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29566发布日期:2019-02-10 23:39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衬垫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乘员舱内用的衬垫是垫在门板、顶蓬、行李箱或地毯下面,为了防止衬垫移位,会在衬垫的下方用胶粘上,此时如果用宽度较窄(如20mm)的双面胶条同时贴3条以上时,如果是手工贴双面胶,则速度较慢,生产效率低,因此急需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用衬垫在贴双面胶时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包括台面、挡板、双面胶放置装置、双面胶压粘装置及挤压辊,挡板包括设置于台面的动挡板及静挡板,动挡板设有固定条及压紧螺钉,固定条内设有长槽,压紧螺钉穿过长槽,用于将动挡板固定于台面,双面胶放置装置包括胶辊支架、胶辊横梁、胶辊竖梁及用于固定双面胶的胶辊本体,胶辊支架的下端连接于台面的两侧,上端连接胶辊横梁,胶辊横梁通过胶辊竖梁连接胶辊本体,双面胶压粘装置包括压胶辊支架、压胶辊横梁、压胶辊板及压胶辊本体,压胶辊支架的下端连接于台面的两侧,上端连接压胶辊横梁,压胶辊横梁通过压胶辊板连接压胶辊本体,挤压辊有两个,挤压辊通过挤压辊轴连接挤压辊固定板,挤压辊固定板连接于台面,两个挤压辊上下两个平行设置,挤压辊连接电机,胶辊横梁、压胶辊横梁及挤压辊之间两两平行,动挡板平行于静挡板且垂直于挤压辊。

前述的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胶辊本体包括挡板、圆弧板、铰接板、套筒、中心轴及调节螺母,套筒连接中心轴,中心轴穿过挡板并连接调节螺母,圆弧板与套筒之间通过铰接板铰接,圆弧板与套筒之间的铰接板不少于两个。

前述的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圆弧板有四个,每个圆弧板与套筒之间有两个平行设定的铰接板。

前述的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台面还设有刻度线,刻度线的零位置与静挡板齐平。

前述的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压胶辊本体与胶辊本体均有八个。

前述的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挤压辊轴与挤压辊固定板之间还设有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压辊间距调节装置包括竖板、横板、调节螺杆、弹簧及滑块,挤压辊轴连接滑块,滑块的侧部通过凹槽连接于竖板,竖板的上部连接横板,调节螺杆连接横板及滑块,调节螺杆还设有两个凸环,两个凸环分别设置于横板的两侧,滑块连接两个挤压辊中处于上部挤压辊的挤压辊轴。

前述的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压胶辊支架与压胶辊横梁之间还设有扭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贴胶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化贴胶。胶辊本体外径的大小可调节,能够满足不同内径大小双面胶盘的使用需求;双面胶压粘装置及挤压辊能够将双面胶牢固地粘附于衬垫表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胶辊本体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胶辊本体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压辊间距调节装置主视图;

图6是图5的A-A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的含义:1-台面;11-刻度线;12-挤压辊固定板;2-动挡板;21-固定条;22-压紧螺母;211-长槽;3-静挡板;4-胶辊支架;41-胶辊横梁;42-胶辊竖梁;6-胶辊本体;7-挤压辊;71-挤压辊轴;5-压胶辊支架;51-压胶辊横梁;52-压胶辊板;53-压胶辊本体;511-扭簧;8-电机;9-压辊间距调节装置;91-竖板;92-横板;93-调节螺杆;931-凸环;94-弹簧;95-滑块;61-挡板;62-圆弧板;63-铰接板;64-套筒;65-中心轴;66-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面胶条粘贴装置,包括台面1、挡板2、双面胶放置装置、双面胶压粘装置及挤压辊7,挡板2包括设置于台面1的动挡板2及静挡板3(不可移动,和台面1固定连接),动挡板2设有固定条21及压紧螺钉22,固定条21内设有长槽211,压紧螺钉22穿过长槽211,用于将动挡板2固定于台面1,双面胶放置装置包括胶辊支架4、胶辊横梁41、胶辊竖梁42及用于固定双面胶的胶辊本体6,胶辊支架4的下端连接于台面1的两侧,上端连接胶辊横梁41,胶辊横梁41通过胶辊竖梁42连接胶辊本体6,双面胶压粘装置包括压胶辊支架5、压胶辊横梁51、压胶辊板52及压胶辊本体53,压胶辊支架5的下端连接于台面1的两侧,上端连接压胶辊横梁51,压胶辊横梁51通过压胶辊板52连接压胶辊本体53,挤压辊7有两个,挤压辊7通过挤压辊轴71连接挤压辊固定板12,挤压辊固定板12连接于台面1,两个挤压辊7上下两个平行设置,挤压辊7连接电机8,胶辊横梁41、压胶辊横梁51及挤压辊7之间两两平行,动挡板2平行于静挡板3且垂直于挤压辊7。

如图3及图4所示:由于双面胶盘的内孔大小可能不同,因此为了满足不同内径双面胶盘的使用要求,最优的状况是胶辊本体6的外径能够进行调节。本实施例的胶辊本体6包括挡板61、圆弧板62、铰接板63、套筒64、中心轴65及调节螺母66,套筒64连接中心轴65,中心轴65穿过挡板61并连接调节螺母66,圆弧板62与套筒64之间通过铰接板63铰接,一块圆弧板62与套筒64之间的铰接板63不少于两个,圆弧板62有四个,每个圆弧板62与套筒64之间有两个平行设定的铰接板63。通过转动调节螺母66,调节中心轴65的横向位置,带动套筒64横向移动,套筒64通过铰接板63推动圆弧板62沿挡板61的径向运动,实现四块圆弧板62之间距离的变化,继而满足不同内径双面胶盘的使用要求。

为了便于精确调节动挡板2与静挡板3之间的间距,也为了便于调节动挡板2与静挡板3的平行关系,本实施例优选在台面1上设有刻度线11,刻度线11的零位置与静挡板3齐平。

本实施例优选压胶辊本体53与胶辊本体6均有八个。

如图5及图6所示:为了使两个挤压辊7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满足不同厚度衬垫的加工要求,挤压辊轴71与挤压辊固定板12之间还设有压辊间距调节装置9,压辊间距调节装置9包括竖板91、横板92、调节螺杆93、弹簧94及滑块95,挤压辊轴71连接滑块95,滑块95的侧部通过凹槽连接于竖板91,竖板91的上部连接横板92,调节螺杆93连接横板92及滑块95,调节螺杆93还设有两个凸环931,两个凸环931分别设置于横板92的两侧,滑块95连接两个挤压辊7中处于上部挤压辊7的挤压辊轴71。弹簧94能够使上下两个挤压辊7之间保持一定的预紧力。

压胶辊支架5与压胶辊横梁51之间还设有扭簧511,扭簧511能够使压胶辊本体53使双面胶更好地粘贴于衬垫上方,即使衬垫的厚度发生突变,也能够紧密贴合双面胶。

使用时,根据待加工衬垫的宽度调节动挡板2的位置,将双面胶固定于胶辊本体6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母66,实现圆弧板62之间距离的变化,最终使圆弧板62紧密贴合双面胶的内孔,将双面胶的端部依次穿过压胶辊本体53与衬垫之间,开启电机8,电机8带动处于下部的挤压辊7转动,实现两个挤压辊7挤压衬垫,实现双面胶与衬垫的紧密贴合。当客户使用时,直接将防粘纸撕开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双面胶压粘装置及挤压辊7能够对双面胶起到按压的作用,在实际使用时,压胶辊本体53与胶辊本体6的距离应当尽可能设置的近一些,这样能够防止双面胶脱离压胶辊本体53。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人工贴胶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化贴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