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瓦互换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85250发布日期:2019-06-13 12:34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上下瓦互换轴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具体说是一种上下瓦互换轴承。



背景技术:

船舶轴系滑动式中间轴承是轴系的重要附属设备之一,用于支撑各中间轴轴段及联轴器的重量和轴系旋转时产生的径向负荷,确保轴系运转正常。现有中间轴承冷却方式为轴承座自带水箱,或配合翅片等换热结构从轴承座外部进行换热降温,但轴承壳体壁厚较厚,导热效果较差,无法满足油温和轴瓦温的冷却要求,且超大型船舶,轴系长度达百米,需要安装中间轴承的数量很多,各轴承水箱给船舱带来错综复杂的管路系统,是对船舶系统设计的巨大考验,严重影响船舶使用的水电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水冷中间轴承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能一体兼顾润滑以及润滑油降温、轴瓦降温,散热效果好,降低能耗的上下瓦互换轴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上下瓦互换轴承,包括轴承座、上、下轴瓦、轴承盖,上、下轴瓦对称设置中间穿接轴支撑在轴承座上并经轴承盖盖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甩油盘和注油斗,甩油盘穿接在轴上,轴承盖内腔连体设置上支撑座,轴承座内腔连体设置下支撑座,上、下支撑座间对称支撑上、下轴瓦,上支撑座上经螺钉连接一注油斗,注油斗一侧对应设置于甩油盘上方或侧上方,注油斗另一侧朝下清洗连通至上轴瓦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内还设有穿接在其上、低于甩油盘的冷却盘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轴瓦分别与上、下支撑座的支撑接触面为环面或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轴瓦分别与上、下支撑座的支撑接触面上开设相互连通成一圈环槽的半环槽,注油斗另一侧朝下清洗连通至上轴瓦的半环槽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下轴瓦分别与上、下支撑座的支撑接触面上均开设沿上、下轴瓦穿接的轴径向的限位孔,轴承盖上经限位螺钉压接一弹性圆柱销在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内下支撑座两侧分别设置两只冷却盘管。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盖上设有对应甩油盘和注油斗的合页盖板和/或观察盖板。

进一步地,轴承座和轴承盖盖装一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压盖压接穿设在轴上的骨架油封。

进一步地,轴承盖上设置对应至骨架油封的油杯。

进一步地,所述半环槽的端部开设连通轴外壁的润滑孔或润滑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座下部穿接冷却盘管,有效对其内积存的润滑油进行降温,同时由甩油盘将降温后的润滑油由下部带至上部甩至注油斗内,注油斗倾斜注入上轴瓦的半环槽内,冷却的润滑油由上轴瓦的半环连通至下轴瓦的半环槽,并通过半环槽端部的润滑孔或润滑口流通至轴外壁,由此形成对轴,上、下轴瓦,上、下支撑座的润滑以及降温,整体润滑、降温效果好,有利于轴承散热,延长使用寿命,且冷却盘管无需单独配置水箱,可统一接船舶水箱,有利于精简管路,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轴承座1、轴承盖2、合页盖板3、观察盖板4、下支撑座5、上支撑座6、上轴瓦7、下轴瓦8、半环槽9、限位孔10、限位螺钉11、弹性圆柱销12、冷却盘管13、甩油盘14、注油斗15、压盖16、骨架密封17、油杯18、润滑口19、轴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一种上下瓦互换轴承包括轴承座1、轴承盖2、合页盖板3、观察盖板4、下支撑座5、上支撑座6、上轴瓦7、下轴瓦8、限位螺钉11、弹性圆柱销12、冷却盘管13、甩油盘14、注油斗15、压盖16、骨架密封17、油杯18。轴承座1内底部中间设有下支撑座5,下支撑座5上环面或球面支撑下轴瓦8,下轴瓦8上对称锁紧连接上轴瓦7,上、下轴瓦间穿接轴20,上轴瓦7支撑在轴承盖2中部的上支撑座6上,上、下轴瓦分别与上、下支撑座的支撑接触面上均开设沿上、下轴瓦穿接的轴20径向的限位孔10,轴承盖2上经限位螺钉11压接一弹性圆柱销12在限位孔10内,轴承盖2盖装于轴承座1上且两端分别设置压盖16,压盖16穿接在轴20上且将轴上的骨架油封17压接在轴承座1和轴承盖2的端部,轴承盖2上设置对应至骨架油封17的油杯18,由轴承盖2上开口处放置甩油盘14由轴穿接,轴承盖的开口上设置合页盖板3和观察盖板4,甩油盘14下部的轴承座1内下支撑座5两侧均设有穿接在轴承座上的冷却盘管13,甩油盘14上部对应至由螺钉锁紧在上轴承座6上倾斜设置的注油斗15上口,注油斗15的下口对应至上轴瓦7上绕环面或球面设置的半环槽9上方,下轴瓦8上对称设置半环槽,上、下轴瓦上的半环槽对应接通形成一圈环槽,半环槽的端部设置连通至轴外壁的润滑口19。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