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压性四氟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034531发布日期:2020-06-09 20:21阅读:8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抗压性四氟管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材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抗压性四氟管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四氟管,学名聚四氟乙烯管,聚四氟乙烯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高润滑不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能力。其制成的聚四氟乙烯管、棒、带、膜等,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航空、电气电子、国防工业、尖端科技、医疗卫生及电绝缘等领域。

为增加四氟管承受压力的能力,通常使其与钢丝复合以达到增加其耐压能力的目的。现有的外部编织不锈钢丝的四氟管必须在端部装接头,来避免其在作业时发生脱落,作业相对繁琐,还增加了资源的损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抗压四氟管,增加其抗压能力,并提供相应的制备工艺,使其在进行不锈钢丝编织时,不在四氟管两端装接头的基础上避免发生脱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抗压性四氟管,所述四氟管外部编织有n层不锈钢丝,所述n≥1且n≤3;最内层的不锈钢丝三分之一的体积嵌设于四氟管壁上,最内层的不锈钢丝的编织角为θ,其中,60°>θ>52°。

进一步,所述四氟管外部编织有1层不锈钢丝;最内层的不锈钢丝三分之一的体积嵌设于四氟管壁上,最内层的不锈钢丝的编织角为60°。

进一步,所述四氟管外部编织有2层不锈钢丝;最内层的不锈钢丝三分之一的体积嵌设于四氟管壁上,最内层的不锈钢丝的编织角为55°。

进一步,所述四氟管外部编织有3层不锈钢丝;最内层的不锈钢丝三分之一的体积嵌设于四氟管壁上,最内层的不锈钢丝的编织角为52°。

进一步,所述高抗压性四氟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恒温处理原料:取95份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5份挤压辅助剂在常温下进行研磨混合后,将其放置在温度为35-45℃条件下恒温熟化48h;

步骤二压胚:将熟化好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挤压辅助剂,导入制胚机的料腔中,制成胚料;

步骤三挤压推出:将预压成型的胚料,送入挤出机的料腔中,制成作为内胆的聚四氟乙烯层;

步骤四干燥冷却:使得挤出的四氟管冷却成型;

步骤五编织:将灼热的编织成型的不锈钢丝编织网按压覆在四氟管上,其深度为不锈钢丝编织网厚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不锈钢丝编织网的温度为400-450℃;

步骤六冷却成型;

步骤七脱油烘干,定型处理。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编织,其作业时,与四氟管作业的一侧沾附熔融状态的四氟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嵌入式的编织不锈钢丝编织网,可大大增加四氟管的抗压性;同时可省却两端的接头的安装,制作工艺简单,且可随意截取任意长度使用,而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四氟管层与不锈钢丝编织层脱离的现象。其中,不锈钢丝层设为1-3层,可最大程度上保证四氟管的强度,层数过大会影响四氟管的弯曲。编织角在52°—60°四氟管的耐压性能最佳。

附图说明

对四氟管的各性质进行测试:

图1为本发明四氟管强度随编织角度的变化曲线;

图2为本发明四氟管强度随不锈钢丝编织层层数的变化曲线;

图3为本发明四氟管的折弯度随着不锈钢丝编织层层数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前”、“后”、“垂直”、“左”、“右”、“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高抗压性四氟管,所述四氟管外部编织有1层不锈钢丝;最内层的不锈钢丝三分之一的体积嵌设于四氟管壁上,最内层的不锈钢丝的编织角为60°。

其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恒温处理原料:取95份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5份挤压辅助剂在常温下进行研磨混合后,将其放置在温度为35℃条件下恒温熟化48h;

步骤二压胚:将熟化好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挤压辅助剂,导入制胚机的料腔中,制成胚料;

步骤三挤压推出:将预压成型的胚料,送入挤出机的料腔中,制成作为内胆的聚四氟乙烯层;

步骤四干燥冷却:使得挤出的四氟管冷却成型;

步骤五编织:将灼热的编织成型的不锈钢丝编织网按压覆在四氟管上,其深度为不锈钢丝编织网厚度的三分之一,与四氟管作业的一侧沾附熔融状态的四氟管,所述不锈钢丝编织网的温度为400℃;

步骤六冷却成型;

步骤七脱油烘干,定型处理。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编织,其作业时,与四氟管作业的一侧沾附熔融状态的四氟管。

实施例2

种高抗压性四氟管,所述四氟管外部编织有2层不锈钢丝;最内层的不锈钢丝三分之一的体积嵌设于四氟管壁上,最内层的不锈钢丝的编织角为55°。

其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恒温处理原料:取95份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5份挤压辅助剂在常温下进行研磨混合后,将其放置在温度为40℃条件下恒温熟化48h;

步骤二压胚:将熟化好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挤压辅助剂,导入制胚机的料腔中,制成胚料;

步骤三挤压推出:将预压成型的胚料,送入挤出机的料腔中,制成作为内胆的聚四氟乙烯层;

步骤四干燥冷却:使得挤出的四氟管冷却成型;

步骤五编织:将灼热的编织成型的不锈钢丝编织网按压覆在四氟管上,其深度为不锈钢丝编织网厚度的三分之一,与四氟管作业的一侧沾附熔融状态的四氟管,所述不锈钢丝编织网的温度为420℃;

步骤六冷却成型;

步骤七脱油烘干,定型处理。

实施例3

种高抗压性四氟管,所述四氟管外部编织有3层不锈钢丝;最内层的不锈钢丝三分之一的体积嵌设于四氟管壁上,最内层的不锈钢丝的编织角为52°。

其制备工艺如下:

步骤一恒温处理原料:取95份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5份挤压辅助剂在常温下进行研磨混合后,将其放置在温度为45℃条件下恒温熟化48h;

步骤二压胚:将熟化好的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挤压辅助剂,导入制胚机的料腔中,制成胚料;

步骤三挤压推出:将预压成型的胚料,送入挤出机的料腔中,制成作为内胆的聚四氟乙烯层;

步骤四干燥冷却:使得挤出的四氟管冷却成型;

步骤五编织:将灼热的编织成型的不锈钢丝编织网按压覆在四氟管上,其深度为不锈钢丝编织网厚度的三分之一,与四氟管作业的一侧沾附熔融状态的四氟管,所述不锈钢丝编织网的温度为450℃;

步骤六冷却成型;

步骤七脱油烘干,定型处理。

通过图1至图3给定的关于四氟管的相关测试的数据可清晰的分析出,四氟管的强度受到不锈钢丝编织层层数以及编织角度的影响,编织角度在52°-60°时耐压强度较好,不锈钢丝编织层层数越多强度越大,但是受到折弯度的制约,1-3层为相对适宜的层数,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对于折弯度和强度的要求作出具体的取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