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型连接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6216发布日期:2019-04-29 12:5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型连接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型连接杆。



背景技术:

现在由于城市的发展很多楼层越来越高,很多杆由于过长很难放进电梯中,或者很难整体运输,只能通过截断进行运输,在运输途中,如果发生碰撞就容易造成损坏。

以窗帘杆为例,在安装窗帘时因为窗帘杆的过长,在高层建筑物中,安装时就需要将窗帘杆进行分割,然后在窗帘杆的现场进行拼装,在连接时,当固定好一根窗帘杆时,再进行另一条窗帘杆的固定时,在固定另一根窗帘杆时,就容易对先前固定的杆造成松动,进而造成一定的安装缝隙,此时就需要进行用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补救,否则就会对窗帘杆的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自锁型连接杆以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自锁型连接杆,通过该自锁型连接杆适用于各个类型的杆状物的拼接,以窗帘杆为例,在使用安装时避免了窗帘杆在连接安装时的安装缝隙,并且能够保持两杆之间的连接状态更加稳固、紧密,具有易于操作,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

提供一种自锁型连接杆,设置有第一杆、第二杆以及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杆与第二杆内。

优选的,连接件还设置有嵌入体以及固定件,

嵌入体的一端与固定件连接,第二通孔设置于嵌入体;

优选的,固定件设置为圆柱体;

优选的,固定件的外壁面还设置有卡块;固定件直径为R圆柱。

优选的,嵌入体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嵌入体设置有旋转本体、旋钮件;

优选的,旋钮件套设于嵌入体的外壁面。

将嵌入体与固定件连接的一端定义为第一连接端;

以固定件的轴与第一连接端的所在的平面的交点为原点,在第一连接端的平面建立十字坐标系,对应设置X轴,Y轴;

旋转本体沿X轴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内凹最低点、第一外凸最高点;旋转本体沿X1轴负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内凹最低点、第二外凸最高点;

优选的,第一外凸最高点与第一内凹最低点相对距离为d1;

第二外凸最高点与第二内凹最低点相对距离为d2;

优选的,旋转本体沿第一内凹最低点向第二外凸最高点的外壁面设置为弧形;

优选的,旋转本体沿第二内凹最低点向第一外凸最高点的外壁面设置为弧形。

优选的,旋钮件外壁面设置为弧形,旋钮件的两端与固定件的轴连接角度为β,且270°<β<360°;旋钮件内壁面沿X轴正方向设置有第三外凸最高点、第三内凹最低点;

优选的,旋钮件内壁面沿X轴负方向设置有第四外凸最高点;第三外凸最高点与第三内凹最低点相对距离设置为h,h>0;第三内凹最低点与第四外凸最高点之间设置为弧形;

优选的,旋钮件外壁面水平方向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五点、第六点;旋钮件内壁面两端分别为第四外凸最高点、第6.1点;第五点与第四外凸最高点位于X轴负方向,第五点到第四外凸最高点距离为H,H>0且2h≥H,H>h>d1或H>h>d2;

优选的,第一外凸最高点到第二外凸最高点沿着X轴方向相对距离为D,第一杆11的杆内直径为R杆1,第二杆的杆内直径为 R杆2,D+H>R杆1=R杆2。

优选的,旋钮件还设置有卡槽,卡槽在第三内凹最低点X轴正方向处内凹于旋钮件侧壁,内凹距离为A,h+A<H。

优选的,嵌入体还设置有卡环,卡环的一端与旋转本体的一端连接;优选的,第一杆或第二杆设置有第一通孔;固定件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匹配连接。

优选的,旋转本体、旋钮件、卡环设置有多个;

优选的,旋转本体、旋钮件、卡环分别设置有4个;旋转本体为中空结构;

卡环的最大直接小于R圆柱;插条设置为螺钉或铁棍或木质棍或塑料棒。

本实用新型的自锁型连接杆,设置有第一杆、第二杆以及连接件;使用时,将连接件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杆与第二杆内,通过旋钮将第一杆或第二杆装,先将第一杆与连接件进行固定;固定好后,通过将插条插入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使得第一杆与连接件成为一个整体且在装配第二杆时,不会对第一杆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之间造成松动,随后再对第二杆与连接件之间进行固定,装配成一体,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第一杆与第二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连接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旋转本体与固定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旋转本体的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旋钮件的俯视图。

图9、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旋钮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旋钮件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图11中F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1至图12中,包括:

第一杆11、第二杆12、

连接件10

固定件100、卡块101;

旋转本体200、第一外凸最高点201、第一内凹最低点202、第二外凸最高点203、第二内凹最低点204、

旋钮件300、第三外凸最高点302、第三内凹最低点303、

第四外凸最高点304;

第五点305、第六点306、第6.1点307;

卡槽301;

卡环400;

第一通孔401、第二通孔40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自锁型连接杆,如图1-10所示,设置有第一杆11、第二杆12以及连接件10,连接件10的两端分别套设于第一杆11与第二杆12内。

连接件10还设置有嵌入体以及固定件100,嵌入体的一端与固定件100连接,第二通孔402设置于嵌入体,还设置有插条;所述插条依次嵌入于所述第一通过与所述第二通孔402;

具体的,固定件100设置为圆柱体;

具体的,固定件100还设置有卡块101;固定件100直径为R 圆柱。

具体的,嵌入体设置有多个。

具体的,嵌入体设置有旋转本体200、旋钮件300;

具体的,旋钮件300套设于嵌入体的外壁面。

将嵌入体与固定件100连接的一端定义为第一连接端;

以固定件100的轴与第一连接端的所在的平面的交点为原点,在第一连接端的平面建立十字坐标系,对应设置X轴,Y轴;

旋转本体200沿X轴正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内凹最低点202、

第一外凸最高点201;旋转本体200沿X1轴负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内凹最低点204、第二外凸最高点203;

具体的,第一外凸最高点201与第一内凹最低点202相对距离为d1;

第二外凸最高点203与第二内凹最低点204相对距离为d2;

具体的,旋转本体200沿第一内凹最低点202向第二外凸最高点203的外壁面设置为弧形;

具体的,旋转本体200沿第二内凹最低点204向第一外凸最高点201的外壁面设置为弧形。

具体的,旋钮件300外壁面设置为弧形,旋钮件300的两端与固定件100的轴连接角度为β,且270°<β<360°;旋钮件300内壁面沿X轴正方向设置有第三外凸最高点302、第三内凹最低点303;

具体的,旋钮件300内壁面沿X轴负方向设置有第四外凸最高点304;第三外凸最高点302与第三内凹最低点303相对距离设置为h,h>0;第三内凹最低点303与第四外凸最高点304之间设置为弧形;

具体的,旋钮件300外壁面水平方向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五点 305、第六点306;旋钮件300内壁面两端分别为第四外凸最高点 304、第6.1点307;第五点305与第四外凸最高点304位于X轴负方向,第五点305到第四外凸最高点304距离为H,H>0且2h≥ H,H>h>d1或H>h>d2;

具体的,第一外凸最高点201到第二外凸最高点203沿着X 轴方向相对距离为D,第一杆11的杆内直径为R杆1,第二杆12 的杆内直径为R杆2,D+H>R杆1=R杆2,D>0。

具体的,嵌入体还设置有卡环400,卡环400的一端与旋转本体200的一端连接;第一杆11设置有第一通孔401;固定件100 设置有第二通孔402;第一通孔401与第二通孔402匹配连接。

具体的,旋转本体200、旋钮件300、卡环400设置有多个;本实施例中旋转本体200、旋钮件300、卡环400分别设置有4个,旋转本体200内部为中空结构,插条设置为螺钉或铁棍或木质棍或塑料棒。

本实施例的自锁型连接杆,适用于窗帘杆,同时也适用于其他各种杆状,设置有第一杆、第二杆以及连接件;当使用时直接将连接件分别嵌入第一杆、第二杆的杆内,将旋钮件配套设置于旋转本体的外壁,此时第四外凹最高点紧贴第二内凹最低点,第三外凸最高点紧贴第一内凹最低点;当使用时只需要顺着弧度反方向旋拧旋第一杆或第二杆,此时因为D+H>R且D-2d+H+h>R;D< 2B+R<D+2H;当逐步旋拧时,旋钮件与旋转本体的最大直径会逐渐增大,直到在第一杆或第二杆的杆内形成完全的紧贴面,此时连接件与第二杆形成固定;随后通过将插条;插条依次嵌入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随后通过旋拧另一个未固定的杆,进行固定;当需要拆开时,将插条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中取出,顺着弧度的反方向开始旋拧,第一杆或第二杆与旋转本体的最大直径会逐渐减小,此时便可拆开;自锁型连接杆能够在使用时能够使两根不同的杆之间形成稳定的连接,并保持两根杆与连接器三者之间没有过大的缝隙,使得连接杆的连接更加紧密与稳固,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实施例2。

一种自锁型连接杆,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如图11、12 所示,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旋钮件300还设置有卡槽301,卡槽301在第三内凹最低点303X轴正方向处内凹于旋钮件300侧壁,内凹距离为A,h+A<H。

通过设置卡槽,能使得旋钮件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能够将受到的作用力尽可能地分散,避免旋钮件损坏,提高了旋钮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使用成本。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