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地形车软换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1252发布日期:2019-04-24 00:3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地形车软换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地形车变速器,具体涉及一种全地形车软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发动机变速箱所采用换挡方式全是硬换挡,所谓的硬换挡就是拨叉沿着变速鼓的型线做轴向移动,如果拨叉带动换挡拨块的拨爪与换挡齿轮的拨槽没有对准,此时的换挡就到不了位,只能靠发动机的旋转才能实现换挡到位。硬换挡的缺点首先是换挡不够灵活,其次是拨爪与拨槽间的磨损比较严重,影响使用寿命。

软换挡是指拨叉沿着变速鼓的型线做轴向移动,到达换挡位置,换挡拨块的拨爪和换挡齿轮的拨槽配合时的主要推力不是靠变速鼓的型线给的,而是靠拨叉弹簧的力推进去,此时如果换挡拨块的拨爪和换挡齿轮的拨槽对不准时,换挡照样到位,没有换挡不到位的感觉,在发动机的旋转下,弹簧以适当恒定的推力随时让换挡拨块的拨爪和换挡齿轮的拨槽进行配合,从而使换挡非常柔顺,没有卡顿感。软换挡的优点是换挡顺畅,为用户带来机械换挡柔顺舒适性。其次是拨爪和拨槽的磨损较轻微。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换挡非常柔顺合理,即能避免换挡生硬感觉,又能避免换挡配合件的严重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的一种全地形车软换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全地形车软换挡装置,包括换挡轴扇形轮组件、变速鼓组件、换挡拨叉组件、换挡拨块、换挡齿轮,换挡轴扇形轮组件的扇形轮与变速鼓组件的齿轮为啮合连接,从而使换挡轴扇形轮组件带动变速鼓旋转,变速鼓组件上设有变速鼓轴,变速鼓组件设有第一变速鼓型线槽、第二变速鼓型线槽和第三变速鼓型线槽,换挡拨叉组件设有拨叉轴,拨叉轴上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拨叉弹簧、第一拨叉、第二拨叉、第二拨叉弹簧、第三拨叉、第三拨叉弹簧,第一拨叉、第二拨叉和第三拨叉上均设有拨叉销,第一拨叉、第二拨叉和第三拨叉上的拨叉销与变速鼓组件上的型线槽一一对应,在变速鼓型线槽和拨叉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拨叉沿拨叉轴轴向运动。

优选的,第一拨叉和第三拨叉上均设有拨爪,拨爪与换挡拨块连接。

优选的,第一拨叉上的拨叉销与第一变速鼓型线槽相对应,第一拨叉在第一拨叉弹簧和第一变速鼓型线槽的作用下沿拨叉轴轴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拨叉上的拨爪将换挡拨块推进或拉出换挡齿轮的拨槽,完成换挡操作。

优选的,第二拨叉上的拨叉销与第二变速鼓型线槽相对应,第二拨叉在第二拨叉弹簧和第二变速鼓型线槽的作用下沿拨叉轴轴向运动,第二拨叉上没有拨爪,第二拨叉的作用是对第二拨叉弹簧施加合适推力配合第三拨叉完成挂挡。

优选的,第三拨叉上的拨叉销与第三变速鼓型线槽相对应,第三拨叉在第二拨叉弹簧、第三拨叉弹簧和第三变速鼓型线槽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沿拨叉轴轴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拨叉上的拨爪将换挡拨块推进或拉出换挡齿轮的拨槽,完成换挡操作。

优选的,第一变速鼓型线槽、第二变速鼓型线槽和第三变速鼓型线槽在变档位置时的型线宽度要两倍与拨叉销的直径,在换挡拨块和换挡齿轮的拨槽不对应时,给拨叉一个自由度,进而通过弹簧的推力实现换挡。

工作原理及过程:

换挡时,换挡轴扇形轮组件的扇形轮带动变速鼓组件的齿轮,从而带动变速鼓旋转。

1、当第一拨叉向右挂挡时,第一拨叉的拨叉销移动至第一变速鼓型线槽的两倍型线的变档位,若此时换挡拨块与换挡齿轮的拨槽位置对应,换挡完成;若不对应,换挡操作仍然到位,在换挡齿轮转动时,拨叉在第一拨叉弹簧推力下使换挡拨块进入换挡齿轮的拨槽,换挡完成。此时,第二变速鼓型线槽带动第二拨叉移动至中间位置,第三变速鼓型线槽带动第三拨叉移动至中间位置,第三拨叉处于空挡位置。

2、当第三拨叉向左挂当时,第二变速鼓型线槽带动第二拨叉向左移动,减小第二拨叉弹簧对第三拨叉的推力。第三变速鼓型线槽带动第三拨叉向左移动,第三拨叉的拨叉销移动至第三变速鼓型线槽的两倍型线的变档位,若此时换挡拨块与换挡齿轮的拨槽位置对应,换挡完成;若不对应,换挡操作仍然到位,在换挡齿轮转动时,拨叉在第三拨叉弹簧推力下使换挡拨块进入换挡齿轮的拨槽,换挡完成。此时,第一变速鼓型线槽带动第一拨叉移动至中间位置,第一拨叉处于空挡位置。

3、当第三拨叉向右挂当时,第二变速鼓型线槽带动第二拨叉向右移动,增加第二拨叉弹簧对第三拨叉的推力。第三变速鼓型线槽带动第三拨叉向右移动,第三拨叉的拨叉销移动至第三变速鼓型线槽的两倍型线的变档位,若此时换挡拨块与换挡齿轮的拨槽位置对应,换挡完成;若不对应,换挡操作仍然到位,在换挡齿轮转动时,拨叉在第二拨叉弹簧推力下使换挡拨块进入换挡齿轮的拨槽,换挡完成。此时,第一变速鼓型线槽带动第一拨叉移动至中间位置,第一拨叉处于空挡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当拨叉沿着变速鼓的型线做轴向移动,到达换挡位置,换挡拨块和换挡齿轮的拨槽配合时的主要推力不是来自于变速鼓的型线槽,而是来自于拨叉弹簧的推力,此时如果换挡拨块和换挡齿轮的拨槽位置不对应,换挡操作依旧到位,没有换挡不到位的感觉,在发动机的旋转下,弹簧以适当恒定的推力随时让换挡拨块和换挡齿轮的拨槽进行配合,从而使换挡非常柔顺,没有卡顿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换挡顺畅,为用户带来机械换挡柔顺舒适性。并减小换挡拨块和拨槽的之间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全地形车软换挡装置机构图

图中:1、换挡轴扇形轮组件;2、变速鼓组件;21、变速鼓轴;22、第一变速鼓型线槽;23、第二变速鼓型线槽;24、第三变速鼓型线槽;3、换挡拨叉组件;31、拨叉轴;32、第一拨叉;33、第二拨叉;34、第三拨叉;35、第一拨叉弹簧;36、第二拨叉弹簧;37、第三拨叉弹簧;38、拨叉销;39、拨爪;4、换挡拨块;5、换挡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全地形车软换挡装置,包括换挡轴扇形轮组件1、变速鼓组件2、换挡拨叉组件3、换挡拨块4、换挡齿轮5,换挡轴扇形轮组件1的扇形轮与变速鼓组件2的齿轮为啮合连接,从而使换挡轴扇形轮组件1带动变速鼓旋转,变速鼓组件2上设有变速鼓轴21,变速鼓组件设有第一变速鼓型线槽22、第二变速鼓型线槽23和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换挡拨叉组件3设有拨叉轴31,拨叉轴31上从左向右依次设有第一拨叉弹簧35、第一拨叉32、第二拨叉33、第二拨叉弹簧36、第三拨叉34、第三拨叉弹簧37,第一拨叉32、第二拨叉33和第三拨叉34上均设有拨叉销38,第一拨叉32、第二拨叉33和第三拨叉34上的拨叉销38与变速鼓组件2上的型线槽一一对应,在变速鼓型线槽和拨叉弹簧的共同作用下,拨叉沿拨叉轴轴向运动。

第一拨叉32和第三拨叉34上均设有拨爪39,拨爪39与换挡拨块4连接。

第一拨叉32上的拨叉销38与第一变速鼓型线槽22相对应,第一拨叉32在第一拨叉弹簧35和第一变速鼓型线槽22的作用下沿拨叉轴31轴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一拨叉32上的拨爪39将换挡拨块4推进或拉出换挡齿轮5的拨槽,完成换挡操作。

第二拨叉33上的拨叉销38与第二变速鼓型线槽23相对应,第二拨叉33在第二拨叉弹簧36和第二变速鼓型线槽23的作用下沿拨叉轴31轴向运动,第二拨叉33上没有拨爪39,第二拨叉33的作用是对第二拨叉弹簧36施加合适推力配合第三拨叉34完成挂挡。

第三拨叉34上的拨叉销38与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相对应,第三拨叉34在第二拨叉弹簧36、第三拨叉弹簧37和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三者的共同作用下沿拨叉轴31轴向运动,从而带动第三拨叉34上的拨爪39将换挡拨块4推进或拉出换挡齿轮5的拨槽,完成换挡操作。

第一变速鼓型线槽22、第二变速鼓型线槽23和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在变档位置时的型线宽度要两倍与拨叉销的直径,在换挡拨块4和换挡齿轮5的拨槽不对应时,给拨叉一个自由度,进而通过弹簧的推力实现换挡。

换挡时,换挡轴扇形轮组件1的扇形轮带动变速鼓组件2的齿轮,从而带动变速鼓旋转。

1、当第一拨叉32向右挂挡时,第一拨叉32的拨叉销38移动至第一变速鼓型线槽22的两倍型线的变档位,若此时换挡拨块4与换挡齿轮5的拨槽位置对应,换挡完成;若不对应,换挡操作仍然到位,在换挡齿轮5转动时,拨叉在第一拨叉弹簧35推力下使换挡拨块4进入换挡齿轮5的拨槽,换挡完成。此时,第二变速鼓型线槽23带动第二拨叉33移动至中间位置,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带动第三拨叉34移动至中间位置,第三拨叉34处于空挡位置。

2、当第三拨叉34向左挂当时,第二变速鼓型线槽23带动第二拨叉33向左移动,减小第二拨叉弹簧36对第三拨叉34的推力。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带动第三拨叉34向左移动,第三拨叉34的拨叉销38移动至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的两倍型线的变档位,若此时换挡拨块4与换挡齿轮5的拨槽位置对应,换挡完成;若不对应,换挡操作仍然到位,在换挡齿轮5转动时,拨叉在第三拨叉弹簧37推力下使换挡拨块4进入换挡齿轮5的拨槽,换挡完成。此时,第一变速鼓型线槽22带动第一拨叉32移动至中间位置,第一拨叉32处于空挡位置。

3、当第三拨叉34向右挂当时,第二变速鼓型线槽23带动第二拨叉33向右移动,增加第二拨叉弹簧36对第三拨叉34的推力。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带动第三拨叉34向右移动,第三拨叉34的拨叉销38移动至第三变速鼓型线槽24的两倍型线的变档位,若此时换挡拨块4与换挡齿轮5的拨槽位置对应,换挡完成;若不对应,换挡操作仍然到位,在换挡齿轮5转动时,拨叉在第二拨叉弹簧36推力下使换挡拨块4进入换挡齿轮5的拨槽,换挡完成。此时,第一变速鼓型线槽22带动第一拨叉32移动至中间位置,第一拨叉32处于空挡位置。

当拨叉沿着变速鼓的型线做轴向移动,到达换挡位置,换挡拨块4和换挡齿轮5的拨槽配合时的主要推力不是来自于变速鼓的型线槽,而是来自于拨叉弹簧的推力,此时如果换挡拨块4和换挡齿轮5的拨槽位置不对应,换挡操作依旧到位,没有换挡不到位的感觉,在发动机的旋转下,弹簧以适当恒定的推力随时让换挡拨块4和换挡齿轮5的拨槽进行配合,从而使换挡非常柔顺,没有卡顿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换挡顺畅,为用户带来机械换挡柔顺舒适性。并减小换挡拨块4和拨槽的之间磨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