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减温减压器的混温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37057发布日期:2019-03-19 20:5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减温减压器的混温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温减压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减温减压器的混温管。



背景技术:

减温减压器/装置,顾名思义,就是将高温高压蒸汽降为客户能够使用的低压低温蒸汽(可为过热蒸汽)。以锅炉过热器出口为例,锅炉产生蒸汽经过热器出口到汽轮机做功,汽轮机对于进入的蒸汽参数有个范围要求,如果过热器出口的蒸汽参数超出汽轮机所要求的高限,就会对汽轮机造成损坏。所以必须用减温减压器/减温减压装置将参数降到适用范围以内。

减温减压器由控制系统、减压系统、喷水减温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组成。其特点如下:

1、控制系统:主控制器采用高精度多功能数字控制器,具有强大的功能组件,有好的人机界面和快速准确的PID控制回路,实现智能化无人值守、可灵活调整参数设定,并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功能扩展。

2、减压装置:蒸汽的减压过程是由减压阀和节流孔板的节流来实现的,其减压级数由新蒸汽减压后蒸汽压力之差来决定。减压阀的压力调节是通过大执行器电动执行机构来完成,运行平稳,寿命长,根据二次蒸汽设定值要求,无论一次蒸汽压力如何波动,均能保持二次蒸气压力稳定。

3、减温装置:利用航空动力学技术专门设计的减温水雾化装置,采用流体自身动力降低设备功耗,减温水即被粉碎成雾状水珠与蒸汽混和迅速完全蒸发,从而达到降低蒸汽温度的作用。

减温减压器后管道一般设置有直管段作为混温管,但是在安装后,减温减压器不使用的情况下,混温管的长度占用的水平方向空间大,对工作人员造成阻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混温段占用的水平方向的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减温减压器的混温管,减小混温管占用的水平方向的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减温减压器的混温管,包括用于与减温减压器连接的固定管、与固定管连接的调整管,所述固定管的外侧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调整管上固定设置有与转动套配合的转动轴;所述调整管与固定管之间通过固定组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混温管时,将调整管沿转动轴转动,从而将混温管折叠,减小混温管占用的水平方向的空间。在使用混温管时,将调整管转回,通过固定组件固定调整管,从而使调整管与固定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接转动套的限位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螺母对转动轴进行限位,减小转动轴从转动套中脱离的概率,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轴上螺纹连接有用于抵紧限位螺母的抵紧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紧螺母抵紧限位螺母,减小了在转动调整管的过程中,限位螺母发生转动的概率,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调整管距转动轴远的一侧的固定块、设置在固定管上的安装块、转动设置在安装块上的连接轴、设置在连接轴上的用于压紧固定块的压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调整管与固定管连通的过程中,通过转动压片,使压片压紧固定块,从而使调整管固定,结构简单,固定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管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安装块上穿设有与螺纹槽配合的螺纹杆,所述安装座与安装块之间设置有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螺纹杆,从而调整安装块与安装座之间的间距,进而加强了压片与固定块之间的抵紧力,加强了调整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螺纹槽、螺纹杆、弹簧均设置有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螺纹杆对安装块形成支撑和限位,安装块的稳定性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固定管与调整管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垫加强固定管与调整管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管距调整管近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嵌入橡胶垫的嵌入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橡胶垫时,将橡胶垫放入嵌入槽内,方便橡胶垫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不使用混温管时,将调整管沿转动轴转动,从而将混温管折叠,减小混温管占用的水平方向的空间。

2、调整管与固定管连接方便。

3、调整管与固定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混温管的部分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3为混温管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固定管;2、调整管;3、合页;4、转动套;5、转动轴;6、限位螺母;7、抵紧螺母;8、固定块;9、安装座;10、连接轴;11、压片;12、安装块;13、螺纹槽;14、螺纹杆;15、弹簧;16、嵌入槽;17、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减温减压器的混温管,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与减温减压器连接的固定管1、与固定管1连接的调整管2。调整管2与固定管1上均固定设置有合页3。

如图2所示:固定管1上的合页3固定连接有转动套4,调整管2上的合页3固定连接有与转动套4配合的转动轴5。在不使用混温管时,将调整管2沿转动轴5转动,从而将混温管折叠,减小混温管占用的水平方向的空间。

转动轴5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6,限位螺母6用于抵接转动套4并对转动轴5进行限位。转动轴5上螺纹连接有抵紧螺母7,抵紧螺母7用于抵紧限位螺母6,抵紧螺母7减小限位螺母6发生自转的概率。

如图1所示:调整管2与固定管1之间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调整管2上的固定块8、固定设置在固定管1上的安装座9、与安装座9转动连接的连接轴10、设置在连接轴10上的用于压紧固定块8的压片11。固定块8设置在调整管2距转动轴5远的一侧。通过转动压片11,从而压紧固定块8,使调整管2固定。

安装座9上设置有安装块12,连接轴10与安装块12转动连接。安装座9上开设有两个螺纹槽13,安装块12上穿设有两个与螺纹槽13配合的螺纹杆14。螺纹杆14上套设有弹簧15,弹簧15位于安装座9与安装块12之间。通过转动螺纹杆14,从而改变安装块12与安装座9之间的间距,从而调整压片11与固定块8之间的抵紧力,加强调整管2的稳定性。

如图3所示:固定管1距调整管2近的端面周向开设有矩形的嵌入槽16,嵌入槽16内设置有橡胶垫17。通过橡胶垫17,加强调整管2与固定管1之间的密封性。

工作原理:在不使用混温管时,将调整管2沿转动轴5转动,从而将混温管折叠,减小混温管占用的水平方向的空间。

在使用混温管时,将调整管2转回,通过转动压片11,使压片11压紧固定片,从而使调整管2固定,结构简单,固定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