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机构及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1365发布日期:2019-02-10 23:5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支撑机构及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机构及工装运载承托装置。



背景技术:

测量检具、总成夹具以及工位器具等均是整车制造工艺流程的常用工装设备。以检具为例,在零件生产现场,通过检具实现对零件的在线检测,能够快速判断零件的质量状态。通常检具存放于专用的存放区,且在存放状态时要求检具放置平稳、牢固;在车型调试阶段,检具则需要搬运到调试现场。因而,工装运载承托装置既要实现检具搬运功能,又要实现检测和保管时的承托稳定功能。

现有用于检具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如图1所示,一般是在检具100下方安装带有滚轮200的承托梁300,并且在承托梁300下方设有可旋转升降的支撑地脚400。收起支撑地脚400后,可由滚轮200实现检具100运输,当存放或现场操作时,支撑地脚400下降使滚轮200脱离地面,由支撑地脚400起到承托作用。

但是对于诸如大型冲压件的检测,相应的检具的高度较高,因而存在倾倒风险,虽然可以增加承托梁300的整体长度和宽度以克服该问题,但会导致制造成本增加并且由于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的整体尺寸增大,其所占据的空间也相应变大,不利于现场及存储区域的空间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机构及工装运载承托装置,以解决稳定承托和占据空间相矛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支撑机构,包括:

第一板、第二板、支撑臂、支杆、支脚以及锁定件;

所述支撑臂设置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且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形成用于收纳所述支撑臂的收纳空间;

所述支杆连接在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且能够上下伸缩调节;

所述支脚连接在所述支杆的一端;

所述锁定件用于在所述支撑臂由所述收纳空间伸出或收纳在所述收纳空间时,将所述支撑臂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锁定。

可选地,所述支撑臂伸缩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或者折叠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转轴,所述支撑臂通过所述转轴折叠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

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支撑臂远离所述支杆的一端,且所述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固接。

可选地,所述支杆为螺杆,且与所述支撑臂螺接,通过旋转所述螺杆实现上下伸缩调节。

可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摇把,所述摇把安装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支脚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摇把包括本体和可旋转折叠的手持部;

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螺杆连接,所述手持部通过销钉与所述本体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螺杆为L型,所述摇把通过销钉与所述螺杆远离所述支脚的一端活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锁定件包括插销,且在所述第一板、所述第二板以及所述支撑臂上设有用于配合所述插销的销孔。

可选地,所述支脚与所述支杆过盈配合。

一种工装运载承托装置,包括带有滚轮的承托梁,还包括上述支撑机构;

在所述承托梁的两端分别装设所述支撑机构,其中,所述支撑机构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分别与所述承托梁的顶面和底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主要由第一板、第二板、支撑臂、支杆、支脚以及锁定件组成的可收纳的支撑机构,在支撑臂收纳于第一板和第二板形成的收纳空间时,能够满足对现场及存放空间合理利用的需求,在支撑臂由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伸出,并由支杆上下调节使支脚撑于地面时,能够满足稳固承托工装的需求。因此,本实用新型既能防止诸如大尺寸检具的工装发生倾倒,又能够有效减少占地面积。

附图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其中:

图1为现有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机构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的实施例处于运输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的实施例处于承托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检具100 滚轮200 承托梁300 支撑地脚400

1第一板 2第二板 3支撑臂 4支杆 5支脚 6锁定件

61销孔 7转轴 8摇把 10工装运载承托装置 30承托梁

81本体 82手持部 83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支撑机构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具体包括:第一板1、第二板2、支撑臂3、支杆4、支脚5以及锁定件6。其中,支撑臂3设置在第一板1和第二板2之间,第一板1和第二板2之间形成用于收纳该支撑臂3的收纳空间,这里需说明的是,第一板1和第二板2相互平行且可相对于地面平行或垂直,所称收纳空间的作用是在支撑臂3回收时能够使其置于其中,但并不限于完全容纳整个支撑臂3,也即是不限定第一板1和第二板2的尺寸,支撑臂3在两板之间处于收纳、“隐藏”状态即可。接着,所述支杆4连接在支撑臂3的一端,并且该支杆4可进行上下伸缩调节,这里需说明,所称上下伸缩调节是指可调节支杆4进行相对于支撑臂3的轴向移动,支脚5则可以通过防脱结构连接在该支杆4的一端,例如在支脚5上设有锁孔,在支杆4的一端设有相配合的锁扣,或者还可以采用诸如过盈配合等固定连接方式;由此可见,支杆4和支脚5共同构成可伸出或缩回的“支腿”结构;在实际操作中,支杆4向下伸出直至支脚5与地面稳固接触,即起到承托防倾倒的功能。而前述锁定件6则是用来在支撑臂3由前述收纳空间伸出或者回收在前述收纳空间时,将支撑臂3与第一板1和第二板2锁定,以使支撑臂3与第一板1和第二板2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例如可选用但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插销作为锁定件6,当然,相应地在第一板1、第二板2以及支撑臂3上均设有用于配合该插销的销孔61,当支撑臂3处于伸出或回收状态时,将插销穿设在三者之中。此处还需指出,在某些实施方式中,为避免支撑臂3沿插销旋转,可以设置至少两个插销,以多点固定方式锁定支撑臂3。

上述支撑机构可以直接与检具等工装连接,例如将检具等工装固定在第一板1和/或第二板2上,还可以将该支撑机构实施例应用在现有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上。无论采取何种应用方式,本支撑机构在其支撑臂3收纳于第一板1和第二板2形成的收纳空间时,均能够满足对现场及存放空间合理利用的需求;而在支撑臂3由第一板1和第二板2之间伸出,并由支杆4向下调节使支脚5撑于地面时,则能够满足稳固承托检具等工装的需求。

对于前述支撑臂4的收纳方式,至少可以采用伸缩式收纳和折叠式收纳。伸缩式收纳是指在用于承托工装时支撑臂3可由收纳空间(即第一板1和第二板2之间)以直线拉出,反之,则直线回收至收纳空间;折叠式收纳则可以进一步参考图3所示的另一实施例,该支撑机构还可以包括:转轴7,支撑臂3可以通过该转轴7折叠收纳在收纳空间中。具体而言,转轴7可穿设在支撑臂3远离支杆4的一端,并且转轴7分别与第一板1和第二板2固接,在用于承托工装时支撑臂3可由收纳空间旋转翻出,反之,则旋转翻折至收纳空间中。

对于前述支杆4的上下可调节伸缩的实现,则可以考虑采用如液压缸、气缸等顶推机构,使支杆4轴向伸缩可调;但是出于结构便利性和成本考虑,在图3实施例中支杆4选用螺杆,其与支撑臂3远离转轴7的一端螺接,在上下伸缩调节时,可通过旋转该螺杆予以实现。为了便于升降操作,还可以考虑在螺杆远离支脚5的一端安装一个摇把8,操作人员通过手持摇把8可轻松旋转螺杆;具体实施时可参考图3所示,该摇把8包括本体81和可旋转折叠的手持部82,其中本体81的一端与螺杆连接,手持部82则通过销钉83与本体8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目的是在回收支撑臂3时,可将手持部82翻转折叠,避免干涉的同时也使支撑机构整体美观。还需补充的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支杆4或者螺杆可选用L型结构,摇把可采用结构更为简单的单杆,并由销钉等轴部件直接与支杆4或螺杆远离前述支脚5的一端活动连接,也即是L型的一边替代了前文摇把的本体。

综合上述各实施例及其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工装运载承托装置实施例,该工装运载承托装置10包括带有滚轮的承托梁30,以及前述支撑机构。具体地设置方式可以参考图4所示,在所述承托梁30的两端分别装设有支撑机构(图4~图6承托梁另一端的支撑机构绘制从略),其中,支撑机构的第一板1和第二板2可分别与承托梁30的顶面和底面连接。再结合图5和图6所示,当该工装运载承托装置10由承托状态转变为运输状态时,可摇动摇把8的手持部82,使得支杆4(螺杆)在支撑臂3的螺纹孔(未示出)内相对转动,旋转上升直至支脚5脱离地面,再将手持部82向下翻折回收;接着,将插销拔出,并推动支撑臂3绕转轴7旋转,直至支撑臂3完全隐藏在第一板1和第二板2之间,再次插入插销防止支撑臂3脱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以上步骤的逆向操作,即可实现该工装运载承托装置10由运输状态向承托状态的转换。

还可以补充说明的是,支撑机构的第一板1和第二板2不限于与承托梁30的顶面和底面连接。例如在以直线伸缩方式收纳支撑臂3的实施例中,第一板1或第二板2中的任一块板还可以与承托梁30的一个侧面连接,即第一板1和第二板2均垂直于地面。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机构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相比于现有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不仅具备前述防止大尺寸工装发生倾倒、减少占地面积等优势,更能够产生额外的技术效果:现有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的支撑地脚400位于承托梁300的下方,在进行升降调节时需要借助行车或叉车等,单凭人力调节升降较困难,额外增加了资源需求;但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运载承托装置,是将支撑臂3伸出后再进行支杆4的上下伸缩调节,因而显著降低了操作阻碍,无需借助其他设备资源,人工即可简便完成。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需要言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及其优选方式所涉及的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以及技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地组合搭配成多种等效方案;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