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多层刮刀的阀门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9380发布日期:2019-01-02 21:38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多层刮刀的阀门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配件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带多层刮刀的阀门衬套。



背景技术:

在机械设备运行时,轴高速旋转,为了提高轴的稳定性,避免轴因摩擦生热而造成磨损,提高轴的使用寿命,通常都会在轴的外侧固定一个衬套来对轴进行保护,衬套是目前工业设备领域常用的防止轴磨损的零部件。目前的衬套一般仅为简单的一体结构,内壁面多数是一个连续光滑的面,使用时,衬套内壁面与转轴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衬套制造的精度要求较高,使得转轴与衬套之间容易出现摆动,对转轴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并且转轴外壁与衬套内壁面间的油污、杂质等会一直残留下来,越积越深,得不到清除,加剧转轴的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转轴与衬套之间出现摆动、制造要求较低、可有效避免油污累积的带多层刮刀的阀门衬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多层刮刀的阀门衬套,包括:

衬套本体,所述衬套本体底部内壁上向中心突出设置有第一刮刀,所述第一刮刀包括一圈连续的第一凸缘,衬套本体顶部内壁上向中心突出设置有第二刮刀,所述第二刮刀包括一圈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衬套本体内壁上在所述第二刮刀下方还向中心突出设置有第三刮刀,所述第三刮刀包括一圈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凸缘。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三凸缘的数量相同,且多个第二凸缘与多个第三凸缘在环向上交错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二凸缘的高度与所述第三凸缘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凸缘的高度高于第二凸缘的高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凸缘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凸缘的高度的三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凸缘上下两条边均与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壁垂直,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均有一条边与所述衬套本体的内壁呈135度夹角。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第三凸缘均与所述衬套本体一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衬套本体的内壁上向中心突出设置第一刮刀、第二刮刀,将衬套本体的内壁分隔为不连续的表面,减小了衬套本体的内壁与转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衬套的制作精度要求,降低了制作成本,并且转轴与衬套本体之间配合处也不易出现摆动,提高了转轴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程度。

(2)本实用新型在衬套本体的内壁上向中心突出设置的第一刮刀为一圈连续的第一凸缘,第二刮刀为一圈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缘,通过第一刮刀与第二刮刀的配合,可将转轴外壁与衬套内壁面间的油污、杂质等清除下来,避免其一直残留下来,越积越深,加剧转轴的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有利于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在衬套本体的内壁上还向中心突出设置有第三刮刀,且第三刮刀的多个第三凸缘与第二刮刀的多个第二凸缘在环向上交错设置,可进一步加强刮刀去除油污、杂质的效果;第一凸缘、第二凸缘、第三凸缘均与所述衬套本体一体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衬套的加工难度,有利于其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衬套本体,11—第一刮刀,12—第二刮刀,13—第三刮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多层刮刀的阀门衬套,包括:

衬套本体1,所述衬套本体1底部内壁上向中心突出设置有第一刮刀11,所述第一刮刀11包括一圈连续的第一凸缘,衬套本体2顶部内壁上向中心突出设置有第二刮刀12,所述第二刮刀12包括一圈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缘。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衬套本体1的内壁上向中心突出设置第一刮刀11、第二刮刀12,将衬套本体1的内壁分隔为不连续的表面,减小了衬套本体1的内壁与转轴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衬套的制作精度要求,降低了制作成本,并且转轴与衬套本体1之间配合处也不易出现摆动,提高了转轴工作时的稳定性和可靠程度;并且本实用新型在衬套本体1的内壁上向中心突出设置的第一刮刀11为一圈连续的第一凸缘,第二刮刀12为一圈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二凸缘,通过第一刮刀11与第二刮刀12的配合,可将转轴外壁与衬套内壁面间的油污、杂质等清除下来,避免其一直残留下来,越积越深,加剧转轴的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有利于提高转轴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衬套本体1内壁上在所述第二刮刀12下方还向中心突出设置有第三刮刀13,所述第三刮刀13包括一圈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三凸缘;在第二刮刀12下方加设第三刮刀13,可与第二刮刀形成配合,进一步加强刮刀去除油污、杂质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缘与所述第三凸缘的数量相同,且多个第二凸缘与多个第三凸缘在环向上交错设置;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的数量相同,且在环向上交错设置,即可确保在衬套本体1的内壁上不留死角,经第三刮刀13清理下来的油污、杂质等,可从第二刮刀12的间隙中排除出去,而在第三刮刀13的间隙处所漏掉的油污、杂质等,可被第二刮刀12的第二凸缘所清理到,第二刮刀12与第三刮刀13互相配合,清除效果好。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刮刀12、第三刮刀13的每个凸缘的宽度与每个间隙处的宽度相同,外观更美观,刮刀之间的配合更方便、容易。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缘的高度与所述第三凸缘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凸缘的高度高于第二凸缘的高度;第一凸缘的高度较高,并且为一圈连续的结构,可主要起到支撑转轴的作用,并辅助进行油污、杂质的清理,而间隔设置的第二凸缘及第三凸缘,高度相对较低,主要起到清理油污、杂质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缘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凸缘的高度的三倍;经过多次计算及试验得出,当第一凸缘的高度为所述第二凸缘的高度的三倍时,可在尽可能降低材料用量的情况下,为转轴提供足够的支撑,确保其能正常、顺利地进行工作,并且不会出现摆动的情况,提高使用寿命。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缘上下两条边均与所述衬套本体1的内壁垂直,所述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均有一条边与所述衬套本体1的内壁呈135度夹角;第一凸缘上下两条边均与衬套本体1的内壁垂直,可在最大程度上为转轴提供支撑,第二凸缘与第三凸缘均有一条边与衬套本体1的内壁呈135度夹角,便于将转轴与衬套本体1内壁的油污、杂质刮下,避免其一直残留下来,越积越深,加剧转轴的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缘、第二凸缘、第三凸缘均与所述衬套本体1一体设置;结构简单,降低了本实用新型的阀门衬套的加工难度,有利于其推广应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这些修改和变型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明书中未详细描述的内容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