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23357发布日期:2019-11-01 21:02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海底管道铺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管道铺设作业的增多,管道登陆作业也逐渐增多。传统登陆拖拉方式为:管道通过登陆一侧的线性绞车拖拉,把管道拖拉到陆地位置。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当管道登陆位置高程差较大时(高程差就是海床与陆地的高度差),导致登陆一侧预处理工作量较多,延长项目施工工期,增加项目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施工方法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减少海底管道登陆作业的预处理过程,避免使用作业船舶,降低施工成本,使管道登陆作业安全可靠。

本发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泥沙作业船停泊在设计位置,将土工布预布置在距离陆地侧斜坡坡底50至60米的位置,泥沙作业船与土工布通过泥沙输送软管连接,泥沙作业船和泥沙输送软管向土工布注入泥沙,土工布注满泥沙后,依次叠放成纵断面呈梯形的围堰堤坝,该围堰堤坝两端抵顶在陆地侧斜坡两侧,构成围堰区域;

第二步,陆地侧斜坡表面平整作业并且制作坡面,海底管道一端通过拖拉作业方式穿过围堰堤坝,脚手架平台与吊机就位在围堰区域内;

第三步,在围堰区域内将海底管道由围堰堤坝外侧穿入的围堰区域内的一端与斜立管下弯段弯头端连接;

第四步,在围堰区域内将斜立管下弯段的直管段末端与斜立管上弯段直管段一端连接;

第五步,在围堰区域内将斜立管上弯段背离斜立管下弯段一端的弯头段安装盲板法兰;

第六步,泥沙回填作业,对海底管道安装部位进行回填保护,完成地貌恢复作业。

前述的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步,先将泥沙作业船就位于围堰区域外侧100±20米的位置;土工布按照围堰堤坝位置预布置;泥沙作业船通过泥沙输送软管,将泥沙输送至土工布,充满泥沙的土工布上下依次叠放成纵断面呈梯形的围堰堤坝,该围堰堤坝两端抵顶在陆地侧斜坡两侧,构成围堰区域;该梯形围堰堤坝的高度为5至6米,上端的宽度为9至12米,下端宽度为15至20米,长度为60至80米;该泥沙作业船完成围堰作业后,通过水泵将围堰区域内的海水移除至围堰堤坝外侧,形成围堰区域内干燥作业环境;

所述第二步,对陆地侧斜坡进行预处理,坡面平整,实现吊机安全进入施工场地;同时,保证陆地侧斜坡与海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至20度;根据斜坡角度确定斜立管下弯段弯头角度为180度减去陆地侧斜坡与海平面之间夹角度数;海底管道一端通过拖拉方式进入到围堰区域内,脚手架平台就位在海底管道位于围堰区域内一端端末,吊机就位于围堰区域内的施工位置;

所述第三步,首先在斜立管下弯段的管体上配扣钢丝绳与倒链,通过调整倒链的长度进而调整斜立管下弯段的位置,实现斜立管下弯段直管段与陆地侧斜坡坡面呈平行状;然后,调整吊机下放斜立管下弯段,实现斜立管下弯段弯管段与海底管道位于围堰区域内一端轴向对准,完成斜立管下弯段的弯管段与海底管道的组对作业,再在脚手架平台进行焊接作业;

所述第四步,先将斜立管下弯段固定于陆地侧斜坡后,然后移动脚手架作业平台至斜立管下弯段直管段的末端,接着调整吊机的位置,并通过调整钢丝绳索具与倒链下放斜立管上弯段,使斜立管上弯段直管段与陆地侧斜坡位于斜立管下弯段直管段末端以上位置的坡面呈平行状;再调整吊机,下放斜立管上弯段,实现斜立管上弯段直管段与斜立管下弯段直管段两个管端轴向对准,完成斜立管上弯段直管段与斜立管下弯段直管段管端的组对操作,最后在位于斜立管上弯段直管段与斜立管下弯段直管段两个管端结合处的脚手架平台上进行焊接作业;

所述第五步,在围堰区域内将斜立管上弯段背离斜立管下弯段一端的弯头段安装盲板法兰,以对斜立管上弯段一端的弯头段进行保护,免于斜立管上弯段管端进入杂物,便于后续陆地管道施工;

所述第六步,完成两个斜立管的焊接作业后,对斜立管下弯段、斜立管上弯段以及海底管道的作业区域进行粗砂及原土层回填作业,对海底管道进行保护,并恢复陆地侧原貌。

本发明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的有益效果:结合登陆侧高程特点,采用围堰区域内斜立管安装的登陆方法,减小登陆位置的预处理过程,避免使用作业船舶,降低施工成本,实现管道的安全登陆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围堰整体结构及布置图。

图1a为本发明围堰结构俯视图。

图1b为本发明围堰结构纵向断面图。

图2为本发明吊机、脚手架平台、海底管道就位图。

图3为本发明斜立管下弯段吊装图。

图4为本发明斜立管下弯段下放就位图。

图5为本发明吊机起吊斜立管上弯段图。

图6为本发明吊机下放就位斜立管上弯段。

图7为本发明斜立管安装末端盲法兰安装图。

图中主要标号说明:11泥沙作业船、12土工布、13泥沙输送软管、2围堰堤坝、21围堰高度、22围堰上端宽度、23围堰下端宽度、3陆地侧斜坡、4海底管道、41斜立管下弯段、42斜立管上弯段、5脚手架作业平台、6吊机、71钢丝绳、72倒链、8盲板、a陆地侧斜坡(3)与海平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泥沙作业船11停泊在设计位置,将土工布12预布置在距离陆地侧斜坡坡底50至60米的位置,泥沙作业船11与土工布12通过泥沙输送软管13连接,泥沙作业船11和泥沙输送软管13向土工布12注入泥沙,土工布12注满泥沙后,依次叠放成纵断面呈梯形的围堰堤坝2,该围堰堤坝2两端抵顶在陆地侧斜坡两侧,构成围堰区域;

第二步,陆地侧斜坡3表面平整作业并且制作坡面,海底管道4一端通过拖拉作业方式穿过围堰堤坝2,脚手架平台5与吊机6就位在围堰区域内;

第三步,在围堰区域内将海底管道4由围堰堤坝2外侧穿入的围堰区域内的一端与斜立管下弯段41弯头端连接;

第四步,在围堰区域内将斜立管下弯段41的直管段末端与斜立管上弯段42直管段一端连接;

第五步,在围堰区域内将斜立管上弯段4c背离斜立管下弯段4b一端的弯头段安装盲板法兰8;

第六步,泥沙回填作业,对海底管道4安装部位进行回填保护,完成地貌恢复作业。

本发明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其中:

第一步,先将泥沙作业船11就位于围堰区域外侧100±20米的位置;土工布12按照围堰堤坝2位置预布置;泥沙作业船11通过泥沙输送软管13,将泥沙输送至土工布12,充满泥沙的土工布12上下依次叠放成纵断面呈梯形的围堰堤坝2,该围堰堤坝2两端抵顶在陆地侧斜坡两侧,构成围堰区域;该梯形围堰堤坝2的高度为5至6米,上端的宽度为9至12米,下端宽度为15至20米,长度为60至80米;泥沙作业船11完成围堰作业后,通过水泵将围堰区域内的海水移除至围堰堤坝2外侧,形成围堰区域内干燥作业环境,如图1、图1a、图1b所示;

第二步,对陆地侧斜坡3进行预处理,坡面平整,实现吊机安全进入施工场地;同时,保证陆地侧斜坡3与海平面之间的夹角a为15至20度;根据斜坡角度确定斜立管下弯段41弯头角度为180度减去陆地侧斜坡3与海平面之间夹角度数;海底管道4一端通过拖拉方式进入到围堰区域内,脚手架平台5就位在海底管道4位于围堰区域内一端端末,吊机6就位于围堰区域内的施工位置,如图2所示;

第三步,首先在斜立管下弯段41的管体上配扣钢丝绳71与倒链72,通过调整倒链72的长度进而调整斜立管下弯段41的位置,实现斜立管下弯段41直管段与陆地侧斜坡3坡面呈平行状,如图3所示;然后,调整吊机6下放斜立管下弯段41,实现斜立管下弯段41弯管段与海底管道4位于围堰区域内一端轴向对准,完成斜立管下弯段41的弯管段与海底管道4的组对作业,再在脚手架平台5进行焊接作业,如图4所示;

第四步,先将斜立管下弯段41固定于陆地侧斜坡3后,然后移动脚手架作业平台5至斜立管下弯段41直管段的末端,接着调整吊机6的位置,并通过调整钢丝绳索具71与倒链72下放斜立管上弯段42,使斜立管上弯段42直管段与陆地侧斜坡3位于斜立管下弯段41直管段末端以上位置的坡面呈平行状,如图5所示;再调整吊机6,下放斜立管上弯段42,实现斜立管上弯段42直管段与斜立管下弯段41直管段两个管端轴向对准,完成斜立管上弯段42直管段与斜立管下弯段41直管段管端的组对操作,最后在位于斜立管上弯段42直管段与斜立管下弯段41直管段两个管端结合处的脚手架平台5上进行焊接作业,如图6所示;

第五步,在围堰区域内将斜立管上弯段42背离斜立管下弯段41一端的弯头段安装盲板法兰8,以对斜立管上弯段42一端的弯头段进行保护,免于斜立管上弯段42管端进入杂物,便于后续陆地管道施工,如图7所示;

第六步,完成两个斜立管的焊接作业后,对斜立管下弯段41、斜立管上弯段42以及海底管道4的作业区域进行粗砂及原土层回填作业,对海底管道4进行保护,并恢复陆地侧原貌。

本实施例中未进行说明的内容为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本发明围堰区域内的管道安装方法的优点:通过围堰,在施工区域制作成无水作业环境,吊机就位于无水环境以内;海底管道通过拖拉方式,使管道一端进入围堰区域内,在吊机配合下,借助斜立管下弯段和斜立管下弯段上弯段与海底管道进行组对焊接,避免使用作业船舶,降低施工成本,实现管道的安全登陆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