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4552发布日期:2019-05-22 02:25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防振装置,尤其是涉及利用基于在内部封入的非压缩性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等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防振装置中的一种,公知有如下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如日本特开2015-102168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所公开的那样,该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设置有在内部封入了非压缩性流体的受压室和平衡室,并且设置有将上述受压室和平衡室相互连通的节流通路。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设置有溢流单元,在因冲击性负载的输入而在受压室产生负压的情况下,该溢流单元通过经由短路通路使得受压室和平衡室连通来抑制气穴(cavitation)。该溢流单元具备对短路通路的连通和切断进行切换的溢流阀,从而使得短路通路因受压室的负压的作用所导致的溢流阀的变形乃至位移而被切换为连通状态。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构造:在输入比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更高频的振动时,为了防止因反共振所导致的节流通路的实际切断而产生高动态弹性化所引起的防振性能的降低,设有与节流通路相比被调谐为更高频的切换通路。由此,即使是在节流通路被实际切断的状态下,由于受压室和平衡室被设为经由切换通路而相互连通的状态,因此可以缓和受压室的实际的封闭所导致的高动态弹性化,并实现低动态弹性化所带来的防振性能的提高。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由于需要用于形成切换通路的空间,并且需要用于对切换通路的连通和切断进行切换的切换阀,因此期望通过更简单且紧凑化的构造来实现作为目的的优良的防振性能。进一步地,虽然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在输入节流通路被调谐的频率的振动时通过使切换阀弹性变形来切断切换通路,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切换机构中,由于切换通路的切断相对于输入而略微延迟,因此有可能通过更迅速地切换切换通路的连通和切断来实现防振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稳定化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0216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全新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能够通过简单且紧凑化的构造实现更优良的防振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此外,可以尽可能地以任意组合来采用在以下所记载的各方式中采用的构成要素。

即,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通过节流通路使得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受压室和平衡室相互连通,并且设置有溢流机构,该溢流机构通过因冲击性负载的输入而在该受压室产生的负压的作用来打开短路通路并使得该受压室与该平衡室连通来抑制气穴,在上述溢流机构中的上述短路通路部分,设置有即使在没有打开该短路通路的状态下也通过比上述节流通路小的通路截面来维持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的连通状态的泄漏通路。

根据被设为按照上述那样的第一方式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由于即使在实际切断节流通路的状态下,受压室和平衡室也可以穿过泄漏通路而维持为连通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获得低动态弹性化所带来的防振效果。而且,由于泄漏通路的通路截面积被设为小于节流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因此在输入节流通路被调谐的频率的振动时,使得穿过节流通路的流体流动比穿过泄漏通路的流体流动进行得更积极,从而有效地发挥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泄漏通路设置于溢流机构的短路通路部分,因此能够实现紧凑化地具备溢流机构和泄漏通路双方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并且能够实现构造的简化等。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为,在第一方式中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配设有分隔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的分隔构件,在该分隔构件中形成上述短路通路,并且设置有被弹性地按压于该分隔构件上并封堵该短路通路的阀体,并设置有通过因冲击性负载的输入而在该受压室产生的负压的作用来解除该阀体向该分隔构件的按压而打开该短路通路并使得该受压室与该平衡室连通来抑制气穴的上述溢流机构,另一方面,上述泄漏通路形成为在该分隔构件中的供该阀体按压的面上进行开口的槽形状。

根据第二方式,通过将泄漏通路形成为在分隔构件中的供溢流机构的阀体按压的面上进行开口的槽形状,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来形成与阀体的开闭无关而将受压室和平衡室维持为连通状态的泄漏通路,并且不需要用于形成泄漏通路的特别的空间,从而能够实现紧凑化的构造。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为,在第二方式中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设置有施力单元,上述施力单元通过对配设于上述短路通路上的上述阀体从上述受压室侧朝向上述平衡室侧进行施力,来将该阀体弹性地按压于上述分隔构件从而通过该阀体封堵该短路通路,并且在该分隔构件的供该阀体按压的面上形成有从该短路通路的开口延伸至比该阀体靠外周处的槽状的上述泄漏通路。

根据第三方式,在通过由施力单元对阀体进行施力而将阀体按压于分隔构件从而通过阀体切断短路通路,并且通过在受压室产生的负压的作用来使阀体克服施力单元的作用力而向受压室侧移动,解除短路通路的阀体所造成的切断而将短路通路切换为连通状态的构造的溢流机构中,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和优良的空间效率来设置泄漏通路。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为,在第三方式中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基础上,在上述分隔构件上设置有容纳上述阀体以及上述施力单元的容纳空间,在该容纳空间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朝向内周侧突出的保持突起部,通过该阀体的外周面和该保持突起部的突出前端之间的抵接在该容纳空间内对该阀体进行定位,并且上述泄漏通路形成于该容纳空间的壁内表面中的沿周向偏离该保持突起部的部分。

根据第四方式,由于容纳空间内的阀体在与施力单元的施力方向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被保持突起部定位,并且泄漏通路设置于沿周向偏离保持突起部的部分,因此泄漏通路的外周端部不会被阀体覆盖,而是在比阀体更靠外周侧稳定地开口,通过泄漏通路稳定地维持受压室和平衡室的连通状态。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为,在第三方式或者第四方式中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基础上,多个上述泄漏通路从上述短路通路的开口朝向外周而形成为放射状。

根据第五方式,通过调节泄漏通路的数量而将各泄漏通路的通路截面积设定为比节流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小,在有效地获得节流通路所带来的防振效果的同时,能够调节在实际切断节流通路的状态下的弹性特性。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为,在第二方式中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基础上,由弹性体形成的上述阀体被按压于上述短路通路的通路内表面从而通过该阀体封堵该短路通路,并且在该短路通路的通路内表面上形成有在该短路通路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至比供该阀体按压的部分更靠外侧的槽状的上述泄漏通路。

根据第六方式,在阀体基于其本身的弹性而被按压于短路通路的通路内表面,从而使短路通路被阀体切断,并且通过在受压室产生的负压的作用而使阀体进行弹性变形并从短路通路的通路内表面离开来解除短路通路的阀体所造成的切断而使短路通路被切换为连通状态的构造的溢流机构中,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和优良的空间效率来设置泄漏通路。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为,在第一方式~第六方式中任一项方式中记载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基础上,上述泄漏通路的通路截面积被设为上述节流通路的通路截面积的1/2倍以下,并且穿过该泄漏通路而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被设为比穿过该节流通路而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更高频。

根据第七方式,通过将泄漏通路的通路截面积设定为相对于节流通路的通路截面积而足够小,从而在输入节流通路被调谐的频率的振动时,更主导性地进行穿过节流通路的流体流动,从而有效地发挥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通过相对于输入比穿过节流通路而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调谐频率)更高频的振动而被调谐为比节流通路更高频的泄漏通路来维持受压室和平衡室的连通状态,因此能够防止节流通路的反共振所导致的高动态弹性化,有效地获得低动态弹性特性所带来的防振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具备溢流机构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中,由于在溢流机构中的短路通路部分设置有维持受压室和平衡室的连通状态的泄漏通路,因此即使在实际切断节流通路的状态下,受压室和平衡室也可以穿过泄漏通路而维持连通状态,因此能够有效地获得低动态弹性化所带来的防振效果。进一步地,由于泄漏通路设置于溢流机构的短路通路部分,因此能够实现紧凑化地具备溢流机构和泄漏通路双方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并且还可以实现构造的简化等。另外,泄漏通路的通路截面积被设为小于节流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因此在输入节流通路被调谐的频率的振动时,使得穿过节流通路的流体流动比穿过泄漏通路的流体流动进行得更积极,从而有效地发挥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剖视图。

图2是构成图1所示的发动机支架的分隔构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分隔构件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iv-iv剖视图。

图5是构成图2所示的分隔构件的分隔构件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分隔构件主体的俯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分隔构件主体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图。

图8是放大显示图1的a部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发动机支架的剖视图。

图10是放大显示图9的b部的主要部件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对构成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分隔构件主体的主要部件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图13是对构成图12所示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分隔构件主体的主要部件进行表示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其他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作为被设为按照本发明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示出了汽车用的发动机支架10。发动机支架10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第一安装构件12和第二安装构件14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原则,上下方向是指作为支架中心轴向的图1中的上下方向。

更具体地,第一安装构件12是由金属、合成树脂形成的高刚性的构件,作为整体而被设为大致圆柱形状,并且具备在中心轴上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在上表面开口的螺纹孔18。

如图1所示,与第一安装构件12同样地,第二安装构件14是高刚性的构件,并具有薄壁大径的大致圆筒形状。该第二安装构件14相对于第一安装构件12而配置于同一中心轴上的下方,上述第一安装构件12和第二安装构件14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16而相互弹性连结。

主体橡胶弹性体16作为整体而具有大致圆锥台形状,在小径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构件12,并且在大径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构件14。本实施方式的主体橡胶弹性体16形成为具备第一安装构件12和第二安装构件14的一体硫化成形件。进一步地,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中,形成有呈倒置的研钵形状且在下表面开口的凹部20。

另外,在第二安装构件14中,安装有挠性膜22。挠性膜22为具有薄壁的大致圆形穹顶形状的橡胶膜,被设为能够容易地变形,并且具有上下的松弛度。在该挠性膜22的外周端部,固定安装有嵌合筒构件24。嵌合筒构件24被设为大致圆筒形状,在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形成有台阶26,比台阶26靠上侧的部分被设为大径筒部28,并且比台阶26靠下侧的部分被设为小径筒部30。进而,挠性膜22的外周端部硫化粘结于向内周侧突出的嵌合筒构件24的下端部,嵌合筒构件24的下开口部被挠性膜22封堵为流体密封。

该嵌合筒构件24通过在大径筒部28外插于第二安装构件14的状态下施加整周压缩等缩径加工,从而在大径筒部28处嵌合于第二安装构件14。由此,将固定安装于嵌合筒构件24的挠性膜22安装于第二安装构件14,由挠性膜22来封堵第二安装构件14的下开口。此外,在嵌合筒构件24的大径筒部28,以覆盖内周面的大致整体的方式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橡胶层32,通过经由第一密封橡胶层32嵌合第二安装构件14和大径筒部28,将第二安装构件14和大径筒部28之间密封为流体密封。进一步地,在嵌合筒构件24的小径筒部30,以覆盖内周面的大致整体的方式固定安装有与挠性膜22一体形成的第二密封橡胶层34。

在上述那样的挠性膜22装配于第二安装构件14的状态下,在主体橡胶弹性体16和挠性膜22之间,形成与外部隔绝为流体密封的流体室36,在流体室36内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在流体室36内封入的非压缩性流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优选采用水、乙二醇、亚烷基醇、聚亚烷基二醇、硅油、或者上述的混合液等液体。另外,为了高效地获得基于后述的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防振效果,作为在流体室36内封入的非压缩性流体,优选采用0.1pa·s以下的低粘性流体。

另外,在流体室36内,配设有分隔构件38。如图2~图4所示,分隔构件38作为整体而具有大致圆板形状,并具有在分隔构件主体40的上表面重叠盖板构件42而成的构造。

分隔构件主体40是由金属、合成树脂形成的硬质的构件,亦如图5、图6所示,分隔构件主体40具有厚壁的大致圆板形状。进一步地,在分隔构件主体40的外周端部,形成有在向外周面开口的同时以不足两周的长度朝周向延伸为螺旋状的周槽44。更进一步,在分隔构件主体40的径向中间部分,向上表面突出设置有分别具有小径的大致圆柱形状的多个嵌合销46。

进一步地,在分隔构件主体40的径向中央部分,形成有在上表面开口的大致圆形截面的容纳凹部48。在该容纳凹部48,形成有沿上下贯通底壁部的两个下短路孔50、50,并且在周壁内表面突出形成有多个保持突起部52。保持突起部52向内周侧突出,并且从容纳凹部48的上下中央处朝向下端连续地延伸。此外,多个保持突起部52的内周端大致位于相同圆周上,该圆周的直径被设为与后述的阀体64的下部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三个保持突起部52、52、52沿周向大致均等地配置,但是保持突起部52的形成数量、配置等可以适当变更。另外,保持突起部52的具体形状虽然也无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沿上下而连续地延伸,从而即使后述的阀体64进行上下位移也能够在轴直角方向上对阀体64进行定位。进一步地,优选的是,与阀体64接触的保持突起部52的突出前端面被设为朝向作为突出前端侧的容纳凹部48的内周侧凸起的弯曲面,以使得在与阀体64接触时不易损伤阀体64,并且使作用于保持突起部52与阀体64之间的摩擦阻力变小。

盖板构件42是具有与分隔构件主体40对应的大致圆板形状的薄壁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径向中央部分朝向下方而形成凹陷的定位凹部54,并且在定位凹部54的上底壁部上贯通形成有两个上短路孔56、56。另外,在盖板构件42的径向中间部分,形成有沿上下贯通的多个销插通孔58,上述销插通孔58具有与分隔构件主体40的嵌合销46对应的圆形截面。

进而,盖板构件42重叠于分隔构件主体40的上表面,分隔构件主体40的嵌合销46插通于盖板构件42的销插通孔58,并且在插通于销插通孔58的嵌合销46的前端部分嵌合有环状的嵌合环59。由此,分隔构件主体40和盖板构件42被相互固定,由盖板构件42覆盖分隔构件主体40的上方。此外,分隔构件主体40和盖板构件42的固定方法没有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将插通于销插通孔58的嵌合销46的前端部分压扁等并使其扩径,使得嵌合销46卡合于盖板构件42中的销插通孔58的开口周缘部,从而能够将分隔构件主体40和盖板构件42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通过由盖板构件42覆盖形成于分隔构件主体40上的容纳凹部48的上开口,在上述分隔构件主体40和盖板构件4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60,在该容纳空间60内设置溢流机构62。本实施方式的溢流机构62构成为包括阀体64、以及作为施力单元的螺旋弹簧66。

阀体64由橡胶弹性体形成,作为整体而被设为大致圆形块状,下部被设为直径比上部更大,并且在下表面的外周端部上一体形成有朝向下方突出的环状的密封唇68。进而,螺旋弹簧66的上端部插入盖板构件42的定位凹部54中,并且螺旋弹簧66的下端部以外插状态相对于阀体64进行装配,螺旋弹簧66被设为在盖板构件42和阀体64的下部之间沿上下被压缩的状态。由此,基于螺旋弹簧66的弹性而对阀体64向下施力,阀体64的密封唇68被弹性地按压于容纳空间60的下壁内表面。

通过将阀体64配设于比多个保持突起部52更靠内周处,从而通过与保持突起部52之间的抵接而在容纳空间60内将阀体64定位于轴直角方向的大致中央处,阀体64的密封唇68配置于比两个下短路孔50、50更靠外周侧,密封唇68在包围下短路孔50、50的外周侧的位置处被按压于容纳空间60的底壁内表面。由此,在没有输入振动的发动机支架10的静置状态下,下短路孔50、50被阀体64实质性切断。

如图1所示,具有这样的构造的分隔构件38插入于嵌合筒构件24的小径筒部30内,并配置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和挠性膜2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嵌合筒构件24的小径筒部30进行缩径加工,从而将分隔构件38安装于嵌合筒构件24内。此外,分隔构件38的上端部内插于第二安装构件14内,并且被主体橡胶弹性体16的外周端部的下表面按压。另外,在嵌合筒构件24的小径筒部30和分隔构件38之间配置有第二密封橡胶层34,小径筒部30的内周面和分隔构件38的外周面之间通过第二密封橡胶层34而密封为流体密封。

进而,通过将分隔构件38配设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和挠性膜22之间,从而使得流体室36夹着分隔构件38而沿上下一分为二。即,在分隔构件38的上侧,形成有由主体橡胶弹性体16来构成壁部的一部分而在输入振动时引起内压变动的受压室70。另一方面,在分隔构件38的下侧,形成有由挠性膜22构成壁部的一部分而容易允许容积变化的平衡室72。此外,在上述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内,分别封入有在流体室36内封入的非压缩性流体。

进一步地,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通过形成于分隔构件38上的节流通路74而相互连通。节流通路74是通过使形成于分隔构件主体40上的周槽44的外周开口经由第二密封橡胶层34被嵌合筒构件24覆盖为流体密封而形成为沿周向以不足两周的长度延伸,其一端穿过上连通孔75而与受压室70连通,并且另一端穿过下连通孔76而与平衡室72连通。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由于上连通孔75和下连通孔76形成于周槽44的周向中间部分,周槽44沿节流通路74的通路长度方向而延伸至比上连通孔75以及下连通孔76更靠外侧的位置,因此可以实现分隔构件38的轻型化。

关于该节流通路74,通过在考虑流体室36的壁弹性刚性的同时调节通路截面积和通路长度之比,从而适当地设定作为流动流体的共振频率的调谐频率,在本实施方式中,调谐频率被设为与发动机抖动相当的5hz~20hz左右的低频。

更进一步,在分隔构件38的径向中央部分,形成有将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相互连通的短路通路77。短路通路77由上短路孔56、56、容纳空间60、以及下短路孔50、50构成,在发动机支架10的静置状态下,通过由配设于容纳空间60的阀体64来覆盖下短路孔50的上开口,从而将短路通路77设定为切断状态。此外,通过螺旋弹簧66对阀体64向下施力,阀体64的密封唇68在构成短路通路77的下短路孔50的外周侧被按压于容纳空间60的下壁内表面,从而由阀体64来实质性封堵短路通路77。

在此,在分隔构件主体40中的形成短路通路77的部分,设置有泄漏通路78。如图6~图8所示,泄漏通路78构成为在阀体64所按压的容纳空间60的底壁内表面上开口并沿径向延伸的凹槽,内周端与一方的下短路孔50连通,并且外周端位于比阀体64的密封唇68更靠外周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比阀体64更靠外周侧并到达容纳空间60的外周端。进一步地,通过将泄漏通路78设置于沿周向偏离多个保持突起部52的部分且将其外周端配置于比保持突起部52的内周前端更靠外周的位置,从而将泄漏通路78的外周端配置于比阀体64更靠外周的位置。由此,泄漏通路78设置为不会被阀体64切断而始终开放的状态。此外,在图7中,以双点划线示出阀体64。

该泄漏通路78的通路截面积被设为小于节流通路74的通路截面积,优选为设定成节流通路74的通路截面积的1/2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设定成1/10倍以下。进一步地,泄漏通路78的通路截面积与通路长度之比被设为大于节流通路74的通路截面积与通路长度之比,在泄漏通路78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泄漏通路78的调谐频率)被设为比在节流通路74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加高频。具体地,例如泄漏通路78的调谐频率可以调谐为与怠速振动相当的20hz~40hz程度的频带、与行驶噪音相当的50hz以上的频带等。

而且,泄漏通路78穿过容纳空间60和上短路孔56、56而与受压室70连通,并且穿过下短路孔50、50而与平衡室72连通,从而即使在短路通路77没有被打开的切断状态下,也可以通过泄漏通路78来维持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的连通状态。

按照被设为上述那样的构造的本实施方式的构造的发动机支架10通过将第一安装构件12安装于未图示的动力单元上并且将第二安装构件14以及嵌合筒构件24安装于同样未图示的车身上而装配于车辆上。此外,第一安装构件12可以经由未图示的内托架而安装于动力单元上,第二安装构件14以及嵌合筒构件24可以经由未图示的外托架而安装于车身上。

在所涉及的发动机支架10装配于车辆的状态下,若与发动机抖动相当的低频大振幅振动沿上下方向输入至第一安装构件12和第二安装构件14之间,则在受压室70内引起内压变动,从而使得穿过节流通路74的流体流动在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之间以共振状态积极地产生。由此,振动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而得以衰减,从而发挥作为目的的防振效果。

在上述那样的节流通路74被输入调谐后的频率的振动时,与穿过泄漏通路78的流体流动相比,高效地进行穿过与泄漏通路78相比而通路截面积足够大的节流通路74的流体流动,从而能够有利地获得作为目的的防振效果。尤其是,由于泄漏通路78被设为始终开放状态,与通过阀等开闭泄漏通路78的构造相比,节流通路74所带来的防振效果不会因阀的开闭的程度而变化,从而稳定地发挥防振效果。

另外,若通过冲击性负载的输入而在受压室70产生大的负压,则在溢流机构62中,由于因负压的作用而使阀体64克服螺旋弹簧66的弹性并向上方进行位移,从而通过使阀体64的密封唇68从容纳空间60的底壁内表面分离,解除下短路孔50的阀体64所造成的切断。由此,短路通路77被切换为连通状态,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通过短路通路77而以比节流通路74短的通路长度相互连通。其结果是,在穿过从平衡室72至受压室70的短路通路77的流体的移动的作用下,受压室70的负压尽可能迅速地减小或者消除,从而可以防止起因于气穴的异响等。

另外,在输入比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高频的振动时,由穿过泄漏通路78的流体的流动来发挥防振效果。即,在输入怠速振动、行驶噪音那样的比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高频的振动时,节流通路74因反共振而被实质性切断。在此,在节流通路74被实质性切断的状态下,由于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通过泄漏通路78来维持连通状态,从而防止受压室70的封闭所造成的高动态弹性化,并发挥低动态弹性所带来的防振效果(振动绝缘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溢流机构62被设为具备阀体64和螺旋弹簧66的构造。即,本实施方式的溢流机构62中,通过使阀体64被螺旋弹簧66施力而在短路通路77的开口周缘部被按压于分隔构件主体40,由此,短路通路77被阀体64切断,并且通过在受压室70产生的负压的作用而使阀体64克服螺旋弹簧66的作用力而向受压室70侧进行移动,从而将短路通路77切换为连通状态。进而,通过在分隔构件主体40中的阀体64的重叠面设置槽状的泄漏通路78,来维持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的连通状态。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紧凑化地实现具备溢流机构62和泄漏通路78的发动机支架10。

进一步地,阀体64的外周面抵接于在容纳空间60的周壁内表面突出的保持突起部52,由此被相对于分隔构件38而沿轴直角方向进行定位。因此,阀体64在容纳空间60内的、向轴直角方向的相对位移量被限制,泄漏通路78的外周侧的端部不会被阀体64覆盖从而一直开放。由此,通过泄漏通路78稳定地维持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的连通状态。

另外,由于泄漏通路78的通路截面积被设为节流通路74的1/2倍以下,优选为节流通路74的1/10以下,因此在输入节流通路74被调谐的频率的振动时,穿过泄漏通路78的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之间的流体的流动量变小。由此,难以因穿过泄漏通路78的流体的移动而使受压室70的内压变动减小,主导性地进行穿过节流通路74的流体流动,因此有效地发挥节流通路74所带来的防振效果。

进一步地,由于穿过泄漏通路78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泄漏通路78的调谐频率)被设为比穿过节流通路74流动的流体的共振频率(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高频,因此即使相对于输入节流通路74因反共振而实质性封堵的频率的振动,也可以通过泄漏通路78维持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的连通状态。因此,相对于输入比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高频的振动,能够有效地获得低动态弹性化所带来的防振效果。

在图9中,作为被设为按照本发明的构造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示出了汽车用的发动机支架80。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实质性相同的构件以及部位,通过在图中标注同一附图标记,来省略说明。

即,发动机支架80具有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16将第一安装构件12和第二安装构件82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第二安装构件82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嵌合筒构件24同样的带台阶的圆筒形状,在大径筒部28的内周面硫化粘结有主体橡胶弹性体16,并且在小径筒部30的内周面硫化粘结有与主体橡胶弹性体16一体形成的密封橡胶层84。

另外,在第二安装构件82的小径筒部30的下端部,安装有挠性膜22。在该挠性膜22的外周端部,遍及整周地固定安装环状的固定构件86,在固定构件86插入于第二安装构件82的下端部的状态下,通过对第二安装构件82进行缩径加工,将挠性膜22安装于第二安装构件82。

另外,在形成于主体橡胶弹性体16和挠性膜22之间的流体室36内,配设有分隔构件88。分隔构件88作为整体而被设为大致圆板形状,并具有将分隔构件主体90和底板构件92沿上下重叠而成的构造。

分隔构件主体90是由金属、合成树脂等形成的硬质的构件,在径向中央部分具备沿上下贯通的上透孔94,作为整体而具有大致圆环板形状,外周部分被设为厚壁且具备沿周向以小于一周的长度延伸的周槽96,并且内周部分与外周部分相比而在上下方向上被设为薄壁,在内周端部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环状的上夹持部98。另外,在分隔构件主体90中的薄壁的内周部分,在周向的多个位置上分别形成有沿上下贯通比上夹持部98更靠外周侧的上短路孔100。

底板构件92是例如由冲压金属件形成的薄壁的大致圆环板形状的构件,在径向中央部分具备沿上下贯通的下透孔102。进一步地,本实施方式的底板构件92的比形成于径向中间部分的台阶更靠内周侧的部分被设为位于比外周侧更靠上方的位置的下夹持部104,并且在底板构件92的比台阶更靠外周处形成有沿上下贯通的下短路孔106。

进而,底板构件92的外周部分从下方重叠于分隔构件主体90的外周部分。另外,分隔构件主体90的上短路孔100和底板构件92的下短路孔106沿上下连接,通过上述上短路孔100和下短路孔106而形成将分隔构件88沿上下贯通的短路通路108。

另外,在上下重叠的分隔构件主体90和底板构件92之间,配设有可动构件110。可动构件110由橡胶弹性体形成并具有大致圆板形状,在径向中间部分设置有环状的被夹持部112,被夹持部112的内周侧被设为圆板状的可动膜部114,并且被夹持部112的外周侧被设为作为阀体的阀体部116。阀体部116在向上方倾斜的同时向外周侧突出,具有朝向突出前端而逐渐地变为薄壁的截面形状。

该可动构件110配置于分隔构件主体90和底板构件92的上下间,在分隔构件主体90的上夹持部98和底板构件92的下夹持部104之间沿上下对被夹持部112进行夹持。在配设有所涉及的可动构件110的状态下,以封堵分隔构件主体90的上透孔94和底板构件92的下透孔102的开口的方式设置作为内周部分的可动膜部114,对上述上透孔94和下透孔102进行分隔,并且设置于外周端部的阀体部116被按压于短路通路108的外周侧的通路内表面118,短路通路108被阀体部116实质性切断。

通过将被设为上述那样的构造的分隔构件88插入于第二安装构件82的小径筒部30内,并对第二安装构件82施加缩径加工,从而在第二安装构件82的小径筒部30的内周侧将分隔构件88配置于流体室36。由此,将流体室36分为比分隔构件88更靠上侧的受压室70、以及更靠下侧的平衡室72。

本实施方式的溢流机构120被设为具有可动构件110的阀体部116的构造。即,关于连通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的短路通路108,通过将阀体部116配置为按压于短路通路108的通路内表面118而由阀体部116将短路通路108设定为切断状态,另一方面,通过在受压室70产生的负压的作用而使得阀体部116发生弹性变形并从短路通路108的通路内表面118离开,从而将短路通路108从切断状态切换为连通状态。进而,若在受压室70作用有产生气穴程度的负压,则通过溢流机构120而将短路通路108设为连通状态,通过将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穿过短路通路108而相互连通,从而尽可能迅速地减小受压室70的负压。

在此,如图9、图10所示,在短路通路108的外周侧的通路内表面118形成有泄漏通路122。泄漏通路122是在短路通路108的通路内表面118进行开口的同时沿作为短路通路108的通路长度方向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槽状,并延伸至与短路通路108的通路内表面118中的阀体部116的抵接部分相比而靠上下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遍及分隔构件主体90的上下全长进行延伸。由此,泄漏通路122不会被阀体部116覆盖,而穿过泄漏通路122将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维持为连通状态。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泄漏通路78同样地,泄漏通路122的通路截面积被设为小于节流通路74的通路截面积,优选为设定成节流通路74的通路截面积的1/2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设定成节流通路74的通路截面积的1/10倍以下。另外,泄漏通路122的调谐频率被设为比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高频。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节流通路74虽然由以小于一周的长度延伸的周槽96形成,但是可以通过调节通路截面积而被调谐为与发动机抖动相当的低频振动。

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泄漏通路122,在输入比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高频的振动时,即使在节流通路74因反共振而被实质性切断的状态下,也可以维持穿过泄漏通路122而将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相互连通的状态。由此,在节流通路74被实质性切断的状态下,能够实现低动态弹性化,并获得作为目的的防振效果。进一步地,由于泄漏通路122设置于溢流机构120的短路通路108的形成部分,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造紧凑化地实现具备溢流机构120和泄漏通路122的双方的发动机支架80。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输入比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高频的振动,通过可动构件110的可动膜部114的变形,从而发挥低动态弹性化所带来的防振效果。此外,在输入节流通路74被调谐的低频大振幅振动时,通过可动膜部114的变形而限制在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之间传递液压的作用,从而高效地进行穿过节流通路74的流体流动。另外,例如相对于输入比节流通路74的调谐频率更高频并且比泄漏通路122的调谐频率更低频的振动,可动膜部114以共振状态积极地变形来高效地发挥液压的传递作用。具体地,例如将可动膜部114的共振频率设定为与怠速振动相当的频率,并且将泄漏通路122的调谐频率设定为比行驶噪音等更高频。

在图11中,示出了构成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分隔构件主体130的主要部件。在分隔构件主体130的容纳凹部48,设置有在底面开口的两个泄漏通路132、132。总之,多个泄漏通路132从下短路孔50、50朝向外周侧而延伸为放射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泄漏通路132、132从两个下短路孔50、50的各一方朝向外周侧而相互朝向相反方向延伸。

若这样地形成多个泄漏通路132,则不会增大各泄漏通路132的通路截面积,从而能够调节多个泄漏通路132的通路截面积的合计,并能够容易对通过多个泄漏通路132来发挥的防振性能的特性进行调整。

在图12中,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主要部件。在构成该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分隔构件140的分隔构件主体142中,在设置溢流机构62的短路通路77的部分设置泄漏通路144。如图12、图13所示,该泄漏通路144被设为串联地连续设置横槽146和纵槽148而成的构造,该横槽146从下短路孔50的开口周缘部向外周侧沿径向延伸,该纵槽148形成于容纳凹部48的周壁内表面并沿上下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容纳凹部48的周壁内表面没有形成第一实施方式那样的保持突起部,并且配设于容纳凹部48的阀体64的下部形成为比容纳凹部48的内径略小的外径。由此,通过阀体64的外周面和容纳凹部48的周壁内表面之间的抵接来限制阀体64的轴直角方向的移动,并且若阀体64在容纳凹部48内沿轴直角方向移动,则泄漏通路144的横槽146的整体能够被阀体64覆盖。此外,在图13中,以双点划线表示阀体64。

在此,如图12所示,泄漏通路144的纵槽148与被设为大径的阀体64的下部的上下尺寸相比而上下的长度被设为更长,即使阀体64克服螺旋弹簧66的作用力而沿上下移动,泄漏通路144的纵槽148的上端也可以维持为开放状态。因此,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与阀体64的位置无关地通过泄漏通路144而维持为连通状态。

根据上述那样的本实施方式,即使是没有保持突起部而泄漏通路144的横槽146的整体可以被阀体64覆盖的构造,通过使泄漏通路144具备与横槽146连续的纵槽148,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也可以通过泄漏通路144而维持为连通状态。这样,若受压室70和平衡室72形成为通过泄漏通路144而维持为连通状态,则保持突起部并非必须。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述,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的记载。例如,节流通路74和泄漏通路78的调谐频率仅是示例,可以根据要求的防振特性等进行适当变更。

另外,泄漏通路78的形成数量、泄漏通路78的配置等没有特别限定。具体地,如图14所示,例如,沿上下贯通分隔构件主体40的容纳凹部48的下壁部的孔形状的泄漏通路150可以在短路通路77的形成部分中形成于向外周侧偏离下短路孔50、50的位置上。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将阀体64配设于短路通路77的通路长度方向的中间的构造,但是阀体64也可以例如配置在短路通路77的延长方向上,短路通路77的端部开口也能够通过阀体64而进行开闭。总之,配设有阀体64的短路通路77上,并非仅是指短路通路77的通路长度方向的中间,而是包括短路通路77的延长方向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所谓碗形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但是本发明也可以适用于具有以内外插状态配置的内轴构件和外筒构件通过主体橡胶弹性体相互弹性连结的构造的、筒形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非限定于发动机支架,可以应用于副车架支架、差速器支架、车身支架、悬架衬套等各种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另外,本发明并非仅适用于汽车用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还可以良好适用于在两轮摩托车、铁路用车辆、工业用车辆等中使用的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80:发动机支架(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38、88、140:分隔构件;52:保持突起部;60:容纳空间;62、120:溢流机构;64:阀体;66:螺旋弹簧(施力单元);70:受压室;72:平衡室;74:节流通路;77、108:短路通路;78、122、132、144、150:泄漏通路;116:阀体部(阀体);118:通路内表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