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心可调机床地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1558发布日期:2019-10-13 01:01阅读:1046来源:国知局
自定心可调机床地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床配件。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

数控机床底部一般设有四个地脚进行安装,机床地脚一般是起到承重及高度调节的作用,而现有的机床地脚往往是功能单一型,不能调节、拆卸不便、或者不可自动调节定心。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装、调节、拆卸便捷且能自定心的机床地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定心可调机床地脚,包括螺杆、底座和螺母,所述螺杆沿其轴心由下至上为球头端、螺纹部以及调节端,所述底座顶面具有能与球头端契合的凹半球面,所述螺母与螺杆螺纹连接,用于将所述螺杆锁定在机床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具有第一通孔,压盖通过螺钉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球头端穿过压盖的第一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为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所述螺杆的球头端与螺纹部之间具有环状突出,所述环状突出位于阶梯孔的大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阶梯孔的小孔直径大于螺杆螺纹部直径并小于螺杆环状突出外径,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直径大于螺杆环状突出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棱台状。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面具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顶部的调节端为六方头。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具有沿轴心设置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凹半球面位于底座顶面正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螺母为六角螺母。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球头端的螺杆与具有凹半球面的底座进行配合安装,实现了自动确定重心点安装,能自适应倾斜的地面安装,无需对底座进行额外处理,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通过扳手转动螺杆即可完成机床整体平衡调节,具有调节方便的特点;此外,设置与底座固定连接的压盖,使得机台搬运时底座能与螺杆整体进行移动,而不需要分别进行移动,且压盖能限定螺杆相对于底座的最大偏转角度,防止意外情况下螺杆与底座零件的分离造成其他损伤,从而提高本实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时沿底座对角线的竖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杆;2、底座;3、螺母;4、压盖;11、球头端;12、螺纹部;13、调节端;14、环状突出;15、第二通孔;21、凹半球面;22、凹槽;41、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定心可调机床地脚,包括螺杆1、底座2和螺母3,所述螺杆1沿其轴心由下至上为球头端11、螺纹部12以及调节端13,所述底座2顶面具有能与球头端11契合的凹半球面21,所述螺母3与螺杆1螺纹连接,用于将所述螺杆1锁定在机床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机床底部钻出与能与螺杆1配合的螺孔,然后将所述底座2放置在地面上,其后将螺杆1与机床的螺孔连接,并将机床床身逐步调整至水平状态,最后从螺杆1顶部接入螺母3并拧紧,限定螺杆1与机床的位置。

螺杆1的球头端11与底座2上的内凹半球面21配合,可以保证地面不平整的情况下底座2底面与地面充分接触且螺杆1能与底座2紧密配合,起到自动确定重心点的作用。

优选地,还包括压盖4,所述压盖4具有第一通孔41,压盖4通过螺钉与底座2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球头端11穿过压盖4的第一通孔41;设置压盖4,使得螺杆1相对于底座2倾斜安装时,压盖4内第一通孔41侧壁可限定螺杆1的倾斜角度,防止倾斜角度过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41为上小下大的阶梯孔,所述螺杆1的球头端11与螺纹部12之间具有环状突出14,所述环状突出14位于阶梯孔的大孔中。

优选地,所述阶梯孔的小孔直径大于螺杆1螺纹部12直径并小于螺杆1环状突出14外径,所述阶梯孔的大孔直径大于螺杆1环状突出14外径,所述阶梯孔的打孔深度大于圆环突出14的厚度。

压盖4安装应该在螺杆1与底座2对接后,从螺杆1上方往下套入压盖,使压盖4底面底部底座2顶面,其后利用螺钉将压盖4和底座2进行紧固连接,压盖4安装完成后,再进行螺杆1与机床的连接;由于阶梯孔的大孔直径大于螺杆1环状突出14外径且阶梯孔的小孔直径大于螺杆1螺纹部12,使得螺杆1在压盖4中可倾斜摆动,进而使得螺杆1的球头端11能在底座2的凹半球面21中倾斜摆动,从而令底座2能配合底面倾斜度,起到自动确定重心点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底座2为顶面为正方形的棱台状,其棱线倒圆角,所述压盖4为棱线倒圆角的棱柱状,其底面与底座2顶面形状大小一致,所述压盖4沿第一通孔41圆周阵列有4个第一螺孔,所述底座2顶面顶面设有与压盖4第一螺孔位置对应的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通过螺钉紧固连接进而将压盖4固定在底座2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2底面具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为十字形;在特定情况下如地形变动时,底座2需要旋转进行旋转,可通过凹槽22插入杆类工具进行转动调节;设置十字形的凹槽22可以从底座22四侧插入工具调节,具有调节方便的特点。

优选地,所述螺杆1顶部的调节端13为六方头;采用扳手转动六方头使得螺杆1转动,进而使螺杆1在与其螺纹连接的机床中进行升/降运动,实现机床单边高度的快速调整,直至机床整体达到平衡状态,最后,再用扳手将螺母3拧紧将螺杆1固定在机床上即可完成整个调节过程,过程中仅通过扳手等工具转动螺母即可完成调整,具有调节方便的特点。

优选地,所述螺杆1具有沿轴心设置的第二通孔15;所述第二通孔15为螺纹孔,第二通孔15属于需求设计的预留孔,由于部分机床需要打地基进行固定处理,此时可弃置底座2,直接利用地基中的预埋螺杆与第二通孔15连接即可完成机床安装,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更广。

优选地,所述凹半球面21位于底座2顶面正中部。

优选地,所述螺母3为六角螺母3。

本实用新型采用具有球头端11的螺杆1与具有凹半球面21的底座2进行配合安装,实现了自动确定重心点安装,能自适应倾斜的地面安装,无需对底座进行额外处理,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通过扳手转动螺杆1即可完成机床整体平衡调节,具有调节方便的特点;此外,设置与底座2固定连接的压盖4,使得机台搬运时底座2能与螺杆1整体进行移动,而不需要分别进行移动,且压盖4能限定螺杆1相对于底座2的最大偏转角度,防止意外情况下螺杆1与底座2零件的分离造成其他损伤,从而提高本实用的可靠性。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