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保险浮球式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188发布日期:2019-08-16 22:00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双保险浮球式进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位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双保险浮球式进水装置。



背景技术:

采用浮球阀控制水箱水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用水场所,利用浮球浮于水面的原理实现对水位的控制。但这种阀体结构存在浮球一旦泄漏,就会使得阀体功能失效,无法停止进水动作,造成水持续泄漏,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双保险浮球式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双保险浮球式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内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阀体,第一阀体的进水管伸出储水箱成为储水箱的进水口,第一阀体的出水管位于第一阀体的下部,第一阀体的出水管通过沿垂直方向布设的连接管连接沿垂直方向布设的第一PVC水管,第一PVC水管连接PVC弯头的一端,PVC弯头的另一端连接沿水平方向布设的第二PVC水管,第二PVC水管通过连接接头连接第二阀体的进水管,第二阀体的出水管排出的水进入储水箱,所述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均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远离阀体的一端为控制端,控制端位于最高位置时,阀体关闭,控制端位于最高位置以下时,阀体开启,第一阀体的控制杆的控制端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浮球,第二阀体的控制杆的控制端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浮球,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被配置为第一浮球的最高极限位置高于第二浮球的最高极限位置。

进水时,水从第一阀体的进水管流入,并依次流经连接管、第一PVC水管、PVC弯头、第二PVC水管、连接接头和第二阀体,从第二阀体的出水管排出进入储水箱。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由进入储水箱内的水提供的浮力漂浮,正常工作时,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的高度取决于水位的高低,当水位持续上升时,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持续向上运动,从而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阀体的控制杆的控制端向上运动,当浮球达到最高极限位置时,阀体关闭,从而实现对水位的控制;当储水箱内水位降低时,浮球向下运动,从而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阀体的控制杆的控制端向下运动,使得阀体打开补充进水。由于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被配置为第一浮球的最高极限位置高于第二浮球的最高极限位置,因而,当第二阀体关闭时,第一阀体仍处于开启状态,此时水位为正常水位。

当第二浮球出现泄漏或第二阀体出现破损等故障在水位达到第二浮球的最高极限位置时不能使第二阀体关闭时,水位继续持续上升,带动正常工作的第一浮球随水位持续上升,当第一浮球达到最高极限位置时,第一阀体关闭,从而控制水位在第二浮球的最高极限位置,此时水位为极限水位,此极限水位设计距离储水箱上沿有一段安全距离,保证储水箱内的水不会漏出。

第一阀体下部的出水管外径和PVC水管之间的内径一般均为标准品,无法直接相连,连接管的作用是按照上述两个尺寸定制,使连接管的内径与第一阀体出水管配合,而连接段的外径则与第一PVC水管的内孔配合。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连接结构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如密封圈密封结构或胶水密封结构。

所述的连接件可以为连杆或绳索等。

所述的第一阀体的进水管通过螺纹与储水箱连接,第二阀体的进水管通过螺纹与连接接头连接。同样的,上述的螺纹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结构,如密封带密封。

所述的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的结构相同,第一阀体和第二阀体均包括阀体本体、设置于阀体本体内的阀座和设置于阀座轴向一侧的阀芯,阀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阀芯的导向孔,导向孔与阀座同轴设置,阀芯滑动安装于导向孔内,且阀芯与导向孔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控制杆的中部通过转轴可旋转的安装于阀体本体上,并被配置为当控制杆的控制端向上运动时,控制杆的另一端推动阀芯沿导向孔向阀座运动。

优选的,第一浮球和第二浮球均通过连杆连接对应的控制杆的控制端,连杆连接控制杆的一端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控制杆的控制端设置有螺栓连接孔,连杆和控制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螺栓的轴心线与水平面平行。从而固定前,连杆可以绕螺栓的轴心线旋转,以调节浮球相对于阀体的高度,从而可以调节阀体控制的水位的高度,使得阀体可以在不改变安装高度的前提下,适用于不同液位的工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用于频繁进水并需要控制水位的工况,依靠一用一备两个可控制水位的浮球阀,正常情况下由第二阀体作进水和水位控制,若因使用时间太久或其他原因造成第二浮球或第二阀体损坏,第一阀体开始作进水水位控制,储水箱内水位将上升到极限水位,同样不会泄漏到储水箱外,不会造成水资源泄漏和浪费。本装置使用较少成本的方式达到进水水位的双保险,至少延长了一倍的使用寿命,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水箱,2-第一阀体,3-连接管,4-第一PVC水管,5-PVC弯头,6-第二PVC 水管,7-连接接头,8-第二阀体,9-控制杆,10-第一浮球,11-第二浮球,12-阀座,13-阀芯, 14-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双保险浮球式进水装置,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内部的上部设置有第一阀体2,第一阀体2的进水管伸出储水箱1成为储水箱1的进水口,第一阀体2的出水管位于第一阀体2的下部,第一阀体2的出水管通过沿垂直方向布设的连接管3连接沿垂直方向布设的第一PVC水管4,第一PVC水管4连接PVC弯头5的一端,PVC弯头5的另一端连接沿水平方向布设的第二PVC水管6,第二PVC水管6通过连接接头7连接第二阀体8的进水管,第二阀体8的出水管排出的水进入储水箱1,所述的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8均设置有控制杆9,控制杆9远离阀体的一端为控制端,控制端位于最高位置时,阀体关闭,控制端位于最高位置以下时,阀体开启,第一阀体2的控制杆9的控制端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一浮球10,第二阀体8的控制杆9的控制端通过连接件连接第二浮球11,第一浮球10和第二浮球11被配置为第一浮球10的最高极限位置高于第二浮球11的最高极限位置。

进水时,水从第一阀体2的进水管流入,并依次流经连接管3、第一PVC水管4、PVC 弯头5、第二PVC水管6、连接接头7和第二阀体8,从第二阀体8的出水管排出进入储水箱1。第一浮球10和第二浮球11由进入储水箱1内的水提供的浮力漂浮,正常工作时,第一浮球10和第二浮球11的高度取决于水位的高低,当水位持续上升时,第一浮球10和第二浮球11持续向上运动,从而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阀体的控制杆9的控制端向上运动,当浮球达到最高极限位置时,阀体关闭,从而实现对水位的控制;当储水箱1内水位降低时,浮球向下运动,从而通过连接件带动对应阀体的控制杆9的控制端向下运动,使得阀体打开补充进水。由于第一浮球10和第二浮球11被配置为第一浮球10的最高极限位置高于第二浮球 11的最高极限位置,因而,当第二阀体8关闭时,第一阀体2仍处于开启状态,此时水位为正常水位。

当第二浮球11出现泄漏或第二阀体8出现破损等故障在水位达到第二浮球11的最高极限位置时不能使第二阀体8关闭时,水位继续持续上升,带动正常工作的第一浮球10随水位持续上升,当第一浮球10达到最高极限位置时,第一阀体2关闭,从而控制水位在第二浮球 11的最高极限位置,此时水位为极限水位,此极限水位设计距离储水箱1上沿有一段安全距离,保证储水箱1内的水不会漏出。

第一阀体2下部的出水管外径和PVC水管之间的内径一般均为标准品,无法直接相连,连接管3的作用是按照上述两个尺寸定制,使连接管3的内径与第一阀体2出水管配合,而连接段的外径则与第一PVC水管4的内孔配合。并且本实用新型中各部件的连接结构间均设置有密封结构,如密封圈密封结构或胶水密封结构。

所述的连接件可以为连杆或绳索等。

所述的第一阀体2的进水管通过螺纹与储水箱1连接,第二阀体8的进水管通过螺纹与连接接头7连接。同样的,上述的螺纹连接处也设置有密封结构,如密封带密封。

所述的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8的结构相同,第一阀体2和第二阀体8均包括阀体本体、设置于阀体本体内的阀座12和设置于阀座12轴向一侧的阀芯13,阀体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阀芯13的导向孔,导向孔与阀座12同轴设置,阀芯13滑动安装于导向孔内,且阀芯13 与导向孔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控制杆的中部通过转轴可旋转的安装于阀体本体上,并被配置为当控制杆的控制端向上运动时,控制杆的另一端推动阀芯13沿导向孔向阀座12运动。

优选的,第一浮球10和第二浮球11均通过连杆连接对应的控制杆的控制端,连杆连接控制杆的一端设置有螺栓连接孔,控制杆的控制端设置有螺栓连接孔,连杆和控制杆通过螺栓14固定连接,螺栓14的轴心线与水平面平行。从而固定前,连杆可以绕螺栓14的轴心线旋转,以调节浮球相对于阀体的高度,从而可以调节阀体控制的水位的高度,使得阀体可以在不改变安装高度的前提下,适用于不同液位的工况。

本实用新型用于频繁进水并需要控制水位的工况,依靠一用一备两个可控制水位的浮球阀,正常情况下由第二阀体8作进水和水位控制,若因使用时间太久或其他原因造成第二浮球11或第二阀体8损坏,第一阀体2开始作进水水位控制,储水箱1内水位将上升到极限水位,同样不会泄漏到储水箱1外,不会造成水资源泄漏和浪费。本装置使用较少成本的方式达到进水水位的双保险,至少延长了一倍的使用寿命,具有相当现实的意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