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阀壳体、阀座和柔性阀膜的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71966发布日期:2019-11-29 18:35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包括阀壳体、阀座和柔性阀膜的止回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括阀壳体、阀座和柔性阀膜的止回阀。



背景技术:

具有柔性阀膜的这种止回阀特别用在机动交通工具中,并且例如在制动力放大器上使用,其中这些止回阀安装在真空存储器和真空源之间。在此,止回阀防止流体(特别是空气)从真空源朝向真空存储器的方向回流,使得即使在关闭真空源时也保持负压并且保证制动力助力(bremskraftunterstützung)。

一方面,这种止回阀通常应具有低的开启压力,以确保快速打开阀,使得流体可以沿流通方向流过止回阀。另一方面,需要在截止方向上具有良好的耐压性,以便确保例如在故障点火(fehlzündung)时提供充分保护防止压力冲击。

为打开和关闭止回阀,构造在阀壳体内部的、在其上布置有阀膜的阀座具有多个排出开口,这些排出开口在截止方向上被阀膜闭合并且在流通方向上开启。例如,具有圆形排出开口的阀座是已知的。在阀壳体2a上的这种阀座28例如在图1中示出。该阀座具有六个圆形的通孔作为排出开口30。然而,这具有的缺点是,一方面,流动横截面未被理想地利用,并因此在止回阀内产生高的压力损失。但是,在扩大排出开口的情况下则不能确保在故障点火时提供充分保护以防止压力冲击。在排出开口较小的情况下,这些排出开口在很大程度上抵抗压力冲击,然而流动阻力却显著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止回阀,该止回阀在上述方面得到改进。

该任务通过具有以下所述的特征的止回阀得以实现。有利的实施形式从以下所述的内容中获悉。

止回阀包括阀壳体和阀座,该阀壳体具有圆柱形部分,该阀座在该圆柱形部分中形成、垂直于该圆柱形部分的纵向轴线取向。阀座具有排出开口。柔性阀膜布置在阀座上,该柔性阀膜被构造成用于至少部分地开启排出开口,以便允许流体在第一方向上,即在止回阀的流通方向上流经圆柱形部分,或被构造成用于闭合排出开口,以便防止流体在第二方向上,即在止回阀的相反方向或截止方向上流经圆柱形部分。根据本实用新型,排出开口由两个相对平行的曲线段界定。

在迄今为止的具有良好的耐压力冲击性的阀座中,排出开口选择得很小。令人惊讶地,现在能确定,通过由两个相对平行的曲线段界定的排出开口既能实现低的流动阻力,又能实现良好的耐压力冲击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两个相对平行的曲线段”还包括以下这些情况,其中线段不是精确地平行延伸和/或曲线的弯曲半径彼此略微偏差。特别地,曲线段是圆锥曲线的线段,即圆、椭圆、抛物线或双曲线的一部分。

在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排出开口被构造成扇环(kreisringsektor)。在这种情况下,曲线段是圆的一部分。

有利地,阀座与阀壳体被构造成一体。

排出开口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外接圆(umfangskreis)上。在本实施形式中,排出开口与布置在其间的隔片(steg)形成整圆。

在一种实施形式中,排出开口布置在至少两个外接圆上。

有利地,排出开口在径向方向上具有比在圆周方向上更小的排出开口的延伸。“排出开口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被理解成相对平行的曲线段的间距。“排出开口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被理解成在平行的曲线段之间居中地延伸的线的弧长。通过这种结构形式来提高止回阀的耐压力冲击强度。

在一种实施形式中,阀座具有八个排出开口。在这种情况下,阀座可以在径向内圆周中具有四个排出开口,并且在外圆周中具有四个或八个排出开口。

隔片可以在排出开口之间径向向外延伸。

两个径向相邻的排出开口之间的间距可以小于排出开口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

特别地,两个在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排出开口之间的间距小于排出开口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的50%。

附图说明

下面将借助实施例的描述并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进行更详细的阐述。分别以示意性的原理图示出:

图1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止回阀的具有通孔的阀壳体,

图2以纵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的具有八个扇环形排出开口的阀壳体,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阀座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止回阀的具有十个扇环形排出开口的阀壳体,

图6示出了根据图5的阀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以横截面图示出了止回阀8。止回阀8包括阀壳体2a,该阀壳体在组装状态下与壳体端部件2c压力密封地闭合。阀壳体2a具有圆柱形部分3,阀座28被构造在圆柱形部分3中且垂直于圆柱形部分3的纵向轴线l取向并且具有排出开口30。在本例中,阀座28与阀壳体2a被构造成一体。

止回阀8具有第一接头4a和第二接头4b以用于集成到引导流体6(在本例中为空气,用箭头6表示)的管路系统中,例如用于集成在机动交通工具的制动力放大器中。

此外,止回阀8还包括柔性阀膜10,在本例中是盘形阀膜10,该阀膜布置在阀座28上。阀座28具有保持件,在本例中是销形状的在圆柱形部分3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突起32,以用于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保持柔性阀膜10。另外,阀膜10固定在阀壳体2a和壳体端部件2c之间。销32啮合进阀膜10的通孔12中。柔性阀膜10被构造成用于至少部分地开启排出开口30,以便允许流体6在第一方向上流经圆柱形部分3,更确切地说,从第一接头4a流到第二接头4b,或被构造成用于闭合排出开口30,以便防止流体6在第二方向上流动,即从第二接头4b流到第一接头4a。

图3以斜视图示出了第一实施形式中的阀壳体2a。阀座28在中心具有突起32。排出开口30围绕突起32被布置在两个圆周上。排出开口30被隔片34彼此间隔开。排出开口30中的每一个均被构造成扇环。在这种情况下,四个四分之一圆的扇环分别布置在一个圆周上,使得它们形成被隔片34中断的整圆。隔片34从突起32径向向外延伸。

在图4中示出了本实施形式的阀座28的俯视图。在径向方向r上,排出开口30之间的间距小于排出开口的开口宽度,该开口宽度表示排出开口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e2。然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排出开口30之间的间距也可以等于或大于排出开口的开口宽度。排出开口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e2小于排出开口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e1。在本实施形式中,所有排出开口30在径向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均相同。排出开口30的这种实施形式和布置能够同时实现高的反冲强度和低的流动阻力。

图5以斜视图示出了第二实施形式中的阀壳体2a。阀座28在中心也具有突起32。排出开口30围绕突起32被布置在两个圆周上。排出开口30被隔片34彼此间隔开。排出开口中的每一个被构造成扇环。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四分之一圆的扇环布置于径向的内圆周。八个八分之一圆的扇环布置于径向的外圆周。图6示出了本实施形式的阀座28的俯视图。

参考标记列表

2a阀壳体

2c壳体端部件

3圆柱形部分

4a第一接头

4b第二接头

6流体

8止回阀

10阀膜

12通孔

28阀座

30排出开口

32突起

34隔片

e1排出开口在圆周方向上的延伸

e2排出开口在径向方向上的延伸

r径向方向

s对称轴

u圆周方向

l纵向轴线的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