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接装置及粘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29041发布日期:2019-04-17 03:14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粘接装置及粘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惯性约束聚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接装置及粘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惯性约束聚变靶领域,靶丸的支撑方式是制靶过程中经常需要解决的问题,用支撑管支撑靶丸要求支撑处粘胶的尺寸越小越好,因此需要研制出新的粘接装置和粘接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粘接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粘接方法。

本发明的粘接装置,其特点是:所述的粘接装置含有支撑管、注胶针和橡胶密封环。支撑管为前端锥形的空心管,在支撑管等直段侧面开有一通孔,在支撑管通孔位置的外围设置有橡胶密封环,橡胶密封环套装在支撑管等直段,橡胶密封环内圆的直径与支撑管等直段的外径相匹配。使用时,注胶针前端的针头穿过橡胶密封环插入支撑管到达支撑管的空腔,注胶针前端的针头与支撑管之间通过橡胶密封环密封。

所述的支撑管通孔的直径大于注胶针的直径。

本发明的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靶丸,将支撑管的顶端与靶丸的粘接点接触;

b.支撑管与外接的抽真空装置连通,打开抽真空装置,直至靶丸吸附支撑管上;

c.注胶针前端的针头穿过橡胶密封环插入支撑管到达支撑管的空腔;

d.注胶针向支撑管的空腔注入粘胶,直至充满,关闭抽真空装置;

e.待粘胶固化后,拔出注胶针,拆除抽真空装置,实现靶丸与支撑管的粘接。

本发明的粘接方法利用支撑管内的负压,使胶水与靶丸接触,但又不使胶水溢出到支撑管顶端外面,等胶水固化后,撤除注胶针和抽真空装置,实现靶丸与支撑管的粘接。

本发明的粘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发明的粘接方法能够实现靶丸与支撑管的粘接,并保证粘接处胶斑尺寸较小,特别适用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中靶丸的支撑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粘接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靶丸2.支撑管3.注胶针4.橡胶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粘接装置含有支撑管2、注胶针3和橡胶密封环4;支撑管2为锥形空心管,支撑管2为前端锥形的空心管,在支撑管2等直段侧面开有一通孔,在支撑管2通孔位置的外围设置有橡胶密封环4,橡胶密封环4套装在支撑管2等直段,橡胶密封环4内圆的直径与支撑管2等直段的外径相匹配;使用时,注胶针3前端的针头穿过橡胶密封环4插入支撑管2到达支撑管2的空腔,注胶针3前端的针头与支撑管2之间通过橡胶密封环4密封。

所述的支撑管2通孔的直径大于注胶针3的直径。

本发明的粘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靶丸1,将支撑管2的顶端与靶丸1的粘接点接触;

b.支撑管2与外接的抽真空装置连通,打开抽真空装置,直至靶丸1吸附支撑管2上;

c.注胶针3前端的针头穿过橡胶密封环4插入支撑管2到达支撑管2的空腔;

d.注胶针3向支撑管2的空腔注入粘胶,直至充满,关闭抽真空装置;

e.待粘胶固化后,拔出注胶针3,拆除抽真空装置,实现靶丸1与支撑管2的粘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接装置及粘接方法。粘接装置含有支撑管、注胶针和橡胶密封环;支撑管为前端锥形的空心管,在支撑管等直段侧面开有一通孔,在支撑管通孔位置的外围设置有橡胶密封环,橡胶密封环套装在支撑管等直段。使用时,注胶针前端的针头穿过橡胶密封环插入支撑管到达支撑管的空腔,支撑管与抽真空装置连通。粘接方法利用支撑管内的负压,使胶水与靶丸接触,但又不使胶水溢出到支撑管顶端外面,等胶水固化后,撤除注胶针和抽真空装置,实现靶丸与支撑管的粘接。粘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粘接方法能够实现靶丸与支撑管的粘接,并保证粘接处胶斑尺寸较小,适用于惯性约束聚变靶中靶丸的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魏胜;初巧妹;蒋柏斌;谢军;袁光辉;杨洪;童维超;高莎莎;梁榉曦;任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02.01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