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217发布日期:2019-04-16 22:37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放架,尤其涉及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



背景技术:

存放架箱体由多块围板和承重板组成,可用于放置骨灰盒等物品。其结构可参照本申请人在先提出的专利申请,例如201310657614.2、201520991653.0 等所述。在这些存放架中,围板与承重板采用铆钉连接。为保持铆接精度,操作工人需要在铆接的同时保持承重板的位置,使得安装效率难以提高。鉴于此,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采用矩形榫卯定位箱体承重板,提高了箱体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包括背围板、左围板、右围板以及承重板,该背围板、左围板、右围板以及承重板经多个铆接孔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围板与右围板设有矩形榫眼,所述承重板由托板和托封板组成,该托板固定在所述托封板上,该托板具有一前棱,该前棱的两端均设有榫头,该榫头固定在所述榫眼内,其中,该榫头由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以及第三延伸部组成,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二延伸部垂直,该第二延伸部与第三延伸部垂直,所述第一延伸部与第三延伸部平行,所述矩形榫眼的至少两个边的长度分别与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中,所述左围板和右围板的两侧均设有翻折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中,所述翻折部具有平直面和翻折面,所述背围板压在至少一个的所述平直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中,所述榫头穿过所述矩形榫眼,该榫头的端部位于所述翻折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中,所述榫头的至少一个的侧壁靠在所述平直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中,至少一个的铆接孔同时穿过所述托板和托封板。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各围板之间以及围板与承重板之间采用铆钉固定。在铆钉安装之前,采用榫头定位,提高安装效率。榫头和榫眼为矩形结构,有利于承重板保持水平,安装速度得以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的一处的局部视图;

图4为图1的另一处的局部视图;

图5为图4的承重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放架箱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存放架箱体的矩形榫卯结构100,主要由背围板110、左围板120、右围板130以及承重板140组成。背围板110、左围板120、右围板130以及承重板140经多个铆接孔111相互连接组成框架形的结构。组装成型后的存放架箱体200的结构参照图6所示。在用铆钉连接各围板的过程中,需要工人手动对齐固定,操作繁琐。由于一套骨灰盒存放架具有数量众多的承重板140,安装非常麻烦。本实用新型采用榫卯结构解决这一问题。

左围板120与右围板130设有矩形榫眼121,该矩形榫眼121靠近围板的前侧翻折部131。承重板140由托板141和托封板142组成,该托板141固定在所述托封板142上。托板141和托封板142可以通过侧边点焊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托板141和托封板142具有竖边143,多个铆接孔111同时穿过托板141和托封板142的竖边143将两板体固定在一起。托板141具有一前棱,该前棱的两端均设有榫头144,该榫头144固定在榫眼121内。在铆钉安装之前,采用榫头144定位,提高安装效率。榫头144与榫眼121均为矩形结构。参照图3、4,榫头144由第一延伸部145、第二延伸部146以及第三延伸部147组成。第一延伸部145与第二延伸部146垂直,该第二延伸部146与第三延伸部147垂直,第一延伸部145与第三延伸部147平行。矩形榫眼121的至少两个边122的长度分别与第一延伸部145和第二延伸部146相等。榫头144和榫眼121为矩形结构,有利于承重板140保持水平,安装速度得以进一步提高。另外,由于榫头144榫眼121为矩形,仅需在前侧安装即可完成承重板140定位,而且前侧安装有利于工人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左围板120和右围板130的两侧均设有翻折部131,翻折部131具有平直面132和翻折面133。翻折结构可提高围板的强度,增加箱体的承重能力。背围板110压在后方的平直面132上,该平直面132可作为铆钉的安装位置。榫头144穿过矩形榫眼121,该榫头144的端部位于所述翻折部131内。榫头144的侧壁靠在前方的平直面132上。平直面132与榫头144构成贴合结构,有利于提高定位精度。榫头144的端部顶在翻折面133的侧缘,亦可用于保持榫头144的位置。该结构是申请人针对在先申请的榫卯结构做的进一步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