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泵、泵头组件及其输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2992发布日期:2019-01-29 18:3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脂泵、泵头组件及其输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油脂泵、泵头组件及其输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脂泵的油罐位于上部,排油柱塞位于油罐底部,油罐内设有输油装置,输油装置包括叶轮组件,叶轮组件由电机带动旋转,搅拌油罐内的油脂,随着底部的油脂消耗掉,油罐上部的油脂流入底部;但是当使用温度较低,粘度较高的油脂时,油脂无法进入油罐底部,造成柱塞吸油孔处没有油脂,柱塞无法吸到油脂,因此油脂泵出油口就没有润滑脂排出,使柱塞进行空转,被润滑点没有润滑剂的泵入,造成欠润滑,危害机械设备。为了解决油脂因粘度高无法进入油罐底部的问题,公告号为CN202598093、公告日为2012.12.1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油脂泵的刮油装置,该液压油脂泵的刮油装置包括转动装配在泵头组件上的飞轮轴,泵头组件的上方设有油箱,油箱固定在泵头组件上与泵头组件的内腔形成储油腔,飞轮轴即输出转轴,飞轮轴在储油腔内自泵头组件一侧伸进所述油箱一侧,飞轮轴的两侧设有输油片,输油片即输油装置,输油片通过紧固件固定在飞轮轴上,油脂泵的吸油口设置在输油片的下方,吸油口设置在分隔网板上,飞轮轴转动时能够带动输油片转动,搅拌润滑脂,由于输油片均沿其转动方向同角度倾斜设置,使输油片在旋转时,将润滑脂压向泵头组件内,增加吸油口处的压力,提高润滑脂的流动性。这种刮油装置虽然可以实现将润滑脂压向泵头组件内,但是由于输油片固定在转动轴上,输油片的倾斜角度固定,使得转动轴在反转时输油片会向与吸油口相反的方向刮压润滑脂,造成刮油装置的输油片不能自适应输出转轴转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脂泵,以解决目前的油脂泵的输油装置不能自适应输出转轴转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泵头组件及其使用的输油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1:油脂泵,包括泵头组件和油箱,所述油箱固定在泵头组件上并与泵头组件的内腔形成储油腔,泵头组件内设有驱动装置和用于泵送油脂的泵油单元,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转轴在所述储油腔内自泵头组件一侧伸进所述油箱一侧,所述输出转轴上设置有向泵油单元输油的输油装置,所述输油装置位于所述泵油单元的吸油口上部,所述输油装置包括摆动装配在输出转轴上的跷跷板组件;所述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所述跷跷板组件在受到沿摆动方向的油脂阻力后可绕所述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摆动以使跷跷板组件一端翘起。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所述跷跷板上处于摆动轴线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从靠近摆动轴线至远离摆动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弯折的弯折部。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弯折部设置在跷跷板的端部。

方案4: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和设置在跷跷板上、自泵头组件伸向油箱方向的调向板。

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调向板垂直固定在所述跷跷板上。

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所述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处于跷跷板下侧。

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跷跷板上自所述泵头组件伸向所述油箱方向的调向板。

方案8:在方案1-7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与所述泵油单元的吸油口之间设有隔离所述油箱与泵头组件且具有网孔的分隔网板,分隔网板与翘起一端后的跷跷板组件抵顶配合以实现对跷跷板组件的限位。

方案9:在方案8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油脂泵还包括在油箱内液位达到或低于设定值时报警的低液位报警装置。

方案10:在方案9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低液位报警装置包括上下活动的活动块和弹簧,活动块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跷跷板组件滑推配合的滑推部,弹簧可提供给活动块向上的弹性作用力,低液位报警装置还包括可根据活动块的运动而触发报警信号的传感器,跷跷板组件在油箱液位高于所述设定值时能够将活动块压下以触发所述传感器;在油箱液位达到或低于设定值时,跷跷板组件所受油脂阻力扭矩小于弹簧顶推力扭矩而无法将活动块压下,从而无法触发传感器。

方案11:在方案10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滑推部的迎油面为弧形面。

方案1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转轴上的跷跷板轴,所述跷跷板铰接在跷跷板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泵头组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1:泵头组件,包括驱动装置以及泵送油脂的泵油单元,泵头组件上部具有用于与油箱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通泵头组件内部与所述油箱内部的油道,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转轴自泵头组件内伸出至油箱内,所述输出转轴上设置有向泵油单元输油的输油装置,所述输油装置位于所述泵油单元的吸油口上部,所述输油装置包括摆动装配在输出转轴上的跷跷板组件;所述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所述跷跷板组件在受到沿摆动方向的油脂阻力后可绕所述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摆动以使跷跷板组件一端翘起。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所述跷跷板上处于摆动轴线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从靠近摆动轴线至远离摆动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弯折的弯折部。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弯折部设置在跷跷板的端部。

方案4: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和设置在跷跷板上、自泵头组件伸向油箱方向的调向板。

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调向板垂直固定在所述跷跷板上。

方案6:在方案5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所述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处于跷跷板下侧。

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跷跷板上自所述泵头组件伸向所述油箱方向的调向板。

方案8:在方案1-7任一项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跷跷板组件与所述泵油单元的吸油口之间隔离所述油箱与泵头组件且具有网孔的分隔网板,分隔网板与翘起一端后的跷跷板组件抵顶配合以实现对跷跷板组件的限位。

方案9:在方案8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油脂泵还包括在油箱内液位达到或低于设定值时报方案警的低液位报警装置。

方案10:在方案9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低液位报警装置包括上下活动的活动块和弹簧,活动块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跷跷板组件滑推配合的滑推部,弹簧可提供给活动块向上的弹性作用力,低液位报警装置还包括可根据活动块的运动而触发报警信号的传感器,跷跷板组件在油箱液位高于所述设定值时能够将活动块压下以触发所述传感器;在油箱液位达到或低于设定值时,跷跷板组件所受油脂阻力扭矩小于弹簧顶推力扭矩而无法将活动块压下,从而无法触发传感器。

方案11:在方案10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滑推部的迎油面为弧形面。

方案1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转轴上的跷跷板轴,所述跷跷板铰接在跷跷板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输油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方案1:输油装置,包括摆动装配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转轴上的跷跷板组件;所述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所述跷跷板组件在受到沿摆动方向的油脂阻力后可绕所述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摆动以使跷跷板组件一端翘起。

方案2: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所述跷跷板上处于摆动轴线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从靠近摆动轴线至远离摆动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弯折的弯折部。

方案3:在方案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弯折部设置在跷跷板的端部。

方案4: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和设置在跷跷板上、自泵头组件伸向油箱方向的调向板。

方案5:在方案4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调向板垂直固定在所述跷跷板上。

方案6: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所述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处于跷跷板下侧。

方案7:在方案6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跷跷板上自泵头组件伸向油箱方向的调向板。

方案8:在方案1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所述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和固定设置在所述输出转轴上的跷跷板轴,所述跷跷板铰接在跷跷板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跷跷板组件铰接在输出转轴上并绕输出转轴的转动轴线公转,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使得跷跷板在输出转轴由正反转转换时,跷跷板能够自动翻转,能够自适应输出转轴的转向实现输油,与目前的油脂泵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输油装置能够自适应输出转轴的转向实现输油。

进一步的,所述的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所述的跷跷板上处于摆动轴线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从靠近摆动轴线至远离摆动轴线的方向上向上弯折的弯折部,所述的弯折部用于使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弯折部在使跷跷板能够满足自适应输出转轴转向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跷跷板在处于水平位置时能够平稳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跷跷板组件包括跷跷板,所述的跷跷板的摆动轴线处于跷跷板下侧以使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由于跷跷板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间隔设置,通过合理设置跷跷板与转动轴线的相对位置,可以更可靠地保证跷跷板的自适应转向。

进一步的,弯折部设置在跷跷板的端部,方便跷跷板的加工。

进一步地,低液位报警装置设置十分巧妙,利用跷跷板组件在液位低时油脂阻力小的特点,使其不足以抵抗弹簧的反抗力,从而无法将活动块推下,即无法触发传感器;但是在液位高于设定值时,油脂的阻力提供给活动块一个足以克服弹簧阻力的压力,使得活动块能够被压下而触发传感器;该结构简单,且占用体积小,更关键的是利用跷跷板组件在油脂中运动特性,从而实现低液位报警的功能,十分巧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油箱);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跷跷板与跷跷板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跷跷板处于第二转动止转位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跷跷板的第一、二弯折部之间的部分与分隔网板平行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跷跷板处于第一转动止转位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2的跷跷板与跷跷板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3的跷跷板处于第二转动止转位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3的跷跷板与分隔网板平行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3的跷跷板处于第一转动止转位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4的跷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5的跷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6的跷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7的跷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未显示油箱);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8的跷跷板处于第二转动止转位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8的跷跷板与分隔网板平行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8的跷跷板处于第一转动止转位且输出转轴正转时的状态示意图(图中大箭头表示输出转轴转动方向,小箭头表示跷跷板受力方向);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9的跷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0的跷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1的跷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2的跷跷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低液位报警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泵头组件,2-输油装置,12-柱塞,13-分隔网板,131-吸油孔,20-摆动轴线,21-输出转轴,22-跷跷板,221-第一弯折部,222-第二弯折部,223-第一抵接部,224-第二抵接部,225-长腰孔,23-跷跷板轴,231-挡销,240-连接板,201-迎油面高度中心,2a-迎油面高度;200-摆动轴线,220-跷跷板,230-跷跷板轴,240-连接板;420-摆动轴线,422-跷跷板,423-跷跷板轴;520-摆动轴线,522-跷跷板,523-跷跷板轴,524-连接板;622-跷跷板,623-跷跷板轴,6221-第一弯折部,6222-第二弯折部;720-摆动轴线,722-跷跷板,723-跷跷板轴,724-连接板;813-分隔网板,8131-吸油孔,820-摆动轴线,821-输出转轴,822-跷跷板,823-跷跷板轴,824-调向板,8223-第一抵接部,8224-第二抵接部;920-摆动轴线,922-跷跷板,923-跷跷板轴;1020-摆动轴线,1022-跷跷板,1023-跷跷板轴,1024-连接板;1122-跷跷板,1124-第一调向板,1125-第二调向板;1220-摆动轴线,1222-跷跷板,1223-跷跷板轴,1224-连接板;101-活动块,1011-滑推部,102-弹簧,103-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油脂泵包括油箱和设置在油箱下方的泵头组件1,油箱固定在泵头组件1上并与泵头组件1的内腔形成储油腔。泵头组件1内设有用于泵送油脂的泵油单元,泵油单元具有吸油口。泵头组件1上设有柱塞12,泵头组件1上部具有用于与油箱连接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有用于连通泵头组件内部与所述油箱内部的油道。连接部包括固定油箱的油箱固定部分和处于油箱底部的分隔网板13,分隔网板设置在跷跷板组件与泵油单元的吸油口之间并且隔离油箱内部与泵头组件内部,分隔网板13上开设有供润滑油脂进入的吸油孔131。泵头组件1内还设有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竖向设置的输出转轴21,输出转轴21在储油腔内自泵头组件1一侧伸进油箱一侧,输出转轴21的上端穿过分隔网板13插入油箱内。输出转轴21上设置有向泵油单元输油的输油装置2,输油装置2位于泵油单元的吸油口上部。输油装置2包括摆动装配在输出转轴上构成支点设置在输出转轴上的跷跷板组件,跷跷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油箱内处于分隔网板上方的跷跷板22和跷跷板轴23,跷跷板轴23固定设置在输出转轴21上,跷跷板22通过与跷跷板轴23铰接实现铰接在输出转轴2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跷跷板也可以直接铰接在输出转轴上,此时跷跷板上设置销轴,在输出转轴上设置安装孔,销轴转动装配在安装孔内。

跷跷板22绕输出转轴转动轴线公转,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即跷跷板轴23的轴线。

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跷跷板在受到沿摆动方向的油脂阻力后可绕摆动轴线20摆动以使跷跷板组件一端翘起。本实施例中,在跷跷板组件随输出转轴转动时,跷跷板处于迎油面中心上方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等于处于迎油面中心下方部分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本实施例中,跷跷板为对称结构,跷跷板22上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的两侧的端部均设有向上弯曲的弯折部,弯折部用于使跷跷板22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201高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如图5所示,跷跷板22的迎油面高度为2a,摆动轴线20处于迎油面高度中心201之下,也就是使跷跷板22任意端翘起时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上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下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应当指出的是,跷跷板22上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的两侧的部分应当是跷跷板22上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在跷跷板22上的投影线两侧的部分。在其他实施例中,弯折部也可以设置在任意一侧,也可以设置在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的两侧部分中任意一侧部分的中间,而不仅限于设置在端部。

跷跷板22在输出转轴21正转时沿输出转轴21正转方向靠前的部分翘起而在输出转轴21反转时沿输出转轴21反转方向靠前的部分翘起。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即跷跷板22的自转转动轴线,本实施例中,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与输出转轴转动轴线相互垂直,并且跷跷板22具有第一自转止转位和第二自转止转位,跷跷板22处于第一自转止转位时沿输出转轴21正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而在跷跷板22处于第二自转止转位时沿输出转轴21反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旋压式下压油箱内的润滑油脂,切割后的润滑油脂便于被住在吸油口吸走。另外,润滑油脂中混有的气泡在跷跷板22切割润滑油脂后能够上排,而不通过吸油口进入柱塞,以免泵抽空影响泵油效果。跷跷板22处于第一、第二自转止转位时均由分割网板对其限位实现止转。

跷跷板22上设有与跷跷板轴23铰接的跷跷板轴孔,跷跷板22通过与跷跷板轴23铰接从而使跷跷板22铰接在输出转轴21上,跷跷板轴23设置在跷跷板22的下以实现跷跷板22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间隔平行设置。跷跷板22具有与跷跷板轴23平行的中心线,跷跷板22关于中心线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跷跷板的摆动轴线即跷跷板轴的轴心线,跷跷板的摆动轴线在沿与跷跷板22垂直方向的投影线与跷跷板中心线重合。跷跷板22上关于中心线对称的两侧在远离中心线的一端分别设有向上弯曲的第一、第二弯折部,其中第一弯折部221上设有在跷跷板22处于第一自转止转位时与分隔网板抵接配合以实现跷跷板22转动至第一自转止转位时止转的第一抵接部223,第二弯折部222上设有在跷跷板22处于第二自转止转位时与分隔网板抵接配合以实现跷跷板22转动至第二自转止转位时止转的第二抵接部224。

在本实施例中,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与跷跷板22间隔设置,跷跷板的摆动轴线与跷跷板间隔设置也使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即使跷跷板22任意端翘起时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上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下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可以更可靠地保证跷跷板22的自适应转向。

由于跷跷板22在绕输出转轴转动轴线公转,所跷跷板22在转动时受到的作用力始终沿水平方向,跷跷板22与输出转轴21构成跷跷板组件,跷跷板的支点设置在跷跷板轴23上。

跷跷板22在输出转轴21正转时从第二自转止转位转动至第一自转止转位的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跷跷板22处于第二转动止转位,输出转轴21正转。跷跷板22处于第二转动止转位时跷跷板22沿输出转轴21反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设置,设置的第一、二弯折部和间隔设置的跷跷板的摆动轴线与跷跷板22使跷跷板22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

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上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下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从而使得跷跷板22上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下的部分受到使跷跷板22从第一自转止转位向第二自转止转位转动的转矩小于跷跷板22上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上的部分受到使跷跷板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的转矩,使得跷跷板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旋转;

如图4所示,随着跷跷板22的转动,跷跷板22上第一、二弯折部之间的部分与分隔网板平行,此时跷跷板22上两个弯折部均受到使跷跷板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的作用力,跷跷板22继续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

如图5所示,跷跷板22继续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间隔设置的跷跷板的摆动轴线与跷跷板22和设置的第一、二弯折部使跷跷板22上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上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下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从而使得跷跷板22上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下的部分受到使跷跷板22从第一自转止转位向第二自转止转位转动的转矩小于跷跷板22上处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之上的部分受到使跷跷板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的转矩,使得跷跷板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旋转;跷跷板22转动至第一止转位,此时第一弯折部上的第一抵接部抵接配合实现对跷跷板22的止转,跷跷板22沿输出转轴21正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随着输出转轴21的转动跷跷板22能够将润滑油脂压向吸油口。

当跷跷板22处于第一转动止转位且输出转轴21反转时,跷跷板22运动情况与上述原理相同,最终跷跷板22沿输出转轴21反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随着输出转轴21的转动跷跷板22能够将润滑油脂压向吸油口。与目前的油脂泵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在装配时不需要确定跷跷板22的倾斜方向与输出转轴21的转向,跷跷板22能够自适应输出转轴21的转向实现输油。

如图22所示,油脂泵还包括在油箱内液位达到或低于设定值时报警的低液位报警装置,低液位报警装置包括上下活动的活动块101和弹簧102,活动块101的一端具有用于与跷跷板22滑推配合的滑推部1011,弹簧102可提供给活动块102向上的弹性作用力,低液位报警装置还包括可根据活动块的运动而触发报警信号的传感器103,跷跷板组件在油箱液位高于所述设定值时能够按照正常频率将活动块压下以触发所述传感器;在油箱液位达到或低于设定值时,跷跷板组件所受油脂阻力扭矩小于弹簧顶推力扭矩而无法将活动块压下,从而无法触发传感器。其中,滑推部为球面,传感器可以是电磁感应式传感器、红外感应式传感器或者机械式传感器,活动块的滑推部从分隔网板13中向上穿出,并能在跷跷板的挤压下向下移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跷跷板组件所受油脂阻力扭矩大小设置与跷跷板组件配合的接近开关,接近开关感应与跷跷板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而判断油箱内的液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跷跷板22还可以不与分隔网板抵接配合,此时跷跷板轴23与跷跷板22之间设有限制跷跷板转动设定角度的限位结构,跷跷板22上设有与跷跷板轴23转动配合的跷跷板轴孔,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跷跷板轴23上的挡销231和跷跷板轴孔的侧壁上设置的与挡销配合的沿跷跷板孔周向延伸的长腰孔225,长腰孔具有与挡销挡止配合的第一挡止面和第二挡止面,在第一挡止面与挡销挡止配合时,跷跷板处于第一自转止转位,当第二挡止面与挡销挡止配合时,跷跷板处于第二自转止转位。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7-9所示,跷跷板上还可以不设置弯折部,而跷跷板220通过连接板240与跷跷板轴230铰接,跷跷板与跷跷板的摆动轴线200间隔设置,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处于跷跷板下侧以使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与跷跷板垂直并设置在跷跷板的中心线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不与跷跷板垂直。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也可以为连接杆等其他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4,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0所示,跷跷板轴423设置在跷跷板422上,且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420设置在跷跷板422上,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420与跷跷板422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5,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1所示,跷跷板522和连接板524构成输油装置的跷跷板组件,跷跷板522通过连接板524与跷跷板轴523铰接,跷跷板522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520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6,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4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2所示,跷跷板622的第一弯折部6221、第二弯折部6222分别延伸跷跷板轴623。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7,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5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3所示,跷跷板722和连接板724构成输油装置的跷跷板组件,跷跷板722通过连接板724与跷跷板轴723铰接,跷跷板722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720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8,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4-17所示,跷跷板组件还包括垂直固定在跷跷板822上的调向板824,调向板824上具有用于使跷跷板822上在输出转轴821正转时沿输出转轴821正转方向靠前的部分翘起的正向承压面和用于使跷跷板822上在输出转轴821反转时沿输出转轴821反转方向靠前的部分翘起的反向承压面。正、反承压面均与跷跷板822垂直,在本实施例中,调向板824为条形方板,跷跷板822具有与跷跷板轴平行的中心线,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在沿与跷跷板822垂直方向的投影线与跷跷板822中心线重合。调向板824设置在跷跷板822的中心线上,调向板824两侧的跷跷板822相互对称。跷跷板822上设有与跷跷板轴铰接的跷跷板轴孔,跷跷板822通过与跷跷板轴823铰接从而使跷跷板822铰接在输出转轴821上,跷跷板轴823设置在跷跷板822下以实现跷跷板822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间隔平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与跷跷板822间隔设置,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与跷跷板822间隔设置也使跷跷板组件在摆动方向上的迎油面高度中心高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跷跷板组件在受到沿摆动方向的油脂阻力后可绕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摆动以使跷跷板组件一端翘起,即跷跷板822任意端翘起时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之上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之下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可以更可靠地保证跷跷板822的自适应转向。

跷跷板822上在输出转轴821正转时沿输出转轴821正转方向靠前的部分翘起并在输出转轴821反转时沿输出转轴821反转方向靠前的部分翘起,本实施例中,跷跷板822的两端任意一端翘起时翘起端的垂直高度小于此时调向板824顶端的垂直高度,使得正向承压面可以在输出转轴821正转时使跷跷板822上沿输出转轴821正转方向靠前的部分翘起,反向承压面可以在输出转轴821反转时使跷跷板822上沿输出转轴821反转方向靠前的部分翘起。

跷跷板822上关于中心线对称的两侧在远离中心线的一端分别设有在跷跷板822处于第一自转止转位时与分隔网板抵接配合以实现跷跷板822摆动至第一自转止转位时止转的第一抵接部8223和在跷跷板822处于第二自转止转位时与分隔网板抵接配合以实现跷跷板822转动至第二自转止转位时止转的第二抵接部8224。

在其他实施例中,跷跷板822的翘起端的垂直高度也可以不小于调向板824的垂直高度,此时跷跷板822的两端应当设有与调向板824对应的缺口,以保证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之上的跷跷板部分和调向板824部分所受到的转矩之和大于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之下的跷跷板部分和调向板824部分所受的转矩之和。

由于跷跷板822在绕输出转轴转动轴线公转,所以跷跷板822在转动时受到的作用力始终沿水平方向,跷跷板822与输出转轴821构成跷跷板组件,跷跷板组件的支点设置在跷跷板轴上。

跷跷板822在输出转轴821正转时从第二自转止转位转动至第一自转止转位的过程如下:

如图15所示,跷跷板822处于第二转动止转位,输出转轴821正转。跷跷板822处于第二转动止转位时跷跷板822沿输出转轴821反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设置,调向板824的顶端的垂直高度大于跷跷板822翘起端的垂直高度,从而使得跷跷板822上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之下的部分受到使跷跷板822从第一自转止转位向第二自转止转位转动的转矩小于跷跷板822上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之上的部分受到使跷跷板8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的转矩,使得跷跷板8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旋转;

如图16所示,随着跷跷板822的转动,跷跷板822与分隔网板813平行,此时跷跷板822上的调向板824受到使跷跷板8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的作用力,跷跷板822继续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

如图17所示,跷跷板822继续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此时跷跷板822在输出转轴821正转方向的靠前的部分翘起,而此时跷跷板822的翘起端的垂直高度仍然小于调向板824的顶端的垂直高度,从而使得跷跷板822上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之下的部分受到使跷跷板822从第一自转止转位向第二自转止转位转动的转矩小于跷跷板822上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820之上的部分受到使跷跷板822从第二自转止转位向第一自转止转位转动的转矩,跷跷板822转动至第一止转位,此时第一抵接部抵接配合实现对跷跷板822的止转,跷跷板822沿输出转轴821正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随着输出转轴821的转动跷跷板822能够将润滑油脂压向吸油孔8131。

当跷跷板822处于第一转动止转位且输出转轴821反转时,跷跷板822运动情况与上述原理相同,最终跷跷板822沿输出转轴821反转方向自下向上倾斜随着输出转轴821的转动跷跷板822能够将润滑油脂压向吸油口。与目前的油脂泵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在装配时不需要确定跷跷板822的倾斜方向与输出转轴821的转向,跷跷板822能够自适应输出转轴821的转向实现输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9,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8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8所示,跷跷板轴923设置在跷跷板922上,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920设置在跷跷板922上,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920与跷跷板922的中心线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0,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8的区别仅在于:如图19所示,跷跷板组件还包括连接板1024,跷跷板1022通过连接板1024与跷跷板轴1023铰接,跷跷板1022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1020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1,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9的区别仅在于:如图20所示,跷跷板1122上的调向板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调向板1124和第二调向板1125,第一、二调向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2,本实施例与上述一种油脂泵的具体实施例11的区别仅在于:如图21所示,跷跷板组件还包括连接板1224,跷跷板1222通过连接板1224与跷跷板轴1223铰接,跷跷板1222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1220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油脂泵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跷跷板还可以不沿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二弯折部的弯曲角度可以不同,此时跷跷板关于中心线对称设置;上述第一、二抵接部也可以不设置在跷跷板的两个弯折部上,当第一、二弯折部的弯曲角度较大时,第一、二抵接部设置在第一、二弯折部之间的位置;在满足跷跷板任意端翘起时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之上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处于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之下的部分在竖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的情况下,上述跷跷板也可以为任何不规则的形状;上述跷跷板上的弯折部可以仅仅设置跷跷板上处于在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的两侧中的任意一侧上;上述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可以不与输出转轴的转动轴线垂直,跷跷板组件的摆动轴线与输出转轴的转动轴线可以为设定的大于0度小于180度的任意夹角;上述跷跷板可以仅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至少三个。

本实用新型的泵头组件的实施例与上述油脂泵的各实施例中的泵头组件的各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输油装置的各实施例与上述油脂泵的各实施例中的输油装置的各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