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度感应集成一体化管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8514发布日期:2019-03-02 03:25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度感应集成一体化管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管件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温度感应集成一体化管件。



背景技术:

在工业的应用上,温度传感器是比较常见的器件。例如:一些水管输送管路,需要对管路内的液体温度进行监控或检测,所以需要在管路上设置温度传感器。上述的应用比较普遍,如家庭用的热水管路,如工厂中的热水供应管路等等。我们知道目前的需要对管路中的水进行检测需要安装温度传感器,而在管路中增加一个温度传感器需要设计转接头管件,也就是需要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在转接头管件上,然后转接头管件串接在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上,从而实现在管路上的温度检测。

在此,我们讨论的现有技术是指转接头管件上设置了温度传感器,其功能是通过转接头管件便于温度传感器连接在管路上,从而实现对水的温度检测。对于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原理是比较公知的,例如申请号为201410451264.9的专利,温度传感器,它包括保护壳体、传感元件、电路板、导线、热缩套管、接线端子和连接器;保护壳体为整体式铜壳,整体式铜壳进行镀镍表面处理,保护壳体顶端呈薄壁细管状,中间部位为标准固定螺纹,尾部为正六边形;传感元件设置在保护壳体内且位于保护壳体的顶端,传感元件采用SMD封装固定在电路板的前端,所述电路板上还设有支撑物和焊盘;导线的一端与传感元件连接且焊接在焊盘上,导线的另一端与接线端子相连接,接线端子与连接器相连接。该温度传感器绝缘优良、防潮耐湿、安全可靠。

当其在应用过程中,发现水流的方向和流速对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值存在影响。在热水器的管路温度检测应用环境中,水流可能会在管路中发生变化,水流在转接头管件上正向传输时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和水流在转接头管件上反向传输时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存在偏差,从而对检测数据需要软件额外处理才能保证数据可靠性。上述是通过软件处理方式,容易增加系统处理器负担。为了避免系统额外的负担,并且根据实际需求,同时也要求水流单向运行,避免水流双向运行和冲击。因为水流在输送过程中要求时单向运行,但是存在管路中水流的回流情况,一般情况下,回流情况是允许的,但是正是由于这个回流情况,造成了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数据需要通过处理器或运算器处理,提高了成本。为此,需要对此结构进行改进,并且需要对于分体的结构的可靠性也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温度感应集成一体化管件,具有单向导通,防止水流回流,集成温度感应功能,提高温度检测可靠性,降低温度数据处理难度,降低生产成本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度感应集成一体化管件,包括转接头、温度传感器和单向阀,所述转接头具有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所述单向阀过盈配合在转接头的内部使得水流由进水接头至出水接头单向导通,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连接于靠近出水接头的一端,所述转接头的内部设置有一体连接的挡圈,所述单向阀包括端部抵紧在挡圈上的壳体、嵌在壳体的开口内壁上的密封圈、堵接在密封圈上的阀芯、用于连接阀芯和壳体提供复位弹力使得阀芯堵在阀芯上的弹簧,所述阀芯包括呈球面的堵接部和连接在堵接部凹陷面的导向杆,所述壳体的后端上设置有供弹簧的端部限位的定位柱、定位柱中空形成供导线杆穿过的导向孔。

通过上述设置,转接头便于管路的安装使得单向阀和温度传感器集成在转接头上,单向阀使得转接头的水流单向导通,并且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单向阀的后端,即靠近出水接头,由此可见温度传感器位置的水流受单向阀阻碍作用和编的平缓一些,从而对温度的检测更加有利。由于将单向阀设置在转接头内部,需要确保单向阀不被水流冲走,从而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同时还设置挡圈,从而增加转接头和壳体的连接接触面,提高连接牢固程度,单向阀的水流止回效果是主要通过阀芯和弹簧实现,当水流冲力大于弹簧弹力,则阀芯后退,受导向杆和导向孔的导向作用,水平移动,使得水流通过密封圈,而在水流压力较小的时候,弹簧复位,使得堵接部堵在密封圈上,水流无法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水流的温度,需要水流流动,则需要达到固定水压和固定方向。由于上述结构整体都设置在一体化的转接头上形成一体化管件,从而功能集成度高,体积小,结构牢固稳定,使用可靠。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导向杆呈“十”字状。

通过上述设置,导向杆的形状能够使得导向杆采用较少的用料体积,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便于水流通过,兼具水流导向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倒刺部。

通过上述设置,倒刺部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连接在转接头上的牢固程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探头、和通过导线连接的接线端,接线端上一体连接有卡勾杆,所述卡勾杆的中间部位上通过连接柱一体连接在接线端本体上。

通过上述设置,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端能够便于接线,确保接线的牢固程度也是能够提高数据传递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使得接线端子连接牢固可靠,采用卡勾杆进一步提高接线端子的连接牢固度,能够对接收温度信号的设备进行卡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弹簧上套接有密封的塑料薄膜。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弹簧和水接触,采用塑料薄膜密封,从而使得弹簧在运动形变的过程中不影响塑料薄膜,但是塑料薄膜却能够防水,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具有单向导通,防止水流回流,集成温度感应功能,提高温度检测可靠性,降低温度数据处理难度,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寿命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接线端子;

图2为实施例中结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单向阀结构图。

附图标记:1、转接头;11、进水接头;12、出水接头;13、挡圈;2、温度传感器;21、探头;22、导线;23、接线端;231、卡勾杆;232、连接柱;3、单向阀;31、壳体;32、阀芯;321、导向杆;322、堵接部;33、弹簧;34、定位柱;35、导向孔;4、密封圈;5、倒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实施例:

一种温度感应集成一体化管件,参考图1和图2所示,包括转接头1、温度传感器2和单向阀3。转接头1采用铜制材料制成的金属管件,具有进水接头11和出水接头12,进水接头11和出水接头12具体为螺纹连接口。转接头1为中空管状。参考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2包括探头21、和通过导线22连接的接线端23,接线端23上一体连接有卡勾杆231,卡勾杆231的中间部位上通过连接柱232一体连接在接线端23本体上。温度传感器2的接线端23能够便于接线,确保接线的牢固程度也是能够提高数据传递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了使得接线端23子连接牢固可靠,采用卡勾杆231进一步提高接线端23子的连接牢固度,能够对接收温度信号的设备进行卡扣。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单向阀3过盈配合在转接头1的内部使得水流由进水接头11至出水接头12单向导通,是指单向阀3的壳体31过盈配合在转接头1内部。温度传感器2的安装方式为:固定连接于靠近出水接头12的一端。其中,温度传感器2采用环氧树脂和转接头1密封。

在图2中,转接头1的内部设置有一体连接的挡圈13。单向阀3包括端部抵紧在挡圈13上的壳体31、嵌在壳体31的开口内壁上的密封圈4、堵接在密封圈4上的阀芯32、用于连接阀芯32和壳体31提供复位弹力使得阀芯32堵在阀芯32上的弹簧33。密封圈4为橡胶材质。弹簧33上套接有密封的塑料薄膜。塑料薄膜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包裹弹簧33,弹簧33为轻质弹簧33。由于弹簧33和水接触,采用塑料薄膜密封,从而使得弹簧33在运动形变的过程中不影响塑料薄膜,但是塑料薄膜却能够防水,提高弹簧33的使用寿命。

结合图2和图3所示,阀芯32包括呈球面的堵接部322和连接在堵接部322凹陷面的导向杆321,壳体31的后端上设置有供弹簧33的端部限位的定位柱34、定位柱34中空形成供导线22杆穿过的导向孔35。导向杆321呈“十”字状。导向杆321的形状能够使得导向杆321采用较少的用料体积,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便于水流通过,兼具水流导向的作用。

参考图3所示,壳体3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倒刺部5。倒刺部5为不规则凸块。倒刺部5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31连接在转接头1上的牢固程度。

由上可知,转接头1便于管路的安装使得单向阀3和温度传感器2集成在转接头1上,单向阀3使得转接头1的水流单向导通,并且温度传感器2设置在单向阀3的后端,即靠近出水接头12,由此可见温度传感器2位置的水流受单向阀3阻碍作用和编的平缓一些,从而对温度的检测更加有利。由于将单向阀3设置在转接头1内部,需要确保单向阀3不被水流冲走,从而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同时还设置挡圈13,从而增加转接头1和壳体31的连接接触面,提高连接牢固程度,单向阀3的水流止回效果是主要通过阀芯32和弹簧33实现,当水流冲力大于弹簧33弹力,则阀芯32后退,受导向杆321和导向孔35的导向作用,水平移动,使得水流通过密封圈4,而在水流压力较小的时候,弹簧33复位,使得堵接部322堵在密封圈4上,水流无法通过。温度传感器2检测水流的温度,需要水流流动,则需要达到固定水压和固定方向。由于上述结构整体都设置在一体化的转接头1上形成一体化管件,从而功能集成度高,体积小,结构牢固稳定,使用可靠。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