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阀中闸板的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4112发布日期:2019-05-03 19:4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闸阀中闸板的驱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阀中闸板的驱动结构,适用于单闸板型的闸阀中。



背景技术:

单闸板型闸阀的结构一般包括阀体、阀座、阀板,阀体的两端为连接管,其中一连接管的内端为阀座,阀板与阀座的接触面为楔形,阀板可上下移动,当阀板下移与阀座完全接触时闸阀关闭,当阀板上移与阀座分离时,闸阀开启。这种结构对闸板和阀座的加工要求以及装配要求较高,稍有误差闸阀关闭时的密封性能得不到满足;另外阀座或阀板被磨损后,闸阀的密封性能会下降,密封性能的修复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闸阀中闸板的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制造工艺的难度低,能可靠地实现闸阀的密封性能,在使用过程中能补偿阀座或阀板的磨损,使闸阀保持密封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闸阀中闸板的驱动结构,其包括阀杆5、闸板3,其特征是,阀杆与一连接柱9固定连接,连接柱中设有Γ形的拐角孔4,拐角孔中的竖直部位装有第一钢球11,拐角孔中的水平部位装有第二钢球12,第一钢球上半球面能与第二钢球的下半球面接触,在拐角孔中的竖直部位的下部设有止退环8,在闸阀的阀体1下部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立轴6,止退环的内圆能套在立轴上,在闸板的左端面上延伸出一凸环10,凸环套在连接柱的右端,在连接柱的左端延伸出一凸缘14,在凸缘与闸板之间对称地连接有多个拉力弹簧13;在闸阀处于关闭状态时,立轴抵住第一钢球,第一钢球抵住第二钢球,第二钢球的右侧露出拐角孔抵住阀板使阀板与阀座2紧贴,阀板与阀座的接触面为竖直面。

在闸阀关闭操作时,立轴从止退环中伸进,立轴抵住第一钢球,第一钢球抵住第二钢球,第二钢球抵住阀板使阀板与阀座2紧贴,实现可靠关闭。阀板与阀座的接触面都为竖直面而不是斜面,使得阀板和阀座的加工变得容易,阀板与阀座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易于控制;当阀板或阀座被磨损时,只要使立轴紧抵第一钢球磨损量就能得到补偿,保持密封性能;当磨损量较大时,阀板和阀座的修复也比较容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部放大图。

附图标志分别表示:1-阀体、2-阀座、3-阀板、4-拐角孔、5-阀杆、6-立轴、7-顶球杆、8-止退环、9-连接柱、10-凸环、11-第一钢球、12-第二钢球、13-拉力弹簧、14-凸缘、15-柔性密封面、16-阀盖、17-阀杆驱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闸阀中闸板的驱动结构,其包括阀杆5、闸板3,阀杆与一连接柱9固定连接,连接柱中设有Γ形的拐角孔4,拐角孔中的竖直部位配合装有第一钢球11,拐角孔中的水平部位配合装有第二钢球12,第一钢球与第二钢球的直径相等,第一钢球上半球面能与第二钢球的下半球面接触,在拐角孔中的竖直部位的下部设有止退环8,止退环的作用是防止第一钢球从防止拐角孔中掉下。

在闸阀的阀体1下部的内壁上固定设有立轴6,立轴上部的外圆与止退环的内圆相配合,立轴用来顶第一钢球。作为一种改进,在立轴的上部变径形成顶球杆7,顶球杆的外圆与止退环的内圆相配合。

在闸板的左端面中心部位上延伸出一凸环10,凸环配合地套在连接柱的右端,在连接柱的左端延伸出一凸缘14,在凸缘与闸板之间对称地连接有多个拉力弹簧13,拉力弹簧位于凸缘和闸板边缘部位,闸板在连接柱上可左右移动,但闸板不能与连接柱脱离。

所述的的阀杆密封地从阀盖16伸出,在阀盖的上方设有阀杆驱动装置17,阀杆只能上下移动。当关闭闸阀时,阀杆带动连接柱下降到一定位置,立轴抵住第一钢球,第一钢球的上半球面抵住第二钢球的下半球面,使第二钢球的右侧露出拐角孔,抵住阀板使阀板与阀座2紧贴,阀板与阀座的接触面为竖直面。

为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在阀板与阀座的接触面之间可设置柔性密封面15,柔性密封面可设置在阀板上,也可设置阀座上,由于阀板和阀座均为竖直面,柔性密封面设置方便。

当闸阀处于开启状态时,立轴与第一钢球脱离接触,拉力弹簧将阀板收回,此时阀板与阀座的产生0.1毫米左右的间隙。

当阀板或阀座被磨损时,只要使立轴紧抵第一钢球磨损量就能得到补偿,即阀杆在原来的关闭位置适当下移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