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1385发布日期:2019-08-20 23:47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启闭件(球体)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亦可用于流体的调节与控制,其中硬密封V型球阀其V型球芯与堆焊硬质合金的金属阀座之间具有很强的剪切力,特别适用于含纤维、微小固体颗料等的介质,但球体长时间被流体洗涮后,易生锈、损坏,如管道内有杂质,容易被杂质堵塞,导致阀门无法打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以及具有过滤效果的球阀。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阀,包括阀体、阀盖、阀杆、阀座以及与阀座适配密封的球体,所述阀体内设有用于介质流通的阀腔,所述阀腔两端分别为介质的进口和出口,所述阀腔内位于进口处设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用于固定过滤板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插设在过滤板上的活动杆、套设在活动杆上的第一弹簧以及设在活动杆顶端的定位球,所述过滤板上设有用于放置定位机构的凹槽,所述定位机构相对凹槽可往复滑动,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止活动杆从凹槽内脱出的阻挡块,所述活动杆底端设有与阻挡块相配合的防脱块,所述第一弹簧位于阻挡块与定位球之间,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有与定位球相配合的弧形槽。

上述结构中,当介质从阀体的进口处进入时,通过过滤板进行过滤,将较大的颗粒物阻挡在过滤板一侧,防止颗粒物对球体以及阀座进行冲刷,使得球体与阀座的使用寿命更长且密封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过滤板还能够减小介质进入阀腔时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的保护了球体与阀座,增加了使用寿命。安装过滤板时,定位球位于凹槽内,防脱块与阻挡块相离,第一弹簧呈压缩状态,过滤板移动至与弧形槽相对应的位置时,定位球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滑出凹槽与弧形槽相配合,防脱块与阻挡块相抵,第一弹簧呈松弛状态,过滤板通过定位机构固定于阀腔内。通过设置定位机构能够防止过滤板在阀腔内往复移动或倾斜而影响过滤效果,从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腔内设有与过滤板相配合的第一阶梯槽。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过滤板固定的牢固性,防止介质的进口压力过大而导致过滤板晃动、倾斜,从而增加了固定板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与第一阶梯槽之间嵌设有第二弹簧。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能够在介质进入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增加了过滤板的抗压强度,延长了过滤板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介质的进口压力,避免了球体与阀座受到的介质压力过大而产生磨损,延长了球体与阀座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弹簧还能够防止定位球受到介质压力而从弧形槽内滑出,从而增加了定位机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朝向进口的一侧设有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插设在过滤板上的转动轴、固定于转动轴前端的扇叶以及设在固定轴的外圆周壁上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底面与过滤板相贴,所述转动轴与过滤板通过轴承相连。

上述结构,扇叶通过介质进入时的压力驱动旋转,从而通过转动轴带动刮板转动,通过刮板将过滤板表面上堆积的颗粒进行清理,从而使得过滤板的过滤效果保持在最佳的状态。通过介质的压力驱动扇叶转动能够节约能源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清扫机构设有若干个且均布于过滤板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若干个清扫机构能够对过滤板的清洁更彻底,清洁范围更大。通过设置若干个清扫机构还能够减小刮板与扇叶的大小,从而能够便于介质压力驱动扇叶带动刮板转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阶梯槽朝向进口的一侧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二阶梯槽内卡设有切削板,所述切削板由若干个刀片交叉设置组成。

采用上述结构,介质中有些较大的颗粒进入阀腔被刀片切割成多块小颗粒,再通过过滤板过滤,从而避免了较大的颗粒堵塞过滤板以及对过滤板产生较大的冲击而导致过滤板损伤,增加了过滤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阶梯槽能够便于固定切削板,增加其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介质的进口处与出口处。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防止阀门关闭时,出口处的反向压力将颗粒物冲刷到球体上,从而延长了球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的进口处呈缩颈状,所述进口端部的内径最大。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介质对扇叶的压力,从而能够便于驱动扇叶带动刮板转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球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以及具有过滤效果。通过设置过滤板还能够减小介质进入阀腔时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的保护了球体与阀座,增加了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定位机构能够防止过滤板在阀腔内往复移动或倾斜而影响过滤效果,从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切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阀体;11-阀腔;111-进口;112-出口;113-第一阶梯槽;114-第二弹簧;115-第二阶梯槽;12-弧形槽;2-阀盖;3-阀杆;4-阀座;5-球体;6-过滤板;61-凹槽;611-阻挡块;7-定位机构;71-活动杆;711-防脱块;72-第一弹簧;73-定位球;8-清扫机构;81-转动轴;82-扇叶;83-刮板;84-轴承;9-切削板;91-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球阀,包括阀体1、阀盖2、阀杆3、阀座4以及与阀座4适配密封的球体5,所述阀体1内设有用于介质流通的阀腔11,所述阀腔11两端分别为介质的进口111和出口112,所述阀腔11内位于进口111处设有过滤板6,所述过滤板6的顶部与底部均设有用于固定过滤板6的定位机构7,所述定位机构7包括插设在过滤板6上的活动杆71、套设在活动杆71上的第一弹簧72以及设在活动杆71顶端的定位球73,所述过滤板6上设有用于放置定位机构7的凹槽61,所述定位机构7相对凹槽61可往复滑动,所述凹槽61内设有防止活动杆71从凹槽61内脱出的阻挡块611,所述活动杆71底端设有与阻挡块611相配合的防脱块711,所述第一弹簧72位于阻挡块611与定位球73之间,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定位球73相配合的弧形槽12。

上述结构中,当介质从阀体1的进口111处进入时,通过过滤板6进行过滤,将较大的颗粒物阻挡在过滤板6一侧,防止颗粒物对球体5以及阀座4进行冲刷,使得球体5与阀座4的使用寿命更长且密封效果更好。通过设置过滤板6还能够减小介质进入阀腔11时的冲击力,从而进一步的保护了球体5与阀座4,增加了使用寿命。安装过滤板6时,定位球73位于凹槽61内,防脱块711与阻挡块611相离,第一弹簧72呈压缩状态,过滤板6移动至与弧形槽12相对应的位置时,定位球73通过第一弹簧72的弹力滑出凹槽61与弧形槽12相配合,防脱块711与阻挡块611相抵,第一弹簧72呈松弛状态,过滤板6通过定位机构7固定于阀腔11内。通过设置定位机构7能够防止过滤板6在阀腔11内往复移动或倾斜而影响过滤效果,从而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腔11内设有与过滤板6相配合的第一阶梯槽113。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过滤板6固定的牢固性,防止介质的进口111压力过大而导致过滤板6晃动、倾斜,从而增加了固定板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6与第一阶梯槽113之间嵌设有第二弹簧114。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二弹簧114能够在介质进入时,起到缓冲的作用,从而增加了过滤板6的抗压强度,延长了过滤板6的使用寿命,且减小了介质的进口111压力,避免了球体5与阀座4受到的介质压力过大而产生磨损,延长了球体5与阀座4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弹簧114还能够防止定位球73受到介质压力而从弧形槽12内滑出,从而增加了定位机构7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6朝向进口111的一侧设有清扫机构8,所述清扫机构8包括插设在过滤板6上的转动轴81、固定于转动轴81前端的扇叶82以及设在固定轴的外圆周壁上的刮板83,所述刮板83的底面与过滤板6相贴,所述转动轴81与过滤板6通过轴承84相连。

上述结构,扇叶82通过介质进入时的压力驱动旋转,从而通过转动轴81带动刮板83转动,通过刮板83将过滤板6表面上堆积的颗粒进行清理,从而使得过滤板6的过滤效果保持在最佳的状态。通过介质的压力驱动扇叶82转动能够节约能源的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清扫机构8设有若干个且均布于过滤板6上。

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若干个清扫机构8能够对过滤板6的清洁更彻底,清洁范围更大。通过设置若干个清扫机构8还能够减小刮板83与扇叶82的大小,从而能够便于介质压力驱动扇叶82带动刮板83转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阶梯槽113朝向进口111的一侧设有第二阶梯槽115,所述第二阶梯槽115内卡设有切削板9,所述切削板9由若干个刀片91交叉设置组成。

采用上述结构,介质中有些较大的颗粒进入阀腔11被刀片91切割成多块小颗粒,再通过过滤板6过滤,从而避免了较大的颗粒堵塞过滤板6以及对过滤板6产生较大的冲击而导致过滤板6损伤,增加了过滤板6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第二阶梯槽115能够便于固定切削板9,增加其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板6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介质的进口111处与出口112处。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防止阀门关闭时,出口112处的反向压力将颗粒物冲刷到球体5上,从而延长了球体5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阀体1的进口111处呈缩颈状,所述进口111端部的内径最大。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介质对扇叶82的压力,从而能够便于驱动扇叶82带动刮板83转动,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