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9479发布日期:2019-02-15 19:41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胶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矿上工程机械上的具有防紫外线的钢丝缠绕液压胶管。



背景技术:

钢丝缠绕胶管是矿山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高压液体传送和液压动力传送的重要部件,为矿山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533881U公开了一种四层钢丝缠绕液压软管,该钢丝缠绕液压软管包括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内胶层和外胶层,所述内胶层与外胶层之间设有四层由钢丝螺旋缠绕而成的缠绕层,相邻之间的缠绕层钢丝交错缠绕。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钢丝缠绕液压软管未充分考虑到矿山工程机械的工作环境多为露天且紫外线照射强的户外,当矿山工程机械中的钢丝缠绕液压软管长期处于紫外线照射下,极易造成钢丝缠绕软管中的外胶层开裂,从而使得钢丝缠绕软管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导致钢丝缠绕软管更换频繁,进而影响矿山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钢丝缠绕液压胶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钢丝缠绕液压软管的外胶层在紫外线照射下易开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钢丝缠绕液压胶管,所述钢丝缠绕液压胶管包括:

内胶层,用于传输介质和承受所述传输介质的压力,所述内胶层为中空管道,所述内胶层的内径为32mm;

增强层,包覆于所述内胶层的外侧,所述增强层由若干个缠绕层和设置于相邻两缠绕层之间的中胶层组成;

外胶层,包覆于所述增强层的外侧,

防紫外线层,包覆于所述外胶层的外侧,所述防紫外线层的壁厚范围为0.8-2.1mm。

进一步,所述缠绕层采用的材料为镀铜钢丝,所述镀铜钢丝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进一步,所述缠绕层包括第一缠绕层、第二缠绕层、第三缠绕层、第四缠绕层、第五缠绕层、第六缠绕层,并且所述第一缠绕层、所述第二缠绕层、所述第三缠绕层、所述第四缠绕层、所述第五缠绕层、所述第六缠绕层的螺旋线的外径和角度都各不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0.5°,外径为37.2mm,行程为76mm;

所述第二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0.5°,外径为38mm,行程为79mm;

所述第三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1.1°,外径为39.2mm,行程为84mm;

所述第四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1.7°,外径为40.5mm,行程为88mm;

所述第五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2.3°,外径为43.2mm,行程为91mm;

所述第六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3.1°,外径为45mm,行程为95mm。

进一步,所述中胶层包括第一胶层、第二胶层、第三胶层、第四胶层、第五胶层,其中,所述第一胶层位于所述第一缠绕层和所述第二缠绕层之间;

所述第二胶层位于所述第二缠绕层和所述第三缠绕层之间;

所述第三胶层位于所述第三缠绕层和所述第四缠绕层之间;

所述第四胶层位于所述第四缠绕层和所述第五缠绕层之间;

所述第五胶层位于所述第五缠绕层和所述第六缠绕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内胶层的材质为丁晴橡胶。

进一步,所述外胶层的材质为氯硫化聚乙烯橡胶。

进一步,所述钢丝缠绕液压胶管还包括石棉层,所述石棉层设置于所述增强层和所述外胶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防紫外线层上涂覆有警示图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缠绕液体胶管包括内胶层、增强层、外胶层和防紫外线层,其中,内胶层用于传输介质和承受所述传输介质的压力,所述内胶层为中空管道,所述内胶层的内径为32mm;增强层,包覆于所述内胶层的外侧,所述增强层由若干个缠绕层和设置于相邻两缠绕层之间的中胶层组成;外胶层,包覆于所述增强层的外侧,防紫外线层,包覆于所述外胶层的外侧,所述防紫外线层的壁厚范围为0.8-2.1mm。对于以上结构,通过在外胶层设置有防紫外线层,避免了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外胶层直接暴露于紫外线的照射下而开裂,从而提高了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钢丝缠绕胶管的更换频率,提高了矿山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缠绕液体胶管中的缠绕层采用的材料为镀铜钢丝,所述镀铜钢丝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对于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镀铜钢丝,相比于横截面为圆形的镀铜钢丝,会提高该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脉冲性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缠绕液体胶管中的缠绕层包括第一缠绕层、第二缠绕层、第三缠绕层、第四缠绕层、第五缠绕层、第六缠绕层,并且所述第一缠绕层、所述第二缠绕层、所述第三缠绕层、所述第四缠绕层、所述第五缠绕层、所述第六缠绕层的螺旋线的外径和角度都各不相同。对于缠绕层的结构设计,六层缠绕层的结构相对于四层缠绕层的结构,将大大增强该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结构强度,使该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缠绕液体胶管中的缠绕层中第一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0.5°,外径为37.2mm,行程为76mm;所述第二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0.5°,外径为38mm,行程为79mm;所述第三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1.1°,外径为39.2mm,行程为84mm;所述第四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1.7°,外径为40.5mm,行程为88mm;所述第五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2.3°,外径为43.2mm,行程为91mm;所述第六缠绕层的螺旋线角度为53.1°,外径为45mm,行程为95mm。对于以上设计,通过对缠绕层中各层钢丝螺旋线角度的优化设计,使得缠绕层中的钢丝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了该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质量和寿命。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缠绕液体胶管中的石棉层,所述石棉层设置于所述增强层和所述外胶层之间。对于石棉层,石棉层可有效阻隔外界的热量传导到钢丝缠绕液体胶管内部,防止外界的热量对该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结构稳定性和承压性的影响。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钢丝缠绕液体胶管中的防紫外线层上涂覆有警示图案。对于警示图案,警示图案可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对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误操作,提高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例说明:1-内胶层;2-增强层;21-缠绕层;211-第一缠绕层;212-第二缠绕层;213-第三缠绕层;214-第四缠绕层;215-第五缠绕层;216-第六缠绕层;22-中胶层;221-第一胶层;222-第二胶层;223-第三胶层;224-第四胶层;225-第五胶层;3-外胶层;4-防紫外线层;5-石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紫外线的钢丝缠绕液压胶管,如图1所示,该钢丝缠绕液压胶管包括:

内胶层1,用于传输介质和承受所述传输介质的压力,所述内胶层1为中空管道,所述内胶层1的内径为32mm;

如图1所示,增强层2,包覆于所述内胶层1的外侧,所述增强层2由若干个缠绕层21和设置于相邻两缠绕层21之间的中胶层22组成;

如图1所示,外胶层3,包覆于所述增强层2的外侧,

如图1所示,防紫外线层4,包覆于所述外胶层3的外侧,所述防紫外线层4的壁厚范围为0.8-2.1mm。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防紫外线层4中含有玻璃粉材质,避免了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外胶层3直接暴露于紫外线的照射下而开裂,从而提高了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使用寿命,减少了钢丝缠绕胶管的更换频率,提高了矿山工程机械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缠绕层21采用的材料为镀铜钢丝,所述镀铜钢丝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对于横截面为椭圆形的镀铜钢丝,相比于横截面为圆形的镀铜钢丝,会提高该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脉冲性能,以及较好的机械性能和柔韧性。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缠绕层21包括第一缠绕层211、第二缠绕层212、第三缠绕层213、第四缠绕层214、第五缠绕层215、第六缠绕层216,并且所述第一缠绕层211、所述第二缠绕层212、所述第三缠绕层213、所述第四缠绕层214、所述第五缠绕层215、所述第六缠绕层216的螺旋线的外径和角度都各不相同。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缠绕层21的六层结构相对于背景技术中缠绕层21的四层结构,将大大增强该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结构强度,使该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质量有大幅度的提高。

进一步,所述第一缠绕层211的螺旋线角度为50.5°,外径为37.2mm,行程为76mm;

所述第二缠绕层212的螺旋线角度为50.5°,外径为38mm,行程为79mm;

所述第三缠绕层213的螺旋线角度为51.1°,外径为39.2mm,行程为84mm;

所述第四缠绕层214的螺旋线角度为51.7°,外径为40.5mm,行程为88mm;

所述第五缠绕层215的螺旋线角度为52.3°,外径为43.2mm,行程为91mm;

所述第六缠绕层216的螺旋线角度为53.1°,外径为45mm,行程为95mm。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通过对缠绕层21中各层钢丝螺旋线角度的优化设计,使得缠绕层21中的钢丝结构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了该钢丝缠绕液压胶管的质量和寿命。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中胶层22包括第一胶层221、第二胶层222、第三胶层223、第四胶层224、第五胶层225,其中,所述第一胶层221位于所述第一缠绕层211和所述第二缠绕层212之间;

所述第二胶层222位于所述第二缠绕层212和所述第三缠绕层213之间;

所述第三胶层223位于所述第三缠绕层213和所述第四缠绕层214之间;

所述第四胶层224位于所述第四缠绕层214和所述第五缠绕层215之间;

所述第五胶层225位于所述第五缠绕层215和所述第六缠绕层216之间。

进一步,所述内胶层1的材质为丁晴橡胶。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内胶层1的材质不仅可以为丁晴橡胶,还可以为氟橡胶、聚硫橡胶、氯醇橡胶、聚丙烯酸酯橡胶等,只要能保证内胶层1的工作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何种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内胶层1材质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外胶层3的壁厚范围在1-1.8mm。

进一步,所述外胶层3的材质为氯硫化聚乙烯橡胶。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外胶层3的材质不仅可以为氯硫化聚乙烯橡胶,还可以为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顺丁橡胶和异戊橡胶等,只要能保证外胶层3的工作性能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何种材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外胶层3材质的变化并不会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外胶层3的壁厚范围在1.8-3mm,最大工作压力大于23MPa。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钢丝缠绕液压胶管还包括石棉层5,所述石棉层5设置于所述增强层2和所述外胶层3之间。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石棉层5可有效阻隔外界的热量传导到钢丝缠绕液体胶管内部,防止外界的热量对该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结构稳定性和承压性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防紫外线层4上涂覆有警示图案(图未示)。

在具体应用场景中,警示图案可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对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误操作,提高钢丝缠绕液体胶管的使用寿命。

其中,警示图案的颜色不限于黄色、红色。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