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及压力缓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76342发布日期:2020-05-08 17:52阅读: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及压力缓冲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液控制回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及压力缓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还是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离合器/制动器的结合或分离都是通过电液控制回来实现的。有的离合器/制动器采用电磁阀直动式电液控制回路,有的是采用以电磁阀为先导控制阀的电液控制回路。

无论是哪一种电液控制回路,当电磁阀受到自身或者外部环境影响时,电磁阀的输出油压会产生波动,如果油压波动不能降低或消除,会对电液控制回路的输出压力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换挡质量,甚至会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自动变速器用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以减少电磁阀输出油压的波动,提高换挡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及压力缓冲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电磁阀的输出油压会产生波动,如果油压波动不能降低或消除,会对电液控制回路的输出压力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换挡质量,甚至会影响离合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可以减少电磁阀输出油压的波动,可以使换挡平稳,减少冲击,提高换挡品质。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包括:上阀盖、钢垫片和下阀盖;钢垫片设置在上阀盖和下阀盖之间;下阀盖上设置用于安装电磁阀的电磁阀安装孔;电磁阀的输出口连通缓冲支路和负载支路;缓冲支路包括:设置在上阀盖的阻尼油道和设置在下阀盖内部的蓄能器;钢垫片上设置第一阻尼孔和第二阻尼孔;第一阻尼孔用于连通电磁阀和阻尼油道,第二阻尼孔用于连通第阻尼油道和蓄能器。

具体地,钢垫片上设置第一阻尼孔和第二阻尼孔;第一阻尼孔用于连通电磁阀和阻尼油道,第二阻尼孔用于连通第阻尼油道和蓄能器;第一阻尼孔的上端与阻尼油道的一端连通,下端通过下阀盖的内部油路与电磁阀的输出口连通;第二阻尼孔的上端与阻尼油道的另一端连通,下端通过下阀盖的内部油路与蓄能器连通。

具体地,上阀盖、钢垫片和下阀盖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为一体。

具体地,第一螺栓包括至少两个,且在上阀盖的顶面上均匀分布。

具体地,下阀盖上还设置有第一转接头,第一转接头内接电磁阀的进油口,外接供油端。

具体地,下阀盖上还设置有第二转接头,第二转接头内接电磁阀的卸油口,外接油箱。

具体地,蓄能器包括:弹簧和阀芯,弹簧和阀芯均安装在下阀盖内的蓄能器通道中。

具体地,蓄能器通道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密封;弹簧一端与第二螺栓连接,另一端与阀芯连接。

具体地,阀芯的外表面与蓄能器通道的内表面贴合,且阀芯能够在蓄能器通道中移动。

具体地,下阀盖上还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内安装用于检测缓冲装置工作腔油压的传感器。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压力缓冲方法,采用上述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缓冲过程为:

电磁阀的输入油压产生波动时,电磁阀输出的液压油分别流入缓冲支路和负载支路;

电磁阀输出的液压油流入缓冲支路时,依次流过第一阻尼孔、阻尼油道和第二阻尼孔,最后流入蓄能器;

压力油流过第一阻尼孔、阻尼油道和第二阻尼孔时,通过阻尼作用对电磁阀输出油压进行阻尼缓冲,

压力油流入蓄能器后,推动阀芯压缩弹簧,对电磁阀输出油压进行弹性缓冲。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阻尼缓冲。

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工作时,电磁阀输出的油液经第一阻尼孔流入阻尼油道,在阻尼油道的另一端经第二阻尼孔流入蓄能器,利用第一阻尼孔、第二阻尼孔、阻尼油道的阻尼作用,在输入电磁阀的油压波动时,能够缓冲压力变化,消除油液的压力波动对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输出的稳定性。

2.蓄能器缓冲。

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第二阻尼孔与蓄能器连接,蓄能器包括阀芯和弹簧,具有较大压力的液压油能够推动阀芯在蓄能器通道中移动,阀芯压缩弹簧,起到对电磁阀输出油压的缓冲作用。油压增量波动时,阀芯对弹簧的压缩力变大,弹簧的压缩量也会增加,起到对液压油压力波动的缓冲作用,减弱输入负载的液压油的压力波动,保证系统输出的稳定性。

3.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与电磁阀安装孔相对的另一侧设置负载连接孔,负载连接孔可根据实际需要连接各类阀体或液压驱动的部件,通过连接不同的负载,可以实现对不同负载的液压控制过程中,控制油压的稳定性,保证负载在输入油压波动时仍能正常运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4.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下阀盖上设置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用于安装液压油压力传感器,使用时,能够实时监测压力缓冲装置工作腔中的压力状态。

本发明中,上述各技术方案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以实现更多的优选组合方案。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优点可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内容中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图1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钢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上阀盖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电磁阀;2-压力缓冲装置;2.1-下阀盖;2.1.1-传感器安装孔;2.1.2-电磁阀安装孔;2.2-钢垫片;2.2.1-第一阻尼孔;2.2.2-第二阻尼孔;2.3-上阀盖;2.3.1-油道;2.4-第一螺栓;2.5-第二螺栓;2.6-第三螺栓;2.7-第一转接头;2.8-第二转接头;2.9-弹簧;2.10-阀芯;3-双边节流阀;4-离合器缸;5-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包括上阀盖2.3、钢垫片2.2和下阀盖2.1。

图2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上阀盖2.3、钢垫片2.2和下阀盖2.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列,共同组成了本发明的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且上阀盖2.3、钢垫片2.2和下阀盖2.1之间通过第一螺栓2.4固定为一体,如图2所示。

也就是说,第一螺栓2.4依次穿过上阀盖2.3、钢垫片2.2和下阀盖2.1,通过拧紧固定第一螺栓2.4将上阀盖2.3、钢垫片2.2和下阀盖2.1固定为一体。

进一步地,第一螺栓2.4包括至少一对螺栓组,优选地,采用四个螺栓将上阀盖2.3、钢垫片2.2和下阀盖2.1进行固定。

具体地,下阀盖2.1上设置有2.1.2,电磁阀安装孔2.1.2用于安装电磁阀1。在电磁阀1的使用过程中,电磁阀1作为先导控制端,安装在压力缓冲装置2的电磁阀安装孔2.1.2上,将电信号转变为液压信号。

进一步地,图3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2的左视图。如图3所示,下阀盖2.1上还设置有第一转接头2.7和第二转接头2.8。

具体地,第一转接头2.7用于接进油装置,恒定的控制油压p1的液压油通过第一转接头2.7接入电磁阀1的输入端。

具体地,第二转接头2.8与油箱5连接,电磁阀1关闭时,电磁阀1的卸油口排出的油液经过第二转接头2.8返回油箱5中。

也就是说,第一转接头2.7用作压力缓冲装置的进油口,第二转接头2.8用作压力缓冲装置的卸油口。

图5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2的钢垫片结构图。具体地,钢垫片2.2上设置第一阻尼孔2.2.1和第二阻尼孔2.2.2,第一阻尼孔2.2.1和第二阻尼孔2.2.2均为通孔。

图6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2的上阀盖2.3的结构图。

具体地,上阀盖2.3上设置有阻尼油道2.3.1,阻尼油道2.3.1与钢垫片2.2上的第一阻尼孔2.2.1和第二阻尼孔2.2.2的位置相对应,如图6所示。在图6所示的上阀盖结构图中,阻尼油道2.3.1的设计尺寸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增加油道的长度就等于增加了缓冲装置中油液存放的体积。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压力缓冲装置安装完成后,电磁阀1的出油口排出的油液能够从下阀盖2.1的内部油路流入第一阻尼孔2.2.1,进一步,从第一阻尼孔2.2.1流入上阀盖2.3的阻尼油道2.3.1中,最终从第二阻尼孔2.2.2流入下阀盖2.1上设置的蓄能器中。

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电磁阀1安装在下阀盖2.1上,蓄能器设置在下阀盖2.1内部,且蓄能器与电磁阀并列设置。

图4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2的蓄能器的剖视图(省略无关部件)。具体地,蓄能器包括弹簧2.9和阀芯2.10。

具体地,如图4所示的压力缓冲装置剖视图,缓冲装置下阀盖2.1上加工有蓄能器通道,弹簧2.9和阀芯2.10安装在蓄能器通道中,蓄能器通道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螺栓2.5和第三螺栓2.6固定并密封。

具体地,弹簧2.9套设在阀芯2.10中。如图4所示,阀芯2.10为柱状结构,阀芯2.10的一端设置圆孔安装槽,弹簧2.9一端抵在第二螺栓上,另一端抵在阀芯2.10上圆孔安装槽上。

具体地,阀芯2.10的外径尺寸与蓄能器通道的孔径相同,将蓄能器分为两个腔,安装弹簧2.9的一侧为弹簧腔,另一侧为进油腔。进油腔与钢垫片2.2上的第二阻尼孔2.2.2连通。也就是说,第二阻尼孔2.2.2的两侧分别连通上阀盖2.3上的油道和下阀盖2.1中蓄能器的进油腔。

蓄能器工作时:

首先,电磁阀1输出的压力油经第一阻尼孔2.2.1流入上阀盖2.3的阻尼油道2.3.1中,然后,从第二阻尼孔2.2.2流出,过程中,第一阻尼孔2.2.1、第二阻尼孔2.2.2和阻尼油道2.3通过阻尼耗散作用对电磁阀1输出的压力油进行一级油压缓冲。

其次,压力油从第二阻尼孔2.2.2流入下阀盖2.1中蓄能器的进油腔,进一步,随着油液压力的升高,油液会推动阀芯2.10压紧蓄能器中的弹簧2.9。也就是说,压力油推动阀芯2.10在蓄能器通道中移动,阀芯2.10压缩弹簧9,进油腔的体积增大,弹簧腔的体积减小,弹簧2.9用于实现对电磁阀1输出的压力油的二级油压缓冲。

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工作时,利用第一阻尼孔2.2.1、第二阻尼孔2.2.2、阻尼油道2.3.1的阻尼作用和蓄能器的原理消除油液的压力波动对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系统输出的稳定性。

当电磁阀工作时,油液会经过第一阻尼孔2.2.1进入阻尼油道2.3.1,然后经过第二阻尼孔2.2.2进入蓄能器中,随着油液压力的升高,蓄能器中的弹簧2.9会被压紧;当电磁阀1断电时,蓄能器中的油液先被放出,从电磁阀1的排油口流回油箱5。

具体地,在与电磁阀安装孔2.1.2相对的位置设置负载连接孔,用于与负载连接,能够与多种不同类型的负载连接,提高系统的适用性。负载连接孔与电磁阀1的输出口连通,且负载支路与阻尼油道2.3.1和蓄能器组成的缓冲支路并联,第一阻尼孔2.2.1、第二阻尼孔2.2.2、阻尼油道2.3.1和蓄能器对电磁阀1输出油压的波动进行缓冲,避免进入负载支路的液压油产生过多的压力波动,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具体地,下阀盖2.1上海设置有传感器安装孔,传感器安装孔与电磁阀1的出油口的油道连通,用于监测压力缓冲装置2的工作腔中的油液的压力大小。

图1为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2的工作原理图。

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电磁阀1工作过程中输出油压的稳定性,在电磁阀1的输出工作腔加了一个压力缓冲装置2,电磁阀1的输出油道分为两个分支,一个分支连接压力缓冲装置2,另一个分支连接双边节流阀3和离合器缸4。压力缓冲装置2作为缓冲支路,压力缓冲装置2可以减少电磁阀1输出油压的波动,双边节流阀3和离合器缸4作为负载支路。

电磁阀1的卸油口和双边节流阀3的卸油口均连接油箱5,当电磁阀1断电时,蓄能器中的油液先被放出,从电磁阀1的排油口流回油箱5。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的阻尼油道2.3.1的形状可以为直线型或者如图6所示的折弯形。

或者,阻尼油道2.3.1设计为t形,具有三条分路油道,包括第一阻尼油道、第二阻尼油道和第三阻尼油道。其中,第一阻尼油道、第二阻尼油道的两个端部分别与第一阻尼孔2.2.1和第二阻尼孔2.2.2连通,实现与电磁阀1和蓄能器的连通。第三阻尼油道的端部作为活动端,设置活动滑块密封,活动滑块能够在阻尼油道2.3.1的第三阻尼油道内移动,调节阻尼油道2.3.1的长度,最终实现对阻尼油道2.3.1的阻尼压力缓冲效果的调节,使本发明的压力缓冲装置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扩大本发明压力缓冲装置的适用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缓冲方法,采用实施例一的电磁阀压力缓冲装置,当电磁阀1工作时,油液会经过第一阻尼孔2.2.1进入阻尼油道2.3.1,然后经第二阻尼孔2.2.2进入蓄能器中,随着油液压力的升高,蓄能器中的弹簧2.9会被阀芯2.10压紧,通过第一阻尼孔2.2.1、阻尼油道2.3.1、第二阻尼孔2.2.2和蓄能器进行压力缓冲;当电磁阀断电时,蓄能器中的油液先被放出,从电磁阀1的排油口流回油箱5。在试验测试时,可以安装压力传感器来测试工作腔中压力的变化。

当电磁阀1工作时,缓冲装置的压力缓冲过程为:

1)电磁阀安装孔2.1.2中安装电磁阀1,第一转接头2.7作为压力缓冲装置2的进油口。

2)压力为p1的液压油由第一转接头2.7流入压力缓冲装置2,流入电磁阀1,液压油由电磁阀1流出后,分为两个支路。

2.1)第一支路为缓冲支路:一个分路流入压力缓冲装置2的第一阻尼孔2.2.1,进一步,通过第一阻尼孔2.2.1流入上阀盖2.3的阻尼油道2.3.1中,从第二阻尼孔2.2.2流回下阀体2.1。液压油的油压p1波动时,通过第一阻尼孔2.2.1、阻尼油道2.3.1以及第二阻尼孔2.2.2的阻尼作用,对油压进行一级阻尼缓冲。

从第二阻尼孔2.2.2流出的液压油进一步流入下阀体2.1上蓄能器的进油腔中,油液会推动阀芯2.10压紧蓄能器中的弹簧2.9。也就是说,压力油推动阀芯2.10在蓄能器通道中移动,阀芯2.10压缩弹簧9,进油腔的体积增大,弹簧腔的体积减小,弹簧2.9用于实现对电磁阀1输出的压力油的油压进行二级弹簧缓冲。

2.2)第二支路为负载支路:另一个支路的液压油流入双边节流阀3和离合器缸4。通过压力缓冲装置2的缓冲支路对油压的缓冲作用,可以减少由于输入油压p1的波动引起的电磁阀1输出油压的波动,保证双边节流阀3和离合器缸4所在负载支路的工作油压p2的稳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