使输出扭矩增加,磨损积累到一定程度联结装置就会出现故障;一旦发生故障,须将电机、减速机、耦合器驱动装置和斗轮解体,拆卸和装配非常困难,使得检修时间长达2-3天之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斗轮驱动装置,它能保证生产顺行、设备故障率低、对位节点少、减速机润滑效果好的斗轮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斗轮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偶合器、减速机、斗轮轴和斗轮体,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机之间通过所述偶合器连接,所述斗轮轴的两端均安装有花键,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花键套,所述第一花键套与斗轮轴一端的花键配合使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与斗轮轴连接;所述斗轮体的中心安装有第二花键套,所述第二花键套与斗轮轴另一端的花键相互配合使所述斗轮轴与斗轮体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斗轮轴两端的花键均为渐开线花键。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花键套的外周固定安装有法兰,所述法兰为对半式结构,包括两个半圆形的法兰盘,两个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两个法兰盘的连接部位均设有沟槽,沟槽内填有密封料。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花键套整个穿入所述斗轮体内,所述斗轮轴的端部通过锁冒稳定斗轮体和斗轮轴的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减速机内部包括多级传动机构和行星轮,所述多级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传动轴、二级传动轴、三级传动轴和四级传动轴,以及分别安装于各传动轴上的一级传动齿轮、二级传动齿轮、三级传动齿轮和四级传动齿轮,所述一级传动齿轮与二级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二级传动齿轮与三级传动齿轮啮合,所述三级传动齿轮与四级传动齿轮啮合,所述四级传动轴上安装有太阳齿轮,所述行星轮与太阳齿轮啮合,所述一级传动轴通过偶合器与电机连接,所述行星轮的输出轴与斗轮轴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斗轮驱动装置还包括润滑装置,所述润滑装置包括油泵、供油总管和供油支管,所述油泵安装在电机与耦合器之间,供油总管与所述油泵连接,所述供油支管从供油总管引出分别连接至减速机一级至三级传动轴的端盖上,油泵通过齿轮泵油润滑,将润滑油通过供油支管泵到各级齿轮上,所述供油支管还引出至斗轮轴的轴承座上,对轴承座进行润滑。

上述方案中,所述斗轮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设置于所述斗轮轴的中部,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于靠近斗轮体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斗轮驱动装置将斗轮轴与减速机、斗轮体的连接设计为花键连接,具有传递力矩大、受力均匀、不易磨损的优点,并且检修时安装、拆卸方便,可大大节省检修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程度。并在花键套上安装法兰盘,进一步固定花键连接及对第一花键套进行保护。

本实用新型斗轮驱动装置的减速机由传统的二级行星轮传动简化为一级行星轮传动,显著减少了传动齿轮串联个数,缩短了传动链,提高了机构效率,并使结构紧凑,传动强度增强。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斗轮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斗轮驱动装置的法兰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斗轮驱动装置的减速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斗轮驱动装置的润滑装置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中:100、斗轮驱动装置;10、电机;20、偶合器;30、减速机;31、一级传动轴;32、二级传动轴;33、三级传动轴;34、四级传动轴;35、一级传动齿轮;36、二级传动齿轮;37、三级传动齿轮;38、四级传动齿轮;39、行星轮;40、斗轮轴;50、斗轮体;60、法兰;61、法兰盘;71、第一轴承座;72、第二轴承座;80、润滑装置;81、油泵;82、供油总管;83、供油支管;84、观察窗;85、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斗轮驱动装置100,包括电机10、偶合器20、减速机30、斗轮轴40和斗轮体50,电机10的输出轴与减速机30之间通过偶合器20连接,斗轮轴40的两端均安装有花键,减速机30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花键套,第一花键套与斗轮轴40一端的花键配合使减速机30的输出轴与斗轮轴40连接;斗轮体50的中心安装有第二花键套,第二花键套与斗轮轴40另一端的花键相互配合使斗轮轴40与斗轮体5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斗轮驱动装置100在传统装置的基础上去掉了支撑轴承座和尼龙柱销联轴器,减少了对位的节点,对位更加容易,避免了减速机30高速轴扭断的故障和尼龙柱销切断故障的发生。本装置直接采用电机10、偶合器20、减速机30的连接,使得传动效率更高,既便于点检和检修,又简化了驱动构件,提高了作业效率。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斗轮轴40两端的花键均为渐开线花键。具体的,斗轮轴40两端均设有一圈键槽,键槽内固定安装有一圈键凸条,形成渐开线花键。第一花键套和第二花键套均与花键配合连接。优选地,斗轮轴40每端的键槽个数至少为34个。本实用新型的斗轮驱动装置100将传统的胀圈连接方式改为渐开线花键连接,具有传递力矩大、受力均匀、不易磨损的优点,并且检修时安装、拆卸方便,可大大节省检修时间,减轻了工人的劳动程度。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第一花键套的外周固定安装有法兰60,进一步固定花键连接及对第一花键套进行保护。由于法兰60连接具有装卸简单的特点,因而当斗轮轴40发生故障需要检修时,法兰60连接拆卸方便,省时省力,不仅保证了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法兰60为对半式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半圆形的法兰盘61,两个法兰盘61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两个法兰盘61的连接部位均设有沟槽,沟槽内填有密封料,如羊毛毡等,对所述第一花键套进行密封保护,防止外部灰尘进入法兰盘61和第一花键套内部。

第二花键套整个穿入斗轮体50内,斗轮轴40端部用锁冒稳定斗轮体50和斗轮轴40的位置。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减速机30内部包括多级传动机构和行星轮39,多级传动机构包括一级传动轴31、二级传动轴32、三级传动轴33和四级传动轴34,以及分别安装于各传动轴上的一级传动齿轮35、二级传动齿轮36、三级传动齿轮37和四级传动齿轮38,一级传动齿轮35与二级传动齿轮36啮合,二级传动齿轮36与三级传动齿轮37啮合,三级传动齿轮37与四级传动齿轮38啮合,四级传动轴34上安装有太阳齿轮,行星轮39与太阳齿轮啮合,一级传动轴31通过偶合器20与电机10连接,一级传动轴31为减速机30的高速轴;行星轮39的输出轴与斗轮轴40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30由传统的二级行星轮传动简化为一级行星轮传动,显著减少了传动齿轮串联个数,缩短了传动链,提高了机构效率,并使结构紧凑,传动强度增强。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斗轮驱动装置100还包括润滑装置80,润滑装置80包括油泵81、供油总管82和供油支管83,油泵81安装在电机10与偶合器20之间,供油总管82与油泵81连接,供油支管83从供油总管82引出分别连接至减速机30一级至三级传动轴的端盖上,油泵81通过齿轮泵油润滑,将润滑油通过供油支管83泵到各级齿轮上,供油支管83还引出至斗轮轴40的轴承座上,对轴承座进行润滑。供油总管82上安装有观察窗84和报警器85,日常检查维护时,只要打开观察窗84就能看清减速机30内各齿轮轴承的磨损状况,便于安排检修;减速机30缺油时报警器85会闪烁报警,在第一时间内告知操作人员。

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斗轮驱动装置100还包括第一轴承座71和第二轴承座72,第一轴承座71设置于斗轮轴40的中部,第二轴承座72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座72设置于靠近斗轮体50处,两个轴承座从不同位置支撑斗轮轴40。

与传统的斗轮驱动装置100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斗轮驱动装置100降低了设备故障,减轻了检修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作业效率,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具体成效见下表1。

表1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