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袖筒式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1321发布日期:2019-11-06 00:20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袖筒式空气弹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具体说是一种新型袖筒式空气弹簧。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商用车空气弹簧采用的全浮式驾驶室悬架,一般由前悬空气弹簧、后悬空气弹簧、横向稳定杆组成,前后悬空气弹簧结构一般为双吊耳结构,通过螺栓连接空气弹簧的吊耳与稳定杆。此种结构行驶恶劣路况时,会出现减振部件受力不均匀,而导致衬套变形、脱出、胶囊磨损等失效现象,缩短汽车及其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停工时间,减低汽车的营运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袖筒式空气弹簧。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袖筒式空气弹簧,包括下垫板和上垫板,把减振块通过压装机压入到上垫板内,用铆钉把上垫板与下垫板铆接在一块,用压装机将压槽压入到铆接好的半成品上,用压装机通过压装工装,把快插接头压入到尼龙壳体内,按顺序将尼龙防护环、金属压环二套入到胶囊的一端, 通过金属压环把下垫板与胶囊固定良好进行扣压,在胶囊的另一端安装金属压环一,通过金属压环把尼龙壳体与胶囊固定良好进行扣压,扣压完毕后,通过翻边工装进行翻边,并组装O型圈,组装筒式减振器,安装O型圈一,通过压装工装,用螺母进行打紧密封。

通过以上设置,组装筒式减振器11后形成一个密封的柔性空间,通过充入压缩气体(气压在0.5MPa-0.9MPa),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来实现弹性作用。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方案比目前的双吊耳空气弹簧结构相比,在车辆行驶恶劣路况时,用螺栓把上下垫板组件与车辆连接,接触面积增大,使各部件连接处接触应力均匀,由于减振块的缓冲作用,减少减振部件受力不均匀而且导致的产品失效。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袖筒式空气弹簧,包括下垫板1和上垫板2,把减振块12通过压装机压入到上垫板2内,用铆钉13把上垫板与下垫板1铆接在一块,用压装机将压槽3压入到铆接好的半成品上,用压装机通过压装工装,把快插接头10压入到尼龙壳体8内,按顺序将尼龙防护环5、金属压环二4套入到胶囊6的一端, 通过金属压环4把下垫板1与胶囊6固定良好进行扣压,在胶囊的另一端安装金属压环一7,通过金属压环7把尼龙壳体8与胶囊6固定良好进行扣压,扣压完毕后,通过翻边工装进行翻边,并组装O型圈9,组装筒式减振器11,安装O型圈一14,通过压装工装,用螺母进行打紧密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