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厂房综合管架抗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7803发布日期:2019-02-26 17:4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厂房综合管架抗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厂房综合管架抗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厂房中所使用的管线支架采用传统焊接支吊架,其弊端也逐渐凸显,尤其是抗震性能差,在地震时容易造成管线支架的弯折或塌陷,从而影响正常的维护使用。焊接支吊架的制作工艺一般是:采用槽钢、角钢等型材在施工现场进行切割、煨弯、焊接、钻孔、刷油漆等。传统焊接支吊架存在以下不足:

1.材料浪费:焊接支吊架在制作过程中经常因尺寸偏差而导致返工或报废;安装过程中也会出现因支吊系统局部调整,结果已制作好的构件无法再用,从而造成材料浪费。

2.安全隐患:型材切割、焊接过程中,火花四溅,粉末飞扬,造成火灾隐患。

3.环境污染:切割、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弧光和粉尘烟雾;刷漆过程中又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均导致环境污染。

4.安装成本高:焊接支吊架的制作、安装需要施工现场具备条件,需要切割机、焊机等工具设备搬运到现场,不同工种的众多人员按进度参与,工序多、耗时长,导致安装成本高。

5.维护成本高:后期维护、修理改造均不方便,不能循环利用。

6.抗震性能差。

针对传统焊接支吊架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采用成品支架,可以解决材料浪费、安装成本等问题,但受限于主体结构构件布局,安装风险高,且无抗震措施,导致抗震性能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成品支架存在的安装风险高和抗震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工业厂房综合管架抗震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工业厂房综合管架抗震系统,包括两根主梁,每一根主梁的两端下方均固定连接有钢柱,两个钢柱上均固定连接有牛腿,每一个牛腿的两端下方固定连接有钢柱处架体,面向所述钢柱的钢柱处架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抗震构件,抗震构件与其相邻的钢柱固定连接;

所述抗震构件包括槽钢底座,槽钢底座螺栓连接有槽钢,槽钢的两端分别套设有钢结构梁夹,槽钢底座与所述钢柱处架体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根所述主梁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跨中处架体,两个跨中处架体之间设置有拉杆,拉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跨中处架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拉杆与所述主梁平行。

优选地,每一个所述跨中处架体的下端与其相邻的牛腿的上端之间设置有斜拉杆,斜拉杆的两端分别与跨中处架体的下端和牛腿的上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两根所述主梁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顶部横梁,每一根顶部横梁的两端与两根所述主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钢柱处架体之间从下到上设置有若干排相互平行的横梁组件。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抗震构件采用槽钢底座、槽钢以及钢结构梁夹组成,钢柱处架体的下端伸入槽钢底座内且通过螺栓连接,槽钢底座的座底通过螺栓与槽钢连接,槽钢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钢结构梁夹的U形孔里,钢结构梁夹靠近螺栓的一端与钢柱接触,钢结构梁夹的另一端与槽钢接触,拧紧钢结构梁夹上的螺栓,从而达到将钢柱处架体受到的地震荷载传递给钢柱;该抗震构件的结构简单,安装均采用螺栓连接,不需要调整槽钢底座、槽钢以及钢结构梁夹之间的夹角,提高了安装效率且拆卸方便。

2.跨中处架体通过主梁将管线荷载传递给牛腿,牛腿再传递给钢柱,增大了主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负荷;拉杆用于保持两根跨中处架体之间的距离,用于增加两根跨中处架体的稳定性。

3.设置斜拉杆,用于将跨中处架体所受的一部分力直接传递给牛腿,牛腿传递给钢柱,避免主梁承受的力过大。

4.设置顶部横梁用于保持两根主梁之间的距离,增加两根主梁的稳定性;横梁组件用于放置管线。

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业厂房综合管架系统可用于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车辆段等涉及的检修基地运用库、检修库以及其他的综合性管架抗震系统。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槽钢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钢结构梁夹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牛腿;2-主梁;3-钢柱处架体;4-跨中处架体;5-拉杆;6-斜拉杆;7-抗震构件;71-钢结构梁夹;72-槽钢底座;73-槽钢;8-钢柱;9-顶部横梁;10-横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工业厂房综合管架抗震系统,包括两根主梁2,每一根主梁2的两端下方均固定连接有钢柱8,两个钢柱8上均固定连接有牛腿1,每一个牛腿1的两端下方固定连接有钢柱处架体3,面向所述钢柱8的钢柱处架体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抗震构件7,抗震构件7与其相邻的钢柱8固定连接;

所述抗震构件7包括槽钢底座72,槽钢底座72螺栓连接有槽钢73,槽钢73的两端分别套设有钢结构梁夹71,槽钢底座72与所述钢柱处架体3固定连接。

如图1-6所示,钢柱处架体3的下端伸入槽钢底座72内且通过螺栓连接,槽钢底座72的座底通过螺栓与槽钢73连接,槽钢73的两端分别穿入两个钢结构梁夹71的U形孔里,钢结构梁夹71靠近螺栓的一端与钢柱8接触,钢结构梁夹71的另一端与槽钢73接触,拧紧钢结构梁夹71上的螺栓,从而达到将钢柱处架体3受到的地震荷载传递给钢柱8;该抗震构件7的结构简单,安装均采用螺栓连接,不需要调整槽钢底座72、槽钢73以及钢结构梁夹71之间的夹角,提高了安装效率且拆卸方便。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两根所述主梁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两个跨中处架体4,两个跨中处架体4之间设置有拉杆5,拉杆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跨中处架体4的下端固定连接,拉杆5与所述主梁2平行。

如图1所示,跨中处架体4通过主梁2将管线荷载传递给牛腿1,牛腿1再传递给钢柱8,增大了主梁2的稳定性和承载负荷;拉杆5用于保持两根跨中处架体4之间的距离,用于增加两根跨中处架体4的稳定性。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每一个所述跨中处架体4的下端与其相邻的牛腿1的上端之间设置有斜拉杆6,斜拉杆6的两端分别与跨中处架体4的下端和牛腿1的上端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设置斜拉杆6,用于将跨中处架体4所受的一部分力直接传递给牛腿1,牛腿1传递给钢柱8,避免主梁2承受的力过大。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两根所述主梁2之间设置有若干相互平行的顶部横梁9,每一根顶部横梁9的两端与两根所述主梁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钢柱处架体3之间从下到上设置有若干排相互平行的横梁组件10。

如图1所示,设置顶部横梁9用于保持两根主梁2之间的距离,增加两根主梁2的稳定性;横梁组件10用于放置管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