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0377发布日期:2019-09-20 21:5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配件领域,其特别涉及一种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广泛实用,人们使用电子设备的场合、时间越来越多。手机支架可以帮助使用者固定住手机,以为使用者提高更好的手机使用体验。但是现有的手机支架体积较大且其放置角度不可调整,因此,不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也无法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做放置角度的调整,因此,亟待提供一种可便于收纳及多角度调节的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支架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折叠收纳及调节支撑角度的支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支架,其包括主体及与主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板,在第一转动板远离所述主体的相对一端设有连接板、第二转动板,所述连接板包括相对两端,其一端与第一转动板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板转动连接,在所述主体上设有固定件,以活动固定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以使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转动板在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方向垂直的平面之上的投影图案为形状可变的多边形,所述第一转动板远离第二转动板的一面构成与电子设备接触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板及由所述第一支撑板向外延伸形成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所述弧形板及所述固定件表面设有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相对的两主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板在与所述弧形板的弯曲延伸方向同侧的一主表面上设有所述固定件,另一主表面设有防滑垫。优选地,所述第一转动板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内,所述第一转动板还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弧形板朝向第一转动板的一端设有延伸部,所述第一转动板包括设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之上设有通孔,在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延伸部设有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抵持位,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且两端分别对应抵持在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延伸部之上的抵持位。

优选地,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弧形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相对的两个主表面,所述固定件设置在至少一所述主表面之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

优选地,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方向一致。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以实现相对转动,在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三转动轴以实现相对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三转动轴为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凸起;或所述固定件为开设在所述主体之上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形状相匹配;或所述固定件包括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件的卡扣结构相匹配的扣合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所述支架包括主体及与主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板,在所述第一转动板远离所述主体的相对一端设有连接板、第二转动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可以通过连接所述连接板相对两端的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以及主体之间的转动关系,从而调整所述第一转动板可承载电子设备的角度。基于在所述主体上设置的固定件,以活动固定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以使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转动板在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方向垂直的平面之上的投影图案为形状可变的多边形。使用者能够根据需求,通过调整所述第二转动板活动固定的所述固定件的位置,从而可实现对第一转动板承载所述电子设备的面的角度,从而为电子设备提供有效的支撑。当需要收纳时,上述结构可便于使用者快速折叠收纳。上述支架组装简单,其制备成本低,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B图是图1A中所示支架用以支撑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所示支架的主视示意图。

图2C是图2A中所示支架的后视示意图。

图3A是图2C中A处所示放大示意图。

图3B是图2C中B处所示放大示意图。

图4A是图2A中所示支架的左视示意图。

图4B是图4A中所示支架的以一个角度支撑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4C是图4A中所示支架的以另一个角度支撑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支架;11、主体;12、第一转动板;13、第二转动板;14、连接板;18、固定件;90、电子设备;

20、支架;21、主体;211、第一支撑板;212、弧形板;213、第二支撑板;214、转动件;215、防滑垫;219、延伸部;22、第一转动板;221、转动部;222、通孔;23、第二转动板;24、连接板;271、抵持位;28、固定件;291、第一转动轴;292、第二转动轴;293、第三转动轴;201、第一主表面;202、第二主表面;

40、支架;41、主体;411、第一支撑板;4111、固定件;412、弧形板;413、第二支撑板;4131、固定件;414、转动件;42、第一转动板;43、第二转动板;44、连接板;

T0、T1及T2、多边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A,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架10,所述支架10可用于为电子设备90提供支撑,所述电子设备90包括但不受限于手机、平板、轻薄化显示器等。所述支架10可包括主体11及与主体11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板12,在所述第一转动板12远离所述主体11的相对一端设有连接板14、第二转动板13。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板12可直接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支撑。

如图1A中所示,所述连接板14包括相对两端,其一端与第一转动板12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第二转动板13转动连接。

可选地,进一步结合图1B中所示,在所述主体11上还设有多个固定件18,以活动固定所述第二转动板13远离所述连接板14的一端,以使所述主体11、所述第一转动板12、所述连接板14及所述第二转动板13在与所述第一转动板12的转动方向垂直的平面之上的投影图案为形状可变的多边形T0,其中,多边形T0可为任意的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所述多边形T0的具体形状可基于所述第二转动板13远离所述连接板14的一端活动固定在主体11上多个固定件18的位置而变化,从而可进一步改变由所述主体11、所述第一转动板12、所述连接板14及所述第二转动板13构成的多边形T0。

如图1B中所示,所述第一转动板12远离第二转动板13的一面构成与电子设备90接触的表面。通过调整所述第二转动板13远离所述连接板14的一端与多个所述固定件18之间的位置关系,可调整所述第一转动板12承载电子设备90的表面的角度,从而可满足使用者对电子设备90不同支撑角度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A及图1B中所示,所述固定件18为凸起。所述凸起的数量为双数,所述凸起可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11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18还可为开设在所述主体11之上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转动板13远离所述连接板14的一端形状相匹配。

请参阅图2A,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提供一支架20,所述支架20与第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支架10的区别在于:所述主体21包括第一支撑板211及由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向外延伸形成的弧形板212。具体地,所述弧形板212向所述电子设备90置入的方向延伸并弯曲成一定的弧度。

进一步结合图2B、图2C及图3中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与所述第一转动板22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板212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1远离所述连接板24一端。所述第一支撑板211包括相对的两主表面,在与所述弧形板212的弯曲延伸方向同侧的一主表面上设有固定件28。而在所述第一支撑板211的另一个主表面上设有防滑垫215,所述防滑垫215可使所述支架20更为稳定地放置在桌面或其他待放置的平面之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212及所述固定件28与所述电子设备(图未示)接触的表面均设有防滑层(图未示),所述防滑层的设置可提高电子设备置放的稳定性。

如图2A及图2B中所示,所述第一转动板22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之内,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1转动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所述支架20收纳状态时的整体尺寸,从而方便使用者携带或收纳所述支架20。

请继续参阅图2A-图2C中所示,所述主体21还包括第二支撑板213,所述第一支撑板211远离所述弧形板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3通过转动件214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2B中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板213包括相对的两个主表面,所述固定件28设置在至少一所述主表面之上。如图2B及图2C中所示,所述固定件28可设置在相对的第一主表面201及第二主表面202之上,具体地,在第一主表面201之上设有四个固定件28,所述固定件28两两成一对,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20的中心线P的两侧;而在第二主表面202之上设有两个固定件28,所述固定件28也可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架20的中心线P的两侧。

如图2A-2C中所示,所述弧形板212朝向第一转动板22的一端设有延伸部219。如图2B中所示,所述第一转动板22为类“H”型结构,所述第一转动板22包括设于所述延伸部219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之间的转动部221。所述转动部221可与所述延伸部219、所述第一支撑板211转动连接。如图2B中所示,所述转动部2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部221相对于所述支架20的中心线P对称设置。

请参阅图2C及图3A-图3B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221可与所述延伸部219、所述第一支撑板211转动连接的具体结构是:在所述转动部221上开设有通孔222,在所述第一转动板22与所述延伸部219设有与所述通孔222相匹配的抵持位271,结合图3A中所示,所述支架20包括第一转动轴291,所述第一转动轴291穿过所述通孔222且两端分别对应抵持在所述第一转动板22与所述延伸部219之上的抵持位271。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所述第一转动板22、所述连接板24及所述第二转动板23之间的灵活转动,结合图2C及图3B中所示,在所述第一转动板22与所述连接板24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292以实现相对转动,在所述第二转动板23与所述连接板24之间设有第三转动轴293以实现相对转动。如图2B及图2C中所示,所述第二转动轴292及所述第三转动轴293更优地为平行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些所述第一转动轴291、所述第二转动轴292、所述第三转动轴293为平行设置。也即,所述主体21与所述第一转动板22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转动板22与所述连接板24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二转动板23与所述第一转动板22的转动方向均一致。这样的设置可提高使用者在使用支架20的过程中的操作体验。

为了使所述支架20质量更小,便于携带,所述第一转动板22与所述第二转动板23包括“口”字型镂空结构。镂空结构的设置可进一步减少所述支架20的整体重量。

可选地,结合图4A、图4B及图4C中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3之间的转动角度α具体为0°-180°。可基于所述支架20所要承载的电子设备90的重量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3之间的紧固程度。进一步,基于所述固定件28设置的位置不同,所述第二支撑板21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之间的转动角度α也会对应不同,也即由所述第一支撑板211、第二支撑板213、所述第一转动板22、所述连接板24及所述第二转动板23之间构成多边形的具体形状也不相同。

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所述固定件28可凸起,还可为开设在所述主体11之上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转动板13远离所述连接板14的一端形状相匹配。

更进一步地,在一些特殊的实施例中,为了使所述支架更为牢固,所述固定件28还可包括卡扣结构(图未示),所述第二转动板23远离所述连接板24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固定件28相匹配的扣合件(图未示),以实现所述固定件28与所述第二转动板23之间的扣合。

具体如图4B及图4C中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2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13之间的转动角度α对应为180°及124°,所对应构成的多边形T1及多边形T2的具体形状也不相同。

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支架40,所述支架4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架10、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所述支架20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板411与所述弧形板412弯曲延伸方向同侧的一主表面设置有所述固定件4111。所述固定件4111的作用与上述第一实施例所提及的固定件18、所述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件28的作用相同。

在所述第二支撑板413的两个相对主表面之上也设有固定件4131。所述第一支撑板4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13之间设有转动件414,所述转动件414的紧固程度可以依据所述支架40的使用需求做相应的调整。

有关第一转动板42、第二转动板43及连接板44的相关限定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的相关内容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支架,用于支撑电子设备,所述支架包括主体及与主体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板,在所述第一转动板远离所述主体的相对一端设有连接板、第二转动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可以通过连接所述连接板相对两端的第一转动板、第二转动板以及主体之间的转动关系,从而调整所述第一转动板可承载电子设备的角度。基于在所述主体上设置的固定件,以活动固定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以使所述主体、所述第一转动板、所述连接板及所述第二转动板之间在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方向垂直的平面之上的投影图案为形状可变的多边形。使用者能够根据需求,通过调整所述第二转动板活动固定的所述固定件的位置,从而可实现对第一转动板承载所述电子设备的面的角度,从而为电子设备提供有效的支撑。当需要收纳时,上述结构可便于使用者快速折叠收纳。上述支架组装简单,其制备成本低,便于广泛推广使用。

(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包括第一支撑板及弧形板,其中,所述弧形板也与电子设备接触,从而可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更稳定的置放支撑。通过在所述弧形板及所述固定件表面设有防滑层,可提高电子设备置放的稳定性。

(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相对的两表面,在与所述弧形板弯曲延伸方向相同的一表面上设有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转动板部分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内,所述第一转动板还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关系,可提高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连接灵活度,从而给予使用者更优的使用体验。

(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弧形板朝向第一转动板的一端设有延伸部,所述第一转动板包括设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的转动部,所述转动部之上设有通孔,在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延伸部设于与所述通孔相匹配的抵持位,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所述通孔且两端分别对应抵持在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延伸部之上的抵持位。通过所述延伸部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延伸部的转动灵活度,提高所述支架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

(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远离所述弧形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转动件实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包括相对的两个主表面,所述固定件设置在至少一所述主表面之上。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的转动角度为0°-180°。所述第二支撑板的设置,可提高所述支架可调整角度的数量,从而可满足使用者不同角度支撑支架的使用需求。

(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转动方向、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第一转动板的转动方向一致。在所述第一转动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轴以实现相对转动,在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第三转动轴以实现相对转动。这样的设置可便于所述支架支撑电子设备的角度的调整。

(7)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件为凸起;或所述固定件为开设在所述主体之上的凹槽,其中,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第二转动板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形状相匹配。所述固定件中不同结构的设定,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电子设备的支撑,并可进一步提高所述支架的广泛适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