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8044发布日期:2019-03-22 19:1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莲蓬头的球头连接基本采用螺牙连接实现,且不同的螺牙配合性及互换性较差,安装及拆卸时需要用到专业扳手组装,同时密封是通过锁紧压缩端面垫片密封,密封效果通过锁紧力的大小控制,相对来说不稳定,容易出现漏水。操作相对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快接结构,包括出水端具有进水接头的出水管及具有连接接头的淋浴装置,所述进水接头与连接接头间设置有过水芯子,所述过水芯子外周套设有一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环形布设有卡爪,所述进水接头外周壁设置有与卡爪相配合的凹槽;所述连接环外周还设置有一驱动环,所述驱动环内周壁设置有与卡爪外侧壁相配合的压环,所述驱动环上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性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上方环形布设有卡爪,所述卡爪顶部内周设置有卡入凹槽的凸起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卡爪顶部外周设置有用于限制驱动环上升的阻挡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外周壁设置有一凸缘,位于凸缘与压环间的驱动环内周设置有弹性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下端部承接在连接接头上部,所述过水芯子外周设置有用于压住连接环的压紧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位于压紧部上端的过水芯子外周设置有与进水接头相配合的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过水芯子的下端部与连接接头相螺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快接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实现进水端与淋浴装置的快速连接与拆分,安装或更换操作简便,省时省力。2、避免不同牙型规格的互配问题,同一互配,节约资源。3、密封由端面压紧密封改为侧面圆周密封,密封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卸状态的示意图。

图3是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说明书附图,一种快接结构,包括出水端具有进水接头11的出水管10及具有连接接头21的淋浴装置20,需要指明的是:连接接头与淋浴装置的配合关系与现有技术相似,再次不对其进行阐述,详见说明书附图,所述进水接头与连接接头间设置有过水芯子30,在一使用过程中,过水芯子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接头和进水接头。所述过水芯子外周套设有一连接环40,所述连接环环形布设有卡爪41,所述进水接头外周壁设置有与卡爪相配合的凹槽12;所述连接环外周还设置有一驱动环50,所述驱动环内周壁设置有与卡爪外侧壁相配合的压环51,所述驱动环上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弹性装置60,在一实施例中,该弹性装置可以为弹簧,本实用新型具体的使用过程可以为:在出水管与淋浴装置装起来需要拆卸的时候,下压驱动环,使压环接触对卡爪的束缚,此时拉下淋浴装置,刚状态下的卡爪可以外张,使卡爪不在抱住进水接头,实现快速拆卸,当需要安装的时候,同样下压驱动环,使卡爪抱住进水接头的凹槽即可,此时松开驱动环,其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上升,使压环束缚卡爪,使卡爪不能外张,完成了快速安装,在此安装及拆卸的过程中都不需要使用到其他辅助工具,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具体的说:所述连接环上方环形布设有卡爪,所述卡爪顶部内周设置有卡入凹槽的凸起部42。所述卡爪顶部外周设置有用于限制驱动环上升的阻挡部43。

更具体的说:所述连接环外周壁设置有一凸缘44,位于凸缘与压环间的驱动环内周设置有弹性装置。

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下端部承接在连接接头上部,也就是说:连接环的下端面与连接接头的上端面接触配合,所述过水芯子外周设置有用于压住连接环的压紧部31,位于压紧部上端的过水芯子外周设置有与进水接头相配合的密封圈70;所述过水芯子的下端部与连接接头相螺接;这样就可以保证淋浴装置、连接接头、连接环、驱动环及过水芯子成为一个组件。

参考说明书附图,在一实施例中,驱动环的内径是可以大于连接接头及连接环的外径,这样可以增加驱动环的高度,使驱动环将连接接头及连接环包在里面,增加美观效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