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877发布日期:2019-08-16 21:53阅读:6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窑。



背景技术:

窑鸡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闽菜系。因窑鸡的肉嫩鲜香、色泽金黄、滋味别致,备受人们喜爱。山野田头的窑鸡方法就是把泥块垒砌成窑状,放柴火烧到通红为止,再把腌制好的鸡用荷叶或锡纸包好放入窑内,然后把窑敲塌埋住鸡,再在外面铺盖一层生泥,防止热量流失。约半小时后,挖开窑堆,取出鸡,窑鸡就做好了。这种方法娱乐性较强,但是缺点和弊端非常多:首先其局限于天气,下雨天或无法取到泥块无法制作;非常不卫生,窑泥有可能受过污染,窑鸡可能沾染灰尘泥土,无法上餐桌和堂食;无法批量生产,只用于娱乐;保质期短无包装,不能普及销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健康、传统、温度可控、烟雾排放迅速干净、节省燃料、存取食物方便、能保持食物营养和水分、提高食物口感的土窑。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土窑,包括窑头、窑身、窑座、窑镗罩、窑胆和泥球,窑体由所述窑头和所述窑身一体成型,所述窑体上部是窑头,窑头顶部设有排烟口;所述窑头下面连接窑身,所述窑身内上部设有吊滑轨道,所述吊滑轨道分别连接多个万向旋转吊轮,所述多个万向旋转吊轮分别连接吊笼顶部;所述窑座沿窑身底部内壁设置,窑座与窑体内壁连接,窑座分为外圈和内圈,外圈和内圈一体成型,窑座外圈上表面为向内向下倾斜面,内圈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内圈上表面设有隔挡,隔挡与所述外圈形成油汁排放沟;所述内圈中部空心区作为存灰区;所述存灰区上面盖有铁桥,所述铁桥上设有窑镗罩,窑镗罩内部空间即为窑镗;在所述窑镗罩外面罩有窑胆,所述泥球置于所述窑胆内表面与所述窑镗罩外表面构成的空间内。

所述窑体和泥球均由天然无污染富硒土和茶水及米酒混合舂至Q弹胶状后,分别填充入对应模型冲压而成。

所述窑头呈拱圆型,所述窑头顶部设有观察窗。

所述吊笼由多层窑梯从上而下设置且通过竖直钢筋焊接而成,每层窑梯均分别由多个水平钢筋圈套接而成。

所述铁桥为栅格状,由钢筋焊接而成。

所述窑镗罩为倒扣圆罩状,由钢筋焊接而成。

所述窑胆为倒喇叭状,由钢筋焊接而成。

所述窑门分为上窑门和下窑门,上窑门和下窑门分别通过上窑门把手和下窑门把手连接门柱。

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在所述窑身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窑体外的温度显示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土窑,绿色、健康、传统,采用天然无污染富硒土制成,土质富含各种矿物质微量元素,清洁卫生。土窑内温度可控恒温,烟雾排放迅速干净。燃烧阶段,泥球和窑壁均吸收储存了足够的热量,放热阶段,泥球和窑壁释放热量烘烤食物,节省了燃料。倒喇叭状的窑胆使泥球吸热和放热均更充分,放热呈放射状,使食物受热均匀。可360度旋转的吊笼更便于存取食物。本实用新型的土窑,窑成的食物,卫生环保,营养不流失,水分不流失,达到肉质丝滑口感脆嫩多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土窑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窑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窑镗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吊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窑头,2:窑身,3:排烟口,4:吊滑轨道,5:万向旋转吊轮,6:吊笼,7:窑胆,8:窑梯,9:窑镗罩,10:泥球,11:存灰区,12:隔挡,13:铁桥,14:窑座,15:上窑门把手,16:上窑门,17:下窑门把手,18:下窑门,19:门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便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用本实用新型的土窑窑鸡步骤如下:

一、窑鸡预处理:

窑鸡的选料是采用足龄足月,健康项鸡宰杀剖净,控干生水10分钟左右,再放入90度水里川水,所述川水就是用钩子钩住鸡的下颚把整只光鸡包括鸡头全部侵入到水里片刻迅速提起。水温不能过高,会烫伤鸡皮,使油渍溢出影响着色,水温低了达不到效果。川水的用处是收皮,去腥,去生水和血水,前期杀菌消毒保证后期质量。然后将姜、葱、蒜和米酒混合涂抹鸡全身内外,并全身按摩,10分钟后用复合料涂抹鸡全身内外并按摩大腿及每一块肌肉,所述复合料为盐、糖、味精混合,也可以混合入其它香料。每30分钟重复上述涂抹操作和按摩一次,1.5小时后用生抽和老抽一同腌制半小时,用锡纸包裹好。

二、制备本实用新型土窑

采集地层深层下的天然无污染富硒土,该层泥土无农药重金属污染,矿物质微量元素尤其是硒元素丰富,我国广西大化县、巴马瑶族自治县、四川宜宾等地均有大面积清洁富硒土壤。将采集的富硒土和茶水及米酒混合舂至Q弹胶状后,填充入模型冲压而成窑体,窑体壁厚30厘米以上,窑体由窑头和窑身一体成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土窑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一)、窑头1:

窑体上部是窑头1,本实施例的窑头1呈拱圆型,容积足够储存窑内产生的烟雾,其内部亦称为储烟区。窑头1大小是根据窑炉的大小及燃料物产生的烟雾量而定的。窑头1顶部设有排烟口3,排烟口3最好设置在窑头1正顶部,以便烟雾直线上升,排放快速干净。所述窑头1顶部还设有观察窗。

(二)、窑身2:窑头1下面连接窑身2,所述窑身2内上部设有吊滑轨道4,吊笼6顶部分别连接多个万向旋转吊轮5,所述多个万向旋转吊轮5分别连接吊滑轨道4。所述吊笼6上分别设有多层窑梯8用于摆放待窑食物。所述窑身2还分别设有上窑门16和下窑门18,上窑门16和下窑门18分别通过上窑门把手15和下窑门把手17连接门柱19,打开上窑门16可以从窑梯8上存取食物,打开下窑门18可以添加燃料到窑镗。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吊笼6采用钢筋焊接而成,每层窑梯8均分别由多个水平钢筋圈套接而成。多层窑梯8从上而下设置且通过竖直钢筋焊接而成吊笼6。每层窑梯8的外边缘与窑体内壁的距离均为10—20厘米。

所述吊笼6能沿吊滑轨道4旋转,使待窑食物均匀受热,取物方便,快速。储烟区不能放置待窑食物。

所述窑身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窑体外的温度显示表,实时显示窑内温度。

(三)、窑座14:

所述窑座14沿窑身2底部内壁设置,窑座14分为外圈和内圈,外圈和内圈一体成型,外圈与窑身2内壁连接,外圈上表面为向内向下倾斜面,内圈上表面为水平面,所述内圈上表面设有隔挡12,隔挡12与所述外圈形成油汁排放沟,用于排放食物掉落的油汁。所述内圈中部空心区作为存灰区11。

(四)、窑镗:

所述存灰区11上面盖有铁桥13,所述铁桥13由钢筋焊接成栅格状,燃料放置在所述铁桥13上。所述铁桥13上设有倒扣圆罩状的窑镗罩9,窑镗罩9由钢筋焊接而成,窑镗罩9内部空间即为窑镗,是燃料燃烧区域,窑镗罩9设有入料口与所述下窑门18对应。所述燃料采用龙眼或荔枝果木,废物利用,取材方便,木质坚硬,燃烧持久火力充足,无烟或者烟量非常少,在燃烧时挥发出浓浓的荔枝或龙眼香味,使窑出来的食物带上果香味。

(五)窑胆7:

在窑镗罩9外面套有窑胆7,且窑胆7比窑镗罩9高,窑胆7内表面与窑镗罩9外表面构成的空间用于放置泥球10。窑胆7视窑身2的大小而设计,小了聚热能不足影响后期热能使用,大了影响空间使用。本实施例窑胆7为倒喇叭状。所述泥球10是采用与窑体相同泥土材料制成球状并经干燥而成。窑胆7内填放泥球10能使窑内火焰分布均匀使窑内受热均匀,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节省能源,加快升温速度。

(六)、泥球10:

泥球10的作用为前期吸收燃料燃烧的热能,后期作用为释放热量。泥球10与窑体制备类似,采集地层深层下的天然无污染富硒土,将采集的富硒土和茶水及米酒混合舂至Q弹胶状后,填充入模型冲压而成。

三、烧窑

将燃料放入窑镗中燃烧,当窑内温度均匀达到200度时,泥球吸收了足够的热量,停止添加燃料。

四、码窑:

烧好窑后,打开排烟口排尽烟雾后就可开始码窑。将包好锡纸的待窑食物放置在窑梯8上,放置的待窑食物要左右上下交叉错开,相邻待窑食物间距最少5厘米。

五、封窑:

码窑结束后,把上窑门16和下窑门18、排烟口3和观察窗全部关闭,不能有漏热现象。封窑的时长为40分钟,也可视食材而定。封窑后根据温度计的检测温度,通过开关观察窗及时调整窑内温度,保证窑内温度恒温。

六、包装:

窑前包装时使用锡纸包装,锡纸的厚度为18至25微米,过厚热穿透不顺影响产品成色,过薄容易破漏鸡热辐射过强影响食物质量,包装时菱角需按实压紧确保受热时食物膨胀角口张开。出品时拆除锡纸,将鸡和汁分离,采用无菌真空包装,保温保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