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稳定的机电设备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139发布日期:2019-03-02 03:31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定稳定的机电设备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设备安装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定稳定的机电设备安装架。



背景技术:

设备通常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需要的机械、装置和设施等物质资料的总称,机电设备则是应用了机械、电子技术的设备,而通常所说的机械设备又是机电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机电设备分类机电设备种类繁多,机电设备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即产业类机电设备、信息类机电设备和民生类机电设备。产业类机电设备是指用于生产企业的设备,例如机械制造行业使用的各类机械加工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还有其他行业使用的机械设备,如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都属于产业类机电设备。机电设备在安装时会利用安装架将机电设备固定住,传统的安装架结构不够灵活,在使用时,局限性大,且采用螺丝安装,容易受到腐蚀而影响固定效果。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132038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机电设备安装架,包括安装板、外罩、散热器和顶板,所述安装板上连接有机电连接板,所述机电连接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外罩与安装板相连接,且外罩与安装板之间连接有活动轴,所述安装板的右端连接有横架,所述横架的下端设置中心板,所述中心板的左端连接有支架,且中心板与支架之间连接有活动装置,所述支架与安装板相连接,所述散热器安装在中心板的下侧,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所述顶板的下端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安置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槽。但是现有的机电设备安装架还存在着固定性、稳定性差,无法根据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来调节高度和不能同时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固定稳定的机电设备安装架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稳定的机电设备安装架,以解决现有的机电设备安装架还存在着固定性、稳定性差,无法根据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来调节高度和不能同时对机电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问题。一种固定稳定的机电设备安装架,包括安装板,挡板,底座,可固定式万向轮,旋转支杆,地脚螺栓,紧固螺栓,可调节升降杆结构,便捷维修壶结构,放置盒,调节螺栓和稳定防护安装架结构,所述的挡板纵向螺栓连接在安装板的上部右侧;所述的可固定式万向轮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旋转支杆分别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底座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以及底座的后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地脚螺栓分别贯穿螺纹连接在旋转支杆的左右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升降杆结构分别安装在安装板与挡板之间左右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便捷维修壶结构放置在放置盒的内部;所述的放置盒螺栓连接在安装板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稳定防护安装架结构通过调节螺栓安装在安装板的左部前后两侧;所述的可调节升降杆结构包括轴承,手柄,固定杆,螺纹管和固定管,所述的手柄横向插接在固定杆的上部;所述的固定杆一端插接在轴承的下部内侧,另一端贯穿螺纹管并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内侧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便捷维修壶结构包括挂环,出油嘴,导油管,防漏管,连接绳,油壶和护袋,所述的挂环胶接在出油嘴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油嘴胶接在导油管的上部;所述的导油管贯穿防漏管并延伸至油壶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连接绳胶接在护袋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护袋套接在油壶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的稳定防护安装架结构包括承重座,防护层,钢轮,安装辅助板,轮轴和提手,所述的防护层分别胶接在钢轮的外表面;所述的钢轮分别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轮轴安装在承重座的内部;所述的安装辅助板螺栓连接在承重座的左下部;所述的提手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辅助板的左部前后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轴承分别镶嵌在安装板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管与底座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固定管具体采用上部设置有外螺纹的不锈钢管。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杆与螺纹管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螺纹管与固定管螺纹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的导油管采用长度为五十厘米至六十厘米的橡胶软管。

优选的,所述的防漏管具体采用透明的圆锥形塑料管;所述的防漏管与油壶的上部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漏管与导油管的连接处胶接有橡胶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油壶具体采用外表面刻画有刻度线的透明软塑料壶。

优选的,所述的护袋具体采用内部胶接有塑料层的帆布袋。

优选的,所述的承重座通过调节螺栓与安装板连接;所述的承重座具体采用长度为八十厘米至九十厘米的长方形中空不锈钢座。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层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圆柱形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的钢轮与钢轮上下之间的间距设置在十毫米至十五毫米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辅助板具体采用左侧为弧形的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出油嘴具体采用上部开口的圆锥形塑料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旋转支杆,地脚螺栓和紧固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增加对该装置的固定性、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轴承,手柄,固定杆,螺纹管和固定管的设置,有利于根据需要安装的机电设备来调节该装置的高度。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挂环,出油嘴,导油管和油壶的设置,有利于在安装机电设备的同时能及时对其进行维护保养。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漏管,连接绳和护袋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在对设备进行保养时造成漏油或滴油的现象。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承重座,防护层,钢轮和轮轴的设置,有利于避免在安装机电设备的过程中对其造成碰撞或损坏。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辅助板和提手的设置,有利于辅助用力抬起机电设备,减轻劳动强度。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挡板的设置,有利于避免机电设备的滑落。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可固定式万向轮的设置,有利于自由移动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升降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捷维修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定防护安装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安装板;2、挡板;3、底座;4、可固定式万向轮;5、旋转支杆;6、地脚螺栓;7、紧固螺栓;8、可调节升降杆结构;81、轴承;82、手柄;83、固定杆;84、螺纹管;85、固定管;9、便捷维修壶结构;91、挂环;92、出油嘴;93、导油管;94、防漏管;95、连接绳;96、油壶;97、护袋;10、放置盒;11、调节螺栓;12、稳定防护安装架结构;121、承重座;122、防护层;123、钢轮;124、安装辅助板;125、轮轴;126、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固定稳定的机电设备安装架,包括安装板1,挡板2,底座3,可固定式万向轮4,旋转支杆5,地脚螺栓6,紧固螺栓7,可调节升降杆结构8,便捷维修壶结构9,放置盒10,调节螺栓11和稳定防护安装架结构12,所述的挡板2纵向螺栓连接在安装板1的上部右侧;所述的可固定式万向轮4分别螺栓连接在底座3的底部四角位置;所述的旋转支杆5分别通过紧固螺栓7安装在底座3的正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以及底座3的后表面左右两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地脚螺栓6分别贯穿螺纹连接在旋转支杆5的左右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调节升降杆结构8分别安装在安装板1与底座3之间左右两部中间位置;所述的便捷维修壶结构9放置在放置盒10的内部;所述的放置盒10螺栓连接在安装板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稳定防护安装架结构12通过调节螺栓11安装在安装板1的左部前后两侧;所述的可调节升降杆结构8包括轴承81,手柄82,固定杆83,螺纹管84和固定管85,所述的手柄82横向插接在固定杆83的上部;所述的固定杆83一端插接在轴承81的下部内侧,另一端贯穿螺纹管84并螺纹连接在固定管85的内侧上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便捷维修壶结构9包括挂环91,出油嘴92,导油管93,防漏管94,连接绳95,油壶96和护袋97,所述的挂环91胶接在出油嘴92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出油嘴92胶接在导油管93的上部;所述的导油管93贯穿防漏管94并延伸至油壶96的内侧下部;所述的连接绳95胶接在护袋97的上部左右两侧;所述的护袋97套接在油壶96的外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稳定防护安装架结构12包括承重座121,防护层122,钢轮123,安装辅助板124,轮轴125和提手126,所述的防护层122分别胶接在钢轮123的外表面;所述的钢轮123分别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轮轴125安装在承重座121的内部;所述的安装辅助板124螺栓连接在承重座121的左下部;所述的提手126分别螺栓连接在安装辅助板124的左部前后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轴承81分别镶嵌在安装板1的下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管85与底座3螺栓连接设置;所述的固定管85具体采用上部设置有外螺纹的不锈钢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固定杆83与螺纹管84螺纹连接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螺纹管84与固定管85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出油嘴92具体采用上部开口的圆锥形塑料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导油管93采用长度为五十厘米至六十厘米的橡胶软管。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漏管94具体采用透明的圆锥形塑料管;所述的防漏管94与油壶96的上部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防漏管94与导油管93的连接处胶接有橡胶密封圈。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油壶96具体采用外表面刻画有刻度线的透明软塑料壶。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护袋97具体采用内部胶接有塑料层的帆布袋。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承重座121通过调节螺栓11与安装板1连接;所述的承重座121具体采用长度为八十厘米至九十厘米的长方形中空不锈钢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层122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圆柱形橡胶层。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钢轮123与钢轮123上下之间的间距设置在十毫米至十五毫米之间。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安装辅助板124具体采用左侧为弧形的不锈钢板。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出油嘴92具体采用上部开口的圆锥形塑料嘴。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可固定式万向轮4将该安装架移动到合适的安装位置,然后放松螺纹管84后,通过横向转动手柄82来调节固定杆83和固定管85的高度,拧紧螺纹管84;放松紧固螺栓7,将旋转支杆5转至地面后通过地脚螺栓6将其固定;放松调节螺栓11,将承重座121旋转放下后安装辅助板124落地,将机电设备通过防护层122,钢轮123和轮轴125的配合,向上推进,同时提携提手126配合安装辅助板124将机电设备移动到安装板1上,在安装过程中避免了对机电设备的划伤;利用挡板2防止机电设备的滑落;利用连接绳95将护袋97提出,通过挂环91将出油嘴92固定在机电设备需要保养的位置,或者手持出油嘴92对准需要保养的位置,挤压油壶96,机油通过导油管93导出给油,通过防漏管94防止机油溢出,通过护袋97避免机油滴落。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