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调整结构的油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1811发布日期:2019-04-16 22:41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调整结构的油压缓冲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压缓冲器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型调整结构的油压缓冲器。



背景技术:

工业油压缓冲器是应用于自动化行业中的能量吸收元件,能够吸收运动物体的动能,使之平稳减速稳定停止。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延长设备寿命。油压缓冲器按照缓冲效果分类有可调整型和不可调整型,不可调整型是指缓冲器的阻尼效果是固定的,没有油路的流量调节孔。可调整型缓冲器内部有流量调节孔,能够调节流量孔的截面积大小,从而实现阻尼力大小的变化,调节孔的截面积越大,缓冲器内部的液压油越容易通过调节孔,缓冲阻尼力越小。反之调节孔的截面积越小,液压油就越不易通过,缓冲器的阻尼力就变大。

现有的可调整型缓冲器,其调整的结构包括调整旋钮、钢珠,钢珠内嵌于调整旋钮的前端、并外凸朝向后盖上的排油孔布置,调整旋钮轴向和后盖螺纹连接,调整旋钮旋至底部时钢珠与后盖上面的排油孔贴合,此时油路关闭,缓冲器的阻尼最大,当调整旋钮向外逐渐转出时,钢珠与后盖上面的排油孔距离逐渐变大,排油孔的通道逐渐变大,缓冲器阻尼力会随着排油孔的通道变大而变小,由此实现缓冲器调整的功能。此结构有一个缺点是调整旋钮向外转出时,缓冲器的总长度会增加,向内旋进时缓冲器的长度又会变短,总长度就会是一个变化值,不是一个固定值;进而使得可调整型缓冲器的安装和使用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型调整结构的油压缓冲器,其在调整缓冲器的阻尼值时,缓冲器的整体长度不变,确保缓冲器能够适用不同的安装和使用环境。

一种改良型调整结构的油压缓冲器,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其包括外缸、内管,所述外缸的前端密封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内端连接对应的活塞,所述活塞内伸于所述内管的内腔前端,所述外缸的后端固接有后盖,所述后盖的前端深入所述内管的内腔后端,所述后盖的前端上设置有中心轴向排油孔,所述排油孔的末端连通有柱腔,所述柱腔前端对应的外周均布有径向旁通孔,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流量调节栓、调整旋钮、调整栓丝杆,所述流量调节栓塞装于所述后盖的后端安装腔,所述流量调节栓的后端凸起外露于所述后盖,所述流量调整栓的后端凸起固接有调整旋钮,所述流量调节栓的前端拨片内伸于柱腔的后端,所述调整栓丝杆的后端外环面螺纹连接所述柱腔的内壁对应的内螺纹,所述调整栓丝杆的前端中心嵌装有钢珠,所述钢珠的前凸部分朝向后盖上的排油孔布置,所述调整栓丝杆的后端设置有内凹槽,所述拨片的至少一部分插装于所述内凹槽内。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调整栓丝杆的对应于所述径向旁通孔的部分为小径部分,其确保不会阻挡从排油孔流出的油流向径向旁通孔;

所述调整栓丝杆的内凹槽具体为方形槽,所述流量调节栓的前端拨片为扁形拨片,确保安装快捷方便;

所述流量调节栓的主体部分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内凹环槽,所述内凹环槽内套装有O型圈,所述O型圈的外环面紧贴所述后端安装腔的内壁布置,确保密封;

所述后端安装腔对应于所述流量调节栓的主体部分的后端面的位置处嵌装有扣环,所述扣环的前端面紧贴所述流量调节栓的主体部分的后端面布置,确保流量调节栓的轴向位置固定可靠;

所述流量调节栓的后端凸起通过止付螺丝固接所述调整旋钮。

采用上述技术方后,当调整旋钮旋转时会带动流量调节栓一起转动,流量调节栓的前端拨片部分会拨动调整栓丝杆旋转前后移动,改变钢珠距离排油孔的位置,从而调整排油通道的大小,实现了缓冲器阻尼力的调整,此结构调整时只是调整栓丝杆在缓冲器内部前后移动,不会改变缓冲器外形尺寸,解决了现有结构调整时总长度变化的弊端;其在调整缓冲器的阻尼值时,缓冲器的整体长度不变,确保缓冲器能够适用不同的安装和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流量调节栓、调整栓丝杆的组装立体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外缸1、内管2、活塞杆3、活塞4、后盖5、排油孔6、柱腔7、径向旁通孔8、流量调节栓9、后端凸起91、前端拨片92、主体部分93、内凹环槽931、调整旋钮10、调整栓丝杆11、后端外环面111、内凹槽112、小径部分113、后端安装腔12、钢珠13、O型圈14、扣环15、止付螺丝16。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改良型调整结构的油压缓冲器,见图1、图2,其包括外缸1、内管2,外缸1的前端密封连接有活塞杆3,活塞杆3的内端连接对应的活塞4,活塞4内伸于内管2的内腔前端,外缸1的后端固接有后盖5,后盖5的前端深入内管2的内腔后端,后盖5的前端上设置有中心轴向排油孔6,排油孔6的末端连通有柱腔7,柱腔7前端对应的外周均布有径向旁通孔8,其还包括流量调节栓9、调整旋钮10、调整栓丝杆11,流量调节栓9塞装于后盖5的后端安装腔12,流量调节栓9的后端凸起91外露于后盖5,流量调整栓9的后端凸起91固接有调整旋钮10,流量调节栓9的前端拨片92内伸于柱腔7的后端,调整栓丝杆11的后端外环面111螺纹连接柱腔7的内壁对应的内螺纹,调整栓丝杆11的前端中心嵌装有钢珠13,钢珠13的前凸部分朝向后盖5上的排油孔6布置,调整栓丝杆11的后端设置有内凹槽112,前端拨片92的至少一部分插装于内凹槽112内。

调整栓丝杆11的对应于径向旁通孔8的部分为小径部分113,其确保不会阻挡从排油孔6流出的油流向径向旁通孔8;

调整栓丝杆11的内凹槽112具体为方形槽,流量调节栓9的前端拨片92为扁形拨片,确保安装快捷方便;

流量调节栓9的主体部分93的外环面上设置有内凹环槽931,内凹环槽931内套装有O型圈14,O型圈14的外环面紧贴后端安装腔12的内壁布置,确保密封;

后端安装腔12对应于流量调节栓9的主体部分93的后端面的位置处嵌装有扣环15,扣环15的前端面紧贴流量调节栓9的主体部分93的后端面布置,确保流量调节栓9的轴向位置固定可靠;

流量调节栓9的后端凸起91通过止付螺丝16固接调整旋钮10。

当调整旋钮旋转时会带动流量调节栓一起转动,流量调节栓的前端拨片部分会拨动调整栓丝杆旋转前后移动,改变钢珠距离排油孔的位置,从而调整排油通道的大小,实现了缓冲器阻尼力的调整,此结构调整时只是调整栓丝杆在缓冲器内部前后移动,不会改变缓冲器外形尺寸,解决了现有结构调整时总长度变化的弊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创造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创造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