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5282发布日期:2019-01-04 23:47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了迅速的提升,电梯已成为了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设备,并且,过去数年间,我国的电梯保有量持续增加,截至2016年全国电梯保有量已经达到493.69万台,巨大的电梯保有量将为电梯维修市场带来巨大的空间。

目前,我国电梯使用频率偏高,一部电梯一天的运行频率往往达到了上千次,这就导致了机器磨损严重,机器零部件老化等问题。进一步地,如果维修、保养跟不上,各类电梯事故将频发,例如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冲顶或蹲底。其中,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无安全保障,而电梯一旦发生事故,将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因此,除了加强标准的技术完善之外,电梯的日常维修保养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制动器的检查、保养和维修是重中之重。按照规定,制动器要求15天维保一次,每次维保时涉及以下内容:检查电磁抱闸弹簧、电磁抱闸铁芯;检查制动闸瓦磨损情况,磨损严重的应予以更换;检查制动器的轴、运动部件是否灵活、是否正常工作,有无异常磨损,必要时加以润滑;检查制动器是否在持续通电下保持松开状态,保证制动器工作灵活可靠。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电梯安全保障主要靠维保单位的定期维保和检测机构的定期检测,工作效率较低,使现实情况中定期检查的频次无法保证。反之,如果能够对电梯进行实时检测或早期预警,及时通知维保单位进行停梯维修,就能节省人力,提高维修效率,最大限度的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更好地做好电梯的安全运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其能有效检测曳引机制动器的运行情况,并及时通知维保单位进行停梯维修,大大提高维保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所述的电梯包括安装于曳引机上的制动器、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装置安装在曳引机上,用于监测制动器运行状况,监测装置包括控制板、第一存储器以及制动器检测单元,所述第一存储器和制动器检测单元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又与控制柜电连接,所述的控制柜又与制动器检测单元电连接,其中,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安全阈值,制动器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数据,控制板通过将制动器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各项数据与第一存储器中所存储的制动器各项安全阈值作比较,获得正常信号或异常信号,若获得正常信号则结束检测;若获得异常信号,则将异常信号发送给控制柜,由控制柜控制电梯停止运行并通知维保中心及时维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控制板电连接的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将控制板获得的结果进行显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制动器检测单元电连接的第二存储器,所述的第二存储器存储制动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串接在所述的制动器检测单元与控制板之间的第二存储器,所述的第二存储器存储制动器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数据,并发送给控制板进行判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安全阈值包括制动器电磁铁的启动电压阈值、释放电压阈值、制动器制动响应时间阈值、制动器动静盘间隙阈值、摩擦盘厚度阈值以及制动器线圈温升阈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检测单元包括电压检测模块、时间检测模块、间隙及闸皮检测模块以及温度检测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的制动器检测单元电连接的人工按钮,当按下所述的人工按钮时,制动器检测单元马上进行检测,并将结果通过显示单元显示。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将曳引机制动器吸合电压阈值、释放电压阈值、制动响应时间阈值、动静盘间隙阈值、摩擦盘厚度阈值、制动器线圈温升阈值存入第一存储器,作为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数据监测对比时的依据,通过对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开启电压、释放电压、制动响应时间、动静铁芯间隙、制动盘厚度等重要参数进行有效检测,能全面知晓电梯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并发出警报,通知维保人员停梯维修,由此就大大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提高了维保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的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进而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进而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更而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更而一个实施例的步骤流程图。

图中:1.控制柜;2.控制板;3.第一存储器;4.制动器检测单元、41.电压检测模块、42.时间检测模块、43.间隙及闸皮检测模块、44.温度检测模块;5.微动开关;6.显示单元;7.第二存储器;8.人工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公众能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申请人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所述的电梯包括安装于曳引机上的制动器、控制柜1。所述的监测装置安装在曳引机上,用于监测制动器状况。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控制板2、第一存储器3以及制动器检测单元4,所述第一存储器3和制动器检测单元4分别与控制板2电连接,所述控制板2又与控制柜1电连接,所述的控制柜1又与制动器检测单元4电连接。其中,第一存储器3用于存储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安全阈值,所述的安全阈值包括制动器电磁铁的启动电压阈值、释放电压阈值、制动器制动响应时间阈值、制动器动静盘间隙阈值、摩擦盘厚度阈值以及制动器线圈温升阈值,这些安全阈值可以在出厂时由曳引机厂设置并存储进第一存储器中,也可以在安装或维修现场由专业人员重新设置。所述的制动器检测单元4用于检测制动器的各项数据并发送给控制板2,所述控制板2将制动器检测单元4所检测的各项数据与第一存储器3中所存储的制动器各项安全阈值作比较,从而获得正常信号或异常信号,若获得正常信号则检测结束;若获得异常信号,则将异常信号发送给控制柜1,由控制柜1控制电梯停止运行并通知维保中心及时维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检测单元4包括电压检测模块41、时间检测模块42、间隙及闸皮检测模块43以及温度检测模块44,上述各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控制板2。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电梯运行;

S2)所述控制柜1向制动器检测单元4发出定期检测信号;

S3)所述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数据,并将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发送给控制板2;

S4) 所述控制板2将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与第一存储器3存储的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安全阈值作比较,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内,则生成正常信号并结束检测,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外,则生成异常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柜1,执行步骤S5);

S5)所述控制柜1暂停电梯运行并通知维保中心进行维修,检测结束。

在本方法中,由于控制柜1自带定期对电梯制动力的检测功能,所以当控制柜1实施制动力自监测时会同时启动本制动器的监测装置,使该监测装置与电梯控制系统保持同步的监测频率,在增加功能的同时不会使检测复杂化。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曳引机制动器上还安装有微动开关5,所述的微动开关5与控制柜1电连接,并且设定为在微动开关5动作满N次时即当制动器动作N次时向控制柜1发送检测信号。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电梯运行;

S2)当微动开关5动作满N次时向控制柜1发送信号;

S3)控制柜1检测到电梯处于休眠状态时向制动器检测单元4发出检测信号;

S4)所述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数据,并将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发送给控制板2;

S5) 所述控制板2将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与第一存储器3存储的制动器运行时的各项安全阈值作比较,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内,则生成正常信号,检测结束;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外,则生成异常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柜1,执行步骤S6);

S6)控制柜1暂停电梯运行并通知维保中心进行维修,检测结束。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还包括便于工作人员直观地了解制动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显示单元6,所述的显示单元6连接控制板2。当控制板2获得正常信号时,显示单元6对应地显示监测装置处于正常状态;当控制板2获得异常信号时,显示单元6对应地显示监测装置处于异常状态。所述显示单元6可以是一个显示屏,用于显示各项检测数据;也可以是不同颜色的指示灯,例如正常时绿灯亮,异常时红灯亮。实际上,本监测装置的显示还可做得更加直观,例如,所述的结果信号可以通过四个显示单元6来显示,所述四个显示单元6分别对应电压检测模块41的检测结果、时间检测模块42的检测结果、间隙及闸皮检测模块43的检测结果以及温度检测模块44的检测结果,这样,在遇到异常情况时,工作人员能一目了然地知晓是制动器的哪一部分出现了问题,由此就能节省排查时间。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电梯运行;

S2)所述控制柜1向制动器检测单元4发出定期检测信号;

S3)所述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制动器的各项数据,并将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发送给控制板2;

S4) 所述控制板2将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与第一存储器3中的各项安全阈值作比较,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内,则生成正常信号并发送给显示单元6,执行步骤S5);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外,则生成异常信号并同时发送给显示单元6和控制柜1,执行步骤S6);

S5)显示单元6显示结果,检测结束;

S6)控制柜1暂停电梯运行并通知维保中心进行维修,同时显示单元6显示结果,检测结束。

实施例4:

请参阅图7和图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还包括第二存储器7,所述第二存储器7可单独与制动器检测单元4电连接,也可串接在制动器检测单元4与控制板2之间。所述第二存储器7可提供制动器的各参数在特定环境中随时间变化的变化特征,并进行存储,然后提供给维修单位或电梯制造商,以便其今后维修或生产开发时进行参考。

当第二存储器7单独与制动器检测单元4电连接时,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电梯运行;

S2)所述控制柜1向制动器检测单元4发出定期检测信号;

S3)所述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制动器的各项数据,并将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发送给控制板2和第二存储器7;

S4) 所述第二存储器7存储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制动器的各项数据,所述控制板2将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与第一存储器3中的各项安全阈值作比较,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内,则生成正常信号,检测结束;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外,则生成异常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柜1,执行步骤S5);

S5)控制柜1暂停电梯运行并通知维保中心进行维修,检测结束。

当第二存储器7串接在制动器检测单元4与控制板2之间时,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如图10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电梯运行;

S2)所述控制柜1向制动器检测单元4发出定期检测信号;

S3)所述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制动器的各项数据,并将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发送给第二存储器7;

S4) 所述第二存储器7存储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制动器的各项数据,同时将各项数据发送给控制板2;

S5)所述控制板2将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与第一存储器3中的各项安全阈值作比较,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内,则生成正常信号,检测结束;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外,则生成异常信号并发送给控制柜1,执行步骤S6);

S6)控制柜1暂停电梯运行并通知维保中心进行维修,检测结束。

实施例5:

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的制动器检测单元4电连接的人工按钮8。该人工按钮8的功能是按下按钮,当按下所述的人工按钮8时,制动器检测单元4马上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可通过显示单元6直接显示,而不用传输到控制柜1。当电梯定期维保时,维保人员只要按下人工按钮8,就能使监测装置进行一次制动器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单元6进行显示,不再需要维保人员对制动器各项参数进行一一的人工检测,从而能简化维保程序,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维保效率。

本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的监测方法,如图1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S1)工作人员按下人工按钮8;

S2)所述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制动器的各项数据,并将检测到的各项数据发送给控制板2;

S3) 所述控制板2将制动器检测单元4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与第一存储器3中的各项安全阈值作比较,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内,则生成正常信号,若检测得到的数据在安全阈值的范围以外,则生成异常信号,所述控制板2将获得的正常信号或异常信号发送给显示单元6,执行步骤S4);

S4)显示单元6显示结果,检测结束;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监测装置可以选装或全部安装显示单元6、第二存储器7、人工按钮8等,并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使用频率、检测要求,设定全部或部分的检测模块,设定各功能部件的布置,以达到最佳的监测效果,起到对电梯曳引机制动器的有效预警,从而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提高维保人员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