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松动螺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878发布日期:2019-08-16 21:53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防松动螺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紧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防松动螺母。



背景技术:

螺栓螺母组件在日常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各种构件的安装与紧固,现有的螺母为带内螺纹的螺母,安装与拆卸容易,但防松动与防震功能较差;如日本的哈德洛克螺母在高铁、发动机等处使用时容易受热膨胀,受热膨胀后螺母会松动,且在正常使用拧紧后会在两个螺母和螺栓上画一条竖直的线,检修人员在检查时如果发现线有偏移,则需要重新拧紧,随时检修使得劳动强度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螺母存在的受热膨胀后螺母易松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防松动螺母,其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操作简单方便,能够防松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松动螺母,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螺柱和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缩紧切槽并延伸至螺柱,所述螺柱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螺母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配合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上的凸台为偏心凸台。

进一步地,所述缩紧切槽均匀分布有二至六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母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防松脱法兰,所述防松脱法兰与第一螺母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母上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卡槽口,所述卡槽上安装有防雨罩,所述防雨罩上设有与卡槽口数量及位置对应的卡爪。

进一步地,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第一螺母上增加螺柱和外螺纹,第二螺母上设置与螺柱相配合的第一凹槽和内螺纹,在拧紧后可增大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松动;

2、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且在凸台上设有缩紧切槽,在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拧紧过程中,缩紧切槽会向内收缩而“抱紧”螺栓,从而增大了螺栓与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松动;

3、第一螺母上的凸台为偏心凸台,当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拧紧时,即形成螺母内楔子的作用,迫使螺栓和螺柱有稍许变形,增大了外螺纹与内螺纹之间的摩擦力,防止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之间松动;

4、第二螺母与螺栓安装时还安装有防雨罩;防雨罩可防止雨水顺着螺纹配合处进入第一螺母内,避免了第一螺母内的缩紧切槽处被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螺母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螺母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螺母;2、防松脱法兰;3、螺柱;4、外螺纹;5、凸台;6、第一凹槽;7、第二凹槽;8、第二螺母;9、缩紧切槽;10、内螺纹;11、螺栓;12、缝隙;13、卡槽;14、防雨罩;15、卡爪;16、卡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防松动螺母,包括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8,所述第一螺母1的一侧端面上设有螺柱3和凸台5,所述螺柱3和凸台5均为空心结构,所述凸台5上设有缩紧切槽9,缩紧切槽9从凸台5的端面开始切割,一直延伸到螺柱3上,切割螺柱3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之间即可,所述螺柱3的外侧设有外螺纹4;所述第二螺母8上设有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所述第一凹槽6和第二凹槽7上下相邻,第一螺母1上的凸台5与第二凹槽7相互配合安装,螺柱3与第一凹槽6相互配合安装,所述第一凹槽6上设有内螺纹10,所述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8配合安装;缩紧切槽9的数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数量太少,达不到缩紧并阻止第二螺母8松动的效果,数量太多容易破坏凸台5和螺柱3的强度。

实施例2:

一种防松动螺母,所述第一螺母1上的凸台5为偏心凸台;所述凸台5与第一螺母1为一体结构;所述缩紧切槽9均匀分布有二至六个;所述第一螺母1的另一侧端面上设有防松脱法兰2,所述防松脱法兰2为空心结构,且防松脱法兰2与第一螺母1为一体结构,防松脱法兰2可防止震动时会使第二螺母8与第一螺母1松动、松脱,从而进一步达到不松动的效果。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螺母8上还设有卡槽13,所述卡槽13上设有两个以上的卡槽口16,所述卡槽13上安装有防雨罩14,所述防雨罩14上设有与卡槽口16数量及位置对应的卡爪15;防雨罩14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安装时将防雨罩14通过卡爪15卡在卡槽口16上,转动防雨罩14,使卡爪15与卡槽口16错开,防雨罩14可防止雨水顺着螺纹配合处进入第一螺母1上,避免了第一螺母1被腐蚀;所述外螺纹4与内螺纹10之间为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

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4所示,将螺栓11套在被安装物体上,然后将第一螺母1旋入螺栓11上,再将第二螺母8旋入第一螺母1上,第一螺母1上的凸台5旋入第二螺母8上的第二凹槽7内,而第一凹槽6上的内螺纹10套在螺柱3上的外螺纹4上,且凸台5上还设有缩紧切槽9;第一螺母1上的凸台5制造时采用偏心加工,第二螺母8则是正常的中心圆形加工,当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8拧在一起,即形成螺母内楔子的作用,从而实现了防松动的效果。

由于第一螺母1上的凸台5为偏心凸台,拧紧时凸台5与第二凹槽7之间会留有一处缝隙12,但在缩紧切槽9的作用下,第一螺母1上的内螺纹会向内收缩而“抱紧”螺栓11上的螺杆,再通过第一凹槽6上的内螺纹10与螺柱3上的外螺纹4配合拧紧,内柔外刚(即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8可采用不同硬度材质)的螺纹增加摩擦力,能够耐低温、耐高温、抗强震动,达到不会松动的效果;因此位于螺栓11上的第一螺母1和第二螺母8即使在发生高强度发热的情况下,也不会松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