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支撑减震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625发布日期:2019-05-03 19:4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支撑减震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支撑减震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排气管减震装置都是以弹簧或者橡胶作为减震件,通过吊装的方式固定排气管;这种吊装方式操作复杂,安装繁琐,且重复利用性不高,使用寿命会随着弹簧的弹性减弱或橡胶的不耐热性而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支撑减震架,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能可靠将排气管固定并具有减震作用,且使用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支撑减震架,包括:底座、丝套、丝杆、锁紧螺母、弹簧钢片和半圆承托盘,所述丝套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下端旋入在所述丝套的上端开口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丝套上下调节高度,所述弹簧钢片的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丝杆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锁紧螺母有两个、分别旋入在所述丝杆上并锁紧在所述通孔的上下两端面上,用于将所述弹簧钢片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丝杆上,所述半圆承托盘焊接在所述弹簧钢片的另一端上,用于支撑排气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丝套为内螺纹空心圆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丝杆为外螺纹圆杆。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当所述丝杆旋入在所述丝套内时,所述丝杆的外螺纹与所述丝套的内螺纹相互啮合。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螺母的内螺纹与丝杆的外螺纹相互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丝套、丝杆、锁紧螺母、弹簧钢片和半圆承托盘相互配合的结构设计,通过丝杆与丝套的配合可以调节半圆承托盘的高度,便于对排气管支撑固定,采用弹簧钢片连接半圆承托盘,可以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支撑减震架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底座,2、丝套,3、丝杆,4、锁紧螺母,5、弹簧钢片,51、通孔,6、半圆承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支撑减震架,包括:底座1、丝套2、丝杆3、锁紧螺母4、弹簧钢片5和半圆承托盘6,所述丝套2的下端焊接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丝杆3的下端旋入在所述丝套2的上端开口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丝套2上下调节高度,所述弹簧钢片5的一端开设有通孔51,所述丝杆3的上端穿过所述通孔51,所述锁紧螺母4有两个、分别旋入在所述丝杆3上并锁紧在所述通孔51的上下两端面上,用于将所述弹簧钢片5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丝杆3上,所述半圆承托盘6焊接在所述弹簧钢片5的另一端上,用于支撑排气管。

其中,所述丝套2为内螺纹空心圆管。所述丝杆3为外螺纹圆杆。

当所述丝杆3旋入在所述丝套2内时,所述丝杆3的外螺纹与所述丝套2的内螺纹相互啮合。

所述锁紧螺母4的内螺纹与丝杆3的外螺纹相互间隙配合,所述锁紧螺母4上下对称旋紧在丝杆3上用于将弹簧钢片5的一端可靠地固定在丝杆3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钢片5采用65Mn弹簧钢,其具有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所述丝套2和丝杆3均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所述底座1采用加厚铁质底座,具有稳定性好,不易翻倒;所述半圆形托盘6可利用废弃排气管的一段切割而成,其圆弧度与排气管外径相互配合,能够可靠固定支撑住排气管。丝杆3相对于丝套2的高度可以根据排烟风口的高度进行调节,待丝杆3的旋入高度调节到位后,将一对锁紧螺母4旋紧即可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管支撑减震架,通过丝杆与丝套的配合可以调节半圆承托盘的高度,便于对排气管支撑固定,采用弹簧钢片连接半圆承托盘,可以起到良好的减震作用,并具有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