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插式转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226发布日期:2019-04-16 22:37阅读:449来源:国知局
快插式转角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具五金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床架侧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包括沙发、柜台及床架等在内的众多家具都采用多个部件组装而成的结构形式,这样即方便了产品出厂后的仓储、运输,也方便在不同地点进行随时组装。以常见的床架为例,其一般包括有床头板、床尾板以及两侧板,两个侧板分别连接固定在床头板与床尾板的两侧而组成床架的主体结构,再采用支撑条、支撑板等在中部进行支撑。

床头板与侧板之间一般使用直角结构的金属转角连接器进行连接,转角连接器包括相互垂直的两部分,这两个部分上分别开设有一些横槽,使用螺栓穿过横槽将其中一部分固定于床头板,将侧板移动到预定位置后同样使用螺栓将侧板与另一部分固定,便能够实现侧板相对床头板的安装。

但是采用这种连接器安装时,侧板上没有任何定位结构,需在现场由安装人员找准侧板相对床头架的定位位置,然后再逐个锁螺丝固定,安装过程费时费力。再者,由于横槽由于具有一定宽度,因此侧板在安装后还会有一定的横向移动间隙,导致床架结构不稳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转角连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快速安装的连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插式转角连接器,包括固定件与插片,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片及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片弯折的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二固定片上设有开口朝上且形状与所述插片对应的插槽,所述插片插入所述插槽中并相对所述固定件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快插式转角连接器由固定件及插片组成,因此可将固定件的第一固定片固定于床头板,将插片固定在侧板上,然后只需将插片向下插入到插槽中即可实现侧板相对床头板的装配、定位。以上固定件与插片的固定可在出厂前完成,使现场安装时无需进行位置校准及拧螺丝等操作,将安装过程简化为快插式安装,无需专业指导。并且,插入在插槽中的插片在横向方向上被良好定位,侧板安装后不会产生横移,有利于维持床架结构稳定。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片上也设有所述插槽。在第一固定片上也设置插槽,则固定件为对称结构,因此在固定时可用第一固定片或第二固定片与床头板进行固定,提高了安装适应性。

较佳地,所述插槽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所述插片的两侧具有与所述插槽匹配的斜边。插片与插槽均设为梯形结构,则插片插入插槽后能够在竖直方向形成自定位。

较佳地,所述第二固定片包括主体与两限位部,所述主体上具有两贯穿的开口,两所述限位部分别固定于两所述开口处,所述限位部包括面向所述开口的定位壁以及连接于所述定位壁与所述主体之间的连接壁,两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所述插槽。

具体地,所述第二固定片向一侧冲压弯折而形成两所述开口与两所述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冲压来形成限位部从而形成插槽,使固定件保持为一个整体结构,无需使用焊接等工序,节省了成本,降低了污染。

具体地,所述插片包括安装片以及连接于所述安装片两侧的两插接部,两所述插接部分别插入两所述限位部中,所述安装片与所述主体相互间隔开。通过在插片两侧设置插接部来插入到两限位部之间,使得安装片能够与主体相互间隔开而不是彼此贴合,为插片上与侧板固定的螺丝等连接件避让出了空间。

较佳地,所述插片上设有向下抵顶于所述第二固定片上以定位所述插片的定位凸部。定位凸部与第二固定片抵顶后插片插入到位。

较佳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的底部之间的底片。底片连接在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之间,起到连接加强结构强度的作用。

具体地,所述底片具有位于所述插槽下方的支撑部。支撑部位于插槽下方,当插片插入后其底部能够抵顶于支撑部上,支撑部为插片、侧板提供更多的支撑。

较佳地,所述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为一体成型结构。与现有的转角连接器中将两个金属片焊接固定的方式不同,本连接器中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是通过一个整体板件完整而形成,无需焊接,降低了工艺成本与制造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插式转角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快插式转角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是快插式转角连接器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插式转角连接器,用于将床架的侧板快速连接至床头板上。本快插式转角连接器包括固定件与插片2,其中固定件与床头板固定,而插片2与侧板固定,以下将分别介绍固定件与插片2的具体结构。

固定件第一固定片11及相对第一固定片11弯折的第二固定片12,第一固定片11与第二固定片12是一个整体板件经过弯折后而形成的,因此是一体成型结构,无需进行焊接。第一固定片11与床头板固定,第二固定片12上设置有开口朝上且形状与插片2对应的插槽13,插片2插入插槽13中并相对固定件定位。

具体地,第二固定片12包括主体121与两限位部122,两限位部122是将第二固定片12的部分经过向一侧(第一固定片11与第二固定片12所形成的夹角的外侧)冲压而形成,因此与主体121是一体成型结构,并在主体121上形成了两个贯穿的开口123,两限位部122分别固定于两个开口123处。限位部122包括面向开口123的定位壁124以及连接于定位壁124与主体121之间的连接壁125,两限位部122之间形成插槽13。可见,该插槽13并非是完全封闭的形式,其两侧由定位壁124遮盖,而中间部分为开放的空间。插槽13可以是从上往下平直的结构,但是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插槽13是上大下小的梯形结构。主体121与定位壁124上均可开设一些通孔,以供螺丝固定时通过。

相对应的,插片2的下部也是梯形结构,其两侧具有与插槽13匹配的斜边。插片2包括安装片21以及连接于安装片21两侧的两插接部22,连接部与安装片21也是一体成型的结构,通过将板件的两侧经过弯折而形成。插片2上设有向下抵顶于第二固定片12上以定位插片2的定位凸部23,具体的,定位凸部23是通过将插接部22的部分向外冲压而形成,在两插接部22上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定位凸部23。在安装片21的底部还经过弯折后形成一个水平延伸的抵顶部25。安装片21上也开设有一些通孔。

固定件还包括固定在第一固定片11与第二固定片12的底部之间的底片15,底片15能够起到加强结构强度的做用,底片15难以与第一固定片11、第二固定片12一体成型,因此可单独成型后再焊接到两个固定片之间。底片15具有位于插槽13下方并相对第二固定片12凸出的支撑部151。

插片2从上往下插入到插槽13中,插片2两侧的两个插接部22分别与第二固定片12上的两个限位部122对应,插接部22滑入到限位壁的内侧,而安装片21则与第二固定片12相互间隔开。在插槽13梯形结构的作用下插片2逐渐插入到位,同时插片2底部的抵顶部25抵顶到第二固定片12底部的支撑部151上,而插片2两侧的两个定位凸部23则分别抵顶到了两个限位部122上,在三者配合下,能够实现插片2在固定件上的稳固定位。

安装床架时将第一固定片11固定于床头板,将插片2固定在侧板上,然后只需将插片2向下插入到插槽13中即可实现侧板相对床头板的装配、定位。并且,第一固定片11与床头板的固定,以及侧板与插片2的固定,可以在出厂前完成,当产品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只需将侧板上的插片2直接插入到插槽13中即可完成安装。拆卸时同样只需将侧板提起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片11上也设有两个限位部111,第一固定片11实际上是与第二固定片12完全相同的结构,因此在固定时就不用分清方向,适应性较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快插式转角连接器在现场安装时无需进行位置校准及拧螺丝等操作,将安装过程简化为快插式安装,无需专业指导,省时省力。并且,插入在插槽13中的插片2在横向方向上被良好定位,侧板安装后不会产生横移,有利于维持床架结构稳定。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