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6894发布日期:2019-10-19 03:15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移动终端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个人移动终端设备的通信、导航、多媒体等功能的日益完善,使得个人移动终端设备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尤其是手机,出于安全考虑,当用户在驾车过程中需要使用手机时,如何固定手机,就成为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固定支架,在固定待固定的物件时,往往需要一手持该物件,一手撑开支架,而在取下已固定的物件时,又需要用力将该物件拔出。这样的动作,在驾车过程中既不安全,又使得用户在享受手机和汽车带来便利的同时,反而增加了一些麻烦、落后的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支撑臂的长度可进行调节。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包括支撑座、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支撑臂和锁扣装置;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对地设置在支撑座的两侧,支撑臂设置在支撑座的下方,且第一夹臂、第二夹臂、支撑臂的一端可移动地设置在支撑座内;第一夹臂上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设有第一活动件和第二弹性复位件,第一活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夹臂,第一活动件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臂,第二弹性复位件连接于第一夹臂与第一活动件之间;第二夹臂上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件和第三弹性复位件,第二活动件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夹臂,第二活动件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臂,第三弹性复位件连接于第二夹臂与第二活动件之间;支撑臂上位于支撑座内的一端设有定位块,锁扣装置固定在支撑座内,且锁扣装置位于定位块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座内设有第一弹性复位件,该第一弹性复位件为弹簧,该第一弹性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该支撑座,该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连接于该支撑臂,当作用于该支撑臂的外力消失时,该第一弹性复位件的弹力使该第一夹臂、该第二夹臂和该支撑臂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臂的顶部设有挂钩,该第一弹性复位件沿着竖直方向设置,该第一弹性复位件的端部与该挂钩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座内设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该第一转轴穿过该第一夹臂、该第二弹性复位件和该第一活动件,该第二转轴穿过该第二夹臂、该第三弹性复位件和该第二活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弹性复位件和该第三弹性复位件为扭簧;该第二弹性复位件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二弹性臂,该第一夹臂靠近该第一活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一挡块该第一活动件靠近该第一夹臂的一侧设有第二挡块,该第一挡块和该第二挡块设置于该第一弹性臂与该第二弹性臂之间;该第三弹性复位件包括第三弹性臂和第四弹性臂,该第二夹臂靠近该第二活动件的一侧设有第三挡块,该第二活动件靠近该第二夹臂的一侧设有第四挡块,该第三挡块和该第四挡块设置于该第三弹性臂与该第四弹性臂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活动件上设有第一连接柱,该第二活动件上设有第二连接柱,该支撑臂上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沿着该支撑臂的宽度方向设置,该第一连接柱和该第二连接柱可活动地设置于该安装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支撑臂上设有容置孔,该锁扣装置设置于该容置孔中,该定位块固定在该第容置孔的孔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锁扣装置还包括弹性爪、开关壳和驱使该弹性爪移出该锁扣装置的弹性组件,该弹性抓位于该定位块的下方,该定位块靠近该弹性抓的一端设有卡块,该定位块的外径小于该卡块的外径,该开关壳的内壁上设有卡合块和导向块,该卡合块上设有卡合槽,该导向块设置于该卡合块的下方,该导向块上设有第三导向槽,该弹性组件包括活动架、第四弹性复位件、摆臂和第五弹性复位件,该活动架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开关壳内,该弹性爪连接在该活动架上,该第四弹性复位件连接在该活动架内,该摆臂的一端与该第四弹性复位件连接,该摆臂的另一端设有与该卡合槽和该第三导向槽配合的滚轮,该第五弹性复位件的一端与该开关壳连接,该第五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该活动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臂上位于该支撑座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一夹持部,该第二夹臂上位于该支撑座外的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二夹持部,该第一夹持部与该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该支撑臂上位于该支撑座外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支撑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夹臂部和该第二夹臂部为滚轮,该第一夹臂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该第一夹臂上,该第二夹臂部可转动地连接在该第二夹臂上。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单手即可完成夹持移动终端的动作。而且,支撑臂的长度可进行调节,能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能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局部拆分示意图。

图4a至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夹持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d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装置不同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图1a至图1b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局部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移动终端支架的局部拆分示意图。图4a至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夹持过程的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3,移动终端支架100包括支撑座10、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支撑臂40和锁扣装置60。

支撑座10包括前壳11和后壳12。前壳11连接在后壳12上。支撑座10内设有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和第一弹性复位件15,第一转轴13和第二转轴14的一端固定在前壳1上。第一弹性复位件15为弹簧,第一弹性复位件15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第一弹性复位件15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座10的前壳11上,第一弹性复位件15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臂40,第一弹性复位件15用以驱使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和支撑臂40移动复位。

进一步地,支撑座10内设有第一导向槽101和第二导向槽102,第一导向槽101沿着支撑座10的宽度方向设置,且第一导向槽101的两端贯穿支撑座101;第二导向槽102沿着支撑座10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二导向槽102的一端与第一导向槽101连通,第二导向槽102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座1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101与第二导向槽102相互垂直。支撑座10的前壳11具有承载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电脑、显示面板等)的支撑面111,优选地,支撑面111例如为平面或弧面,但并不以此为限。

第一夹臂20的一端沿着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座10内,优选地,第一夹臂2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01内,第一夹臂2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一夹持部22,第一夹持部22位于支撑面111的上方。第一夹持部22例如为滚轮,第一夹持部2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夹臂20上。第一夹臂20上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弹性复位件24,第一活动件2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夹臂20,第一活动件23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臂40,第二弹性复位件24连接于第一夹臂20与第一活动件23之间,第一转轴13穿过第一夹臂20、第二弹性复位件24和第一活动件23。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复位件24为扭簧,第二弹性复位件24包括第一弹性臂241和第二弹性臂242。第一夹臂20靠近第一活动件23的一侧设有第一挡块211,第一活动件23靠近第一夹臂20的一侧设有第二挡块231和第一连接柱232,第一挡块211和第二挡块231设置于第一弹性臂241与第二弹性臂242之间,第一连接柱232可活动地连接支撑臂40。

第二夹臂30与第一夹臂20相对设置,第二夹臂30的一端沿着水平方向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撑座10内,优选地,第二夹臂2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导向槽101内,第二夹臂3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夹持移动终端的第二夹持部32,第二夹持部32与第一夹持部22相对设置,第二夹持部32位于支撑面111的上方。第二夹持部32例如为滚轮,第二夹持部32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夹臂30上。第二夹臂30上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件33和第三弹性复位件34,第二活动件33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夹臂30,第二活动件33的另一端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臂40,第三弹性复位件34连接于第二夹臂30与第二活动件33之间,第二转轴14穿过第二夹臂30、第三弹性复位件34和第二活动件33。

进一步地,第三弹性复位件34为扭簧,第三弹性复位件34包括第三弹性臂341和第四弹性臂342。第二夹臂30靠近第二活动件33的一侧设有第三挡块311,第二活动件33靠近第二夹臂30的一侧设有第四挡块331和第二连接柱332,第三挡块311和第四挡块331设置于第三弹性臂341与第四弹性臂342之间,第二连接柱332可活动地连接支撑臂40。

支撑臂40位于支撑座10内的一端设有定位块41、挂钩43、安装孔103和容置孔104。定位块41设置于支撑臂40的中部,且定位块41固定在容置孔104的孔壁上。挂钩43设置于支撑臂40的顶部,第一弹性复位件15的一端连接于挂钩43。安装孔103位于容置孔104的上方,安装孔103沿着支撑臂4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连接柱232和第二连接柱332可活动地连接在安装孔103内。支撑臂40位于支撑座10外的一端设有用于支撑移动终端的支撑部42。第一夹持部22、第二夹持部32和支撑部42上分别设有垫片,该垫片上设有至少一凸起部,凸起部用于防滑,防止刮蹭手机表面及适配多种宽度的手机。

当支撑臂40受到外力作用向下移动时,支撑臂40通过第一活动件23和第二活动件33驱使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向彼此靠近摆动;当第一夹臂20和第二夹臂30停止彼此靠近时,支撑臂40受外力可继续向下移动,此时第二弹性复位件24和第三弹性复位件34发生弹性形变;当作用于支撑臂40的外力消失时,第二弹性复位件24和第三弹性复位件34驱使支撑臂40移动复位,且第一弹性复位件15依靠弹力驱使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和支撑臂40复位。

图5a至图5d是本实用新型的锁扣装置不同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至图5d,锁扣装置60包括开关壳61、弹性组件62和弹性爪63。锁扣装置60固定在支撑座10内,锁扣装置60位于容置孔104中,且弹性爪63位于定位块41的下方,定位块41靠近弹性抓63的一端设有卡块,定位块41的外径小于卡块的外径,当支撑臂40受外力继续向下移动时,定位块41驱使弹性爪63移入锁扣装置60内,弹性爪63抓住定位块41;当支撑臂40受外力再次向下移动时,弹性爪63从锁扣装置60内移出,弹性爪63放开定位块41,第二弹性复位件24和第三弹性复位件34依靠弹力使支撑臂40复位。

进一步地,开关壳61的一侧固定在支撑座10内,开关壳61的内壁上设有卡合块612和导向块613。卡合块612上设有第一斜面601、第二斜面602和卡合槽603,第一斜面601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斜面602的倾斜角度,卡合槽603位于第一斜面601与第二斜面602之间,且卡合槽603的开口向着导向块613。导向块613设置于卡合块612的下方,导向块613上设有第三导向槽604,第三导向槽604的开口向着卡合块612,且第三导向槽604的一部分与卡合槽603错开。弹性组件62包括活动架621、第四弹性复位件(图未示)、摆臂623和第五弹性复位件625。活动架621可移动地设置在开关壳61内;弹性爪63连接在活动架621上;第四弹性复位件为扭簧,第四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活动架621内,摆臂623的一端与第四弹性复位件连接,摆臂623的另一端设有与卡合槽603和第三导向槽604配合的滚轮624;第五弹性复位件625的一端与开关壳61连接,第五弹性复位件625的另一端与活动架621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单手即可完成夹持移动终端的动作。而且,支撑臂40的长度可进行调节,能适应多种不同尺寸的移动终端,能满足用户需求。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支架100内设有锁扣装置60,锁扣装置60能够固定支撑臂40,使得第一夹臂20、第二夹臂30和支撑臂40能够将移动终端夹持更紧,提高了移动终端支架100的稳定性,即使移动终端支架100在水平方向转动90°,移动终端也不会脱落。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