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立轴对中校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781发布日期:2019-09-17 20:00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立轴对中校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立轴对中校正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碟式分离机结构型式从早期的齿轮传动逐步过渡到目前的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系统结构复杂,由垂直轴系系统和水平轴系系统等组成,零件较多,成本较高。皮带传动系统结构简单,直接由皮带带动垂直轴系。但是皮带传动的碟式分离机由于皮带拉力的作用容易拉偏立轴于垂直轴线,皮带拉力越大,偏离越严重。早期的皮带传动主要是在规格小的碟式分离机上使用,皮带拉力较小,对立轴的影响不是很大,忽略了这个问题,但是在大规格的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的研制中,由于皮带拉力很大,立轴偏离严重,在试验过程中,立轴的偏离使转鼓重心同时偏离了轴线,高速旋转时严重影响分离机的机械性能,振动和噪声明显增大,轴承经常性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立轴对中校正系统,通过将立轴设置偏向于皮带拉力的反方向,从而有效解决皮带拉力作用使立轴偏离轴线的问题,保证整个皮带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一种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立轴对中校正系统,包括通过皮带与大带轮传动连接的立轴,立轴垂直设置于机座上,其周向上套接轴承座,轴承座的周向上套接缓冲器座,缓冲器座的四个端面分别设置安装有调节弹簧的调节套筒,缓冲器座上靠近大带轮的端面至立轴中心的距离大于远离大带轮的端面至立轴中心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大带轮的圆心套接在电机的转轴上。

优选地,调节套筒外接调节螺母,并与调节螺母构成用于安装调节弹簧的腔体,调节螺母的内端面设有调节垫片,调节垫片与调节弹簧的一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改进缓冲器座和相应的附件可以有效的解决皮带拉力拉偏立轴的问题,从而保证了皮带传动的可靠性,并能降低成本。具有安装方便,便于维修更换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器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轴偏移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轴校正微调结构简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一种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立轴对中校正系统,包括通过皮带2与大带轮1传动连接的立轴7,立轴7垂直设置于机座上,其周向上套接轴承座6,轴承座6的周向上套接缓冲器座8,缓冲器座8的四个端面分别设置安装有调节弹簧4的调节套筒5,缓冲器座8上靠近大带轮1的端面至立轴7中心的距离大于远离大带轮1的端面至立轴7中心的距离。

大带轮1的圆心套接在电机的转轴上。

调节套筒5外接调节螺母3,并与调节螺母3构成用于安装调节弹簧4的腔体,调节螺母的内端面设有调节垫片9,调节垫片9与调节弹簧4的一端相连。

皮带传动碟式分离机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大带轮,大带轮1经过皮带2传递动力带动立轴7进行高速旋转。如果皮带2进行张紧后,皮带拉力较大时,立轴7就会压向轴承座,并传递到4个调节套筒5上,4个调节套筒再传递到4个调节弹簧4上,由于调节弹簧4可以变形,所以立轴7就会被拉偏向电机一侧,此时由于立轴7偏移将会导致轴承受载不均以及安装在立轴上的转鼓重心偏移,导致振动与噪声大幅变大。

如图2所示,将缓冲器座8设计成不对称结构,其中L1<L2,且L2=L1+x,这样图2中左侧的调节弹簧与右侧的调节弹簧压缩量将会不等,设调节弹簧4的刚度为k,左侧与右侧调节弹簧压缩量差值为x,即x=L2-L1,根据弹簧受载、弹簧刚度与变形之间的关系就可以计算出立轴7受到调节弹簧4变形的推力为F=kx=k(L2-L1)。

这时,在安装好传动系统后,如果还未张紧皮带2,立轴7就会被调节弹簧4变形的推力推向电机一侧的反方向,即X1>X2,如图3所示,即在皮带2自由松弛的状态下,立轴7是偏向电机一侧的反方向的位置。

这时再张紧皮带2,根据皮带2的性能参数可知皮带2的张紧合力T,这样使F=T= kx,就可以计算出x的数值,从而可以确定在缓冲器座8左端面多加工的尺寸x。由于皮带2张紧的合力T与立轴7受调节弹簧4变形的推力大小相等,这样就保证了皮带2张紧后立轴是对中的。

另外考虑到加工的误差和皮带长时间使用被拉长等因素可以在调节弹簧4与调节螺母3直接垫一个适当厚度的调节垫片9进行微调,如图4所示,这样可以确保立轴7是对中的。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