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斗主销轴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3702发布日期:2019-04-16 22:55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抓斗主销轴润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销轴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抓斗主销轴润滑结构,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抓斗是以抓取泥沙及各种散装货物能启闭的斗。是一种主要靠左右两个组合斗或多个颚板的开合抓取和卸出散状物料的吊具。

抓斗主销轴是连接抓斗斗体及下承梁的较点轴,左右斗体需要围绕主销轴转动,所以此部位需要润滑。

在现有技术中,主销轴是通过轴端油嘴打油,轴内油路及油表面有油槽,轴内油路加工繁琐且容易污染堵塞,而且必须定期加油维护,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抓斗主销轴润滑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保持油路畅通,提高了主销轴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抓斗主销轴润滑结构,包括横梁面板、主销轴,垂直于横梁面板的外侧部为横梁端板,斗体支撑弯板位于横梁端板外侧,所述横梁端板和斗体支撑弯板上分别开有销轴孔,主销轴位于销轴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销轴与第一衬套紧配安装,所述斗体支撑弯板的销轴孔内装配第二衬套,第一衬套位于第二衬套内,所述第一衬套表面均匀分布若干储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油槽为条状结构,储油槽底部呈U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油槽的深度是第一衬套厚度的1/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油槽的宽度小于第一衬套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使粉尘等污染物难以进入到主销轴油道表面,保持油路畅通,避免了工人频繁的拆卸主销轴,提高了主销轴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第一衬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图4图2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主销轴、2-横梁面板、3-横梁端板、4-斗体支撑弯板、5-销轴孔、6-第一衬套、7-第二衬套、8-储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抓斗主销轴润滑结构主要包括横梁面板2、主销轴1,垂直于横梁面板2的外侧部为横梁端板3,斗体支撑弯板4位于横梁端板3外侧,所述横梁端板3和斗体支撑弯板4上分别开有销轴孔5,主销轴1位于销轴孔5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销轴1与第一衬套6紧配安装,所述斗体支撑弯板4的销轴孔5内装配第二衬套7,第一衬套6位于第二衬套7内,所述第一衬套6表面均匀分布若干储油槽8。

如图2所示,本次设计是将润滑点设计在第一衬套6上,在衬套一6表面加工储油槽8,装配前表面涂满润滑油,当抓斗较点转动时,储油槽8内润滑油会起到长期润滑的作用。

当第一衬套6与第二衬套7相对转动时,润滑油流经储油槽产生吐油的效果,使主销轴得到充分的润滑。同时,第一衬套6与第二衬套7紧配在一起,保证了较好的密封性,也使的粉尘等污染物不易进入到主销轴表面,保持持久通畅的润滑效果。另外,所述储油槽8的数量可以按照实际的需要而定。

如图2到图4所示,实施例中,所述储油槽8为条状结构,储油槽8底部呈U型。所述储油槽8的深度占第一衬套厚度的1/4。所述储油槽8的宽度小于第一衬套的宽度。

储油槽8条状的结构和底部呈U型,可以使储油槽8产生缓慢均匀吐油的效果,不至于润滑油消耗过快,造成工作人员频繁的加油。储油槽8的深度占第一衬套厚度的1/4,储油槽8的宽度小于第一衬套的宽度,不容易使主销轴1的在转动时带动润滑油向外飞溅,并且防止大颗粒的粉尘等污染物嵌入到储油槽中,保证长期的润滑。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