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即热式陶瓷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2550发布日期:2019-05-31 21:1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即热式陶瓷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龙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式陶瓷水龙头。



背景技术:

即热式电热水龙头亦称作速热水式电热水龙头,简称为电热水龙头,是能在开启后在3-5秒即可出热水的水龙头。与其它水龙头相比,陶瓷水龙头具有不生锈,不氧化、不易磨损的优势。陶瓷水龙头外观美观大方,因为外壳也是陶瓷制品。目前的即热式水龙头中加热速度慢,且过滤系统并不完善,只是简单的通过活性炭单次过滤,并且保温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即热式陶瓷水龙头,加热速度快、可进行多重过滤,并且保温效果良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即热式陶瓷水龙头,包括陶瓷主体和陶瓷出水弯管,陶瓷主体包括过滤组、陶瓷连接弯管、以及加热组,加热组固定在过滤组的侧壁上,过滤组与加热组之间通过陶瓷连接弯管固定连通,陶瓷出水弯管的底端固定连通在加热组的顶部中心位置,加热组包括第二陶瓷壳体和紫铜发热体,紫铜发热体固定在第二陶瓷壳体的内部,紫铜发热体呈螺旋状。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过滤组包括进水管、第一陶瓷壳体、以及复式滤芯,复式滤芯固定在第一陶瓷壳体内部的中心位置,进水管的底端固定在第一陶瓷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其与第一陶瓷壳体连通,进水管位于复式滤芯内腔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复式滤芯呈套管状,其由内至外依次为陶瓷膜层、硅藻土层、以及载银活性炭层。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第一陶瓷壳体的底部中心通过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密封底盖,密封底盖位于复式滤芯内腔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陶瓷出水弯管的管壁内填充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保温层与陶瓷出水弯管的外管壁之间开设有空气隔热腔。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保温层为橡胶、石棉、或泡沫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即热式陶瓷水龙头,通过复式滤芯进行多重过滤,起到除杂、杀菌、去味的效果。过滤后的水通过陶瓷连接弯管流向第二陶瓷壳体内,经由螺旋状的紫铜发热体加热,加大水与紫铜发热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速度。并且第一陶瓷壳体、陶瓷连接弯管、第二陶瓷壳体、以及陶瓷出水弯管的设置,由于均为陶瓷制成,提高了保温性。可拆卸的密封底盖便于除去滤渣,通过保温层可减少在出水过程中热量的流失,开设有空气隔热腔,空气导热性能差,进一步提高陶瓷出水弯管的保温性,减少出水过程的热量流失,并且空气的绝缘性良好,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复式滤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陶瓷出水弯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

1、陶瓷主体;11、过滤组;111、进水管;112、第一陶瓷壳体;1121、密封底盖;113、复式滤芯;1131、内腔;1132、陶瓷膜层;1133、硅藻土层;1134、载银活性炭层;12、陶瓷连接弯管;13、加热组;131、第二陶瓷壳体;132、紫铜发热体;2、陶瓷出水弯管;21、保温层;22、空气隔热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即热式陶瓷水龙头,包括陶瓷主体1和陶瓷出水弯管2,陶瓷主体1包括过滤组11、陶瓷连接弯管12、以及加热组13,加热组13固定在过滤组11的侧壁上,过滤组11与加热组13之间通过陶瓷连接弯管12固定连通,陶瓷出水弯管2的底端固定连通在加热组13的顶部中心位置,过滤组11包括进水管111、第一陶瓷壳体112、以及复式滤芯113,复式滤芯113固定在第一陶瓷壳体112内部的中心位置,进水管111的底端固定连通在第一陶瓷壳体112的顶部中心位置,其与第一陶瓷壳体112连通,进水管111位于复式滤芯113内腔1131的上方,复式滤芯113呈套管状,其由内至外依次为陶瓷膜层1132、硅藻土层1133、以及载银活性炭层1134,加热组13包括第二陶瓷壳体131和紫铜发热体132,紫铜发热体132固定在第二陶瓷壳体131的内部,紫铜发热体132呈螺旋状,水通过进水管111流入第一陶瓷壳体112内的复式滤芯113的内腔1131,在水的压力作用下,水向复式滤芯113渗透,首先透过陶瓷膜层1132,水中的杂质、铁锈、重金属等被陶瓷膜层1132抵挡在复式滤芯113内腔1131内,透过陶瓷膜层1132的水经过硅藻土层1133,除去细菌,最后通过载银活性炭层1134除去水中臭味,通过复式滤芯113进行多重过滤,起到除杂、杀菌、去味的效果。过滤后的水通过陶瓷连接弯管12流向第二陶瓷壳体131内,经由螺旋状的紫铜发热体132加热,加大水与紫铜发热体13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加热速度,经过加热后的水流至陶瓷出水弯管2,并由陶瓷出水弯管2流出。并且第一陶瓷壳体112、陶瓷连接弯管12、第二陶瓷壳体131、以及陶瓷出水弯管2的设置,由于均为陶瓷制成,提高了保温性。

为了便于除去滤渣,进一步地,第一陶瓷壳体112的底部中心通过螺纹连接有可拆卸的密封底盖1121,密封底盖1121位于复式滤芯113内腔1131的下方,当需要除去被挡在复式滤芯113内腔1131的滤渣时,旋拧密封底盖1121,将密封底盖1121从第一陶瓷壳体112上取下,即可清除滤渣,十分方便,当滤渣清除完毕后,将密封底盖1121旋拧密封。

为了加强出水过程的保温效果,进一步地,陶瓷出水弯管2的管壁内填充有保温层21,保温层21为橡胶、石棉、或泡沫塑料,通过保温层21可减少在出水过程中热量的流失。

为了进一步减少出水过程的热量流失,进一步地,保温层21与陶瓷出水弯管2的外管壁之间开设有空气隔热腔22,空气导热性能差,进一步提高陶瓷出水弯管2的保温性,减少出水过程的热量流失,并且空气的绝缘性良好,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